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2.pptx_第1页
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2.pptx_第2页
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2.pptx_第3页
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2.pptx_第4页
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窦临床解剖和内镜手术配合 张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鼻内镜手术历史 外科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 鼻息肉的一种手段已经有120年的历史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发源于1971年的奥地利 功能性内镜手术的概念出现于1985年 国内是在1989年赵绰然主任首先开展了经鼻内镜鼻腔手术 如钩突切除术 1990年由韩德民 许庚教授把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外科理论和这项新技术带回国内 比国外晚了19年 回顾我国鼻内镜手术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鼻内镜手术历史 第一阶段为1988 1994年 属于探索阶段 也属于奠基阶段 在这5年的时间里国内一些先行者在参阅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 开始了手术解剖学和形态学的系列研究 1993年底 已经完成了手术解剖学 形态学 影像学诊断学等研究内容 在此基础上 一些医院全面开展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探索 使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的治愈率达到70 以上 鼻内镜手术历史 第二阶段为1995 2000年 可以称为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 内窥镜鼻窦外科学 出版 它反映了当时国际鼻内镜手术发展的内涵 成为国内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资料 1995年 由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主办的全国首届鼻内镜手术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从此以后 全国各地掀起了鼻内镜手术的热潮 鼻内镜手术历史 第三阶段应该是从2001年开始 为持续发展阶段 中国鼻内镜微创外科学体系开始真正的成熟了 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和专家手中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的一次手术治愈率已经可以达到70 95 目录篇 鼻腔的解剖相关疾病种类手术配合术中关注点手术间物品的摆放 鼻腔鼻窦解剖概况 鼻腔的解剖 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 被骨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 外侧壁有3个向下卷曲的骨片 由上而下依次称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都有相应的腔隙 分别称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 上鼻甲后方有蝶筛隐窝 鼻腔鼻窦解剖概况 鼻腔鼻窦解剖概况 鼻窦 头颅骨的含气空腔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鼻腔 四棱柱体狭小的顶壁两个垂直壁前鼻孔后鼻孔 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的腔 开口于鼻腔 窦壁衬以粘膜并与鼻腔相移行 鼻旁窦有4对 左右相对分布 包括额窦 筛窦 蝶窦 和上颌窦 鼻窦解剖 鼻窦解剖 上颌窦在上颌骨体内 为鼻窦中最大者 容积约15 30ml 形似横置的锥体 锥体之底即上颌窦内侧壁 锥体尖部在上颌骨颧突处 15岁时窦的大小几乎与成人相同 呈三角锥体形 有5个壁 前壁 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称 尖牙窝 上颌窦手术多经此进入 尖牙窝上方有眶下孔 为眶下神经及血管通过之处 后外壁 与翼腭窝相隔 上颌窦肿瘤破坏此壁侵入及翼内肌时可致张口困难 顶壁 即眶底 故眶内与窦内疾病可相互影响 顶壁有眶下神经及血管的骨管通过 内壁 为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 后上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 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薄 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 底壁 为牙槽突 常低于鼻腔底部 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 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 有的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窦内粘膜下 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反之 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的侵犯亦常引起牙痛 牙松动等症状 上颌窦开口因位置高 分泌物不易排除 窦腔易积脓 宜采用体位引流 鼻窦解剖 筛窦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 呈蜂房状小气房 每侧10个左右 气房大小 排列及伸展范围极不规则 两侧常不对称 有筛迷路之称 筛窦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 位于其前下者为前组筛窦 开口于中鼻道 中鼻甲后上者为后组筛窦 开口于上鼻道 实际上前 后组筛窦很难截然分开 筛窦顶壁位于筛板之外侧 为颅前窝底部 底壁前部是上颌窦上壁的内侧缘 