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教学设计邯郸市第十二中学 庞琳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领会陶渊明志趣高洁的情怀,探究陶渊明隐士避世的根源。能力目标:学会品味词语、借景抒情、画面重现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了解陶渊明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陶渊明的经历和思想,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赏析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再现。引领学生感受陶渊明回归自然,心系田园的情怀。教学难点:“车马喧”和“心远”的含义,末句中“真意”的探究。对于陶渊明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酒时常显露出她清冽的身影。很多文人在醉酒的情况下留下传世名篇。东晋有位先生,不喜荣华富贵,却总也舍不得那壶醇香美酒,今天让我们回到那五柳宅边,听听他的醉酒吟唱。二、读诗(进行生生、师生朗读比较活动)由学生总结读诗的要求:准、顺、节奏和情感。三、品诗(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解: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问1:诗句中哪个字表示转折?是什么意思?“而”字,虽然在人聚居的地方,但是没有来来往往的车马的喧闹。问2:诗人既然在人境结庐,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问3: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说没有车马喧的原因?“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小结:此联运用转折,表达了虽然生活在人间,却听不到来往车马的喧嚣声音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状况。也是陶渊明的一生追求。过渡: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了回答,请看第二句。赏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句解: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问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作者自问自答,指出了能让他安静于闹市的原因是“心远”。问2:“心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他为此付出了什么行动?(板书: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心远”: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这是本诗的诗眼,远离官场名利世俗,心境恬静。他辞官归隐田园,做了隐士。隐士:不是到无人的地方,隐藏起来,而是离开官场,不再做官。小结: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这是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过渡:曾经我们最初认识陶渊明是在那篇课文中?桃花源记文中作者所向往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喧闹的人世,心远的陶渊明也能寻得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呢?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解: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地看见了庐山。引诗拓展:问1:陶渊明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宅边有五柳树”,“环堵萧然”。破败的小院的东篱下有菊花作伴,确实是填了雅致。其实陶渊明不只是在这里提到了菊花,在他的很多诗里都有体现。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他爱菊花的外表,样貌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九日闲居他爱菊花的药用功效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九月闲居他爱菊花的盈园围绕。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他爱菊花的傲立风霜。至此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下了“晋陶渊明独爱菊花”问2:带露摘花的陶渊明看到了什么?南山南山即庐山,位于处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李白曾为其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陶渊明与庐山的相遇却多了一份悠然。问3:“见”能不能改成“望”?为什么不能?学生进行辩论。“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见”是一种偶遇,是一种自然的偶得。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过渡:悠然所得,不期而遇的南山有着怎样的景色?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解: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问1:什么时间的景色?景色怎么样?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傍晚的景色,美,“夕、佳”问2:谁成为归家的伴侣?“飞鸟”在陶渊明的诗中,总能看到鸟的影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问3:而且这些鸟都有个特点?归巢的鸟。原因何在?介绍作者背景: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在。因而陶渊明过起了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的生活。过渡:陶醉其间,不禁自问原因。赏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解: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问1:思考:陶渊明的人生真谛是什么?(板书:自然情趣-田园风光 人生真谛-性格和社会)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厌恶官场生活的尔虞我诈,厌恶“世俗久相欺”的污浊社会,一旦归到大自然,就觉得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要在无车马之喧,无名利之逐的大自然中寻求乐趣,坚守节操,这就是他的“真意”所在。可谓是“人生真性情,酒后吐真言”(再次齐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四、结诗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共二十首,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序问1:已经归隐的陶渊明为什么还“寡欢”? 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皇上,当今的皇上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问2:思考:有人说“陶渊明的隐士思想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你怎么评价陶渊明。(学生各抒己见。)对比后人,再看渊明,后人渴望入仕,造福天下百姓,渊明,默默关心百姓,寄托理想社会于诗歌。鲁迅说:在后人的心目中,陶渊明实在飘逸太久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他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句话点评:泯去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回自然的一个“真我”。(板书) 五、画诗本诗写景的句子是哪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菊花黄,南山高,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鸟儿回归,诗人心境闲适平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朗知识产权认证培训课件
- 大数的认识课件程序
- 运输信息化建设协议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招聘真题
- 照护晚期者协议
- 2025年度离婚财产分割争议解决与子女监护权调解合同
- 2025国际会展中心智能化展台设计与交互多媒体系统服务合同
- 2025年社区便民餐饮设施设备租赁及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设分公司投资合作框架合同书
- 2025年绿色生态养殖场信息化改造专项贷款协议
- 酒店前台接待流程及话术
- 银行规范服务礼仪培训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年产480万米高档纺织真丝面料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假体隆胸手术课件
- 水泵房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90题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农村宅基地流转合同协议范本
- 文保员安全培训课件
- 西门子S7-1200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教案全套 LAD+SCL
- 高锰酸钾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