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英文缩略词表 5 中文摘要 6 英文摘要 8 正文 11 前言 11 研究问题和假设 15 研究一 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研究 16 对象与方法 16 结果 17 讨论 19 结论 21 研究二 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 结果 22 讨论 24 结论 25 全文小结 25 参考文献 26 附件 29 附录 41 个人简介 41 致谢 42 综述 43 综述参考文献 49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缩略词表 CERQ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EPQ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艾森克人格问卷 2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中文摘要 初中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目的 学业情绪 academic emotions 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 与学生学业 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情绪体验 学业情绪不仅包括学生在学业成败后所体验到的各 种情绪 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日常做作业过程中及考试过程中的各种 情绪体验 国外的一些研究证实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个体的学业成绩 元认知等 存在相关 国内目前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背景变 量下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特点 并试图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相关因素 为提 高初中生调节学业情绪能力 减少初中生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研究一 方便选取 1350 名初中生 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对初中生进 行施测 探讨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 研究二 方便选取1300名初中生 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对初中生进行 施测 同时作学业成就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评估 分析学业成 就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人格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结果 结果 研究一 初中生在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年级差异显著 F 3 80 P 0 05 F 5 36 P 0 01 F 6 55 P 0 001 非独生子女在消极低唤 醒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t 1 51 P 0 001 单亲家庭的初中生积极高唤醒显著 低于非单亲家庭的初中生 t 2 28 P 0 05 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初中生学业情 绪差异显著 P 0 001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初中生在积极高唤醒 积极低唤醒 和消极高唤醒上差异显著 F 8 38 P 0 001 F 3 33 P 0 05 F 6 67 P 0 001 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学历 母亲学历 家庭收入 年级是预测初中生学业情绪的重 要因子 研究二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与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均分具有显著性意义 的变量包括学业成就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内外向 r 0 346 0 399 0 346 P 0 01 与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均分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包括学业成就 适 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内外向 神经质 说谎性 r 0 341 0 315 0 278 0 342 0 314 P 0 01 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和精神质 r 0 107 0 109 P 0 05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与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均分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包括学业成就 非适应性认知 情绪调节策略 神经质 精神质 说谎性 r 0 184 0 334 0 468 0 144 0 157 P 0 01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内外向 r 0 114 0 094 P 0 05 与 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均分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包括学业成就 内外向 神经质 精神质和说谎性 r 0 341 0 142 0 512 0 322 0 383 P 0 01 因变量为 积极高唤醒时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学业成就和内 外向 其解释量分别为15 7 11 8 和8 1 因变量为积极低唤醒时 进入回归 方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学业成就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内外向和说谎性 其解释量分别为11 5 11 5 9 7 7 5 和9 6 因变量为消极高唤醒时 进 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学业成就和说谎性 其解释量分别为21 8 11 3 2 和2 2 因变量为消极低唤醒时 进入回归方 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说谎性和学业成就 其解释量 分别为26 18 1 14 5 和11 5 结论 结论 研究一 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初中生学业情绪差异显著 其中年级 父母受 教育程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三个变量能够预测初中生学业情绪 研究二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多个因素相关 其中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学业成就及内外向人格特质能够预测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 神经性人格特质 学 业成就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内外向人格特质和说谎性人格特质能够预测 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 神经质人格特质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学业成就 和说谎性人格特质能够预测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 