后部是腭骨的眶突 外壁菲薄如纸 为眶内侧壁的纸样板 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相互感染 鼻窦解剖 额窦位于额骨眉弓的深部 左右各一 底向下 尖向上 呈三棱锥体形 额窦大小不一 多有中隔 常偏向一侧 额窦口在窦底部通筛漏斗 后者开口于中鼻道 鼻窦解剖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 一般三岁才出现 成年发育完成 形状大小不一 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 两侧常不对称 顶壁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相隔 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 故可通过蝶窦行垂体肿瘤摘除术 外侧壁有视神经压迹和颈内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 后壁为蝶骨体 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 下壁即后鼻孔与鼻咽顶 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 通过蝶筛隐窝 鼻窦解剖 额窦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前 中群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鼻腔的生理功能1 呼吸功能2 嗅觉功能3 共鸣功能鼻窦功能1 对共鸣 减轻颅骨重量 维持头部平衡起一定的作用 2 人类鼻窦粘膜无嗅N末梢 故亦无嗅觉功能 临床表现 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1 鼻塞轻重不等 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 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2 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 脓涕中可带有少许血液 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者脓涕恶臭 脓涕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 刺激局部黏膜引起发痒 恶心 咳嗽和咳痰 3 头痛慢性化脓性鼻旁窦炎一般为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 4 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 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 如痰多 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 若影响咽鼓管 也可有耳鸣 耳聋等症状 洗手配合流程 洗手用物准备 敷料包 面盆1个 治疗巾1包 剖腹单1包 器械桌布2包 手术衣1包 耳科敷料1个器械包 鼻内镜包 一次性用物 吸引管2包 5毫升空针2个 3L套子2个 粗延长管1个 输液管1个 特殊用物 XPS手柄 XPS刀头 史泰克0 30 70 镜子 史泰克摄像头和光源 洗手用物准备 洗手用物准备 洗手用物准备 洗手用物准备 手术步骤 洗手配合流程 1 在嗅裂和中鼻道填丁卡因棉片进行局部麻醉 上颌窦手术配合流程 1 用剥离子将钩突尾端的骨质从两层粘膜中剥离出 用中鼻甲剪剪断钩突的头端和尾端 在用直钳取出钩突 上颌窦手术配合流程 2 咬钳向后囟方向咬切 然后用反咬钳向前或前下咬除 完成上颌窦口的扩大或开放 上颌窦手术配合流程 3 如果有上颌窦副口 用反咬钳将上颌窦副口和自然口融合 多余组织用XPS打掉 筛窦手术配合流程 1 切开钩突后 显露筛泡前壁 用咬钳咬开筛泡前壁 然后用XPS将筛泡前内壁切除 显露中鼻甲基板 筛窦手术配合流程 用咬钳后鼻窦刮匙自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和垂直部交界处穿透中鼻甲基板进入上鼻道 辨认上鼻甲 从下而上 由内而外 由前及后 开放后筛 这样可以避免损伤眶纸板和颅底等重要结构 蝶窦手术配合流程 经鼻内镜进入蝶窦 1 经鼻腔 蝶筛隐窝蝶窦开放术 2 经前后筛窦进入蝶窦 1 经前后筛窦进入 2 经中鼻甲基板 3 经鼻中隔蝶窦开放 蝶窦手术配合流程 1 经鼻腔 蝶筛隐窝蝶窦开放当蝶窦内有病变需要开放但蝶窦口不好辨认 可以用中鼻甲剪切除上鼻甲后下1 3 甚至中鼻甲后下1 3 以方便显露蝶窦自然口 也可以用蝶窦吸引头从后鼻孔上缘向蝶筛隐窝处约1 2CM处探查 可以找到蝶窦口或者穿刺进入蝶窦 蝶窦手术配合流程 2 经前后筛窦进入蝶窦 开放筛窦后 经中鼻道部分切除上鼻甲或切除蝶筛交界骨板 使用蝶窦咬骨钳咬除骨板 扩大蝶窦自然开口 开放蝶窦 蝶窦手术配合流程 3 经鼻中隔蝶窦开放数 选择皮肤粘膜交界处做切口 粘膜下剥离至蝶嵴 蝶窦咬骨钳咬除后 进入蝶窦 额窦手术配合流程 巡回配合流程 巡回护士流程 1 术前准备用物并检查各仪器的性能 2 将患者核对无误后带入手术室内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 方法 过程和注意事项 使其乐意接受 消除顾虑 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 嘱做深长而有规律的张口呼吸 3 再次查对无误后 给病人接上心电监护 嘱医嘱于病人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后在给病人肌肉注射杜冷丁和盐酸异丙秦 4 将病人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固定好 床头抬高15 30 5 清点台上棉片 纱条 缝针 巡回护士流程 6 连接好各种机器 7 准备台上所需的局麻药物和灭菌水 生理盐水等用物 8 随时关注手术进展和病人情况 9 术毕清点用物无误后 携带好病人的所有物品安全的护送病人回病房 10 整理好手术间 肾上腺素表现 心率 血压 增快 升高 丁卡因过敏 增快 升高 丁卡因中毒 增快 下降 巡回用物准备 巡回用物准备 鼻内镜手术并发症 1 颅内并发症 颅内血肿 气脑 脑脊液鼻漏 脑膜膨出及脑实质损伤等 2 眶及眶周并发症 视力障碍 眶内血肿及气舯 眼球运动障碍 3 鼻内并发症 术腔粘连闭塞 窦口闭锁 出血 全身并发症 仪器的介绍 史泰克内镜系统 旧史泰克摄像头新史泰克摄像头 新史泰克镜子旧史泰克镜子 美敦力动力系统 XPS XPS手柄 0 40 60 120刀头 腺样体刀头 耳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