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7.1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7.1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7.1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7.1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历史《7.1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议会大厦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新课标要求 了解 权利法案 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课标解读 关键词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特点 内容分解 1 权利法案 出台的背景 目的 内容 作用 2 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 英国人为什么称内阁为议会中的 第三院 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 政体 在这种统治形式中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 组成代议机关 代表该国的全体居民或其中的部分成员 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立法和行政等重大国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代议制政体避开了在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 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 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约旦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德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美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 国王 天皇 女王 为国家元首 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 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确立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强化 内阁专横 2 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3 特点和作用 1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和完善 1 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见第二教材 光荣革命 后 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 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 信奉新教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便于控制 是请来的客人 权力来源不是 神授 而是议会 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思考 光荣革命 1688年 光荣革命 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1688年 光荣革命 中 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 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 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 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 从此 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 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 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 2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 1689年 权利法案 制定和1701年 王位继承法 的通过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确立 时间 从1640年至18世纪初 方式 通过革命和政变 光荣革命 方式 议会战胜国王 控制政权 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式的代议制度 标志 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18世纪前期 责任内阁制形成 议会不仅控制了立法权 而且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国王 统而不治 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发展 时间 18世纪中 方式 建立新机构 标志 责任内阁制形成 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 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谁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 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内阁掌握实权 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形式任命内阁 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 对内阁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阅读 小密室的演变 的内容 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英国 内阁掌握实权 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 虚有其位 中国 内阁权力很轻 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 大权独揽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1 形成 内阁cabinet 密室 原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 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 独立行事 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 英王的国家元首成为虚衔 统而不治 改由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 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华尔波尔 2 职能 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 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若遭到议会不信任案 就得集体辞职 3 发展 两党制形成 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两党轮番执政 互相监督 互相促进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完善 时间 1832年 方式 议会改革 标志 1832年议会改革 局限 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 要求普选权 最终失败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自我测评 1832年议会改革 普选权的扩大 阅读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的内容 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1 背景 英国议会选举制度 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总的来说 对象 不断扩大 财产资格 不断降低 地区 不断扩大 年龄 不断降低 2 内容 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 重新分配议席 3 评价 积极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局限 工人 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内阁权力强化 凌驾于议会之上 强化 时间 19世纪末 标志 内阁专横 是谁在统治英国 思考 1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 为什么 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 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 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 集体负责 共同进退 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 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白金汉宫 议会大厦 英议会会场 请思考 在责任内阁制下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18世纪前期 内阁制开始形成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 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送交国王批准 组成责任制内阁 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 责任制政府 首相即政府首脑 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内阁 选民 司法独立 任命 大贵族 选举 组成议会 多数组阁 形式任命 负责 权力中心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3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和作用 特点 保留了君主 但由议会掌权 国王 统而不治 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和内阁成为权力核心 是君主制 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3 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参与国家管理 很多问题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解决 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1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2 作用 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 本课重要人物 查理一世 断头台 理查 克伦威尔之子 查理二世 复辟国王 詹姆士二世 斯图亚特最后一个王 威廉三世 即1688年邀请来的荷兰执政威廉 乔治一世 不愿参加内阁会议 沃波尔 第一任首相 狄士累利 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 朝代更替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 连续性 渐进性 创新性 思考 17世纪中期中国和英国都发生了社会动荡和变革 中国爆发李自成农民起义 并推翻明朝 不久清军入关 消灭李自成农民军 统治全国 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最终议会战胜国王 试比较清朝掌权后采取的政治体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政治体制的区别 清朝继续实施君主专制体制 君权至高无上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保留了国王 但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确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制度 清朝仍处在封建政治体制下 英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练习与测试 17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 岳父逃亡的革命 登基的国王是 克伦威尔 威廉三世 詹姆士二世 乔治一世 英国议会最早出现于 13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英国 权利法案 公布的意义在于 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 这主要是因为 议会权力加强 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内阁制度形成 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 权利法案 的主要目的 剥夺国王的权利 按宪法选举国王 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 加强人民的权利 通过 权利法案 议会取得的权力主要是 行政权 王位继承权 立法权 外交权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王位继承法 进一步加强了 国王的权力 议会的权力 内阁的权力 首相的权力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 17世纪末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英国内阁的第一位首相是 克伦威尔 沃波尔 乔治一世 威廉三世 10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 工人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农民 新贵族11 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 正确的是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 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 工人取得普选权 12 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 国王 贵族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