神经质人格特质 非适应性认 知情绪调节策略 说谎性人格特质和学业成就能够有效预测消极低唤醒学业情 绪 关键词 初中生 学业情绪 相关因素 横断面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ABSTRACT A Study of Academic Emotion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Junoir School Students Objective Academic emotions that refer to a variety of emotions in teaching or learning process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 academic experience Academic emotions not only refer to a varie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academic success and failure but also focus on serie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mong the classroom learning process daily homework process and examination process As some researches confirmed from abroad the academic emotions ma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metacognition and some other factors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have a very few domestic researches on academic emotion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this research will investigate the academic emotions discuss the related factors with academic emotions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and supply some measures to reduce adolescent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promote their ability to regulate academic emotions Methods In study one The Youth Academic Emotions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in on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study two on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Youth Academic Emotions Questionnaire and some related scales Correlated analysis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veral factors and academic emotions Results In study one there ar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nega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and nega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F 3 80 P 0 05 F 5 36 P 0 01 F 6 55 P 0 001 Non child is much higher than child in nega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t 1 51 P 0 001 The students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students in non single parent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families in posi 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t 2 28 P 0 05 Student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parental education are significantiy different in academic emotions P 0 001 Students of different income of families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posi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nd nega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F 8 38 P 0 001 F 3 33 P 0 05 F 6 67 P 0 001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ather education mother education income of family and gra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edict academic emotion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study two there were som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i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daptive CERQ EPQ E r 0 346 0 399 0 346 P 0 01 som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i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daptive CERQ EPQ E EPQ N EPQ L r 0 341 0 315 0 278 0 342 0 314 P 0 01 maladaptive CERQ EPQ P r 0 107 0 109 P 0 05 som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nege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maladaptive CERQ EPQ N EPQ P EPQ L r 0 184 0 334 0 468 0 144 0 157 P 0 01 adaptive CERQ EPQ E r 0 114 0 094 P 0 05 som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nege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PQ E EPQ N EPQ P EPQ L r 0 341 0 142 0 512 0 322 0 383 P 0 01 Taking posi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as dependent variable adaptive CERQ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PQ E were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ts interpretation were 15 7 11 8 and 8 1 Taking posi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s dependent variable EPQ N academic achievement adaptive CERQ EPQ E and EPQ L