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學大綱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編號:授課教師:王金壽科目名稱(中文):政治社會學電話分機:(06)275-7575#50220科目名稱(英文):Political SociologyE-mail: .tw學分數:Office Hour:必選修別:辦公室:社科大樓北棟6樓1. 課程目標:本課程之主要目的有二:第一,讓同學們透過西方政治學名著選讀的過程,了解政治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第二,使未接觸過或需要學習政治學思想的同學們能夠從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了解過往著名政治學者的思想,並了解政治演變的歷史。2. 課程要求:1)課前閱讀所有資料;2)學生於課堂上就本週主講議題與閱讀文獻內容進行討論,未發言者視同缺課;3)各組請按時繳交作業(紙本與電子檔皆需繳交,是你的責任去確定我有收到);4)確實遵守課堂禮儀與規矩。3. 評分標準:1)上課參與30%;2)每週讀書報告30%;3)期末報告(口頭與書面)40%。4. 課程內容與進度:第1週:課程內容概述,介紹參考書目與應閱讀文獻,老師及同學自我介紹,分組。本週我們將就本學期的課程內容、目標、要求與參考書目做一介紹,讓各位同學更能瞭解本課程的整體架構;我們也會開始分組(視人數多寡決定各組人數),以讓整個閱讀的過程更有效率。第2週:何謂政治社會學?閱讀書目:洪鐮德,2006,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五南。第3週:台灣的政治社會形構(一)閱讀書目: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第4週:台灣的政治社會形構(二)閱讀書目:戴國煇、葉芸芸,1992,病變的後遺症及影響,收錄於氏著,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頁295-379。林書揚,1992,析論台灣50年代白色恐怖意義與實態,收錄於氏著,從二二八到5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頁125-143。吳乃德、陳明通,1993,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錄於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頁303-331。林勝偉,2003,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1949-197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期,頁187-254。第5週:台灣的政治社會形構(三)閱讀書目: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期1卷,頁71-116。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期1卷,頁117-144。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頁17-55。湯志傑,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12期,頁141-190。第6週:政權統治方式(一)閱讀書目:Wu, Nai-The.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第7週:政權統治方式(二)閱讀書目: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第8週:地方政治閱讀書目:Jacobs, Bruce. 1980. 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Setting: 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第9週:選舉與政治動員閱讀書目:王金壽,1994,國民黨候選人選舉機器的建立與運作,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任育德,2006,中國國民黨輔選動員機制之建立及其發展(1950-196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期,頁71-116。第10週:地方派系閱讀書目:陳明通、朱雲漢,1992,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的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2期1卷,頁77-97。丁仁方,1999,統合化、半侍從主義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10期,頁59-82。陳介玄,1997,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民俗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收錄於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編,地方社會,台北:聯經,頁31-68。王金壽,2004,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台灣社會學,7期,頁177-207。王金壽,2004,重返風芒縣:國民黨選舉機器的成功與失敗,台灣政治學刊,8期,頁199-246。第11週:政治社會化閱讀書目:Wilson, Richard著,朱雲漢、丁庭宇譯,1981,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Learn- ing to be Chinese),台北:桂冠。徐永明、范雲,2001,學做台灣人:政治學習與台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台灣政治學刊,5期,頁3-63。第12週:文化與國族認同(一)閱讀書目:Hsiau, A-chin. 2000.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 Lon- don: Routledge.第13週:文化與國族認同(二)閱讀書目: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第14週:社會運動閱讀書目: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第15週:政治社會轉型與發展(一)閱讀書目: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第16週:政治社會轉型與發展(二)閱讀書目: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