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ppt_第1页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ppt_第2页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ppt_第3页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ppt_第4页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体积很小 近代科学原子论 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 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 dalton 1766 1844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 有一定质量的微粒 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电荷 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 j thomson 1856 1940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高能的带正电的 粒子流轰击薄金箔时发现 绝大部分粒子几乎不受阻碍而直接通过金箔 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 但也有少数 约几万分之几 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偏转 个别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 卢瑟福设想 这是由于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原子全部主力并带正电的极小的核 是它对粒子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 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 rutherford 1871 1937 一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1 原子中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质子数 核电荷数 3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4 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它必不可少 以碳原子为例描述原子的组成 构成碳原子的粒子有6个质子 6个中子和6个电子 其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作为原子的中心 而6个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绕核做高速运动 二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26千克 原子的实际质量 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 记忆 计算都很不方便 怎么办 2 相对原子质量 ar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 12 1 66 10 27kg 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碳原子质量的1 12 ar 1 相对原子质量 是一个比值 2 相对原子质量 不以 千克或克 等为单位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 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其原子的实际质量也大 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阅读上表 表3 2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1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2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跟质子 中子相比 电子质量很小 通常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 均约等于1 实验测定 质子的质量 中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个电子的质量 2 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 带 的原子核和核外带 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 电性 所以整个原子 填显或不显 电性 2 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3 据报道 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它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 中子161个 则该元素核外电子数是 正电 负电 质子 中子 相等 相反 不显 分子 原子 质子和原子核 中子 电子 原子核 111 练习 1 填表 2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6gb 16c 2 657 10 26kgd 16g3 最近 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 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 该原子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b 114 175 114 1 0 12 26 30 1 1 12 12 26 1 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 相对原子质量都是一个整数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 2 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a 中子 质子 质子和中子 电子和质子 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 试求该原子的质量 ab 12 4 将 分子 原子 质子 中子 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2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 3 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 4 带正电的粒子是 5 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6 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 练习 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供电子做高速运动 那么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描述方法 用点的密度大小表示电子在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过程 给原子拍照 结果 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疏密不等的 云 电子云 是用统计的方法对核外电子运动规律所作的一种描述 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云 注意 每一个小黑点只代表电子在该处出现一次 并不代表有一个电子 一个点没有多大意义 众多点的疏密不同才有意义 电子层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排布2n个电子 当k层为最外层时 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次外层最多不超过18个电子 最外层的电子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2 电子由离核近的到离核远的 由能量低的到能量高的依次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2 8 1 第一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为1 圆圈表示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为11 带正电 弧线表示电子层 第二层电子数为8 1 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 h 氦 he 氦 he 小知识 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 水往低处流 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氦 he 稳定结构 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最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就叫相对稳定结构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 则2电子也是稳定结构 如 he 原子也不例外 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 那么 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 一般小于4 易失去电子 一般大于4 易得到电子 等于8 氦2个 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不易得失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结构 性质 决定 1 原子的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2 原子的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小结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钠离子 氯离子 离子的形成 失去1个电子 得到1个电子 阳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氯化钠 nacl 的形成过程 写出下列离子的形成过程 镁离子 硫离子 mg2 s2 镁离子 硫离子 离子的表示 na cl 钠离子 氯离子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 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 1不写 先写数字后写 号 mg2 镁离子 o2 氧离子 so42 no3 nh4 硫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原子团带有电荷 oh 氢氧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离子 1 离子的概念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 如 cl 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 如 na 2 离子的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3 离子符号的意义 某种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 或负 电荷 数字的含义 mg2 上的2表示 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al 3 3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 2 的意义 2s2 右上角的2 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前面的2 2个硫离子 3so42 中数字含义1 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2 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3 表示三个硫酸根离子4 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1 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钠离子 2个钠离子 氧离子 n个氧离子 2 说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名称 mg2 2mg2 3al3 2s2 na 2na o2 no2 镁离子 2个镁离子 3个铝离子 2个硫离子 3 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 2 的含义 2o 2o2 o2 2o2 2个氧原子 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2个氧离子 2个氧分子 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你会判断哪些是原子哪些离子 小结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