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ppt_第1页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ppt_第2页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ppt_第3页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ppt_第4页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信员工8学时安全学习 四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五严禁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 擅自动火 严禁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饮酒 严禁擅自移动或拆除安全装置和安全标志 严禁擅自触摸与己无关的设备 设施 严禁在工作时间串岗 离岗 睡岗或嗜戏打闹 从业人员安全须知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 检修安全作业十不准不准高处作业不系挂安全带 不准未办理委托手续 内容不清进行作业 不准未经安全教育 交底盲目作业 不准未经三方确认挂牌作业 不准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不准高处作业抛物或落物 不准无防护措施进行有毒有害作业 不准未经审批许可动火作业 不准酒后从事检修作业 不准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从业人员安全须知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 一 检修行业概述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冶金工业由于具有特大型 连续性 高温高压性和易燃易爆性 有毒有害性与自动化 高速等特点 无论在日常生产 还是设备检修中 稍有不慎 极易发生各类事故 由于冶金设备检修类型具有多样性 检修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及繁重的手工劳动 现场的噪声 热量 露天作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特点 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检修行业虽未被国家列入 高危行业 管理 但上述因素说明 从事冶金设备检修的行业 其具有较大的风险度 二 高危项目安全规定出台背景从宝钢大院内01年至09年的检修伤亡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除04年未发生死亡事故外 其余各年都发生了死亡事故 且事故都发生在一起以上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2001年 2007年期间 股份公司 大院内 检修系统造成员工伤害类型主要涉及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挤压 中毒窒息和坍塌 淹溺等 约占总量的68 特别是2006年11月6日发生一起工亡2人坍塌窒息事故 突破了历年单起事故工亡人数记录 而在液压设施动火作业中相继发生2000年 3 6 在热轧厂1死3伤 2006年 8 11 在冷轧厂2人伤害事故 如何强化这些高危项目管控是减少事故之重点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三 检修作业高危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实行 出台为进一步加强公司范围内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检修协力人员的安全 健康 设备部根据公司领导指示 引用 安全生产法 中 高危行业 概念 在总结分析历年检修安全事故的基础上 以现场检修项目为切入点 对易于引发安全事故的检修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 并参照公司相关管理程序 就危险系数较高的 八大类 1 高处作业 2 易燃易爆作业 3 高压设备带电检修作业 4 有毒有害作业 5 清仓作业 6 带压设施作业 7 密闭容器内作业 8 运转设备作业 检修作业项目 从高危辨识 等级划分 清单审批 委托标识 方案编制 方案审批 方案确认 信息流转 现场旁站及过程管控等方面拟订管理规定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2007年2月16日 设备部会同公司安环部以 关于开展检修 高危作业 项目辨识活动的通知 形式下发各厂部与检修单位执行 经过一年多时间推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地降低了 八大类 检修高危项目的作业风险 2008年10月 设备部组织各厂部与检修单位 对检修高危项目安全管控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研讨 针对各单位提出的共性意见和简化流程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了高危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并从 八大类 高危项目细化为 十大类 高危项目 2008年12月28日 经会签和宝钢公司领导批准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分级管理标准 以管理文件与管理标准形式 在公司规章制度平台上颁布实施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四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管理简介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宝钢股份直属厂部 宝日汽车和体系相关单位 定义检修高危作业项目 以下简称 高危项目 是指检修项目实施工序过程中对人身 设备潜在严重危害程度的 十大类 详见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分级管理标准 BGFS 12 03 B01 