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中必修二)_第1页
4.6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中必修二)_第2页
4.6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中必修二)_第3页
4.6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中必修二)_第4页
4.6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粤教版高中必修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6 项脊轩志 教学实录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一.、听课时间: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二、授课老师:曾湖仙三、授课学校:广州执信中学四、授课年级:高一五、授课题目:项脊轩志六、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苏东坡有一句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认为不厌百回读是书有两类,一种是像赤壁赋这样,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大气之作。还有一种是像项脊轩志这样朴素自然的精美小品,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说;“归有光的散文琐琐细细,君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归有光的散文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而恒久的魅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后文。(二)总体把握课文,抓住关键句。首先,从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来看,文章可以分两部分,文中有一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苏东坡水调歌头里有两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人生是由喜和悲构成的,我们来看看归有光在这篇散文里面是如何表现喜和悲?怎样的喜和怎样的悲?(三)师生共同探讨课文。1、 可喜的事情看第一段,学生先一起读一遍。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作者写了哪些可喜的事情?“借书满架”、“小鸟时来啄食”、“明月半墙”、“风移影动”2、作者的字词的锤炼,同学们分组讨论。幻灯片(1)、“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2)、“小鸟时来啄食”的“时”易为“偶”字,效果如何?(3)、“风移影动”的“移”字改成“摇”又有何区别?在学生们的回答和老师的总结中我们得知:(1)、“借书满架”,读书人以满架书为荣,“满”是一种文人的满足感、成就感,是值得喜之事。“明月半墙”的“半”既符合有障碍物遮挡客观实际,有给人一种诗意美,如果是“明月满墙”则令人感觉索然无味。“小鸟时来啄食”的“时”不仅体现了小鸟的可爱,小鸟对项脊轩的喜爱,也体现了小鸟的(2)、动与项脊轩的静的结合,人与自然亲切和谐。(3)、“风移影动”的“移”不仅体现了文人的雅气,还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温柔舒服的感觉;而“摇”使人想到了疾风,缺乏诗意,也比较僵死。“移”给人一种意境美。3、概括并过度喜在有满架书,有半月;喜在时来啄食的小鸟;喜在风移影动的桂枝身上,字里行间,满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所以作者说,“多可喜亦多可悲”,那么可悲的事呢?继续看下文。4、可悲之事(1)、可悲之事:回怀念家中老妪、大母、娘、妻子;感慨项脊轩的变迁。兄弟分家,而中国人喜欢团圆,归有光自幼丧母,中年丧妻身世,回到项脊轩,触景生情,不禁悲从中来。(2)、一起读第一、第二段文字引导注意感情基调,读出悲的感情(3)、让同学们找出哪几件事、哪些情节或哪几句话、哪些语句最能打动内心的,并说出理由。A、 学生甲:我认为“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一句,无声的眼泪,表现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B、 学生乙:我觉得“: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回忆他祖母,寄托了祖母对他的期望,家族已经很久没有人成就功名了,祖母期待和鼓励他能出人头地。C、 学生丙认为,“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体现了主仆之间的融洽,充满人间的爱,也体现了这是一个温暖、温馨、和谐的文明之家。D、 学生丁发言,“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家人都希望他能出人头地,但是他自己却怀才不遇,不能为家争光,作者觉得很无奈,未能实现祖母的希望。归有光60岁才中进士,名次又靠后,没有做过什么大官,想着祖母那时对自己的殷殷期望,今天却是如此境地,所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有负祖母的厚望,想到这些,令人长号不自禁。老师评:老师很赞成丁同学的意见,“同学们,我也是常常读到这两句话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和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的时候心中一阵酸楚,很久都没有读下去,我就在想,为什么就这么感人,人家也写哭也写长号,为什么就没有这样扰人心魄,感人至深呢?同学们想想是什么原因呢?”5、自然过度,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看看,如果改成:幻灯片“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和阿婆谈起这些,心里就十分难过,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比较一下这两种写法,我们就可以强烈的感觉到归有光的文字这么感人,是为什么?学生:“通过细节的描写,触动人的内心。