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24 考纲考向概览 课时24 高考复习策略 1 立足课时结构 本课时主要以 文化纵向的积累 为主线 立足传统文化 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特点 形式及影响 立足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主要分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课时24 高考复习策略 2 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 复习本单元我们必须立足 一般意义上文化的发展过程 这一核心 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传播 传承和创新是三位一体 紧密联系的 复习本课时 要与第五课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第六课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第七课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第十课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知识联系起来 课时24 高考复习策略 3 本课时的主线是 文化纵向的积累 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 习俗等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结合传统文化诵读活动等 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或建设文化强省 强市等具体材料 认识文化的继承性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 考点1 传统文化的继承 考点1传统文化的继承 考点1 主干梳理 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中的 具有 的文化 2 形式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等方面的继承 3 特点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现实生活 相对稳定性 传统习俗 因时而变 基本特征 传统思想 考点1 主干梳理 鲜明的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特别提示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 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 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4 影响 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 也会阻碍社会进步 妨碍人的发展 起消极作用 民族性 精神纽带 考点1 主干梳理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 必要性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 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 正确态度 取其 去其 继承 古为今用 具体地说 对待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 和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必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 或 精华 糟粕 发扬 保持 批判 改造 剔除 考点1 主干梳理 特别提示 对待传统文化 既不能搞 传统虚无主义 全盘否定 也不能持 文化保守主义 全盘继承 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为传统文化存在积极的作用而对其全盘肯定 或者因为其存在消极的影响而对其全盘否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正确的态度是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 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做到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考点1 要点探究 1 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 从社会发展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考点1 要点探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 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 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考点1 要点探究 2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1 从传统文化自身看 先进的 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腐朽的 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又有糟粕 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2 从时代的需要看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 时代变革 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 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 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 不断融入时代元素 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如果一成不变 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考点1 典题例练 1 中央电视台开播 百家讲坛 以后 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 富有时代气息 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a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在今天 c d两项与题意无关 排除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 一种思想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正确的思想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思想则起到消极阻碍作用 故b项观点错误 排除 a项观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当选 点拨 要注意区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这两个特点 并且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看其侧重于哪个特点 考点1 典题例练 考点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考点2 主干梳理 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 二者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继承与发展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文化在 的基础上发展 在 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 革故鼎新 3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发展 继承 推陈出新 考点2 主干梳理 特别提示 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 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对文化有所淘汰 有所发扬 是克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是曲折性的上升 前进 文化传承也不等于文化继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可见 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考点2 主干梳理 2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 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促进文化发展 4 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 传递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教育 考点2 要点探究 1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 考点2 要点探究 考点2 要点探究 思维拓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考点2 要点探究 2 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考点2 要点探究 考点2 典题例练 2 2011 北京卷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 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 羌魂 等原生态歌舞作品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符合题意 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而不是传统文化 说法错误 故选d 考点2 典题例练 考点2 典题例练 3 2009 福建卷 某校高二 1 班同学在以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 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展开讨论 请你参与其中 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 曹参任汉相三年 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 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 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 史称 萧规曹随 此后的 文景之治 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使国力日益增强 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 开疆拓土 实施改革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成就了西汉盛世 考点2 典题例练 甲同学 萧规曹随 反映曹参推崇的是 无为而治 的道家思想 他以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所以 我国政府也应 无为而治 请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立足社会实践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 和 守旧主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点 旨在考查考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回答本题可直接调用教材相关知识 点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这一考点 其内容分散于教材之中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1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 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发挥其对社会与人的积极作用 3 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考点2 典题例练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1 2011 天津卷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 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 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 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表明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a 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 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点拨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不变的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 扶危济困 重情守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 表明了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c说法符合题意 a中 完全 说法过于绝对 传统道德的具体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b中 亘古不变 说法错误 d说法正确 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c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易错点2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2 2012 南通模拟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 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 b c d 点拨 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才能起积极作用 表述错误 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故选c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易错点3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 割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 2012 天津模拟 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 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 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 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点拨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 又要发展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答案 b 解析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据此 a c d三项均错误 课时24 本课错题清零 1 2012 皖南模拟 澳门文化与闽西文化渊源很深 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闽西客家人赴澳经商谋生 在澳门 闽西客家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 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 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是 a 客家传统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 澳门文化的典型代表c 落后于时代要求需要改造的建筑d 客家人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课时24 教师备用习题 答案 a 解析 考查对传统建筑的理解 题干没有指出客家建筑是否是澳门文化的典型代表 b排除 c表述也不符合题意 d表述不准确 建筑艺术可以体现一定的价值理念 但不能说是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课时24 教师备用习题 2 2012 桂林模拟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 乡愁 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 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 c d 课时24 教师备用习题 答案 d 解析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两岸有共同的文化血脉 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是指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 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是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 符合要求 说法不符合现实 因为在我国还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传统节日作文清明节(8篇)
- 赤壁怀古:古诗文意象解读教案
- 科技之光与时代力量:初中八年级科普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 时间和位移的课件
- 一年级日记看电影100字15篇
- 贵金属交易风险披露书及合同书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早期阅读犟龟课件
- 观少年派有感1500字(10篇)
- 纪检业务培训课件模板
- 施工照片拍摄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中信建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行业AI产品深度拆解(系列1)-可灵:头部AI视频产品
- 广西桉树造林技术改进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研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水电站优化调度培训课件
- 2024年内科护理学(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
- 信息系统监理师(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解读
- 线路迁改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