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中适用摘 要 基础设施理论是指当独占者控制了基础设施,即其竞争对手进入该市场所必须使用而又无法经过合理的努力复制的资源时,就负有必须和竞争对手交易的义务。该理论中的“基础设施”是指一个设施可以令其他人无法取得,且其他人无法合理地实际复制,同时也是竞争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所必要的设施。 基础设施理论是从美国谢尔曼法第二条发展出来的,它在美国、欧盟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反垄断法中有着广泛的适用。基础设施理论最初仅适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等有形物理设施,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形的知识产权领域也有适用的余地。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借助技术标准的统一性、公开性和普遍适用性使权利人在竞争市场上形成了独占的支配地位,当这些权利人拒绝其所有的知识产权于竞争者时,无异于是将他人逐出相关市场,妨害了公平的竞争秩序,构成了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形成了垄断。 我国目前还处在以进口知识产权为主的阶段,在经济中的很多领域尤其是IT界,都属于后来跟进者,缺少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但正是这些领域的网络效应尤其强大,特别是某些技术标准已经构成了其市场的进入壁垒,以至于当其所有人拒绝交易时,我国的同类企业根本无法参与竞争。从维护我国产业利益,保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和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基础设施理论的引入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正在建立之中,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选择通过技术标准增强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影响力也是形势所需,为了避免在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中出现偏差,为了预防知识产权人利用技术标准限制竞争,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我们也有必要引入基础设施理论。 我国出台不久的反垄断法中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和附则中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定、专利法中规定的强制许可条款都给我国适用基础设施理论留下了空间。反垄断法无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行为加以系统而全面的调整或规制,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制实施许可制度利益的天平都过分倾向了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在反垄断法中以基础设施理论这种具体操作规则来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条例、规章或指南中用基础设施理论强化专利强制许可条件,让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领域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具体司法操作中,借鉴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于MCI Communication Corp. V. AT&T, Inc.一案中所确定的四个要件来进行判定即可。 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与价值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历史考察的方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对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领域中的适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关键词:基础设施理论;知识产权;强制许可;反垄断Abstract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claims that when a monopolist has controlled a essential facility which is necessary to a competitors access to a market, and the competitor is inability to practically or reasonably duplicate, the monopolist has the duty to deal with the competitor. The “essential facility” is a facility which competitors are not able to access and practically or reasonably duplicate and is necessary to their access to a market.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developed from Section 2 of the Sherman Act. It is applied to antitrust laws of America, European Union and Taiwan widely. At first, application of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was in tangible physical facilities like highway, railroad and brid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is still applicable room in intangi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eld. Using unitarity, publicity and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of technical standa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bined with technical standard makes obligee forming market dominant position. When oblige rejects authorizing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other competitors, he does nothing else but excluding them from related market. It hampers fair competition order, abuses market dominant position and constitutes monopoly. Now our country is in the stage of impor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y economic fields especially IT lack their own core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Network effect is particularly strong in these fields, especially when some kinds of technical standard have formed market entry barriers, other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are not able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 wh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holders refuse to deal. In order to safeguard industrial interests of our country, protect market competit ion order and keep the sustained,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arket economy, it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On the other side, national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s in the middle of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bined with technical standard is inevitable outcom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situation needs us to increase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luence through technical standard, in order to avoid error in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and prev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ers restricting competition and gaining illegal interests by technical standard,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is also