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六章 题型专练二 鉴赏评价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六章 题型专练二 鉴赏评价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六章 题型专练二 鉴赏评价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六章 题型专练二 鉴赏评价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六章 题型专练二 鉴赏评价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专练二鉴赏评价真题回眸1 2009 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文后各题 黄侃先生二三事 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 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 就群体而论 文人放诞怪僻的行为 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 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 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 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 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 黄侃也堪列其中 黄侃为章太炎门生 学术深得其师三昧 后人有 章黄之学 的美誉 其禀性一如其师 嬉笑怒骂 恃才傲物 任性而为 故时人有 章疯 黄疯 之说 1908年春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 清廷下令各地举行 国丧 当时 高等学堂学生 同盟会会员田桓在 哭临 指追悼皇帝的仪式 时 流露不满情绪 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 并欲开除田桓学籍 黄侃获悉 大怒 闯入学堂 砸烂虎头牌 大骂一顿而去 又过几天 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 杨子绪恼怒异常 又悬挂虎头牌 黄侃闻讯 手持木棒冲进学堂 先砸烂虎头牌 又要痛打杨子绪 1911年7月 黄侃因宣传革命 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 返乡途经汉口之际 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 席间论及清廷腐败 革命浪潮的高涨 黄侃激愤不已 当晚 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 题为 大乱者 救中国之妙药也 文章刊出 舆论哗然 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 或全文转载 清廷惊恐万分 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 亦多名士之趣行 一次 他在课堂上兴起 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 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 毋费过多笔墨 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 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 若用文言文 妻丧速归 即可 若用白话文 就要写成 你的 太太死了 赶快回来呀 11个字 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 全场捧腹大笑 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 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 而黄侃偏偏不戴 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 便索要名片 黄侃竟说 我本人就是名片 你把我拿去吧 争执中 校长出来调解 道歉才算了事 在中央大学兼课的名流颇多 大多西装革履 汽车进出 最起码也有黄包车 惟有黄侃进出学校 常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 并用一块青布包几本常读之书 一个雨天 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 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溅泥 课后天晴 他换上便鞋 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 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 见他土里土气 又夹带一包东西 便上前盘问 还要检查纸包 黄侃放下纸包就走 从此不再去上课 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 以为生病 便登门探望 黄侃闭口不言 系主任不知所以然 急忙报告校长 校长亲自登门 再三询问 黄侃才说 学校贵在尊师 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 形同搜身 成何体统 校长再三道歉 后又托名流相劝 均无效果 志士之狂 名士之狷 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 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 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 黄侃治学非常严谨 对待著述十分谨慎 认真 所治经 史 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 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 页 行数 几乎没有差误 即便如此 依然不轻易为文 他常说 学问之道有五 一曰不欺人 二曰不知者不道 三曰不背所本 四曰为后世负责 五曰不窃 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 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 煮海为盐 终无止境 作为一个学者 当日日有所知 也当日日有所不知 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 沾沾自喜 其实那所谓发明 未必是发明 以学术 新 旧 论 黄侃与陈独秀 胡适 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 但在内在精神方面 他们对学术独立 自由精神的追求 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 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 国学大师黄侃的妙闻趣事 改写 1 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答题指导文章主要借助对黄侃先生几件趣事的记叙来表现他的狂 狷 严谨的特点 读来真实可信 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答案 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 