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科学地球的内部构造word教案课题1 地球内部有什么授课人刘玲班级五课型新授主备人杨吉顺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 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2、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3、 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学习关键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自主学习内容反思或个案补充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1、师: 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1、 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2、 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 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 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1、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2、 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3、 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4、 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5、 师生交流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2、 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3、 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4、 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 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3、 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4 、分组制作。6、 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三总结:今天我们的研究非产成功,不仅知道了地球内部的构造,还了解了建立模型便于研究的科学方法。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并且这种探究还将继续下去,因为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课下,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考虑一下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word教案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 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2根的种类 主根、侧根、不定根。主根和侧根为定根。3根系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4根系分布 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二)根的结构1根尖的结构 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名称位置特点功能根冠根尖最顶端形状似帽状的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保护分生区;能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分生区根冠内侧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根中各种组织的“发源地”。伸长区分生区上方细胞逐渐分化并纵向伸长。根尖入土的主要推动力。根毛伸长区上方细胞已停止生长,并且分化成熟。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1)初生结构 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2)次生结构 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中柱:最外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每束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相间排列,两者之间的薄壁细胞不能恢复分生能力,不产生形成层。以后细胞壁木质化而变为厚壁组织。4侧根的形成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某些部位的几个细胞细胞质变浓,液泡很小,细胞恢复分裂活动。首先进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分化方向以向顶顺序进行,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由于新的生长点的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向外突出,结构穿过母根的皮层和表皮成为侧根。(三)根的生理功能1生理功能 支持与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与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2经济用途 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经济用途。某些乔木、藤本植物的根可作工艺美术品;在自然界中根还有护坡地、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二、茎的形态与功能(一)茎的形态特征1茎的形态 一般种子植物的茎多数呈圆柱形、三棱形、方柱形或扁平柱形。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有主茎和侧枝,茎有节、节间、叶腋和枝条等。植株生长过程中,根据枝条延伸生长的强弱,可将枝条分为长枝和短枝。 2茎的生长习性 不同植物的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各自的生长习性,以适应外界环境。通常茎的生长方式有四种方式: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和匍匐茎。3芽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1)定芽和不定芽 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2)叶芽、花芽和混和芽 形成枝条为叶芽。形成花或花序为花芽。既生枝叶,又长花为混合芽。(3)鳞芽和裸芽 外面被有鳞片的叫鳞芽,不被鳞片的叫裸芽。(4)活动芽和休眠芽 能于当年或次年春季萌发的芽叫活动芽。有的芽形成后,长时期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萌发的芽,叫做休眠芽。4分枝与分蘖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3种类型(图1-31)。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殊分枝方式,它是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这种特殊的分枝方式叫分蘖,如小麦、水稻等。(二)茎的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幼茎是由茎的生长点细胞经过分裂、伸长和分化形成的。把幼嫩的茎作一横切,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也称维管柱)三部分。 表皮:是幼茎最外面的一层细胞。表皮上有气孔、表皮毛或腺毛。表皮对茎的内部起着保护作用。皮层:位于表皮和中柱之间。近靠表皮部位常有一至数层厚角细胞,对幼茎具有机械支持作用。幼茎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中柱:位于皮层以内,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组成。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的茎形成初生结构后不久,便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主要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形成层由束内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组成形成层环。束内形成层的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并且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远比次生韧皮部多;束内形成层还能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内形成许多呈辐射状排列的维管射线。束间形成层分裂时,向内、向外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使髓射线得以延伸。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多数木栓形成层是由皮层的薄壁细胞转变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为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有或无)、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有或无)和维管射线。3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小麦、玉米、水稻都是禾本科植物,它们的茎在形态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其内部构造有以下特点:禾本科植物的茎多数没有次生构造。表皮细胞常硅质化。有的还有蜡质覆盖,如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茎的皮层和中柱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维管束分散排列于茎内。每个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所以,禾本科植物茎的增粗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茎的主要生理功能1生理功能 输导作用,支持作用,繁殖作用,储藏作用。2经济用途 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木材、竹材等,为工农业及其他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原材料。三、叶的形态与功能(一)叶的形态1叶的组成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为完全叶;有些叶只有一个或两个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禾本科植物的叶有些不同,其叶是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并有叶舌和叶耳。2叶片的形态 各种植物叶片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叶形:针形,披针形,椭园形,卵形,菱形,心形,肾形。叶尖:渐尖、锐尖、尾尖、钝尖、尖凹、倒心形等。叶基:心形、耳垂形、箭形、楔形、戟形、园形、偏形等。叶缘:全缘,锯齿形、牙齿形、波浪形等形状。叶裂:状和掌状两种,每种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全裂三种。叶脉:平行脉、网状脉和叉状脉。叶序:互生、对生、轮生和簇生。复叶: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全裂单叶在外形上很像复叶,但与复叶还有一些区别。顺序全裂单叶复叶1裂片的形状与大小,常差异很大每一个叶的形状与大小,常基本相同2裂片的基部没有关节,裂片不各自脱落每一个叶基部常有小叶柄,并有关节,小叶各自脱落3裂片基部不生小托叶每一小叶基部有时生有托叶(二)叶的构造1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表皮位于叶片的上下两面,分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上常有表皮毛、气孔和水孔等结构,气孔是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围合而成的小孔。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肉明显分化出栅栏组织和海面组织。( 叶脉:叶脉贯穿于叶肉中,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一个或几个维管束,其中木质部位于上方,韧皮部位于下方。2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也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与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相比,有以下不同:表皮细胞从正面观察呈长方形,细胞的外壁除含角质外,还含有硅质。从横切面看,上表皮中有许多呈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运动细胞),与叶片的卷曲与开张有关。气孔器分布在上下表皮上,成纵行排列,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其外侧各有一个近似菱形的副卫细胞。禾本科植物叶肉组织没有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