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久的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课题永久的悔班次教学媒体教学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课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过程方法 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寻尽孝的意义,懂得尽孝。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 一 课 时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反映母子情深的散文永久的悔。二、 走进作者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清平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精通12国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著有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三、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一)、 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迎样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模糊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耕耘 孤苦伶仃 轮廓(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痛苦、悔恨。】 2、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3、这个“悔”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悔”字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4、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 的悔?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三、合作探究1、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2、请学生默读课文。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具体写了一些什么?【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具体写了“白的”,“黄的”和“红的”“白的”指麦子面,“黄的”指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指高粱饼。】 3、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4、学生讨论,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5、我们大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永久的悔”这篇文章的看法和体会。【1、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2、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课后作业 1、默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学生谈对本诗的理解。之后引入同题材的永久的悔学生自读课文,标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树立正确学习的态度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些问题紧扣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有序,扎实多变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引起学生思考,积极进入讨论板书设计永久的悔 季羡林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线索:“白的”,“黄的”,“红的”-怀恋母亲教学反思后记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课题永久的悔班次教学媒体教学准备学生巩固生字、熟读课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2、 学习文章平时自然、在日常絮语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过程方法 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 二 课 时 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永久的悔”,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和感悟作者“永久的悔”。二、 讲授新课,合作探究1、 这篇文章围绕“永久的悔”,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文的结构层次:(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2、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三、 重点研读,分析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一辈子几乎没笑过,日日夜夜盼着儿子早日归来,直到去世也未见儿子一面。】4、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6、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 表达了自己心中留存的永久的悔意,不该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痛说了自己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四、 品位关键句,触及作者内心朗读这4句话,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1. 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离开过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2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母亲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都留给了儿子。作者对母亲的一生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3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年轻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虽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4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五、 拓展练习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学生合作讨论研究,教师总结阅读3、4自然段,思考问题体会作者的悔恨,感受作者的无奈学生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爱 指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陕西省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市12校联考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Unit3MySchool语法讲解及专练-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化妆品连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屯昌医疗面试题目及答案
- 天河美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税务专项面试题目及答案
- 孟建平六数学试卷
- 漯河市招教小学数学试卷
- 南昌零模文科数学试卷
- GB/T 16886.12-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发泡模具验收报告
- 全国各气象台站区站号及经纬度
- 深圳市劳动法律法规参考手册
- 现金流游戏课件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无线电技术设施运行维护定期巡检项目总表
- 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平台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 钢结构与已建建筑的衔接
- 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