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言情 诗言志 诗歌鉴赏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题 即 情 任何一类诗歌鉴赏题型 都需要把诗歌主题作为一与 志 在高考试题中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般是与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结合起来考查 其实个要点来作答 所以我们把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放在了首位进行讲解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分析和理解是基础 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进行评论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 简析诗歌的政治意义 思想意义 人生意义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 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考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不同见解进行取舍 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或要求考生对某个有争议的 点 发表自己的见解 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 续表 续表 一 概括作品的主旨古人云 诗言志 志 是指志向 报负 愿望 情怀等 思想主旨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 该题型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典例1 2010 北京高考 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面的问题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 栖鹓鸾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注 徂晖 落日余晖 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鹓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 写诗人登高望远 看到天高地阔 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 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 诗中 荣华东流水 与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 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 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近 浮云变幻的景象 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 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 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解析 选a a项 对基调的把握不对 从鹓鸾燕雀易居 歌从行路难 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 与 行路难 之一中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显不同 典例2 2010 上海高考 阅读下面的散曲 完成下面的问题 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 把酒观多稼 霹雳 注 弦声斗高下 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 西山爽气 不羡日夕佳 注 霹雳 琴名 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 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 社坛烟淡散林鸦 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 山如画 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 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 本曲用词清新高雅 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解析 选b 此题要求考生判断季节类意象与词语 b项 意思是社坛的烟淡了 说明祭祀活动要结束了 林鸦也疏散了 接下来是百姓们庆丰收的活动 因此并没有点明季节 要说秋季 则在标题 春社和秋社是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作答概括作品的思想主旨类试题时 1 了解作家的生平 思想趣向及创作风格 每个时代每个诗人都有其稳定的特征 结合时代背景或作者的思想情感来考查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主旨思想会事半功倍 2 结合诗歌中的标题 小序或注释内容等暗示信息 这些信息是我们分析作品的切入点 3 作答时 首先确定诗歌的题材 确定其格调 然后再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阐述 阐述时 既要以原诗为依据 也要有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最后揭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主旨思想 二 简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典例3 2010 四川高考 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的问题 减字木兰花向子讠垔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 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向子讠垔官至户部侍郎 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 解析 解答此题 首先 要认真阅读题干 明确需要分析词中 隐含 的 伤感 之情 其次 要认真研究本词的下阕 找出与伤感有关的词句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写出了 风与日 对百花的摧残 从而隐含伤感之情 最后 要认真分析词后的注释 明确本词写景是为了言情 写物是为了喻人 从而归纳出答案的后一点 参考答案 既有对自然 风与日 摧残百花的伤感 又有对社会 风与日 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典例4 2010 北京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1 结合全诗 简述结尾句 剑歌行路难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 题干提示非常明确 要求考生 结合全诗 作答 就要求通篇把握 要做到 句句落实 也就是说尾句的意蕴都可以在前面几句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结合第五句中的 荣华 第八句中的 无定 以及第九 十句注解中标明的典故 确定与思想感情相关的句子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体现了人世的沧桑变化之感 荣华易逝 万事难顺 鹓鸾 与 燕雀 有象征意味 均处非位 提示了小人当道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参考答案 对荣华易逝 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 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典例5 2010 上海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2 不羡日夕佳 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解析 此题对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关键问题仍在考生思维的方向 表达情感必须要根据诗歌本身判断 既关注原诗句的内涵 又关注化用后在诗中的含义 参考答案 化用了陶渊明 饮酒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 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典例6 2010 湖北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的问题 鹊桥仙 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 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 争 注 如休见 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 争 怎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此词说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而秦观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比较分析两作者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难度较大 作答时 既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词人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 也要对所赏析词的内容主旨有所把握 重点赏析的是两者所表达情感的侧重点 只要抓住不同点展开论述即可 