例如: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老师总结:此同学说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细节”,没有细节的铺垫,就没有感情的积聚,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前面的细节描写之后有了后面的“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给我们一种悲伤的感觉,悲伤之情禁不住从心底涌出来,就向蓄满水的大坝,不需要再多的言语,只需将按钮轻轻一碰,大水就奔涌而出。这就是细节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从感情的性质来说,这写的是什么?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亲情”老师:“亲情是我们最熟悉,最珍贵的情感,最朴实,最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不需要提醒,多年之后,只要在这感情的弦上轻轻一拨,就可以发出哄然的声响,因为这是人的心灵深处最美、最响亮、最动人的声音。”老师总结:“亲情感人,亲情感人还因为是他细节的描写。清代有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好诗不过近人寝。利用阿旁宫里的一句话,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我再加一句古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人人都有这样一种感情,所以打动人”6、描写妻子“我们继续来看描写妻子这一段,看看又有什么感受?”(1)、文中选的情节,表现什么样的生活情致?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大家思考。讨论)下去巡视问同学讨论的如何,关怀,随便说,鼓励学生,然后提示学生,引导学生,“你们想像一下,感受不到”幽默A、 一同学说,“原来是那么的美好,现在却如此的凄凉”老师肯定同学,又纠正同学,我问的是“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B、 同学乙:“平淡生活,悼念妻子,对妻子的悲思”C、 同学丙:“回忆与小妹的话,体现了他们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感情”夫妻间感情深厚,而且很有生活的情趣,烂漫、温馨,多可喜的事。可是,当喜永远成为过去的时候,它就是悲了,这就是归有光永远的悔。这悲是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的,紧扣文中的写喜亦也写悲。(四)、区别文中两种抒情表达方式1、老师问:“回忆一下,作者写祖母她们时的怎样的感情表达方式?”学生回答:“直接抒情”又问“写妻子呢?”引导学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学生答:“借物抒怀”2、同学们比较一下二者的优劣老师改写了一下,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幻灯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之謦欬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泣不已”差得远吧?幽默A、 学生甲:“睹物思人,树已经长大,而妻子却去了,这是一种生命的对比,是多么的残酷,下面的那句让人觉得浅白”大胆说出心中想法,体现老师的民主与和蔼。老师也笑,并不反对,肯定同学。让更多的学生大胆发言,“就没有人肯定一下老师写的?”老师很风趣。B、 学生乙:“深厚的感情随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的记忆犹新,老师的也写得好”C、 学生丙:“二者都好,老师的意境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归有光前面的是其年轻时所写,而后者是年老所感,经过了这么长一段人生经历,感情的认知已经不一样了。年轻时直抒胸臆,后者是一种淡淡的哀愁,给人想像空间,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老师总结:经过了岁月的坎坷,心灵的苦痛之后,回到项脊轩,再看过去的一切,感情更为深沉,借物抒怀更为含蓄深沉,深厚。想当年妻子亲手植下琵琶树的情景,多年以后,树已经长大,与妻子谈笑树下已经不可能了同学们齐读一遍,强化好的段落,以便学生注意背诵。(五)、全文总结:归有光的散文百读不厌,有如此巨大而恒久的魅力,因为,写的是家常琐事,是细节,是亲情,所以细节重要,亲情可贵。庄子有句话,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细节的精,感情的诚,才可打动人心。文章朴实,不雕琢”(六)、作业:选取归有光怀念亲人的两种写法中的一种进行仿写,先细节,或对话或动作,之后有一两句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感情的句子。200字以内。请同学将所写的念一念,(1)、学生甲写母亲发烧还早起为我做早餐。“那是一颗充满母爱的心在温暖着我”直接抒情。(2)、学生乙写母亲不顾寒冷为我送外套。“光秃秃的小树上钻出了几片嫩绿的小叶”借物抒怀。(七)、拓展,教给学生课本知识,也不忘教他们做人。通过学习,唤起了同学们对母亲更多更多的爱七、教学板书上文所注的幻灯片板书八、教学评析1、注重朗读教学,在学习文段前都会让学生以齐读或是单独读的形式将段落先读一遍。以便学生熟悉文段,也有利于学生的背诵。其中,在学习描写妻子这一段的时候,老师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不仅变换朗读形式,也体现了老师的民主,顺应学生的意思。老师还不忘表扬同学读得好,给学生夸奖,激励学生。2、老师上课很投入,全身心融入到课文的感情里,比如叫学生读文段的时候,学生读完了,他仍沉浸在文章里,稍微停顿了一下,才回到教学中。给人感觉,他既是在教课文,也是在享受课文。3、老师对课文钻研得深,吃得透,对文章的记叙、议论分析得有条有理,而且重点突出。教起来可谓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4、老师采用了对比教学法,比如在锤炼字词的时候,“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比如在讲解抒情表达方式的时候,文中对祖母她们与对妻子的感情的抒发,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5、老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而且,他很具亲和力,学生大胆的各抒己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