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心电测量及仪器》PPT课件.ppt_第1页
《课心电测量及仪器》PPT课件.ppt_第2页
《课心电测量及仪器》PPT课件.ppt_第3页
《课心电测量及仪器》PPT课件.ppt_第4页
《课心电测量及仪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 生理电测量及仪器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导联心电图机Holter 生物电测量与仪器第2课心电测量及仪器 生理电测量及仪器 生物电现象 BioelectricPhenomenon 电生理学 Electrophysiology 细胞是所有生物电的发源地 生物电是由细胞内部与外部间产生的电位差 生物电现象是细胞实现一些最生要功能的关键因素 是生命现象的表征 进行生物电测量 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由细胞电位构成的人体主要电生理信号有 心电 脑电 肌电 眼电 生物电测量电极 生物电信号获取 测量电极电测量电极分类位置 体表电极 皮下电极 体内植入电极形状 板状电极 针状电极 螺旋电极 环状和球状电极大小 宏电极 微电极接触 湿电极 导电膏 干电极 无导电膏 微电极可以记录到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一般从几微伏至上百毫伏之间 生物电测量的历史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William研制了第一台心电图仪 并创立了肢体标准导联的测量方法 沿用至今 其开创性贡献获得了19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24年法国学者Berger首次用头皮电极记录了人脑电信号60年代以前 心电放大器采用电子管60年代 晶体管心电图机的出现使其体积大大缩小70年代 采用浮地式心电放大器 提高了其安全和可靠性80年代 广泛采用了微机构成的智能化电生理仪器目前 心电放大器均由采用集成电路 心电遥测和多道生理记录仪也实用化 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 心电的产生心脏在搏动之前 心肌发生兴奋 在兴奋过程中产生微弱的电流 该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 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 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 因此在体表各部分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到记录装置 心电图机 形成动态的曲线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 体表心电图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 普通心肌细胞 特殊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 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特殊心肌细胞 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 功能为产生和传导冲动 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特殊心肌细胞窦房结 节间束 房室结区 房室束 左右束支和浦肯野 Purkinje 纤维网由窦房结发出的一次电兴奋 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 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 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 使心脏周期性地收缩 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心脏的传导系统 希室束 除极和复极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细胞膜外带正电荷 膜内带同等数量的负电荷 这种电荷稳定的分布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极化状态的单一心肌细胞内电位为 80 90mV 膜外为零 这种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心肌细胞受刺激时钠通道开放 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急骤升高 使细胞外液中的大量Na 渗入细胞内 膜内电位从静息状态的 80 90mV迅速上升到 形成动作电位 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 除极 复极 2 9 跨膜电位和ECG 0 除极过程1 4 复极过程A 心房肌细胞电位变化B 心室肌细胞电位变化 2 10 心脏兴奋与ECG 心脏静止期 心房除极开始 心房除极完毕 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开始 心室除极开始 心室复极完毕 P Q R S T U 2 11 心电图波段 ECG的临床应用 可显示心脏电生理 解剖 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提供各种心脏病确诊和治疗的基本信息 判断心律失常类型 检测具有心肌梗塞可能的先兆症状如胸痛 头晕 或昏厥诊断心绞痛 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发作时 心电图会发生变化 部分病人心房心室肥厚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 对心肌疾患心包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心肌的影响 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测 双极导联心电图 WillemEinthoven 1924 Lead 信号传导到左手和右手上的心电电位差 Lead Lead 分别是右手到左脚 左手到左脚的心电电位差爱氏三角形的三个定点是右手 左手和左脚假设心脏活动时传导到右手 左手和左脚的心电电位是URULUF 则导联电位是 