were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ts interpretation were 11 5 11 5 9 7 7 5 and 9 6 Taking nege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s dependent variable EPQ N maladaptive CERQ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PQ L were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ts interpretation were 21 8 11 3 2 and 2 2 Taking nege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as dependent variable EPQ N maladaptive CERQ EPQ 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in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ts interpretation were26 18 1 14 5 and 11 5 Conclusion In study on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academic emotions in junoir Grade family structure level of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parental education and income of family have more influence to the academic emotions of junoir school students In study two academic emotion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factors among which adaptive CERQ academic achievement EPQ E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positive high arousal emotions EPQ N academic achievement adaptive CERQ EPQ E and EPQ L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edict posi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EPQ N maladaptive CERQ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PQ L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nege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EPQ N maladaptive CERQ EPQ 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edict negetive low arousal emotions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Emotions Related factors Cross sectional study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正文 初中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前言 在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情绪 对学生的学业成就 身 心健康等方面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业是当前学生的主要任务 一直以来都是 研究者关注的热门 而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消极情绪 意志品质等方面来考察 很少从学业情绪这个角度探讨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近年来 随着非智力因素 情绪智力及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 学业情绪对个体成就的巨大作用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 1998 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召开了以 情绪在学生学习与学业成就 中的作用 为主题的年会 2002 年中国教育心理学家杂志首次刊发关于学业情 绪的研究专栏 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研究学业情绪的专家们就关于学业情绪问题 进行了学术讨论与交流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相关 的非智力因素 与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 教育学 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并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1 1 学业情绪的概念及理论研究 Pekru 1 2002 年首次提出学业情绪 academic emotions 的概念 并指 出关于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 与学生学业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情绪 学习时感到愉快 成功时感到骄傲 考试时感到焦虑等 的总称 指出学业情 绪主要包括高兴 厌倦 失望 焦虑 气愤等九种情绪 关于学业情绪的内涵 我国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愈国良 董妍 2 2005 在 Pekru 等人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学生特点继承和发展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及维度 指出学业情绪不仅是指 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 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 中的情绪体验 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 包括自豪 高兴 心烦 沮丧等十三种情绪 孙士梅 3 2006 提出学业情绪是指 学生在中学或大学情境中体验的所有与成就 与教学或学习过程有关的情绪 Pekrun 4 2006 等人提出学业情绪控制 价值理论 The Control Value Theory 该理论综合了成就情绪的归因理论 意识控制理论预期期望与情绪的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假说及学习成绩的情绪作用模型 它主要为分析学业成就与学业情绪提供了一个 综合的理论框架 同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5 该理论主要包括环境变量 与主观控制和主观价值密切相关的认知评估 学业情绪等变量 重点阐述了学业 情绪与内外环境变量 如 教育教学环境 学习氛围等 的关系 个体主观控制 与主观价值的认知评估在学业情绪与环境变量间的中介调节作用等 主观控制评 价主要指自我能力评价 如 自我效能感 能力自我概念 其主要关注行为与 预期结果间的某些因果关系 突发事件与个体人格特质间的条件关系等 主观价 值评价包括个体内在自我评估与外在对外部影响因素的估计与评价 如 获得好 成绩这一目标 既可以是那些具有内在行为动机 如 学业成绩可以证明自身的 知识储备 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样也可以是那些只重视外在目标 如 这个分数 可以获得家长的物质奖励 学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证实不论是个体主观价值评价 还是主观控制评价 都在环境变量与个体情绪情感体验之间产生中介调节作用 教师的教学品质 自主性与控制性 期望与目标结构 成就的回馈与结果与价值 的产生等这些前因变量也通过控制 价值的认知评估影响和产生学业情绪 6 1 2 