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 54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国旗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 俄罗斯国旗 一 初期探索和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巩固苏维埃政权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世界工业强国 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 突然 响起一阵枪声 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 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 列宁在1918 11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这里的 特殊历史条件 包括 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苏俄 支持俄国境内叛军 内战爆发 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 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a b c d d 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 突然 响起一阵枪声 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 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 列宁在1918 11 坚冰 2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死亡威胁 采用了什么措施打破 坚冰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 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 b c d d 3 到1920年底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 这时 苏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a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c 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d 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c 1921年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有人对列宁说 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 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表明 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摘自 苏联兴亡史 设问 1 此后 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苏俄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恢复国民经济 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改善人民的生活 农民开始不满余粮征集制 阶级敌人挑起事端 企图颠覆苏维埃政府 俄共 布 十大 召开时的抗议 抗议者认为 新经济政策是恢复资本主义 3 1921年列宁也说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请思考 列宁要退到什么地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 废除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分配 4 列宁实行 退 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思考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历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个人因素a b c d a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现在不发展重工业 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 思考 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 重工业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现在不发展重工业 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 思考 针对苏联当时的国情 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经济政策 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制订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 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 为它提供资金 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行动 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现在不发展重工业 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 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有哪些 与此同时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 苏联 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欧美 1929 1933年当时欧美正在发生经济危机 该图反映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 中苏农业改造比较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据统计 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 在苏联农村中 牛减少了20 马减少了13 猪减少了33 羊减少了26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d 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经济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全盘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个人高度集权 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评论说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那有这样的道理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情况和毛泽东的评论 谈谈 斯大林模式 的利与弊 利 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胜利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而且培养大批专家 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 了 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 死 了 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 垮 了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问题1 苏联 无法继续前进 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的相对落后 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问题2 此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存在什么弊端 体现在哪些措施 结果如何 弊端 没有突破旧体制 脱离实际 盲目性大 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没有结合国情 措施 开垦荒地 提倡种植玉米 提高粮食产量 政治上全面批判斯大林 结果 1964年赫鲁晓夫黯然下台 改革没有成功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问题3 列车正在运行 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 全苏联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形势 问题4 列车正在运行 得益于哪些措施 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原因 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后期趋于保守 改革停滞 1967年 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 发达社会主义 社会 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 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与美国军备竞赛 加重了经济负担 问题5 为什么说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 现实 1975年以后 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改革进程a 1985 1988年 经济改革 实施 加速战略 经济大滑坡 失败 b 1988年后 政治改革 实行多党制 总统制 苏共解散 苏联解体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邓小平理论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良的资本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削弱 放弃党领导 成就辉煌 失败 解体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1 以下有关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说法 正确的是 开始于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的边缘 主张对旧制度进行根本变革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a b c d a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2 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对原有经济政治改革仍不够彻底 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配套措施 加速发展战略 指导思想错误 政治上导致思想混乱 民族矛盾激化 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铁轨到了尽头 火车无法继续前进 3 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和平演变 战略 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国内政治局势迅速恶化a b c d d 思考 1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三者相同和不同点 同 1 都是为了解决弊端 2 都在方面进行调整 3 改革过程脱离了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 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 1 赫氏改革侧 勃氏改革侧重 戈氏侧重和入手 2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 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 最终导致 3 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 对其只是修修补补 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却背离了方向 斯大林模式 农业 工业 苏联实际 重农业 重工业 所有制 商品经济 政治改革 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 探究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 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二 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1 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方针提出 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 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施五年计划 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 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不同结果 中国成功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欣赏 谁说女子享清闲 我家有个小九妹※ 手拉风箱呼呼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湘教版简谱 五线谱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 高中练字帖 考试题及答案
- 高数强化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养护工考试题及答案
- 妇产科补考试题及答案
- 空间元素对建筑美学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影响
- 基于数字经济环境的财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 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中AI与自动化技术的协同发展
- 风电塔筒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餐厅服务员聘用协议(精简版)5篇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 信仰思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