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单元第3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大纲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单元第3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大纲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单元第3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大纲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单元第3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大纲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单元第3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大纲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5讲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1 亚洲的觉醒 1 背景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 亚洲社会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兴起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标志着亚洲的觉醒 民族危机 民族资本主义 2 重大事件 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 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 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和土耳其的 民主革命 3 新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 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这些运动在唤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4 1905 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领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国大党 斗争的内容是要求民权和独立 政治总罢工是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孟买工人 2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 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和 是主要形式 2 重大事件 埃及的抗英斗争 苏丹 大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3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 背景 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盛行 政治上形成考迪罗体制 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仍保持传统的影响 列强的经济侵略 使拉美实际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2 重大事件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武装起义 马赫迪 1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1 工人运动的重新高涨 19世纪70年代后期 国际工人运动逐步走向高潮 工人罢工的次数增多 规模扩大 其中 最有影响的是1886年美国 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 五一 大罢工 芝加哥 2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马克思 恩格斯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家迅速成长 3 工人阶级政党的广泛建立出现了德国 美国社会主义工党 法国工人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 社会民主党 4 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 第二国际 建立 1889年7月14日在 成立第二国际 作用 第二国际通过的决议 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 促进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 2 列宁主义的诞生 1 背景 19世纪70年代 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80年代 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俄国出现了第一批 20世纪初 列宁做了建立 的准备工作 马克思主义小组 无产阶级政党 2 诞生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在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 拥护列宁的一派占多数 他们坚持的思想体系 被称为 主义 它的出现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布尔什维 1 背景 1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由于资本主义 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不断激化 经济政治 2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三国同盟 1882年德 奥 意三国 同盟条约 签字 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三国协约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 和英俄协约 三国协约建立 德国 英法协约 2 进程 1 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王储在 被刺 2 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战争 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萨拉热窝 帝国主义 3 大战的进程 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915 1916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 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陆上战役 即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 在海上发生了 海战 该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1917 1918年是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年 美国参战 中国等国相继加入 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 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结束 1918年11月 德国宣布投降 一战以 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马恩河 日德兰 同盟国 1914 3 影响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 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2 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摧毁了俄罗斯 德意志 奥匈等帝国 英国 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 封建的 也宣告解体 3 战争后期 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后初期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 非 拉美的 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奥斯曼帝国 民族解放运动 知识图示 亚洲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 轻巧识记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知识图示 电气时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对点训练1 亚洲觉醒 时期 唤起亚洲各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运动 除了下层人民的斗争外 还有 a 以土兵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义b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运动c 以殖民者后裔为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d 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解析 选d 注意题干中 亚洲各国 除了 下层人民 等关键提示语 a项主要指亚洲革命风暴时期的印度 b项主要指日本 c项的叙述不符合 民族民主运动 由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归纳概括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特点 1 无产阶级队伍空前壮大 素质普遍提高 2 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 组织性加强 工人运动以合法的政党斗争和议会斗争为主要形式 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 3 形成了新的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 第二国际 4 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更为广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这一时期恩格斯对自己以往提出的理论加以修正 使自己的理论更符合工人运动的实际 在俄国则诞生了列宁主义 对点训练2有人说 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 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 这种 新型 是指 a 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b 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c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 有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由于列宁的坚持 大会通过决议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这在当时第二国际各党中是没有先例的 知识图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点训练3 2011年湖南十二校联考 俾斯麦认为 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 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 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两大势力彼此敌对主要表现在 a 军备问题b 殖民地问题c 统一问题d 赔款问题 解析 选b 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19世纪末 欧洲两大势力彼此敌对主要表现在 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 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即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特点及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1 新特点 1 无产阶级队伍空前壮大 素质普遍提高 2 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 组织性加强 工人运动以合法的政党斗争和议会斗争为主要形式 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 3 形成了新的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 第二国际 4 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更为广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这一时期恩格斯对自己以往提出的理论加以修正 使自己的理论更符合工人运动的实际 在俄国则诞生了列宁主义 2 原因 1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欧美各国大都完善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资本家发展生产的必需 资本家调整了剥削手段 由原先延长劳动时间 增加劳动强度 剥削绝对剩余价值改为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参战的目的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时代主题 第一代战争的典型 恺撒两征不列颠 其特点是使用刀 箭 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 第二代战争的典型 拿破仑战争 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 火药 滑膛式武器投入战争 第三代战争的典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特点是坦克 飞机 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 第四代战争的典型 美国向日本广岛 长崎投下原子弹 其特点是毁灭性的后果 第五代战争的典型 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其特点是信息化 电子化 通过 外科手术式 的精确打击 远距离发射高精确度 大杀伤力的突击和防御武器以及新物理原理武器 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点之一 其涉及的知识点有早期殖民战争 拿破仑对外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等 考查方式一般采取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和平促进发展 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一本史学著作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 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 符合题意的应该是 是一战带来的客观积极影响 答案 d 尝试命题1在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和强大过程中 曾经直接推动战争的政策措施是 普鲁士 铁血政策 日本 大陆政策 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 德国 施里芬计划 a b c d 解析 选b 普鲁士的 铁血政策 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 日本的 大陆政策 推动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德国的 施里芬计划 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但美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 使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 没有导致战争 应排除含 的选项 尝试命题2 2010年合肥模拟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刊登在英国 笨拙 杂志上的一幅漫画 画面上 鹰的嘴中衔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 啊 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a 美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b 利用 中立 政策大发战争横财c 借助大战之机向亚太地区扩展势力d 打着和平的幌子谋求欧洲均势解析 选b 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 鹰的嘴中衔着的橄榄枝虽然象征和平 但鹰好战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 鹰实际上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本性 透过历史现象看实质 不难看出美国以 中立 为掩护 大发战争横财 经典例析列宁说 第二国际 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力量进行预备性的 初步性的 最基本的组织方面 做了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 其中 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 不包括 a 反对修正主义b 推动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c 推动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d 指导 帮助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旨在考查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 第二国际是在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背景下建立 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 d 尝试命题3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a 列宁主义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b 列宁主义适应了发达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c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d 列宁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一国取胜的论断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 b两项分别与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不吻合 而d项是列宁主义的内容之一 尝试命题4阅读下列材料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而实际生活总是不停地变动 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 近一百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 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不可能一成不变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请回答 1 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成就是什么 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3 马克思主义在形成过程中汲取了哪些理论成果 解析 本题选取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 要求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全面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必须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本题既要求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又要结合所学知识 答案 1 列宁主义 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形成 2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3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史料 研习 1905 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新高潮 史料 文本 材料1 现在 最有势力的英国报纸都在咬牙切齿地谈论扰乱印度的 煽动者 欢迎对印度的民主派政论家采取 法庭审判和行政镇压手段 但是 印度的群众开始起来护卫自己的作家和政治领袖了 英国豺狼对印度民主主义者提拉克的卑鄙判决 他被判处长期流放 在孟买引起了游行示威和罢工 印度无产阶级也已经成长起来 能进行自觉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了 既然情况是这样 那么 英国 在印度的美妙时光已经过去了 列宁 世界政治中的引火物 材料2 印度的无产阶级也已经成长起来 能进行自觉地群众性政治斗争了 欧洲的觉悟的工人已经有了亚洲的同志 而且人数将不是与日俱减 而是与时俱增 列宁全集 第十五卷 世界政治中的引火物 信息 解读 1 材料1说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民族运动采取镇压政策 1908年 印度孟买十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 声援提拉克 他们开始参与到政治斗争中来 从而形成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2 材料2反映了1905 1908年的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中无产阶级在1908年举行了政治性的大罢工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