学业情绪特点研究 俞国良 7 等人 2006 研究表明 男生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女生 女 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则多于男生 董妍等人 8 2007 研究进一步证实 学业 情绪性别差异显著 在积极高唤醒维度上性别主效应显著 男生在积极低唤醒维 度上的学业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男生在消极高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得分显 著低于女生 在消极低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陆莲 9 2008 研究表明 除希望学业情绪外 初中数困生在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高唤醒维度上 无明显性别差异 即都经历了同等的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体验 在消极低唤醒维度上 男生比女生体验到更多的厌倦 无助等消极学业情绪 孙 士梅 2006 3 研究表明 初中女生感受到的恐惧类情绪显著多于初中男生 但 在厌恶类 焦虑类 悲伤类等六类学业情绪中性别差异都不显著 这与董妍等人 的研究有所不同 因此当前关于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俞国良 7 等人 2006 研究表明 学业成绩较差的青少年与学业成绩一般的 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显著 其差异主要表现于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高一 年级及高二年级 董妍 8 等人 2007 研究表明 青少年学业情绪及其各维度年 级差异显著 在积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年级主效应都显著 在积极低唤醒维度上的学业情绪 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 反之在消极高唤醒维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度上的学业情绪 初中生显著低于高中生 孙士梅 3 2006 研究表明 学业情 绪年级差异显著 除了愉快类学业情绪外 悲伤类 恐惧类 厌恶类 焦虑类和 惊讶类的学业情绪年级差异显著 初中生体验最多的学业情绪主要集中于恐惧 类 焦虑类和惊讶类的学业情绪 对高中生而言 他们体验最多的学业情绪则集 中于悲伤类与厌恶类的学业情绪 在悲伤类学业情绪上 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 中生 在惊讶类情绪上 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 在恐惧类和厌恶类的学业 情绪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差异均不显著 陆莲 9 2008 研究表明 就总体而言初 中数困生的学业情绪受年级影响比较明显 与初一和初三年级的数困生相比 初 二年级的数困生体验到较多的消极学业情绪及较少的积极学业情绪 1 3 学业情绪相关因素研究 国内外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业情绪及其 各维度与元认知策略 学习调节 学业成绩及学业情绪领域特殊性等方面 1 3 1 学业情绪与元认知策略 Pekrun 2002 10 研究表明除安慰因子外 积极学业情绪与元认知策略中的精 细性 组织性及批判性思维呈正相关 与诸如简单的复述等刻板的策略相关较低 积极学业情绪有助于使用诸如紧密型 元认知监控等创造性与灵活性的认知学习 策略 消极学业情绪与灵活性 创造性的认知学习策略呈负相关 然相关系数较 小 但焦虑 内疚及生气等负性情绪与利用复述策略之间存在正相关 另外研究 还指出生理方面与认知方面的情绪惰性化如放松和厌倦会导致注意力降低 使得 信息加工较为浅显 汪玲 郭德俊 2003 11 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元认知策略呈 负相关 考试过程中越焦虑的学生就越少使用元认知策略 即在一定程度上考试 焦虑阻碍元认知的使用 Efklides A 2005 12 等研究表明愉快类的学业情绪与元 认知策略呈显著正相关 悲伤类 焦虑类 紧张类等学业情绪与元认知策略呈负 相关 愉快类学业情绪有助于个体采取元认知策略 而各消极类学业情绪则阻碍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Goetz 2007 13 等人研究表明善于高抽象高推理的学生容易 体验到积极学业情绪 而中等推理能力的个体容易体验到厌烦 而低能力的个体 往往体验到焦虑和气愤之类负性情绪 1 3 2 学业情绪与学习调节 学习调节是指依据学习任务要求及学习取得的进展 使用灵活实用的方式计 划 监控 计划并调整学习的策略 包括个体自我调节与外部调节 学业情绪与 学习调节关系密切 Fredrickson B L 2001 14 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有可能产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生积极感受 外部调节可能产生气愤 焦虑等负性学业情绪 Pekrun 2002 1 研 究结果表明积极学业情绪与自我调节策略呈显著性正相关 消极学业情绪与外部 调节策略呈显著负相关 Pekrun R 2006 4 研究表明个体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 绪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我调节 学习的自我调节策略反之又会诱发积极学业情 绪的产生 消极学业情绪往往激起学生外部调节进行学习 1 3 3 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 Pekrun et al 1996 Pekrun 0 815 0 833 0 915 分半信度分别为 0 71 0 78 0 79 0 82 P 0 01 4 1 3 研究方法 采用匿名的形式 进行团体施测 施测主试为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经训 练过的研究生 施测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施测问卷当场回收 4 1 4 统计方法 问卷结果采用SPSS13 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单因素分析采用t 检验及方差分析 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4 2 结果 4 2 1 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业情绪的比较 如表 2 所示 初中生在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年级差异显 著 初一学生在积极低唤醒上显著高于初二 初三学生 初二学生在消极高唤醒 上显著高于初一 初三学生 初三学生在消极低唤醒上显著高于初一 初二学生 表 2表 2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年级分布特征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年级分布特征 S S 注 代表P 0 05 代表P 0 01 代表P2 1 3 消极高唤醒 3 31 0 68 3 15 0 69 3 28 0 60 5 36 2 3 21 3 2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表3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家庭结构特征 表3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家庭结构特征 S S 表 4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父母受教育程度特点 表 4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父母受教育程度特点 S S 4 2 4 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初中生学业情绪的比较 如表 5 所示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初中生学业情绪差异显著 家庭人均月收 入高的初中生在积极高唤醒上显著高于人均月收入相对较低的学生 