范词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表达的是牛郎织女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 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 旧愁何其深重 新欢又何其有限 而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则揭示了爱情的真谛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只要彼此真诚相爱 即使终年天各一方 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范词侧重于表达对牛郎织女长久分离的同情 秦词侧重于对坚贞爱情的讴歌 参考答案 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 旧愁未去 新愁又添 虽有新欢 却不敌思念愁苦 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 虽然相逢短暂 但只要感情真挚 不在乎朝暮厮守 典例7 2010 天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 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前一首 同为客 表现思乡之情 后一首 自缘身是忆归人 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作答时 应着重加强对各类题材诗歌的情感与手法的积累 就送别诗而言 最典型的情感是依依惜别 留恋不舍与伤感 离愁别绪 同时还有抒发对朋友美好祝愿的 对朋友进行劝勉与鼓励的 表现昂扬情感的 表白自己心志的 表现前途渺茫的 别后对朋友强烈思念的 等等 总之 应该从生活中提取相应的情感类型 进而加深对各类题材的把握 参考答案 思念故乡之情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注意的问题 1 了解作家的生平 思想 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 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 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 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 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例如 唐代国力强盛 投笔从戎的文人大多精神昂扬 情感豪迈 他们的诗 尤其是边塞诗 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 也有对故乡 亲人的深切的思念 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 保家卫国的决心 因而格调高亢 情绪激荡 而积贫积弱 国力衰微的大宋朝 已无大唐的气象 在文人的笔下 少了豪迈之气 多了悲凉之感 少了雄伟气魄 多了家国之愁 3 关注诗词中的 序 或 注 或介绍创作的年代 或交代创作的缘由及经过 或交代创作的背景 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4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 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传达诗人的思想 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 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 国破家亡之痛 还是游子逐客之悲 征夫思妇之怨 无不感人至深 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 我们不难发现 有忧愁 寂寞 伤感 孤独 恬淡 闲适 热爱 赞美 仰慕 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 对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8 2010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 无奈客思家 注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 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 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抓住诗中点明情感的词语 无奈 思家 其次抓住景物的特征 使其与人的心境对应 夜 凉 实则心凄凉 路暗 实则前途 迷 人 再联系注释 答案不难作出 注释 也能让我们感到诗中还有一种世事变迁的感慨 参考答案 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典例9 2010 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 一 二两句诗中 醉别 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作简要说明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分析 题干中已经给出 醉别 江风引雨 并给出所表达的 惜别 之情 要求对此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比较而言 是比较容易作答 分析时可以从下面角度考虑 既为送别诗 又点出 别 当有惜别之意 此为第一层 又因 醉 字 可推出 愁 情 即借酒消愁 此为第二层 江风引雨 为景语 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 此为第三层 参考答案 惜别知音 借酒浇愁 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2 三 四两句诗 明人陆时雍 诗镜总论 云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评价的分析 作答时既要结合诗歌三四两句的内容 也要考虑到诗歌的整体格调 及所表达的情感 还要结合明人陆时雍所作的分析 参考答案 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的更为深远 作答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类试题时 1 透过诗歌的表面 深入体会内在的情感 2 分析时 要以原诗为依据 结合内容与形式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感 总结归纳要具体全面 评价才能做到全面而具体 1 作答时 语言表述的要求是卷面清爽 表述严密 条理清晰 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 一定要遵循 意在笔先 的原则 先构思后再落笔 避免涂涂抹抹 影响卷面整洁 表述严密 无论是前后的照应 还是起 承 转 合等环节都要有所注意 不能顾此失彼 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 一般来说 采用一 二 三 四或者首先 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 往往会得出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 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的高论 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2 作答时的思路角度 注意叙写对象范围及所抒情志大小悲喜的界定和表述 重视原诗评注或题干要求的理解分析 强化书面表达的术语运用和连贯有序 3 作答时应避免 避免滥用和乱用不顾及诗句内容和重点意象的术语 切忌 望文生义 和 以偏概全 的简单随意表述 力戒 断章取义 和 一叶障目 的无联想 无整体阅读分析 以避免在作答鉴赏题时出现 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问题 4 作答时的步骤 理解全诗求同辨异审清题旨研读示注分析概括归纳要点组织语言据问作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 意象 和意境 形象 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 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形象 意象 既是指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也指诗人自己的形象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 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考试题中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包括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等 或要求概括诗中的形象的特征 揭示刻画形象的意义 或要求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首诗所有意象共同构成的艺术境界 就是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 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境 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例如 陶渊明 归园田居 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 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 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 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描述意境的词语有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四字词语 宏阔 苍凉 雄浑 莽苍 辽阔 高远 壮阔 深远 空间环境 空寂 缠绵 幽静 幽美 宁谧 婉转 朦胧 清冷 暗淡 渺茫 寥落 萧条 荒凉 冷寂 自然环境 繁复 繁丽 热烈 高亢 繁华 淳朴 喧闹 社会环境 等双音词 一 事物形象物象 