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稿.doc_第1页
学校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稿.doc_第2页
学校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稿.doc_第3页
学校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稿XX年,我校招生火爆,三天招生x人,办学规模首破万人,生源质量创历史最高。从前些年教职工身负指标、走乡串村、踏破铁鞋,到这几年坐等上门、门庭若市、爆满停招,学校一步步实现的华丽转身,其实是全省中职教育发展势如朝阳的缩影。这种变化,源于四个方面:一、源于职教政策的引领 两年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省教育厅中职教育“120工程”,为中职学校扬帆远航创造了宝贵机遇。它的贵,贵在突出重点、集中财力,改变了过去撒芝麻盐、下毛毛雨的经费拨款模式;它的贵,贵在优进劣出、动态管理,使中职学校既有逆袭成功的机会,又有不进则退的压力;它的贵,贵在保障有力、落地有声,预示着河北职教科学、快速、良性发展的锦绣前程!入选精品校是荣誉、是机遇,更是压力、是挑战!一年来,学校化压力为动力,靠动力增能力,上下求索,围绕建设精品校,探索出办学制高点、发展点、突破点、提升点、美化点、融化点及产教融合为主线的“六点一线”工作思路,把全体教职工的精神、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为全省中职出精品、树标杆的美好蓝图中!“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政策,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吸引力的又一良方。“3+4”的优质生源,让学校亮出牌子和优势,其他专业的生源质量随之水涨船高;“3+4”政策的引领支持,为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多可能;“3+4”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为人师的幸福感和使命感;“3+4”科学的培养体系,让学生们更加乐学、更加善学; “3+4”贯通班的引入,好比狮子带着羊群跑,羊群也能变狮群。在“3+4”学生影响下,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中有了劲头、奔头,共同交汇成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源于内涵质量的提升 抓内涵、提质量,关键在于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我们把省教育厅提出的“十个方面素养”作为融化点,在一言一行里渗透“树人教育”,在一动一静中彰显“气质教育”,在一点一滴间贯穿“职业教育”,在一课一业上体现“文化教育”,在一张一弛里抒写“乐学教育”在10个方面教育的熏陶下,同学们文明懂礼、勤于学业、阳光自信,家长们每学期都能感受到孩子成长带来的喜悦。去年的职教活动周,多家知名企业和中学师生参加了校园开放日活动。我校的近邻xx名校28中,平日来往不多的职教普教两家人,借活动周的契机,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前来参观的老师同学,无不惊叹于我校学生出众的职业素养。学生优雅大方的职业礼仪、娴熟自如的技能操作让他们脸上写满了惊讶和羡慕。中职教育的精彩从未如此真切地走进他们的视野、震撼他们的内心。一位28中老师感慨地说:“原以为职校生都是中考的淘汰品,现在才发现,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能成精品!”三、源于就业出口的畅通 “韩国根基产业留学就业项目”由酝酿到孕育,从零开始到初尝硕果,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热切关怀,被列为全省中职教育23项重点工作之一。三度赴韩调研、三次校际互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争取到韩国根基产业项目在河北省的唯一代理权。良好的政策环境、双方现实的合作需求,共同促成了项目签约、实施。学生报考我校中韩国际班,经过三年中专学习,韩语达到二级水平,直升韩国群长大学等7所项目合作学校,修满两年大专课程,可获取大专毕业证和在韩国工作5年的E-7签证。想深造,能继续接本科;想工作,韩方安排就业,年薪至少17万人民币。对众多家境一般的平民子弟来说,这无疑是改变人生、追梦圆梦的良机。牵头成立的“中韩校际联盟合作会”,让更多中职学生受益,为他们学习、就业架起了“跨海大桥”。按规划,该项目3年后每年将达千人规模。这块做大的国际办学蛋糕,我们愿与全省兄弟学校共同分享。四、源于文化环境的熏染 学校秉承“洗好脸,抹好粉”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洗好脸”就是搞卫生,就是要做到一尘不染。追求极致的态度、运行15年的劳动教育课制度、“屋角不存一缕尘、砖缝不蒙半星土”的卫生标准,让学生在净化环境的过程中历练心灵、升华境界,懂得了责任,学会了环保,提升了审美,领悟了自律。校园内,整洁的环境与精致的景观相得益彰,“沁馨园”、“韶华亭”、“旭景广场” 一幅幅画卷成就了学校形象的靓丽名片。“抹好粉”,就是要建好校园文化。65载的时光砥砺,洗练出师生们“敦良拙朴、坚韧勤能”的精神气质;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学校走向各条战线的五万余名技能尖兵,用自己的贡献和成就践行了“厚德行远 强能立身”的殷殷校训。走进校园,随处可见职业文化元素,大国工匠的事迹、名家伟人的慧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每学期的“石工校大讲堂”,思想和智慧的交流濡染润物无声;“文化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校的文化因子和艺术气息愈加浓厚;50个师生社团因志趣相投而生,纷呈异彩所有这些,为持重深厚的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股自然、心灵与艺术相互交融的清泉活水,成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强大力量。著名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