家庭经济条 件较好的初中生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学业情绪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初中生更容 易体验到消极的学业情绪 4 2 5 对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学业情绪四个分量表为因变量 以年级 家庭结构 父母受教育程度 家庭人均月收入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积极高唤醒时 进入回归 方程的变量有母亲学历 家庭收入及父亲学历 因变量为积极低唤醒时 进入回 归方程的变量有父亲学历 母亲学历及年级 在消极高唤醒维度上 进入回归方 程的变量有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 在消极低唤醒维度上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 父亲的学历和年级 见表 6 这说明父亲学历 母亲学历 家庭收入 年级是 项目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t 单亲家庭 非单亲家庭 t 积极高唤醒 3 84 0 59 3 74 0 54 2 847 3 64 0 62 3 80 0 56 2 28 积极低唤醒 3 26 0 62 3 19 0 67 1 765 3 10 0 64 3 23 0 65 2 02 消极高唤醒 3 17 0 69 3 34 0 61 4 443 3 25 0 69 3 26 0 65 0 17 消极低唤醒 2 44 0 71 2 50 0 60 1 51 2 46 0 69 2 47 0 65 0 06 小学及以下 1 初中 2 高中或中专 3 大专及以上 4 F 事后检验 项目 父亲 N 259 N 597 N 232 N 134 母亲 N 484 N 480 N 162 N 91 积极高唤醒 父亲 3 63 0 56 3 80 0 57 3 85 0 54 3 98 0 53 13 18 4 3 2 1 母亲 3 69 0 56 3 83 0 58 3 83 0 51 4 10 0 50 15 61 4 3 2 1 积极低唤醒 父亲 3 07 0 60 3 22 0 65 3 27 0 61 3 47 0 70 12 30 4 3 2 1 母亲 3 14 0 66 3 23 0 63 3 26 0 60 3 59 0 66 12 74 4 3 2 1 消极高唤醒 父亲 3 37 0 63 3 30 0 57 3 22 0 73 2 89 0 77 18 92 1 2 4 3 4 1 3 母亲 3 35 0 60 3 27 0 62 3 14 0 73 2 89 0 78 15 44 1 2 3 4 消极低唤醒 父亲 2 58 0 65 2 50 0 63 2 38 0 64 2 27 0 77 8 89 1 2 3 4 母亲 2 53 0 64 2 48 0 64 2 38 0 66 2 21 0 75 7 35 1 2 3 4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预测初中生学业情绪的重要因子 其中父亲学历在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 消 极低唤醒上都具有明显的预测力 在积极高唤醒上母亲则相对具有较强的预测 力 表 5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家庭人均月收入特点 表 5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家庭人均月收入特点 S S 表 6 不同背景变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的回归分析 表 6 不同背景变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的回归分析 4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初三学生在消极低唤醒上显著高于初一 初二学生 初一学生在 积极高唤醒上显著高于初二 初三的学生 曾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和父 母对其学业上的要求与期望值是目前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26 受中 考指挥棒的影响 与初一 初二的学生相比 初三的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中考临近 的紧张气氛 更易察觉出父母对其学习上不断增加的要求与期望 更能深刻体会 到升学的残酷竞争压力 这些都会无形之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 导致他们在日 常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学业厌倦 无助等消极的负性情绪 而初一的学生则不 项目 300 以下 1 300 500 2 500 1000 3 1000 以上 4 F 事后检验 n 37 n 136 n 300 n 749 积极高唤醒 3 54 0 57 3 69 0 51 3 72 0 58 3 85 0 57 8 38 4 1 2 3 积极低唤醒 3 20 0 62 3 16 0 66 3 14 0 61 3 27 0 66 3 33 4 3 消极高唤醒 3 35 0 79 3 41 0 57 3 34 0 62 3 19 0 67 6 67 2 4 3 4 消极低唤醒 2 61 0 78 2 44 0 62 2 54 0 67 2 44 0 65 2 21 3 4 因变量 自变量 R R 2 R 2 F 积极高唤醒 母亲学历 0 179 0 032 0 031 40 127 0 179 家庭收入 0 137 0 019 0 018 23 257 0 137 父亲学历 0 169 0 029 0 028 35 927 0 169 积极低唤醒 父亲学历 0 166 0 028 0 027 34 641 0 166 母亲学历 0 158 0 025 0 024 31 158 0 158 年级 0 079 0 006 0 005 7 606 0 079 消极高唤醒 父亲学历 0 191 0 036 0 036 45 993 0 191 母亲学历 0 184 0 034 0 033 42 478 0 184 消极低唤醒 父亲学历 0 146 0 021 0 020 26 440 0 146 年级 0 102 0 010 0 010 12 858 0 102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同 他们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涯 他们不断发现 尝试 学习与小学时候大不相 同的学习课程 他们对这些科目充满了新奇感 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 知欲 他们忙着挖掘 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结交新的学习伙伴 他们更容易体 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子女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学业情绪 父母受教育程 度越低 其子女更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业情绪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 由于自身受 过系统的教育 相对较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孩子学习和成长 所起推动作用 在日常指导孩子学习过程中 会制定出较为科学 合理并符合自 家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计划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在孩 子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技能掌握方面 一方面能给予充分的科学指导 及时解决孩 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另一方面又能给予赏识教育 有研究指出家长 对孩子的赏识能促进其自豪 高兴 满足 放松等积极情绪的发展 减少无助 焦虑 心烦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21 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 由于自身并未受 过系统的教育 相关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当孩子出现学习焦虑 