作业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检修高危项目分类及定义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检修高危项目分类及定义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检修高危项目分类及定义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高危项目分级界定 一级高危作业的范围界定 15m及以上高处作业 组合抬吊作业 吊笼作业 带电作业 正压动火作业和含有介质的易燃易爆本体上动火作业 运用危险源辨识的风险值 260分的检修作业 参见公司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下同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高危项目分级界定 二级高危作业的范围界定 小于15m 大于等于5m的高处检修作业 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 清仓作业 运用危险源辨识 125分 风险分值 260分的检修作业 三级高危作业范围界定 有毒有害作业 放射源倒源作业 运转设备作业 高危项目分级界定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高危项目清单审批 一级高危项目由项目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审批 二级高危项目由项目单位设备管理室或项目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审批 三级高危项目由设备管理室或项目部门点检作业长审批 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 审批 检修单位编制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方案 一级高危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由总工程师或经理审批 二 三级高危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由承接项目部门主管领导审批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安全技术方案审核确认 项目单位须在高危项目实施前3个工作日 做好安全技术方案审核工作 并确认签字 一级高危项目 由项目单位的主管领导牵头组织本厂 部 安全 工程管理人员及检修方进行审核 开工确认签字 二 三级高危项目 由项目单位设备室或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牵头组织本厂 部 安全 工程管理人员及检修方进行审核 开工确认签字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旁站监护 一级高危项目 由项目单位和检修单位分别指定了解高危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的专人旁站监护 二 三级高危项目 由检修单位指定了解高危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的专人旁站监护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五 高危项目管理流程与要求简介 管理流程 管理要求 高危项目辨识 等级划分 点检员或项目负责人负责辨识 划分等级与填写清单 检修单位补充辨识 审批清单发承接项目单位 按级审批 在系统中标识 安全技术方案确认签字 按照等级要求组织会审与确认方案并签字 项目实施前登录安全 日管控 系统 安全交底 高危项目实施 要求每天进行的安全交底和危险预知活动 旁站管理 一级项目甲乙双方 二 三级乙方指派了解安全技术方案人员旁站 旁站人须佩戴监护袖标 监督 检查 依据 日管控信息 项目单位落实检查 职能部门监管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六 高危项目推进目的及主要注意事项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 从安全绩效分析可以发现 高危项目实施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 今天 我们将此管理模式介绍给大家 目的在于降低检修风险 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高危项目推进过程应关注以下主要事项 高危项目辨识 全面辨识高危项目尤为重要 这是我们的经验教训 作为检修方应该依据检修工艺及检修项目进行补充辨识 以完善高危项目清单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安全技术方案编制 我们发现有些方案不是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 方案中缺乏对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了解 致使工程概况模糊 造成工序过程危险源不清 措施缺乏针对性的现象存在 旁站监护 不可随意安排空闲人员去做监护人 不利于项目管控 制度要求是了解安全技术方案的人员进行旁站 作业人员答辩 高危项目关键工序与关键点的掌控非常重要 我们曾对作业人员抽查过 结果令人遗憾 方案不是纸面文章 而是要求所有参战人员必须了解各自岗位的工作程序与工作要求 检修高危作业项目管理 典型案例分析一 成功案例二 反面案例 1 钢管事业部120m烟囱加固 概况环形炉烟囱为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 烟囱高度为120m 环形炉烟囱筒身存在钢筋锈张 混凝土开裂 疏松等现象 要求对烟囱筒壁做全钢板加固 内部做局部内衬修复 一 成功案例 典型案例一 安全风险 本加固工程为0m 120m之间的 级高处作业 且是露天作业 时间跨度大 7月19日 9月27日 夏季的高温 台风 暴雨和冰雹的洗礼 高空阵风达5 6级 在外包钢套筒加固时 势必要将该直爬梯拆除 给物料 人员上下的安全措施的生根困难 烟囱50m高度有大型水箱 80m和113m高度分别有二层信号平台 这些设施的存在给加固钢板的吊装就位造成困难 烟囱加固是在不停炉的情况下进行的 烟囱顶部的温度高达270 以上 对顶部钢板的吊装 焊接和空隙填充作业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原钢筋混凝土烟囱外壁尺寸偏差大加上烟囱本体存在倾斜 