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课件5 苏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课件5 苏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课件5 苏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课件5 苏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课件5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陶渊明 东晋诗人 又名潜 字元亮 少时颇有壮志 博学能文 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他曾做过小官 但因 不为五斗米折腰 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人称其为 靖节先生 或 五柳先生 写作背景与写作动机1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 刘裕 永初二年 公元421年 作者时年57岁 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 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 军阀连年混战 为了争夺统治地位 多次发生流血政变 如元熙二年六月 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 改年号为 永初 次年 刘裕采取阴谋手段 用毒酒杀害恭帝 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 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的痛苦 他面对现实 深有感触 于是 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 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 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 东晋末年 陶渊明家乡江州 今江西九江 一带 由于战乱频仍 民不聊生 至乃男不被养 女无匹对 逃亡去就 不避幽深 晋书 刘毅传 及至晋宋易代 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 宋书 荆州蛮传 说 宋民赋役严苦 贫者不复堪命 多逃亡入蛮 因 蛮无徭役 强者又不供官税 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从思想来说 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并又追慕阮籍高洁 久慕淳风 眷爱丘山 厌恶官场 曾以 羲皇 上人自谓 幻想做无怀氏 葛天氏之民 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仙境的思想根源 晋书 本传 说陶渊明自以曾祖为晋世宰辅而 耻复屈身后代 故何文焕说他是以 避宋之怀 写桃源人避秦之事 也可作为剖析其创作动机的参考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文中描写桃花源外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幽美 神秘 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祥和 环境 外貌 精神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安居乐业平和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与世无争 好客 不想破坏安宁生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于外人间隔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好客热情淳朴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思考一下 下面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 种种的神秘色彩 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 实质上 作者是暗示了 桃花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