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夏季风监测分析* 由本期改文件名为: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夏季风监测分析2006年第2期图1 东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地区19482002年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20N及以北)建立的平均日期(候)的空间分布图图1为按照Lian and Shen et al.定义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1-2,利用19482002年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给出东亚大陆和西北太平洋地区19482002年间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20N及以北)建立的平均日期(候)的空间分布图(用EC资料计算结果基本相近)。从图1可见,东亚夏季风(EASM)于26候(5月上旬)自110E、20N爆发建立以来,继续推进建立的等时间(候)线的分布和主要前进方向有如下特征:东亚大陆至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EASM等时线分布,总体呈“凸”形状,3640候等时线在中国大陆35N附近明显向北突起,107.5E以东的等时线自中国大陆至海洋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在海洋区域近于纬圈平行,表明107.5E以东的东亚大陆EASM建立时间显然早于同纬度的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东亚大陆的EASM建立的等时线梯度密集,西北太平洋的等时线梯度小而且比较均匀(2025N除外)。在20-25N,102.5E152.5E区域,以107.5E为轴心等时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呈经向分布,107.5E以西的等时线梯度很大,其前进方向以西北方向为主,34候(6月中旬)西端点位于102.5E、25N,越过该点后等时线前进方向转向北,止于102.5E、34N的40候(7月中旬末)等时线的西端点;107.5E以东的等时线梯度很小,等时线的主要前进方向向东,止于34候等时线(145E),还有一条沿东北方向止于116E、25N附近。102.5E152.5E、25N及以北地区,EASM建立的等时线有两个主要前进方向:一个是东亚大陆EASM主要向北的推进方向,32候等时线向北突出的部分先到达30N以北之后,向北突出的等时线逐渐转向北北东方向,34候(6月中旬)到达长江流域, 38候(7月上旬末)等时线“凸”向华北地区以北,到达117.5E、45N,比同纬度的陆地要早12候,40候(7月中旬末)等时线与38候分布类同,已推进到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的东部,40候等时线转向东扩展到整个中国东北地区,西边的40候等时线穿越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和蒙古东部地区,成东北西南向的斜线止于中国的102.5E、34N,东边的40候等时线近于南北向贯穿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经朝鲜半岛中部入日本海;另一个等时线前进方向是沿25N向东,该等时线止于152.5E、25N,亦表明EASM可能达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东界。2006年东亚夏季风沿117.5E和122.5E的850hPa候平均时间-纬圈剖面图上se336K和南风4m/s在28候(5月第4候)在20N建立, 29候在117.5E、25N地区建立,与多年平均值相近。图2为沿不同经度2006年2537候夏季风建立候与多年平均建立候的距平值,由图中所列数值可知25N以南,除117.5E经度外,其余各经度夏季风建立均较早于常年,最早提前3.8候左右在132.5E、25N建立,在30N纬圈,除102.5E提前4.4候建立,其余中国大陆区夏季风建立均较常年晚,112.5E滞后3.8候,东部沿海122.5E与常年接近,海洋区建立正常或稍早。图2 2006年2536候沿不同经度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不同纬度建立候与多年平均建立候距平值分布(正值:超前建立;负值:滞后建立;0值:在该经、纬度夏季风未建立)(单位:候)图3为2006年6月25日7月1日500hPa高度距平分布,由图可知:亚洲大陆中北部贝加尔湖附近为显著正距平区,表明此区域500hPa高度场7天平均场为高压脊,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为脊前西北气流控制,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偏西,致使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7月上旬天气以高温少雨为主,不利于东亚夏季风的北进。图3 2006年6月25日7月1日500hPa高度距平分布图参考文献1 廉毅,沈柏竹,高枞亭等.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知识竞赛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型+答案(考点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黑龙江省穆棱市中考数学通关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
- 自卸车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4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电工每日一练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4吉林省集安市中考物理经典例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专升本试卷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4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综合提升测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国际利益至上课件
- 利用SmartRock传感技术进行含砂道砟直剪试验研究
- 2025年乡村振兴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修工程档案建立方案
- 2025-2030中国废旧汽车拆解材料分类利用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报告
- 2025年消化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站运维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2025江苏南京市麒麟科创园所属企业部分招聘8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 2025-2026 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8 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 烧烫伤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