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发明创造的事迹中受到教育。2通过重点段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给自然段分层,进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4、5自然段,了解爱迪生顽强进行科学实验的经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 2.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指导学生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迪生,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1教师介绍爱迪生。爱迪生是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父亲从事农业、木工工作。母亲曾当过教师。他从幼年起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他喜欢科学,醉心于发明。1931年10月18日逝世,他一生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主要不靠聪明才智,而靠艰辛的科学实验。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2让学生自读全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3学生借助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二)检查自学。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正音。2分析字形:(1)指名分析字形结构。(2)用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补充练习。(三)理解词语。1查字典理解词义。不懈懈是松懈,不紧张的意思。不懈:即毫不放松。举世闻名举:全的意思。举世闻名:即全世界都有名。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钻研深入研究。顽强坚强、强硬。文中指爱迪生很坚强,没有被困难吓倒。适合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文中指爱迪生终于找到了符合实际情况适用的灯丝。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新的情况。文中指爱迪生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到底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四)指读词语,复习巩固。(五)作业。1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弄清句间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科学试验的事迹中受到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句意,弄清句间联系,读懂自然段的意思。(一)抓重点句进行段的训练。1学习1、2自然段。(1)指读1、2自然段。思考: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用文中内容回答。(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他是一个穷孩子,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2)引申思考:一个“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的穷孩子,怎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呢?(因为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顽强实验,所以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3)爱迪生小时候做科学实验,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4)指名按课文内容回答。(5)让学生用“没有就”练习说话。例:没有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就把钱节省下来买。没有实验器具,就到垃圾堆里拣瓶瓶罐罐。没有实验室,就占用车厢里的一个角落。没有时间,就利用卖完报后的空余时间。(6)从这些情况,你可以看出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怕困难,酷爱科学的人。)2学习第3、4自然段。(1)指读3、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哪些打击,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火车震动,白磷翻倒,遇空气燃烧起来,车长气急了,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2)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件事说明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做实验用的物品是爱迪生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都被扔了。耳朵也被打聋了。)(3)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实验中衣服被烧毁,眼睛也差一点被弄瞎,但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4)本段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并说说句意。(5)让学生想一想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6)出示句子:“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心没有动摇”是针对什么说的?(这句话承接上文,是在爱迪生受到打击,一只耳朵被打聋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做实验,所以他“重新做起化学试验来”。这句话在3、4自然段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7)指读第5句,说说这句话与3、4两句有什么关系?(3、4两句具体写爱迪生做实验时遇到的危险,第5句对上文进行小结,指出爱迪生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3学习第5自然段。(1)指读第5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2)让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将段中四句话分为三层。(3)讨论分层。第1句为第一层:讲爱迪生试制电灯。第2、3两句为第二层:具体讲爱迪生反复试验,努力找合适的灯丝。第4句为第三层:讲爱迪生终于制成了电灯。(4)出示句子:“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思考:爱迪生是怎样不懈努力的?怎样的灯丝才是合适的灯丝?(5)指名读句子,回答问题。(“合适的灯丝”指的是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为找到这种灯丝爱迪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进行比较,二是实验的次数多得记不清;三是常常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6)由此你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迪生是一个有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的人。)(7)谈话:正因为这样,爱迪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回顾全文,总结学法。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重点段的?抓重点句,理解句意。划分层次,弄清句间联系。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爱迪生爱科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世界闻名、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不懈”等词语;会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了解句与句的关系。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爱迪生进行实验的故事。教学重点:1.通过重点词、句、段,体会爱迪生热爱科学、不懈努力的精神。2.了解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弄清叙述层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爱迪生。春蚕那一课告诉我们,母亲半夜起来添桑叶,点的是蜡烛,现在电灯已经普及,一按开关,灯就亮了,又方便又明亮。这电灯是谁最先发明的?他的名字叫爱迪生。(板书课题)爱迪生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多少学,但是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11岁时就研究牛顿定律,还动手做各种实验。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爱迪生不停地钻研,16岁就制成发报机,一生一共有1368种发明,平均半个月就有一个发明。在高峰时期,每隔5天,就有两项发明,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今天我们学习爱迪生这篇课文,就要向爱迪生学习,要爱科学,学科学。(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第一句讲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世界上很有名,叫世界闻名,你知道我们中国哪些科学家、文学家是世界闻名的?)2.这一段告诉我们哪些内容?3.爱迪生怎么热爱科学,怎么做实验,有没有具体地写?这一段就是总的介绍爱迪生。4.齐读。(三)自读课文。(四)教学生字词。省吃俭用 就是吃的用的都很节省。垃圾 (词义学生从生活中已理解,侧重教学字音、字形。)再写一个“山”。右半边分上中下三部分,右上是“艹”, 燃烧 即点起来烧,可组成“点燃、燃起、易燃品”等词。聋 (让学生想办法记字形)弄瞎眼 “瞎”是指眼睛看不见了,所以是“目”。注意右上部的笔画。顽强 就是不怕困难,坚持下去不屈服。爱迪生为了做实验,耳朵被车长打聋了,眼睛差点儿弄瞎,但他不动摇,坚持做实验,不断地搞创造发明,这就是“顽强”。合适 就是适合,符合要求的。价钱便宜 “价”组词:物价、价格、价目、价值。便宜,“便”,是多音字,读第二声,“便宜”即价格低。“宜”组词:适宜、风光宜人。“宜”本音为二声,在词句中读轻声。(五)范读课文。(六)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垃圾 瓶瓶罐罐 燃烧 聋瞎省吃俭用 顽强 合适 价钱便宜(二)教学另一部分生字词。爱迪生做实验,要用上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如:磷(ln) 是一种非常容易燃烧的化学物品。(三)继续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1.12岁的爱迪生在火车上卖报。卖完了报,他做什么?请你们自己读第2自然段。2.学生自读。3.这一自然段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使你很感动?(12岁的报童卖完报,想尽办法在火车里做实验。)4.车长同意他在吸烟车厢占一个角落。我们可以想见,爱迪生怎么向车长提出要求,车长才同意的。如果你是爱迪生,你会怎么说?5.后来,车长又为什么把他赶走了,而且还打聋了他的耳朵?当车长把爱迪生那些心爱的瓶瓶罐罐、化学药品扔到车外时,他会怎么样?6.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小结: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着了火,被车长赶走了。(四)继续学习课文。1.爱迪生为了研究科学,耳朵被打聋,对于12岁的少年该是一次多么大的打击!生活又是那样地贫穷,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是爱迪生是怎样做的?指点:这一段开头第1句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2.整个这一段都是讲他钻研科学的决心怎么没动摇的。紧接这总说的一句,后面讲了几句?每句讲的是什么?第1句与后面几句是怎么联系起来的?3.齐读第一句。第2、3、4句各指名一人读,以弄清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4.这一段的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指点:这就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作者把这一句概括全段内容的话,写在全段的开头,我们一看就明白了。第5自然段1.自读课文。2.从上一段学习的内容,我们一看就明白,这一段写的是什么。3.指点:写的是“爱迪生试制电灯”。这一内容也是用一句话写在段落的开头。4.谁能根据全段的内容具体说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5.提示:这一段中的“常常”“实在”“不懈”“终于”这些词语告诉我们什么?(不懈:即不放松。)6.齐读全段,突出上面这些词句。7.结合教学“躺”,发准后鼻音;突出字形教学,写好“身”最后一笔。 教学“供”(g3ng),就是“给”的意思。组词:供给、供应、供不应求、供销。8.现在看看这一段讲了几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