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咏物诗 就是典型 高考试题中 主要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 来分析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 典例10 2010 山东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面的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 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 怆悢 使心伤 注 商风 秋风 怆悢 li n 悲伤 诗中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 凤凰 怎样的品性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的能力 从文本出发 引出寓意 适宜分条叙述 根据凤凰 饮醴泉 栖山冈 彻九州 望八荒 的举动 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 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 咏怀 组诗的特点 可以初步判断为 高洁 参考答案 诗中以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表现凤凰的志向高洁 或 超然脱俗 清高 以 高鸣彻九州 表现凤凰的才能出众 以 延颈望八荒 表现凤凰的志向远大 作答鉴赏事物形象类试题时 1 抓住物象的特点 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 分析寓于事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作答时 可从诗歌中的有效信息 如诗歌的题目 点题句 作者 注释 等来寻找理解的切入点 2 抓住物与志的 契合点 即在理解物象的基础上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咏物言志诗 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 找到与 志 的契合点 才能掌握主题 3 鉴赏物象时 还需联系作者的思想特点 生平经历 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思想背景等 二 景物形象 写景诗 抒情诗 往往都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 来表达情感 这种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对景物形象的鉴赏 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描述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或概括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1 意象类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 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更是含有 意 的形象 即 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 是意与象的结合 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典例11 2010 天津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7 峡口送友人 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意象 的能力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 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 渲染氛围 营造意境 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 峡口送友人 诗中 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 这句中 峡口 表示地点 花飞 就是意象 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 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参考答案 暮春飞花 典例12 2010 江西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1 指出诗中 子规 意象的含义 答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诗中意象的含义 难度不大 杜鹃鸟 俗称布谷 又名子规 杜宇 子鹃 由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 声音凄切 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易引起人哀怨悲苦伤感之情 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 子规 这个意象 如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难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踏莎行 解题时必须联系诗歌语境即主旨情感作答 本诗属送别诗 子规啼叫不休 短时难归 表现了思归之情 参考答案 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的悲伤 2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 解析 作答时可参照注释 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此诗既有寄托 感慨 讽喻之意 又有伤离感乱之情 对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在诗人写作此诗的年代 也许暂无战事 但国破山河碎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现实仍然让诗人痛心疾首 诗中充满着国仇家恨 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 而作为送别诗 它又有着 剪不断 理还乱 的离别情绪 借友人的 归京师 表达诗人自己的忧国之情 报国之志 参考答案 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 南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作答意象类试题时 1 抓诗歌中的关键词 作答时 善于抓住诗歌中关键修饰性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对答案有暗示或补充作用 同时要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诗句或注释文字 2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 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月 引发离愁别绪 思乡之愁折柳 表惜别 柳 留 的谐音 折柳有相留之意蝉 喻品行高洁草木繁盛 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菊花 坚贞高洁的品质梅花 傲霜斗雪 不怕打击挫折 纯净洁白松 坚贞高洁莲 表达爱情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鸟 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鸟 表达离愁别绪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 意境类所谓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对诗歌意境的考查 往往体现在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例13 2009 宁夏 海南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的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答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是找出词中的意象并分析其特征 然后对所有意象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 如本题中萌发新芽的桑树 孵出幼卵的蚕卵 细嫩的青草 黄色的牛犊 夕阳 晚归的乌鸦等 这些意象都具有春意盎然的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 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叫 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作答分析意境类试题答题步骤 首先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再现画面 描述时 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 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 力求语言优美 其次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最后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三 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1 诗中的人 典例14 2010 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 寒云抱泉石 山翁 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隐者 的形象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情怀 典例15 鉴赏下面这首诗歌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诗中 