爱氏三角形标准导联法示意图 新型的Wilson网络 单极性心电增广肢体导联与胸导测量电路 单极肢体导联探测电极距心脏较远 电压低 单极胸导联与中心断开 加压导联 胸导联部位与相关波形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V3 V2与V4之间V4 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处 导联与心脏部位关系 正确地连接导联电极所获得的心电图 才能正确的说明心脏某一部位的病理特征 心电导联与心脏部位的关系 12个标准导联示意图 12标准导联组合示意图 12个导联的信号能反映出人体心脏特定部位的健康状况 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I II III V1 V2 V3 V4 V5 V6 aVR aVL aVF 心电图机 心电输入电路 导联线 将电极板上获得的心电信号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通常是带金属屏蔽网的绞合线 对导联线的要求是线柔软 接头处牢靠 屏蔽网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屏蔽网通常接地 各导联线以不同颜色的标志来表示所接的部位 右手安放红色电极 左手安放黄色电极 脚安放黑色和绿色电极 电极的安放 国际统一规定字母和导线色标为 R 右臂 红 L 左臂 黄 F 左腿 绿 RF 右腿 黑 心电输入电路 导联选择开关在不改变人体电极连接线的情况下 而改变各导联线和心电放大器之间的连接方法 用来记录某一导联的心电图 早期的导联选择器为机械式开关 现代心电图机的导联选择器多用触摸开关和电子开关电路组合而成 高频滤波和保护电路滤波主要滤去电台 电视的高频电磁波 高频功率设备开关瞬间的空间辐射电磁波 减少高频干扰 一般由RC低通滤波电路组成 使仅有几十Hz的心电波信号通过 输入保护通常接有高压去颤保护电路 避免输入放大器被高压击穿 前置放大器 专用仪用运算放大器输入阻抗 InputImpendance 共摸抑制比 Commonmoderejectionratio CMRR 偏置电流 Biascurrent 输入失调电压 Inputoffsetvoltage 输入噪声 InputNoise INA118 输入阻抗 共模输入阻抗室温25度时运放每一输入端与公共电源线之间的阻抗 比如INA118为10Gohm 4pf生理信号源表现为高内阻微弱信号 高达100kohm 要求使用高输入阻抗仪用运放 避免信号失真 ECG Amp 1Mohm EEG Amp 5Mohm EMG Amp 100Mohm 共摸干扰 分布电容Cb人体是良导体 在接地电阻ZG上产生压降 共模电压Vcm 当在A B两点进行测量时 由于Vcm的存在 VA VB有电压差 要求 消除或减少共模电压 共模抑制比 仪用放大器两输入端加有差分生理电压 外界的干扰 50Hz工频 会在正负两端加上幅度相位几乎相同的共模干扰电压 使用CMR来衡量放大器的共模电压抑制能力CMR dB 20log10 CMRR 为抑制干扰 CMR的要求如下 ECG Amp 60dB EEG Amp 80dB EMG Amp 80dB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设计参数一般由第一级的仪用运放决定仪用运放的增益G的设置 一般CMRR随G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但放大器的噪声性能随第一级增益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特别是集成器件的噪声性能比一般分立元件差 所以 G 20 高通滤波 右腿驱动 Gain 200 Gain 5 1mV定标电路 作用是产生一个1mV的定标信号 为描记心电波作幅度定标 并检查 定标题放大器 记录器的工作状态 放大倍数 线性和时间常数等 1mV定标电路一般设计在前置放大器中 产生1mV定标的方法有两种 老式心电图机多标准电池和电阻分压得到 现代心电图机是用机内稳压电源分压得到 主放大电路 将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的心电信号进一步放大 由直流电压放大器 增益调节电路 基线调节电路 封闭电路 双T型滤波电路等组成 Fh高通滤波器 Fn陷波器 FL低通滤波器 单通道ECG放大电路设计举例 心电记录 热笔直记式 八十年代 输出信号 发热描笔 心电图波形难以多导化 无法为每导联配备一套记录机构 庞大 沉重 误差大 是理论误差 位置反馈式记录采用 直线补偿 方法 具有2 的理论误差 频率响应差 由于描笔的重量 描笔式记录技术的频率响应仅能达到75Hz左右引入阻尼伪差 带动描笔的转动部分在电磁场下发生偏转 其转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相当时 描笔在某一偏转的相应位置发生左右摆动 故障率高 高热描笔在热敏记录纸上来回运动 与记录纸作剧烈摩擦 这些运动部件寿命不长 故障率也较高 不便与微电脑接口 先进心电图机内部都应用了高性能的微电脑进行心电信号处理 除了记录心电波形 还需记录很多文字信 心电记录 热阵记录式 热阵记录技术的关键在于其核心元件 热阵元记录头 热阵元记录头是利用先进的元件集成技术 在陶瓷基体上高密度集成了大量发热元件 8点 毫米 及其控制电路所制成的一种高科技部件 目前所有新推出的机器几乎全部是热阵记录式记录 欧美ECG记录标准 50mm s 25mm s 现代心电图机装有微处理器 不仅控制导联自动转换 还具有分析功能 叫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这种心电图机可以自动测量心率 各种幅度 间期 例如R波幅度 ST段电平 QRS波群宽度 瞬时心率 平均心率等几十个参数 这些参数一同与心电图由阵列式热敏打印机打印出来 自动分析心电图一般采用16位微机 16bit的A D转换器 用4000或8000次 秒的采样频率 分析精度高 心电在线处理 Holter 1957年美国Nor manJ Holter发明了动态心电图 AiululatoryECG AECG 故动态心电图简称HolterAECG监护系统是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 连续监测人体24 72小时的心电变化 经信息处理分析及打印记录的心电图 特点如下 心电记录仪随身佩带 不受检测距离影响 不受体位变化及活动的限制心电信息量远远大于常规ECG 尤其对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捕捉及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有独到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