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 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 狷 严谨的个性 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2 2009 山东 阅读访谈第一部分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 2 为什么杨澜说 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答题指导 1 这里的 乡愁 不仅仅是地理上的 也可能是历史的 文化的 2 省略号表达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更耐人寻味 答案 1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 融入了历史的 文化的内容 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 诗歌贵在含蓄 就要差这两个字 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 更耐人寻味 更有诗意 命题特色1 鉴赏评价包括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 做题时特别要读得细 对一些关键词要标注出来 要定得准 把题干对应的区域锁定准 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题 书坛北派泰斗 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 1 季羡林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字希逋 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 东方学家 思想家 翻译家 佛学家 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 季羡林在北大是闻名遐迩的教授 在全国是誉满天下的学术大师 可是在一般人眼里 他却远远 配不上 这些头衔 他衣着平常 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 圆口布鞋 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 他走在人群中 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像一个工友 说话平常 总是面带笑容 他像一个老农 声音低沉 平易近人 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 同他谈话 如沐春风 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 总之 他没有一点儿 大人物 的架子 但是 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4 季羡林走在校园里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5 忽然一辆自行车停在他面前 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 问道 您是季羡林教授吗 是我 季先生 我没有什么事 我只想当面向您说一句 我很敬佩您 说完 年轻人向季羡林鞠躬 转身上车 飞驰而去 甚至正开着车的年轻人 认出了迎面走来的是季羡林 便立刻停下来 打开车门 走出汽车 双手合十 向季羡林深深鞠躬 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 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6 没有 大人物 架子的季羡林 却赢得了群众的极大尊敬 他靠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格的魅力 7 人格 乃人的性格 气质 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但高挂于人格之树并常开不败的人格之花 首推不是性格 不是气质 也不是能力 而是品德 这是人格之本 金钱买不来品德 权力换不来品德 邪恶压不住品德 历史忘不了品德 而且越是在金钱和权力面前 越是在邪恶猖獗的时候 越是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 品德越是闪光 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8 一位哲人说过 伟大来自平凡 这个平凡的真理 在季羡林身上得到了证实 他平凡 平凡到不需要任何装饰 所以才会让人感到他的伟大 他这种平凡的伟大 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就是一个 真 字 怀真情 讲真情 这就形成了季羡林人格的独特魅力 9 季羡林对一切善良的人 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 他对世人充满真诚的爱心 他爱亲属 爱朋友 爱师生 他爱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 玩耍 至今仍然目不识丁的农民 他爱一切爱过他 帮助过他的人 他还爱那些虽不知道姓名 但正直 善良的人 10 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 早在1986年 他就写了 为胡适说几句话 一文 震惊文坛 当时胡适还是个 反面教员 人人谈胡色变 无人敢涉足这一 禁区 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 风险太大 季羡林认为 鉴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 而是一件关系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 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 把真相告诉大家 还胡适以真面目 他的文章发表后 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 开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11 如今 宝刀不老的季羡林 仍以平常之心 笑对人生 有改动 1 文章第 3 段说 他没有一点儿 大人物 的架子 但是 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作者这样评说季羡林先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虽然这句话出自第 3 段 但具体理由还需从第 2 段和第 5 段中提取 概括 注意概括要全面 答案 作为一位名教授 学术大师 他却衣着平常 说话平常 总是面带笑容 声音低沉 平易近人 去他家很容易 同他谈话 如沐春风 不紧张局促 在校园里 年轻人遇见他 都与他打招呼 向他深深鞠躬 2 文章第 6 段才开始写 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 这个主题 那么前面几段写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现场答案 1 前面5段是其人格魅力的表现 作者从其成就 衣着 为人处事 学生对其表现这些事件上反映其人格魅力 2 作者这样安排是用事实讲话 为下面 人格魅力 打下基础 从而很好地表现这一中心 评分分析第 1 问可得2分 第 2 问可得1分 第 1 问比较容易总结 2分好得 第 2 问联系到写作上的鉴赏评价 要有内容 有手法 有作用 而答案部分缺少 以小见大 这一手法 正确答案 1 前面所写的内容都是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 足以昭示出他人格魅力的本质 2分 2 作者用事实说话 更加真实 生动 使人信服 而且能够以小见大 