将军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是怎样刻画的 答 解析 首联起得突兀 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 生动而又逼真 颈联写猎罢归营 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 尾联以 回看 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 勾画出了一位英姿飒爽 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 2 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一般指 我 即诗人自己 典例16 阅读下面这首诗 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注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 幽州台 即蓟北楼 燕台 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 原名黄金台 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答 解析 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入手 抓人物语言 念 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 独 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 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 胸怀大志 孤独的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 作答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时 关注形象的对象 正确区分诗中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 作答时 先说出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 再以此为 中心论点 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其实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 一般从其 社会地位 思想意识 性格特征 等方面入手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 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 什么形象 2 形象的基本特征 3 形象的意义 鉴赏诗歌形象的思考角度 1 感受客观生活图景 1 感知物象的性质 通过物象的性质把握诗人的感情主旨 如乌鸦象征着凄凉 柳和送别有关 浮云象征着游子等等 2 在感知的基础上 联系生活体验 展开联想和想象 感受生活图景的性质 3 分析写景的表达技巧或方法 或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或粗线条白描 浓墨重彩 精雕细刻 或铺垫 衬托等 2 体会形象对读者的感染作用 是轻松愉悦 心旷神怡 还是惊心动魄 热血沸腾 或是慷慨悲歌 勇气倍增等 作答赏析诗歌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1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抓景物特点 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 见景生情 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2 赏析诗词的意境 是探知诗人感情的切入点 意 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 境 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 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 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它是各种意象的综合体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 苍凉 雄浑 莽苍 辽阔 高远 壮阔 深远细腻 空寂 缠绵 幽静 幽美 宁谧 婉转 朦胧繁复 繁丽 热烈 高亢 繁华 淳朴 喧闹清冷 暗淡 渺茫 寥落 萧条 荒凉 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古代诗歌中 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3 透过表面意义 挖掘深层含义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 含蓄不露 富有哲理 在表面意义之下 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 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作品所写的景 寒风凛冽的严冬大地 可是一枝梅花却昂然怒放了 一派银妆素裹之中 却有那么娇艳的一点红 不仅写出了梅的形态美 而且也写出了梅花的孤傲品格 作者讴歌红梅 也正体现了作者的品格与情操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 韵律格式 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 比喻意义 隐含意义 暗示意义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 表达情感 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高考有鉴赏 炼字 艺术和鉴赏语言风格两种题型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或要求对全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一 鉴赏 炼字 艺术所谓炼字 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 使之生动 形象 精练 传神 古人写诗 十分讲究炼字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这些经过作者锤炼的关键字词 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有动词 形容词 数词和副词或活用词 叠音词 拟声词等 该类型的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这类题的答题思路是 1 将赏析的词语放到原句或整首诗中分析它的含义 2 判断该词或所在的句子运用了何种手法 3 表述该词与诗歌主旨 作者情感的关系 4 思考该词的表达效果 如生动 形象 传神 富有动态感等等 典例17 2010 四川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3 斜红叠翠 一句 红 翠 和 斜 叠 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炼字 要求分析字的意思 修辞 表现手法 结构作用 表现主题情感的作用 参考答案 红 翠 点明了花叶的色彩 以 红 借代花 以 翠 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 斜 叠 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 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 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典例18 2010 重庆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 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 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 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 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 能留侬住么 1 简析 片帆如鸟落 江住侬船泊 中 住 字的含义 答 解析 分析 住 这个字 要联系语境分析其本义与引申义 住 即停住 静止 而 江住 表面上说江停止不动了 从诗中看 则为视觉感受 因此可以得出是 住 字写出了水流之舒缓 参考答案 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 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 或 住 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 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 词的上阕说 侬也替江愁 下阕说 毕竟笑山孤 愁 与 笑 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 解析 此题实则考查炼句 重点在于把握两句诗的意思 因此语境至关重要 侬也替江愁 是因为 青山欲截江流住 而又 山山不断头 是诗人害怕山截住江而愁 是忧愁 而 毕竟笑山孤 能留侬住么 可见是留不住 因此才由愁转到了笑 参考答案 不矛盾 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 作者为之忧愁 下阕看到山势孤立 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 乐观自信而笑 或 从 愁 到 笑 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 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 然后 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 故笑 作答鉴赏 炼字 艺术类试题时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全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的思想 抓住这个词往往可以以小见大 