学业厌倦 无助 沮丧等一系列负性学业情绪时 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 当孩子考 试不理想时 也不能给予及时的交流 甚至有的家长会出现打骂等较为专制的行 为 从而给学生带来很重的心理负担 这方面的研究也与杨春雨的研究基本一致 27 独生子女在消极高唤醒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有研究表明 28 独生子女在 成长过程中生存环境 生活条件及父母培养方式与非独生子女有很大差异 独生 子女一方面拥有父母优生优育精心遗传的先天体质基础 另一方面拥有相对优越 的教育 成长环境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心态比较好 29 与独生子女相比 非独生 子女来自父母的关注与期望明显较少 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排挤与竞争相对多 的 他们遭受到学业挫折时 父母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 他们较容易产生厌学 沮丧 失望等消极情绪 与非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 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体验到负性学业情绪 一方 面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来自父母亲双方足够的呵护与关 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个体很难追求更高层 次心理需求 如 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 因外部环境对单亲家庭的一些负面言 论 及单亲家庭的父母将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全 都寄托于孩子 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较高 也会加重孩子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家庭经济条件较高的初中生比经济条件较差的初中生 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 学业情绪 较少的体验到消极的学业情绪 优越的家庭条件更容易满足初中生的 各方面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能够提供更多 的学习机遇和学习途径 4 4 结论 年级 家庭结构 是否单亲家庭 是否独生子女 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 人均月收入四个背景因素在初中生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 初三的学生体验到 较多诸如厌倦 无助 沮丧等消极学业情绪 初一的学生较多的体验到高兴 希 望等积极学业情绪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 非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单亲家庭的孩 子 父母学历高的孩子比父母学历低的孩子 家庭经济水平高的孩子比家庭经济 水平低的孩子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和更少的消极学业情绪 5 研究二 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研究 5 1 对象与方法 5 1 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 在安徽省合肥市 肥东县 肥西县 长丰县 铜陵市 铜陵 县 蚌埠市 怀远县 五河县 固镇县各抽取一所初中 每所初中抽签抽取初一 至初三各一个班 共发放问卷 1300 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为 1177 份 其中初一 431 人 初二 269 人 初三 477 人 男生 635 人 女生 542 人 5 1 2 测评工具 5 1 2 1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 8 见附表 2 采用董妍 俞国良编制的青少年 学业情绪问卷 该问卷包括积极高唤醒 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 4 个分问卷 共 72 个项目 积极高唤醒分问卷包括自豪 高兴和希望 3 个因子 共 16 个项目 积极低唤醒分问卷包括满足 平静和放松 3 个因子 共 14 个项目 消极高唤醒分问卷包括焦虑 羞愧和生气 3 个因子 共 17 个项目 消极低唤醒 分问卷包括厌倦 无助 沮丧和疲乏 心烦 4 个因子 共 25 个项目 研究表明该 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积极的学业情绪与正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 与负 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消极学业情绪与正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与负性情绪呈显 著正相关 学业情绪的四个分问卷的克隆巴赫 Cronbach a 一致性系数分别 为 0 785 0 815 0 833 0 915 分半信度分别为 0 71 0 78 0 79 0 82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 P 0 01 5 1 2 2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 见附表3 30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an Questionnaire 共36项条目 分为9个因子 自我责难 接受 沉思 积极重新关注 重新 关注计划 积极重新评价 理性分析 灾难化 责难他人 其中 接受 积极重 新关注 重新关注计划 积极重新评价 理性分析为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采用1 5级的反向计分方式 分数越高代表越不倾向于采取该策略 自我责难 沉思 灾难化 责难他人为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 采用1 5级的正向计分方式 分数越高代表被试越倾向于采取该策略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0 79 分 量表的 系数在0 76 0 90之间 重测信度为0 64 5 1 2 3 艾森克个性问卷 见附表4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儿童版 31 共88个项目 包括4个分量表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精神质 P 掩饰 L E分越高 越外向 N分越高 情绪越不稳定 P分越高 越难适应外部环境 该量表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0 68 0 81 5 1 2 4学业成就 以学生最近一次期中 期末考试 语文 数学 英语 考试成绩作为学业成 就的指标 将其转化成标准分数 并将标准分数大于1 00划分为学业成绩高分 组 标准分数小于 1 00的划分为学业成绩低分组 其余为中等组 5 1 3 研究方法 采用匿名的形式 进行团体施测 施测主试为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经训 练过的研究生 施测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施测问卷当场回收 5 1 4 统计方法 问卷结果采用 SPSS13 0 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及相关分析 多变量多重线 性回归分析 5 2 结果 5 2 1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初中生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 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 r 0 346 0 341 p 0 01 初中生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 