水到渠成地去揭示人物本质 2分 增分提示解答此题 首先要考虑前面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它与后边的 人格魅力 有什么关系 然后从作用的角度回答即可 第 6 段实质上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前一句说的是没有 大人物 的架子 后一句说的是靠的是人格的魅力 很显然本段前面内容是实例 后面是揭示人物本质的内容 这是由现象到本质的写法 3 从全文看 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核心是什么 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概括回答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对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的说明集中在第 7 8 9 10 这四段中 考生对每一段内容分别归纳概括即可 注意语言要简练 答案 1 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的核心是美好优良的品德 2 表现在 不做任何修饰的平凡中蕴蓄着伟大的 真 字 他对正直 善良的人充满真诚的爱心 真情实意地相待 在学术上不避风险 敢讲真话 4 阅读此文后 你觉得哪三句话对自己触动较大 请简要阐述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及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f级 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深读透了文本 从而突出学为所用的目的 在句子的选择上 要摘取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或者是抒情性的议论句或议论性的抒情句 答案 人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 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当今社会崇尚物质 忽视精神的拷问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季羡林先生的由衷赞美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 金钱买不来品德 权力换不来品德 历史忘不了品德 这个排比句把品德的现实意义阐释得淋漓尽致 的确如此 品德至上 无论哪个国家 哪个民族 品德都是人类共有的审美标准 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 而是一件关系到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 这句话虽然简单 直白 但却含意深远 它能够非常鲜明地表现出季羡林先生对艺术 人才的远见卓识 对是非的正确认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题 伊莎多拉 邓肯 崇尚自由的舞者1877年5月26日 伊莎多拉 邓肯在美国的旧金山降临人世 伊莎多拉一生下来 似乎就开始手舞足蹈 大约6岁时 她便召集了六七个街坊的孩子 他们小得还不会走路 让他们坐在她面前的地板上 教他们挥动手臂 邓肯夫人觉得很有趣 就坐在钢琴前面为她弹奏乐曲 后来 这个 学校 继续办了下去 而且大受欢迎 邻居的小姑娘都来了 伊莎多拉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 舞蹈教师 18岁那年 她加入了著名的戴利舞蹈剧团 但没多久 她便指责戴利在浪费她的天才 愤然离去 在伊莎多拉看来 戴利舞蹈剧团称之为舞蹈的那些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 只会阻碍她的理想的实现 她追求的是一种与此不同的舞蹈 她说不清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 然而她探索着 走向了一个看不清的世界 一旦找到钥匙 她就能够进入这个世界 离开了戴利 伊莎多拉回到了卡内基会堂的工作室 这时的伊莎多拉已被美国钢琴家 作曲家埃斯尔伯特 奈温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住 并为他的音乐 那吉苏斯 奥菲莉亚 水仙女 等创作了舞蹈 然而埃斯尔伯特并不买账 他找到邓肯并大声嚷道 听说你用我的乐曲跳舞 我不准 我不准 我的音乐可不是舞蹈音乐 谁也不许用它来跳舞 伊莎多拉拉着他的手 领他到一把椅子旁边 伊莎多拉用他的 那吉苏斯 跳给他看 从那美妙的曲调中 伊莎多拉早已发现作曲家对年轻的那吉苏斯的想象 他站在小溪旁看着看着 终于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爱恋 最后衰竭而死 变成了一朵水仙花 最后一个音符的声响还没有消逝 埃斯尔伯特已经从椅子上跳起来 冲过来一把把她抱住 两眼噙满泪水 凝视着她 埃斯尔伯特完全陶醉了 立即建议跟伊莎多拉一起在卡内基音乐厅里举行演出 并将亲自为她伴奏 埃斯尔伯特亲自筹备 预订会场 设计海报 并且每天晚上都来跟伊莎多拉一起排演 第一次演出非常成功 伊莎多拉以身姿和舞意震动了纽约舞蹈界 她的舞蹈新颖 打破了古典舞的规范 一年以后 她前往欧洲 立刻在伦敦和巴黎成名 不久 她在维也纳和慕尼黑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我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个超越了岁月的女人 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 都忍不住要对她多打量几眼 她不顾世俗观点 敢作敢为 而且是一个女性 这本身就是件浪漫而纯真的事 这里面也有一种美的本质 冲破一切世间的阻力而去追求美的本身就是美的 我们能从伊莎多拉 邓肯神秘的命运中把握点什么 天才的轨迹 它偏离我们普通人聚集的中心 处于常人达不到的最外端 在理智与疯狂的边缘 在人神的交界处 邓肯自由的舞姿是由心灵召唤而来的 美国 艺术 杂志的评论说 看邓肯小姐跳舞 你的思绪和精神会回到那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 回到这个世界的黎明时刻 那是人类伟大的灵魂在美丽的身体上找到了自己的自由表达 那是动作的韵和声音的律的和谐一体 那是人体的动作与海合而为一 那是女子的胳膊美妙一摆 是玫瑰花瓣的开放 而她落在芳草地上的脚则是落叶在地球上轻盈的漂浮 今天虽然我无缘目睹她曼妙的舞姿 但一个勇于追求的舞者的形象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了 虽然还很朦胧 可是我仿佛看到一个青春的躯体 赤足 不戴任何珠宝 携一股英雄的 刚毅 理想政治家的正义 仁慈和纯洁以及母亲发自内心的爱和温柔 在林间 在山涧舞蹈着 她的手臂柔软 双腿匀称 她如同音乐家跳动的音符 她不去想 可是就在这种舞蹈中 她凭着一种直觉 一种非凡的感受力 表达了所要表达的一切 而这一切 又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 从邓肯身上我感到即使有机会很快接近另一位巨人那样的水平 也宁可当第一的自己 而不当巨人第二 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占一席 有删改 1 文中说邓肯是 崇尚自由的舞者 其 崇尚自由 的表现有哪些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 抓因求果找理由 一定要审清题目的具体要求 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有效信息 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加工 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答案 邓肯追求的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舞蹈 