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应该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情感来分析 作答时 首先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然后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也可以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或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二 鉴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 即 诗眼 题干中要求找出本诗的关键字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诗眼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寻找 1 找动词 典例19 2010 福建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14 在诗句中 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 访隐者 的 访 字 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 踏 字 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 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参考答案 踏 最典型的例子还有 僧推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 中的 推 敲 如果是为了渲染寂静自然用 推 较好 更能说明除了 僧 以外没有其他人 如果为了令诗句语言生动则用 敲 为上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诗眼就是 绿 2 运用意象中的 意 例如 朱淑真的 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其中能表现 意 的词语有 凉 满 缺 明 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有冷清孤寂的 凉 缺 也有美好圆满的 满 明 结合整首诗的内容 就很容易判断出最能体现情感的 诗眼 是 凉 或 缺 3 找重叠的词例如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这句中的 潺潺 最为关键 写出了词人绵绵不断的愁绪 作答鉴赏 诗眼 类题目时 诗眼 是诗中最具开拓力 表现力最强的词或句子 是诗词传达旨趣的窗口 诗眼 往往能通摄全篇的情调 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分析 诗眼 时 首先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主旨 然后指出该 诗眼 在表达诗歌主旨或诗歌结构上所起作用 最后结合诗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三 鉴赏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 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 它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 艺术素养有关 不同的诗人 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多种多样 要鉴赏 得先了解常见的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语言的形式美与音乐美 该类型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清新雅致 冲淡自然 明白晓畅 含蓄蕴藉 委婉含蓄 平实质朴 华美绚丽 绚丽飘逸 豪迈雄奇 雄浑豪放 沉郁顿挫 朦胧隐晦 幽默讽刺 慷慨悲壮 婉转缠绵 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续表 续表 典例20 2009 北京高考 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 留我看斜阳 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 霓裳 准拟 岳阳楼上 注 张孝祥 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 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 尚在黄陵庙下 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波神 水神 准拟 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 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 解析 从全词丰富的想象 雄浑的笔力和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的特点出发 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 不难对风格和流派做出准确的判定 在这首词的丰富奇特的想象中 不乏屈原 离骚 湘夫人 的影子 其豪放的笔力 旷达的情怀 与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极为相似 流 于课外 源 于课内 从考题向课内联想 从课本向考题迁移 可轻松解答 参考答案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诗歌语言的风格主要有 1 朴素与绮丽绮丽诗风的语言 绮错 婉媚 浮华 艳丽 纤巧 朴素诗风的语言 清淡质朴 洗炼畅达 不事雕琢 言简意深 2 直白与含蓄直白诗风的语言 浅易如话 素朴真率 通俗凝练 含蓄诗风的语言 委婉曲折 意在言外 耐人寻味 3 沉郁与豪迈沉郁诗风的语言 沉郁苍凉 节奏舒缓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豪迈诗风的语言 铿锵有力 笔力豪健 节奏明快 音调高昂 作答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试题时 没用专业术语准确描绘诗歌的语言特色 用诗中的诗句对该语言特色进行具体的分析 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描述诗歌语言风格的术语一般有 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等等 诗歌语言的特点 诗歌贵在含蓄 往往具有暗示性 跳跃性 多义性和隐喻性 诗人往往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意象来暗示和隐喻特定的 丰富的含义 这就需要我们去掌握一些古人常用的意象词 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诗歌的语言有很大的跳跃性 前后两句之间往往不会有很大的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和联想 诗歌语言也具有多义性 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确定词语的含义 1 分析语言是进行诗歌鉴赏的首要环节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诗歌的语言 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 评价和鉴赏 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 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2 遣词造句 一般要涉及到词义 典故 以及用词 用句的精妙所在等 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 深化意境 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例如 对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 绿 字的鉴赏分析 对 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 破 弄 两字的品味等 3 语句含义理解 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 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 立片言以居要 的关键语句 例如 对 前度刘郎今又来 语句含义的理解 对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语句含义的咀嚼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高考对于表达技巧的考查尤为青睐 考生一定要在这一要点上下功夫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 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重在表达效果方面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一般认为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 字词 句子 段落 篇章 分别是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等 表达方式 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 对比 衬托 象征 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 开头 结尾 过渡 照应等 一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 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 声寂衬 以乐景衬哀情等 2 联想和想象 又叫虚实结合 3 对比 4 白描 抒情手法 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 典例21 