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看教育公平问题蒋谨慎(贵阳医学院 社科部,贵州 贵阳 550004)摘 要:教育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以正义的教育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最后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键词:教育公平;制度正义;操作过程正义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Equity in Harmonious SocietyJIANG Jinshen (social Science Denpart,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4,China)Abstract: Education equity is looked upon as the equity realizing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social equity , educating equity to includ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equity , educating process equity and educating result. Be the basic guarantee with just educational scheme, harmony and stability realizing education equity, and then realizing society finally in the just principle educating the policy working out and abiding by procedure in putting process into practice.Key words: Education equity ; System justice; Operation process justice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老百姓把社会公平的底线压在教育上,教育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民生,发展和谐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实现,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直以来,教育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手段,倘若没有教育的公平,也就是起点的公平,那么社会其他方面的公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解读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机会应该人人均等。近现代西方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已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的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在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公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都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促进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的发展,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具体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这三个层次是有先后顺序的,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平等是公平的核心价值,也是衡量公平的尺度。因此,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要在阶层或群体之间按比例平等地进行教育资源分配。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制度的正义是首要的价值,其次是在实施正义的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保证操作过程的正义。二、制度正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也相应地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状况下,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中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条件和发展资格认证等方面的不公平。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要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调节,需要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正义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教育制度的设置必须要以正义作为首要的价值尺度。“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1在罗尔斯看来,首先,正义是社会制度首要的,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其次,正义不是个人品质问题,它的核心是社会制度的结构,是社会分配基本权利义务的方式,也是通过社会合作产生利益的方式。因此可以说,解决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正义的制度安排。其原因在于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在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获得他们应得的份额。正义是社会制度能够以正确方式解决某些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制度正义的实现需要公平正义的原则,罗尔斯主张通过两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来实现制度的基本正义。“(1)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scheme)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在罗尔斯的第一原则中,人的平等自由是第一位的,是绝对无条件和不可补偿的,正义的社会必须无条件地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按照第一原则,这些自由要求是一律平等的,因为一个正义社会中的公民拥有同样的基本权利。”3在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中,平等自由原则具有底线性质。罗尔斯第二原则表明,在现实中,由于人们的自然天赋、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同,因此在最初的机会和起点到最终的结果方面都是不平等的。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构建一个公平的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在于构建以正义为首要价值尺度的教育制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如城乡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城乡贫困人口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择校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正义为首要价值尺度的教育制度作为保障。其次,根据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理论,人的基本权利是个体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必须得到保障,无论个体之间在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禀赋等方面有什么差异,都需要平等对待,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正是如此。在满足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适用机会均等的原则,保证个体通过竞争获得发展资源的机会。最后,对于天生处于弱势的的群体,在不损害其他群体利益的条件下,应予以适当的补偿。比如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国家必须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对处于不利的儿童给予补偿,使处于弱势群体的少数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照顾。通过补偿原则,可以弥补弱势群体在能力或才能方面的欠缺,以缩小他们与优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的差距,达到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机会相对公平。三、操作过程正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正义的教育政策,还必须在操作过程中做到公平,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当我们拷问教育不公平问题时,应该追问作为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操作程序是否公平。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教育公平时,操作过程是否公正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1、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公平罗尔斯正义论的出发点是对“原初状态”的理论假设,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力达到一种起点上的程序平等。在“原初状态”下,每个成员都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地位的优势或劣势,也不知道自己在自然财富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分配上的前景,甚至不知道特定的善的观念和心理倾向。在“原初状态”下,各方当事人的处境都相似,任何人都无法设计有利于自己的特殊情况的原则,因而保证了正义原则是一种公平协议和契约的结果,这就从程序上做到了相对的平等。罗尔斯正义理论中“原初状态”的假设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借鉴。教育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原初状态”理论。也就是说,制定教育政策的设计人应该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行业,他们在制定教育制度的过程中,这些制定者的处境都相似,任何人都无法设计有利于自己的特殊情况的制度,这样就有利于保证教育制度制定的正义性,进而实现人们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可以说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正义是为了限制某一阶层或集团的恣意和专断。与教育政策执行相比,教育政策制定所涉及的公平性更加明显。如果政策制定没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而仅凭某一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出台,那么政策的利益调节所体现的公平性的程度与广度是显而易见的了。2、教育政策执行程序公平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基本环节和一系列的功能活动。而要顺利地将教育利益公平、合理的分配下去,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环节,否则利益分配容易出现偏差,会导致一部分人获利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因此,公正的执行程序是必要的,另外还必须配备相应的监督机制。教育政策执行主要包括政策宣传、制定执行计划、组织准备、政策试验、全面实施、再决策、协调与监控等环节。教育政策执行程序公平要求在这所有的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教育政策的这一执行程序是确保政策公平性的形式条件,如果连这个基本的程序公正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我们很难说一项教育政策的结果是公平的。因此,要实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策,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正义的教育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最后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参考文献:1 美 约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区域啤酒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及市场下沉机会挖掘报告
- 2025至2030保险中介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新成立的公司向个人借款合同7篇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招聘公办幼儿园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智能制造的工业制造技术发展
- 2025江苏淮安市洪泽区云创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客服的满意度提升策略
- 2025年合肥滨湖时光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报告
- 2025内蒙古恒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名工作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乡村旅游环境卫生培训
- 六级英语试题库电子版及答案
- 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二模)2025年5月济南市高三高考针对性训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鲁迅生平介绍课件
- 《资治通鉴》与为将之道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警指挥学院
- 智慧燃气解决方案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丽人美容美体商家短视频拍摄创作运营方案
-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课件
- 政府采购投标及履约承诺函(最终五篇)
- 销售工作三年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