她的舞蹈新颖 打破了古典舞的规范 邓肯自由的舞姿是由心灵召唤而来的 是人类伟大的灵魂在美丽的身体上找到了自己的自由表达 2 为什么 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 都忍不住要对她多打量几眼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结合文本 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 根据语句间的组合关系全面理解文本内容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答案 作为一个女性 她不顾世俗观点 敢作敢为 冲破一切世俗的阻力而去追求美 她天才般的成长轨迹 她那超越了世俗而化为永恒的美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3 阅读全文 谈谈作者在邓肯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 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 结合人物的言行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倾向进行归纳 答案要对自己的心灵负责 只有那些最能听从自己心灵呼唤的人 才会活得快乐 才具有追求成功的最大动力 宁可当第一的自己 而不当巨人第二 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占一席 4 本文是为舞蹈家邓肯写的传记 请你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为邓肯写一段赞美性的文字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 回答该题应根据题干要求 依据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从邓肯的舞蹈姿态与舞蹈精神这两个角度去切入 答案你是听从自己心灵呼唤的舞者 你美妙的舞姿表达了一切 你轻盈的双脚恰似落叶在地球上轻盈地漂浮 你有一股英雄的刚毅 你拥有正义 仁慈 纯洁与温柔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 8题 新旧西藏的分水岭 1 1959年3月28日 对历史来说 不过是短暂的一天 对西藏而言 却是新旧社会的一个分水岭 这一天 雪域高原上展开了民主改革 政教合一的农奴制从此瓦解 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 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 2 50年后的今天 西藏人大设立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它不仅能使人们铭记 民主改革 这一历史性事件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所谓 西藏问题 的实质所在 3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 长期处于政教合一 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时期 被称作 西藏通 的英国人查尔斯 贝尔在他的 十三世达赖喇嘛传 中这样写道 如果你从欧洲和美洲来到西藏 就会被带回到几百年前 看到一个仍处在封建时代的地方 4 在欧洲告别中世纪500余年后 比欧洲中世纪更加黑暗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却依然在延续 它与历史发展潮流格格不入 成为西藏贫穷落后的根源 走向文明进步的障碍 5 即使是在这种背景下 鉴于西藏民族 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新中国成立后 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规定 对于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 中央不予变更 同时要求 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 6 为实现和平民主改革 中央争取了八年 等待了八年 百万农奴想了八年 盼了八年 然而 原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了永远保留农奴制 维护既得利益 于1959年发动了武装叛乱 1959年3月28日 中央政府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 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 革 废除了极不公正 极不民主 极不自由的封建农奴制 拉萨街头的乞丐 八廓街的铁匠 三江流域的朗生 差巴 羌塘草原的贫苦牧民翻身做主 成了自己的主人 7 从黑暗走向光明 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专制走向民主 从封闭走向开放 民主改革深刻地改变了百万农奴的命运 成为新旧西藏的分水岭 分水岭的那一边 占人口不到 的官家 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 占有了西藏的全部耕地 牧场 森林 山川 百万农奴是农奴主的私有财产 可以被随意买卖和交换 被任意宰割与凌辱 分水 岭的这一边 从锁链中挣脱的农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 5岁增加到67岁 昔日农奴彻底摆脱了 三大领主 的人身依附关系 享受着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8 开展纪念活动 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纪念日的意义在于提醒 它像火炬一样照亮过去和未来 当我们通过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来回顾新旧西藏的历史时 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民主改革对西藏 对中国的巨大意义 也会更清晰地看到 那些 呼吁 关注西藏 人权 和 发展 的 人 恰恰就是当初拒绝给百万西藏人民人权和平等 声称 什么都不能改 的人 9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西藏用 50年跨越千年 的巨变 百万农奴用自己 回到人间 的经历 见证着民主改革带来的解放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西藏的历史和未来 在世界屋脊上划出一个野蛮与文明 落后与进步的分水岭 5 文章题目 新旧西藏的分水岭 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分水岭 在文中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从文章内容看 指的是中央政府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 进行民主改革这一事件 注意不要答成 设立纪念日 答案 新旧西藏的分水岭 指的是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 进行民主改革 废除封建农奴制这一重大事件 6 文中引用的 开展纪念活动 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一是要理解这句话本身的意思 二是要结合文章谈开展农奴解放纪念日活动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设立纪念日活动的意义 表明纪念活动能够起到提醒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