2010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 注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 481 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是怎样描写的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重点是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本诗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 以蜂 雀 日 风 花 叶作衬托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 分析形象可以从诗的具体内容入手 前两句写素蝶伴随蜂绕蕙兰飞舞和在紫薇从中躲避鸟雀两个动作 三 四句写在阳光和风中飞舞的姿态 五 六句写在花间 叶间飞舞的姿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期盼 芳华勿谢 参考答案 采用细节描写 以蜂 雀 日 风 花 叶作衬托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的动作 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 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 顺着风势返回 在花丛中时出时没 于树叶间上下翻飞的景象 典例22 2010 广东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 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 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 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 秋将暮 注 阑 阻隔 阻拦 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 答 解析 本题是对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的考查 并指出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虚实相生 作答时需从虚实的关系入手 只要写出虚写和实写的内容 并分析这种手法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可 参考答案 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下阕写抒情主人公灯前写信的细节 是实写 写抒情主人公 写了书 又 没人传 寻得雁 又 秋将暮 的内心活动 是虚写 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 把一个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公哀婉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腻感人 或 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写抒情主人公伫立 西头 隔着 江水 烟树 远眺 江东路 的情形 是实写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 江阑住 是虚写 现实生活中无法与亲人团聚 便希望通过梦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愿望似乎可以冲破时空 跨越大江 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 刻画了一个望眼欲穿 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典例23 2010 天津高考 阅读文本见 典例7 有人认为 峡口送友人 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 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 然后再引出主题 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峡口送友人 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送别友人时所作 诗中主要借助飞花这一特定的景象来烘托送别时的伤悲之情 雍陶的诗作多为旅游之作 送蜀客 是诗人在早春时候送别蜀地友人时所作 诗中借山鸟 江风和新雨等意象来渲染送 参考答案 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 以乐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别之情 两诗在抒发诗人的送别之情时 都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怀 送别之情含有悲伤情怀 但两诗用于衬情之景却截然不同 峡口送友人 写的是晚春 情景一致 当属正面烘托 而 送蜀客 写的是新春 如果从送别角度来看 当属反衬 以乐景衬哀情 如果从归乡的角度来说 则属正衬 渲染归乡的欢欣喜悦 作答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方式类试题时 诗人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需要写景 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 依此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因而 情与景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诗歌表达方式的考查就成为了重点 准确掌握各类表达方式的手法 了解通过该手法所体现的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有助于考生答题 作答时 首先判断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的类型 然后结合诗句来阐述这种表达方式 最后 阐述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对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 传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二 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及用典 此外还有设问 反问 反语等 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赋比兴 象征等手法 从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来看 集中考查的有 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等 典例24 2010 浙江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面的问题 定林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 仍 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注 定林 寺院名 位于金陵 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仍 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 解析 本题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考查 难度不大 从诗歌中 云 和 宿 月 和 寻 的比对使用 即可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 宿 和 寻 皆为人的动作 运用拟人手法 诗人把 云 和 月 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 又逢明月相寻 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作答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类试题时 熟记并能正确使用各类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西畴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兴隆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青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南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井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幼儿托管班安全责任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代办与房产交易全程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酒店客房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创城工程墙面粉刷施工经费合同书
- 2025年度军事演习专用柴油发电机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船舶舾装件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31/ 741-2020碳酸饮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矿用电机车永磁电机驱动及能量回馈系统:技术革新与应用实践
- 医院后勤管理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 2025-2030木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研究报告
- 雾化吸入技术课件
- 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商业地产策划案例(购物中心)
- 银行押运人员管理制度
- 信息系统授权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