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一轮用书 立体设计 走进新课堂 课程标准 1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 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1 汉朝 1 背景 汉初的有时对抗朝廷 2 措施 汉武帝平定 汉武帝颁布 3 结果 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小 中央集权加强 2 唐朝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的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封国 七国之乱 推恩令 藩镇割据 知识梳理 3 北宋 1 措施 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收归中央 充实中央 行政 中央派担任地方长官 设负责监督 财政 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 2 作用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兵权 文官 通判 禁军 中央 藩镇割据 知识梳理 4 元朝 1 措施 实行行省制度 2 内容 河北 山东由中央直接管辖 地方实行中书省 行省之下设路 府 州 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 3 作用 便利了中央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的开端 山西 宣慰司 地方 省制 知识梳理 二 汉至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 汉朝 汉武帝重用身边地位低的人担任 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削弱相权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先后形成 中书省 三省体制 3 隋唐 1 中书 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 审议和 2 尚书省下设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 尚书令 尚书省 门下省 决策 执行 知识梳理 4 北宋 1 宋初设立为最高行政机构 2 为制约宰相又增设 枢密使 分割宰相的 军权和 5 元朝 是最高行政机关 行使宰相职权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三司使 行政权 财权 中书省 知识梳理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1 汉朝 实行 举荐孝 廉做官 2 魏晋南北朝 实行 选用官吏不重才能 3 隋至元 1 措施 科举制 2 作用 它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依靠门第 特权 世家大族 知识梳理 四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 明太祖认为宰相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会导致社会动荡 2 废除 1380年明太祖裁撤和丞相 以分理政务 对皇帝负责 中书省 六部 知识梳理 2 内阁的出现 1 原因 废除丞相后 全国政务由明太祖决断 事务繁忙 2 过程 明太祖设置为侍从顾问 明太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 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后来大学士有了 内阁地位提高 3 地位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殿阁大学士 票拟权 行政 决策 知识梳理 五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 原因 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 措施 1 康熙帝设参与机要事务 2 时设立军机处 特点 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品级不高 跪受笔录 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 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大臣 君主专制 雍正 考点整合 考点一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点的认识1 中央 相权不断削弱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 1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 独揽全国的一切政治 军事 司法等大权 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 2 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 侍中等 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考点整合 3 唐朝时将相权分割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4 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 这样皇帝得以独揽大权 5 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设立内阁 君主专制权力大为增强 6 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以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雍正帝增设军机处 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考点整合 2 地方 地方权力被分割 削弱并日益集中到中央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 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 加强对官吏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 2 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再到行省制度 体现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此 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 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和运作方式 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其演变发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是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性质相适应的 考点整合 案例一 2011 北京文综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 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考点整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 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 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从明朝起废除丞相制度 故清朝没有相权与皇权的斗争 答案 c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一 明史专家吴晗在 朱元璋传 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 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 不但不许坐 站着都不行 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考点整合 解析 解答本题可采取排除法 材料主要反映了君臣关系 而a项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不合题意 可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内阁以及废除丞相的信息 因此b d两项也被排除 答案 c 考点整合 案例二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 特别诏令 非刘氏而王者 若无功 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 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考点整合 解析 非刘氏而王者 若无功 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 这说的是两层意思 一是限定只有刘姓 当然主要指刘邦的后代 才能当诸侯王 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 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 这个白马之盟把宗室和外姓所得到的利益作了限定 非刘姓的人就只存在于列侯这个系统 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a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二 文武将吏 擅自署置 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 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出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藩镇割据 因此应该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 b 考点整合 考点二全面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 强化措施 1 明朝废丞相 设内阁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 雍正时设军机处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考点整合 2 特点 1 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 明朝建立后不久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由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由皇帝控制 为了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督和镇压 明朝还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 明代除将中央之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外 又将地方之权集中于中央 废行省 设三司 使三司之间互不统辖 直接归中央管辖 清初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决定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特点是尽力保证满洲贵族在政权中的核心地位 雍正时期增设军机处 作为全国最高的军政决策机构 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 皇权再次加强 考点整合 2 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在思想文化上也有明显的表现 明清两代大兴文字狱 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此外 明清两朝采取的八股取士制度 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僵化了思想 窒息了整个社会 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是造成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决定因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考点整合 4 影响 1 积极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消极 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自此 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考点整合 案例三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考点整合 解析 本题以明代内阁 清代军机处的职能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本题属于对重要历史概念的比较理解 也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因此在今后的备考中 应注重对历史概念进行完整的阐释 注意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明朝时内阁大学士可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后来还有票拟权 但没有决策权 因为最后皇帝还要 批红 明朝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清代军机大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 制定军政大计 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但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大学英语b统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乘务员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七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安考试题及答案实操
- 拜城民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模型构建与投资决策策略深度解读
- 直播带货公司用水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年金融反洗钱技术监管政策与合规性评估报告
- 2025年金融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治理与资产化中的应用前景
- 供应链整体运作流程
- MT/T 548-1996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2022年04月四川宜宾市叙州区面向区内外考试选调在编在职教师136人考试押题库【1000题】含答案附带详解析
- FZ/T 74001-2020纺织品针织运动护具
- 图解“双均线双交叉”期货、股票操作系统课件
- 宫外孕右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解术、右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手术记录模板
- 美军标电子装备环境试验-mil-std-810g
-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 应用回归分析(第三版)何晓群_刘文卿_课后习题答案_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