消极低唤醒与学业 成就呈负相关 r 0 184 0 341 p 0 01 5 2 2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如表1以所示 初中生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均分 积极低唤醒均分与适 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正相关 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负相关 消极 高唤醒均分 消极低唤醒均分与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负相关 与非适应性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正相关 除消极低唤醒均分与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均分 积 极高唤醒均分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均分外 其余各项相关系数均有统计 学意义 表 1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性 r 项目 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 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 积极高唤醒 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 消极低唤醒 0 399 0 315 0 114 0 052 0 036 0 107 0 334 0 427 注 代表P 0 05 代表P 0 01 下同 5 2 3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如表 2 所示 初中生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均分 积极低唤醒均分与艾森 克个性问卷中的 E 均分 L 均分呈正相关 与 N 均分 P 均分呈负相关 消极高 唤醒均分 消极低唤醒均分与 E 均分 L 均分呈负相关 与 N 均分 P 均分呈正 相关 除积极高唤醒均分与 N 均分 P 均分 L 均分之间的相关性外 其余各项 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人格的相关性 r 项目 EPQ E EPQ N EPQ P EPQ L 积极高唤醒 积极低唤醒 消极高唤醒 消极低唤醒 0 289 0 278 0 094 0 142 0 054 0 342 0 468 0 512 0 070 0 109 0 144 0 322 0 082 0 314 0 157 0 383 5 2 4 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分别以学业情绪四个分量表的均分为因变量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四个分 量表的均分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两个分量表的均分和学业成绩为自变量进行逐 步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积极高唤醒时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 节策略 学业成就和内外向 其解释量分别为 15 7 11 8 和 8 1 因变量为 积极低唤醒时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学业成就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 策略 内外向和说谎性 其解释量分别为 11 5 11 5 9 7 7 5 和 9 6 因变量为消极高唤醒时 进去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 策略 学业成就和说谎性 其解释量分别为 21 8 11 3 2 和 2 2 因变量 为消极低唤醒时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神经质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说谎性和学业成就 其解释量分别为 26 18 1 14 5 和 11 5 见表 3 表 3 不同变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影响的回归分析 5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积极高唤醒 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 消极高 唤醒 消极低唤醒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 说明取得较好的学业成就有利于个体体 验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 较差的学业成就的个体感受到更多的负性学业情绪 这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一致 1 7 19 21 本研究表明 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 与消极学业情 绪呈负相关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与消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 与积极学业情绪 呈负相关 说明个体在学业过程中处理与之相关的情绪唤醒性信息时采取的 诸 因变量 自变量 R R 2 R 2 F 积极高唤醒 适应性策略 0 399 0 159 0 157 84 120 0 399 学业成就 0 346 0 120 0 118 88 066 0 346 内外向 0 289 0 083 0 081 40 391 0 289 积极低唤醒 神经质 0 342 0 117 0 115 58 917 0 342 学业成就 0 341 0 117 0 115 85 338 0 341 适应性策略 0 315 0 099 0 097 49 027 0 315 内外向 0 278 0 077 0 075 37 079 0 278 说谎性 0 314 0 099 0 096 48 416 0 314 消极高唤醒 神经质 0 468 0 219 0 218 124 799 0 468 非适应性策略 0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9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活动培训的意义
- 动态策略适配-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双鸭山饶河县公开竞聘农场社区工作者80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资本市场动态监测-洞察与解读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北京海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校园招聘教师24人(辽宁师范大学专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医科大学安全保卫人员招聘2人(五)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碧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及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农村道路交通宣传课件
- 2025年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DZ/T 0275.5-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爱科学》教案设计
- 陕煤集团运销合同协议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机构改革问题研究
- 2025年时政真题面试题及答案
- AI基础知识培训
- GB/T 18936-2025禽流感诊断技术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能力练习习题大全附答案
- 《危化品储罐设计与制备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