给外包钢板的下料 调整造成困难 施工队伍多 又是交叉作业 典型案例一 采取的主要措施 成立指挥机构 明确责任与工作界面 建立协调机制 按照高危项目管理 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案 并组织相关单位对方案进行会审 细化施工节点 落实专项措施 避免交叉作业 开展方案答辩活动 每天召开现场指挥部会议 传递信息 协调施工问题 落实过程检查与评价 典型案例一 效果在不停产情况下对现役钢筋混凝土烟囱外壁外包钢套筒实施加固 在国内还从未实施过 经过各单位的努力 本次施工在安全平稳 有序的环境中实现了良好地绩效 并使烟囱结构承载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为整个烟囱今后的长期稳定 安全地使用奠定基础 典型案例一 2 一高炉S4段冷却壁更换 概况3BF自1994年9月投运以来 安全顺行近15年 但随着高炉炉役周期的延长及生产负荷的增加 冷却壁的劣化趋势日渐加剧 08年初 S4段冷却壁 56块 有7块中部脱落 63根冷却壁本体管存在破损严重现象 从而降低高炉炉皮强度 危及高炉安全生产 三高炉S4段冷却壁更换工程具有 施工难度大 交叉项目多 技术要求高 人员组织难 工况条件差 等特点 典型案例二 安全风险 现场施工队伍 作业人员及使用特殊工器具多 现场存在五大危险源 高温 高空 煤气区域 狭小空间 立体交叉作业 煤气区域动火作业量大 临时安装的5T电动葫芦 操作人员持证 外方专家现场施工的合规性问题 S4段冷却壁更换项目和系列大定修施工项目之间的衔接问题 典型案例二 采取的主要措施检修前 以业主单位牵头 成立指挥机构 协调项目进度 组织施工方案审查 并多次开展施工班组对施工方案进行答辩活动 根据 八大准备 要求 着重对检修单位工器具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带入现场工器具的有效性 安装临时机具 便利使用凭证 封闭施工区域 凭证入场施工 设定氧气 乙炔存放区域 落实管理措施 制定逃生线路 落实专人监管 落实救护人员及车辆 全程待命应急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典型案例二 检修中 组成联合巡检队 在检修期间每日三次开展联合巡检活动 有效遏制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 对照施工方案 督促检修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旁站安全管理 查出的安全隐患在指挥部会议给于曝光 促进检修单位自查自律 每日编制安全日报 宣贯管控重点 明确具体要求 协调各方问题 典型案例二 效果整个S4段冷却壁更换项目实现了 不留一滴血 不伤一个人 的预期目标 为高炉安全成产奠定了基础 典型案例二 典型案例三 事故经过06年8月11日8 30分 因C302焊机液压管道漏油急需处理 检修人员接到抢修指令后到达现场 经现场勘查发现是焊机最上段液压管路与法兰连接处漏油 经三方确认 进行了停机 挂牌 关闭截止阀 管路卸压后 对焊缝漏油处进行补焊处理 9 25分左右 焊机油管法兰处发生闪燃 造成现场人员灼伤 1 2006年8月11日冷轧厂检修液压油灼伤事故 事故现场图 二 反面案例 事故的主要原因1 液压管道虽已卸压 但对管道法兰拆卸后未完全敞开 导致管道内残余油受热后形成油蒸汽并体积膨胀 油蒸汽从法兰端面处喷出并闪燃 这是引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检修人员虽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了施工 但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深层次的危险源的识别能力欠缺 是引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 对液压管道漏油处理检修不够细化 全面也是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典型案例三 吸取教训1 进入抢修现场 应对现场环境及抢修项目进行勘察 并经三方确认 停机 挂牌 关闭截止阀 2 进行液压管道焊接时 必须作管道卸压处理 3 液压管道法兰拆卸后 必须完全敞开 将管道内残余油放净 防范措施1 液压管道焊接时 必须作管道卸压处理 2 液压管道法兰拆卸后 必须完全敞开 将管道内残余油放净 防止液压油受热后形成油蒸汽膨胀而爆燃 3 相关技术部门和施工单重新修订检修标准 并下发技术通知单 以规范检修作业人员对液压管路的作业处理 典型案例三 2 2006年11月6日电厂清灰坍塌窒息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06年11月6日16 40 宝冶建筑技术经营公司承接宝钢分公司电厂的2号脱硫系统石膏筒仓内壁积灰清理项目 杨丰勇等5人在筒仓底部清理内壁石膏积粉时 因仓内上部积料突然片帮塌落 造成杨丰勇 彭洪被埋窒息死亡 清灰坍塌窒息现场 典型案例四 事故的主要原因1 杨某某等5人在筒仓内清除壁积料作业时 违反常规作业工序 从仓底开始清除作业 造成上部片帮塌落 2 设备点检对此项目作业前安全交底不细 危险源告知不明 作业步骤不清 防范措施不到位 吸取教训1 清仓作业前 管理人员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勘察 2 清仓作业 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作业 3 清仓作业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清理 严禁掏空作业 典型案例四 防范措施1 仓内作业应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 以确保作业人员上下安全 2 作业全过程 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随时注意检查清仓料的变化 发现有裂缝或部分松动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将作业人员撤离 典型案例四 防范措施1 仓内作业应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 以确保作业人员上下安全 2 作业全过程 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随时注意检查清仓料的变化 发现有裂缝或部分松动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