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docx_第1页
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docx_第2页
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docx_第3页
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docx_第4页
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行标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2增补本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制造及检定规程Requirements for Placenta Derived Anti-HBV Transfer Factor 1 定义、组成及用途 本品是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而其他HBV标志物及抗-HCV、抗-HIV、梅毒均为阴性的健康产妇分娩胎盘,以机械和冻融法破碎组织及细胞,经提取超滤精制而成。主要成分是小分子多肽和多核苷酸。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制造 2.1基本要求 2.1.1设施与生产质量管理 应按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实施。 2.1.2 原料及辅料 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或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的要求。未纳入上述标准的化学试剂,应符合药用标准。 2.1.3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源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纯化水及注射用水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标准。 2.1.4 生产用器具 直接用于生产的金属或玻璃等器具,应经过严格清洗及去热原质处理或无菌处理。制造工作室及各种生产用器具必须专用。 2.2原料胎盘 2.2.1胎盘必须取自健康产妇,凡患有肝炎、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症、艾滋病、性病 (梅毒、淋病)、急性传染病、人工流产、死胎、各种畸形儿胎盘,肉眼检查外观不正常、保存和运输不妥而变质者均不得使用。 2.2.2 胎盘娩出后,立即由接生人员用无菌操作放入灭菌容器内,并立即冷藏(10以下),在收集运输过程中也应冷藏。收集的胎盘血逐支用国家药品管理局当局批准的试剂盒进行抗-HBs、HBsAg、抗-HBe、HBeAg和抗-HBc等各项检测。 2.2.3 收集抗-HBs阳性、其他HBV标志物阴性胎盘,再进行抗-HCV、抗-HIV-l/HIV-2和梅毒检测,阴性者为合格胎盘。 2.2.4 检出合格的胎盘应于-20冻存,并在胎盘娩出后6个月内投入生产。 2.3原液制备 2.3.1初加工 取合格胎盘解冻去除筋膜、脐带,将胎盘组织用注射用水冲洗,沥干,剪碎,称重,置灭菌容器内,置-20冻存。 2.3.2 匀浆 取胎盘组织,解冻,用胶体磨匀浆,加注射用水,然后加1.8%氯化钠溶液混匀。 2.3.3病毒灭活 将上述混匀液置59.560.5水浴加温10小时进行灭活。2.3.4 澄清灭活液经3000r/min离心60分钟,收集上清液。 2.3.5 超滤 将上清液经l00kD的中空纤维柱超滤,滤出液用l0kD的中空纤维柱再次超滤。收获滤液,即为原液。 2.3.6 原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4 半成品制备 原液经0.22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其收获液即为半成品。 2.5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6 分批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进行。 2.7分装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 2.8 规格 每支装量2ml,多肽含量应不少于lmg/支。 2.9 包装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 3检定 3.1原液检定 3.1.1化学检定 按2000年版规程附录生物制品化学及其他检定方法进行。 3.1.1.lpH值 为6.57.5。 3.1.1.2 蛋白质反应 用20%磺基水杨酸与等量检品混合反应为阴性。 3.1.1.3 多肽含量 用Lowry法测定,应不低于0.5mg/ml。 3.1.1.4 核糖含量 应不低于80g/ml。 3.1.2 免疫活性测定 平均非粘附白细胞指数应不低于50%(方法见附录1)。 3.2 半成品检定 3.2.1 无菌试验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A项进行。 3.2.2 细菌内毒素试验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试验规程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应不高于5EU/ml。 3.3 成品检定 3.3.1 外观 应为澄明液体,不应有异物、浑浊或沉淀。 3.3.2 鉴别试验 同3.3.9项。 3.3.3 化学检定 按3.1.1项进行。 3.3.4 无菌试验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A项进行。 3.3.5热原质试验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家兔注射剂量为3ml/kg体重。 3.3.6 异常毒性试验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异常毒性试验规程)进行。 3.3.7 HBsAg测定 用国家药品管理当局批准的试剂盒检测,应为阴性。 3.3.8 特异免疫活性测定 方法见本规程附录1,平均非粘附白细胞指数应不低于50%. 3.8.9 指纹图谱检测 方法见附录2。本品在保留时间为1923分钟内应有三个主要组分,三组分总含量应不低于90%。第三组分含量应为 (555)%。不得出现分子量大于l0kD的成分。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28避光保存及运输,自胎盘投料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 5使用说明 按2000年版规程通则生物制品包装规程中有关规定编写。 6 附录 附录1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特异免疫活性测定 (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 附录2 指纹图谱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1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特异免疫活性测定(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1试验材料 1.1小鼠白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体重2225g健康小鼠5只,由眼静脉放血,无菌取出脾脏,以Hanks液洗3次,用无菌铜网轻轻压碎制成细胞悬液,用1640培养液洗3次 (1500r/min离心15分钟),然后每只鼠脾脏加3m1无菌蒸馏水破坏红细胞,再加3.6%氯化钠溶液1m1调整渗透压,混匀后用200目尼龙网过滤,滤液经1500r/min离心5分钟,再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和1640培养液各洗1次,收集细胞,用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01063.0106个/ml,备用。 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待检样品1支备用。 2 试验步骤 取洁净的离心管2支,各加细胞悬液lml,一管加待检样品lml为试验管,另一管加无菌0.9%氯化钠溶液lml为对照管。置37致敏30分钟,1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每管沉淀分别准确加入1640培养液1m1。取无菌培养瓶6个,前3瓶各加试验管细胞悬液0.2m1,后3瓶各加对照管细胞悬液0.2ml,然后每瓶内加纯化HBsAg0.2ml(HBsAg 100g/ml),1640培养液0.6m1,置CO2培养箱内37培养12小时后,取出轻轻摇匀,静置13分钟,显微镜下计数未粘附的白细胞数。 3 结果计算 未粘附白细胞抑制指数(NAI)=(试验组平均未粘附细胞数一对照组平均未粘附细胞数)/对照组平均未粘附细胞数100%附录 2 指纹图谱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1试验材料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pack Doil-200(8.0mm300mmI.D,Japan)色谱柱。1.2 流动相0.1mol/L PB-0.1mol/L 硫酸钠-0.05%叠氮钠,pH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