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 2.doc_第1页
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 2.doc_第2页
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 2.doc_第3页
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 2.doc_第4页
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800公路边坡放样程序开挖点或坡脚点无论填方挖方通用手工配合全站仪简单输入一般就可一次定位,根据数学模型推理计算编写的实用的5800程序,卡西欧5800代码如下:1.程序名:BPLbI SCls“K+”?V:“L(-1) Or R(+1)”?Q:“Z0(SJ)”?E: “H0(SJ)”?F:“Z1(W)”?A:“H1(W)”?B: “Z2(N)”?C If CA:Then Cls:Locate 6 ,2 ,“ERR!”Stop:Goto S:ElseCls: “H2(N)”?U: “BP(1:m)”?NIf U=B:Then 0 M:Else Abs(A-C)(B-U)M:IfEndAbs(U-F)G:C-ES:(MG-S)N(M-N)LQ=-1=-(E+L) DQ=1=E+LDCls:“Z=”:Locate 4,1,DCls:“HC”?HLAbs(H-F)KCls:“K=”: “1:M=”:“1:m=” :“M- m=”:Locate 5,1,V:Locate 5,2,K:Locate 5,3,N:Locate 5,4,K-NGoto SIfEnd(注:9860只需要将代码中的Cls换为Clrtext,其余不变,就可以了)2.程序设计原理:公路挖方段的开口线或填方段的坡脚线是沿着原地面随高程变化的一条曲线,放样坡口开挖点或坡脚的坡脚点实际上是放样不同里程桩号断面地面线上的点。通常的放样法是:先计算断面上坡口(角)点附近一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并测出该点的高程,再根据设计边坡坡度值用逐渐趋近的方法放出开挖点或坡脚点,弊端是当放出的点高程满足边坡坡度设计要求时候却又很难保证该点是否在该断面上了的,并且外业作业繁琐,反复试放,点位精度也低。 本程序是根据先放出断面上坡口(角)点附近的两点(不打桩)直接测量两点的实测高程,由程序内部计算出该坡口点所在的地面线的自然坡度,并与该横断面的设计边坡值联立方程,从而直接推导出计算真正坡口(角)点距该断面中桩的水平距离值,如此,代入一般的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中从而相当精确的计算出坡口(角)点的坐标利用全站仪直接一次放样的思路原理。同时程序加入了实际所在点位所形成的实际边坡坡比值与设计坡比值比较校核的功能,若与设计边坡吻合则就可一次直接打桩定位,若相差不大吻合,则是断面上坡口(角)点附近的两点选择的不合适,将两点重新缩进重新找顺开挖点(或坡脚点)所在位置的地面两点坡度走向后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就可.3.程序核心原理推导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诸位都有的线路中边桩程序可直接计算并放出图中所需开挖点D处的P1和 P2两点的坐标并放样定位到两点,确定横断面的方向,但不必打桩,只需做下标记实测出两点的高程H1(W)和H2(N)并记录备用就可,两点距中的距离也可根据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开挖点的距离左右缩进一定距离,则分别记为Z1(W)和Z2(N),等于是已知条件,则两点所形成的地表坡度就是两点高差与间距差的比值等于1:M,可由程序内部运算,则可当作P2D或DP2两点间地表坡度的代表值。其中的D0(x0,y0,H0)是图纸的设计值,横断面设计坡比值1:m(图中是1:n)又作为已知条件,则根据上述条件可假设D0D”=d,那么可知DD”=d/n,以P2点为例,设D0与P2的水平距离为s,P2点到D0点的高差为h,则有下述关系式子成立:(dn)- h(d - s)=1m同理以P1点为例,设D0与P1的水平距离为s,P1点到D0点的高差为h,则有下述关系式子成立:h - (dn)(s d)=1m将上述2个式子之一化解简化后都可求得d值为:d=(mh- s)* n(m- n)为一固定方程关系定值。如此此时只需将d值加上D0点到路中线的宽度Z0(SJ)(设计图上已知的)就可求得开挖点到该桩中桩的水平距离,再根据开挖点位于中线的左侧还是右侧 程序语句提示L (-1)Or R(+1)输入-1为左,输入1为右侧进行判断如此就可带入一般的线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直接计算出开挖点(或坡脚点)D点的坐标并用直接全站仪进行放样了,不过在D点打桩前最好实测下D点的实测高程并再次代人程序中HC?提示位置输入,直接显示K=该横断面桩号1:M= 为计算出的D点与D0点连线后形成的实际边坡值1:m=为所输入的设计边坡值(输入时候如1:1.5则直接输入1.5)M-m= 为实际开挖点或坡脚点形成的边坡值与设计边坡值的差值(当差值近似相等时候则说明Z=时候的D点位置就是准确的开挖点了,若相差大则需要重新运行程序和重新选择实地上的P1和P2两点位置再次进行全站仪测量高程并再次计算了,一直到满足Z=状态时候的M-m值近似相等边坡值符合的情况下就可打桩确定好真正的开挖点或坡脚点D点的位置了!) 等D点确定后,同时将D0点距中的宽度在实地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