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时1自然灾害概述 走进高考第一关 考点关 考点 回归 考点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 自然灾害形成必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 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 遭到损害的人 财产 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 根据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不同 将其分为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海洋灾害 农业和林业灾害等七类 3 自然灾害的影响 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4 自然灾害的特点对人类社会往往具有严重的 危害性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 有 突发性和 渐发性之分发生的种类和频率 往往有 区域性特征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考点二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1 世界地震带主要包括 f10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2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f11松软 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f12大的地区 3 热带气旋的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纬f135 20 水温较高的洋面上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高 强度大的有中国f14东南沿海 印度和f15孟加拉国沿海 美国东海岸和f16加勒比海地区 4 旱灾常发生在降水变化大的f17干旱 f18半干旱地区 非洲 f19亚洲和大洋洲发生频率高 其中f20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5 寒潮主要发生在f21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6 风暴潮可以分为两类 台风 飓风 风暴潮和f22温带气旋风暴潮 世界上受风暴潮危害最严重的三个国家是中国 f23孟加拉国 美国 7 世界主要灾害带有 一 环f24太平洋灾害带 二 f25北纬 20 50 环球灾害带 解读高考第二关 热点关 热点 精析 热点一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 1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2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3 海洋灾害 4 生物灾害指在农作物 森林 牲畜中暴发或流行的病害 虫害 草害 鼠害等 热点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引发自然灾害如过度的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 2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典例精解 例 2010 浙江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 西北移 转向三种移动路径 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 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 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 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 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 台风转向点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 5 6月b 6 8月c 8 10月d 10 11月 答案 c 2 图2中 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靠近台湾东部沿海 速度明显减小 有转向的迹象 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a 5 6月b 6 7月c 9 10月d 10 11月 答案 b 3 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 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 答案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解析 本题材料 图表信息丰富 考查了台风的发生时段 移动方向以及台风危害的三种方式 要求学生对台风这种最大的气象灾害非常了解 结合图示信息仔细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笑对高考第三关 技巧关 技巧 精讲 一 自然灾害形成的判断技巧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诱因 客体 灾情三者缺一不可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 正确看待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常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但并非 百害而无一利 许多自然灾害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有益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三 自然灾害的连锁性自然灾害连锁发生的特点是高考的关注点 要学会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自然灾害成因的关联性 如地震诱发的其它灾害 四 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共同点 都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在一定的坡度上 物质向下运动 人类可诱使其发生 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 而且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参与 一般发生在沟谷中 而滑坡发生不一定有水参与 也可能出现在山脊上 考例 下图为 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单位 米 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 c 2 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b 地震c 泥石流d 火山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与地质灾害相关的知识 要形成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景观 需要两个要素 一是落差较大的陡崖 二是溪流流向陡崖 a图中虚线为山谷 但溪流背向陡崖流动 b图可能存在流向陡崖的溪流 但落差小 d图中虚线处为山脊线 没有溪流 甲处位于靠近山脊和陡崖的山坡上 可能发生滑坡现象 汇水线不从此处经过 因而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火山 地震不频繁 备考 演练 一 单项选择题下图为1969 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 2题 1 1990年以来 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 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b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 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c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 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d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 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答案 d 2 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降水强度大b 冰川消融快c 湖泊面积广d 植被覆盖好答案 a 1 2 解析 第1题 根据图中信息选择1990年后的时间段 即可直观看出两线均在上升 第2题 我国东部多为平原或丘陵 在降水强度大的情况下 泄洪较缓慢 淹没土地从而造成洪涝灾害 二 综合题3 2009 山东 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 次 1 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 2 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答案 1 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正值西南地区干季 晴天多 降水少 2 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 可能引发山洪 泥石流 滑坡等次生灾害 解析 第 1 题 考查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和考生读图分析能力 三省火灾发生在11月至4月 是我国冬 春季 天气干燥 第 2 题 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发生森林火灾后使森林覆盖率降低 就会导致土地侵蚀加剧 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4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中 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2 分别说明a 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3 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答案 1 位于第二阶梯上 大致呈东北 西南方向延伸 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 a地区滑坡 崩塌和泥石流等 成因 土质疏松 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等 成因 地壳活动强烈 岩石破碎 暴雨集中 3 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 在初春和初冬有凌汛 降水集中在夏季 地势低平 河道淤积 解析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为山区 与土质 坡度 降水强度 植被条件差或人为破坏严重有关 总结规律须从水土流失的发生机理出发 地震 滑坡 泥石流是常见的地质灾害 在说明a b地区地质灾害时应心中有数 洪涝灾害的发生多因降水量大 集中 强度大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造成 在分析c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原因时 还要注意凌汛现象 5 2010 全国 某段高速公路 g 经过单面山 顺向山 地区 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 滑坡等灾害 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 还在l坡面上打入 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 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 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解析 结合题干的文字表述和地质剖面图 正确理解顺向山的岩层结构特点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坡面倾向一致 这样的坡面不稳定 因此 施工对立面h和坡面l进行加固 使坡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带家具家电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农产品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年无息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兄弟姐妹共有财产转让协议合同
- (2025)知识产权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校园食堂外包服务合同
- 2025综合技术研发合同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公对私房屋租赁合同
- 《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自动计算
- 浅析加强物资采购质量的措施
-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2024年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传统体育运动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课件教案
- 类脑计算与神经网络
- 手术授权申请表
- 2023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之整句与散句变换(10道真题含答案)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