needed. The regulation of the compulsory license of patent in our country and conducts of abusing dominant position in our antitrust law make the appliance of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feasible. Antitrust law cant adjust conduct of ab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letely which lacks effectiveness and maneuverability. According to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the heavier side of the interests balance tends to be on the part of social public. It has no strict limiting condition. Set up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in antitrust law to regulate abusing market dominant position conduct, perfect compulsory license system through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regulation or guide and let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domain of antitrust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 the process of specific judicial practice, author suggests to use four facts method established in case of MCI Communication Corp. V. AT&T, Inc. by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seventh circuit to verdict. This paper uses comparative method, normative and value analysis method, historical review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etc to do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appliance of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to antitrus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domain. Key words: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ulsory license; antitrust 目 录 引 言 3 第一章 基础设施理论概述 5 第一节 基础设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5 一、基础设施理论的产生 5 二、基础设施理论的发展 5 第二节 基础设施理论的适用条件 7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7 二、适用基础设施理论的要件 8 第二章 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中的适用 12 第一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领域适用的可行性 12 一、与技术标准结合的知识产权构成“基础设施” 12 二、与技术标准结合的知识产权拒绝许可构成垄断 13 第二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领域适用的合理性 14 一、反对理由综述 14 二、反对理由评析 15 三、合理性结论 16 第三章 基础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现状 18 第一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美国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 18 一、立法发展 18 二、司法实践 18 第二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欧盟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 20 一、立法发展 20 二、司法实践 20 第三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 23 一、基础设施理论在我国台湾地区“专利法”中的适用 23 二、基础设施理论在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中的适用 23 第四章 我国适用基础设施理论的现实意义 26 第一节 规范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26 第二节 防止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利破坏我国市场竞争秩序 26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领域建立基础设施理论的构想 28 第 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现状 28 一、强制许可制度 28 二、反垄断法 29 第二节 基础设施理论在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构建 31 一、立法指导思想 31 二、具体立法构想 32 参考文献 35 后 记 38 引 言 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诉我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Hua wei America, Inc和Future Wei Technologies。思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也是路由器的倡导和首用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世界通信技术出现了两大重要的发展潮流,一是异步传送模式(ATM),另一个是互联网协议(IP)。当时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AT&T等大公司都把制定国际电信标准的主要精力放在了ATM技术上,而对IP技术未予以重视。由此一些新兴的互联网设备制造商便采用私有协议进行生产。所谓私有协议(Private contract)是指一种用于连接不同设备实现这些设备之间信息顺利传输的规则。私有协议实际上是一系列不对外公开的企业标准,具有封闭性、垄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能帮助企业实现对技术细节和关键内容的控制。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呈爆炸式发展,IP的发展远远超过了ATM,由此ITU和ISO才加速对IP网络通信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但是此时原有的各个私有协议已经把持了IP网络通信市场,上升为事实标准。为了把已有的设备兼容,新一代的设备制造商就必须沿用或者至少兼用已有的私有协议。 思科公司作为第一代网络信息设备供应商拥有大量的私有协议 。又由于思科拥有世界网络交换机69的市场份额,路由器75的市场份额 ,故而其大多数私有协议已经成为了事实标准。中国华为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应美国客户的要求提供了符合思科私有协议的设备。2003年1月22日,思科系统公司和思科技术公司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联邦地方法院起诉,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IOS(互联网操作系统)源代码,而且华为Quidway系列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技术文件、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等软件侵犯了其版权,还有5项与路由器协议有关的技术侵犯了其专利权。 该案的出现,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国人除了感情上的愤怒不平外,更多地是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理性思考。我国目前还处在以进口知识产权为主的阶段,在经济中的很多领域尤其是IT界,都属于后来跟进者,有许许多多类似于华为的企业,它们都缺少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但正是这些领域的网络效应尤其强大,特别是某些技术标准已经构成了其市场的进入壁垒,以至于当其所有人拒绝交易时,我国的同类企业根本无法参与竞争。如何采取一种合法有效的方式打破这种僵局就成为了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而起源于美国的基础设施理论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路。 由于思科一直拒绝许可其私有协议中所含有的知识产权,所以其他厂商要么不采用思科的私有协议并因为无法与大量思科的产品兼容而被迫退出市场,要么采用其私有协议而冒被思科起诉的风险。其实,从兼容性的角度考虑,思科私有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其他厂商生产相同或者相关设备的必需条件,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从这些知识产权所依附的技术已经成为该行业通用的事实标准和思科在该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可以证明思科在该市场拥有垄断地位;在其技术已经不是最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思科一直保留该技术,拒绝向其他任何竞争者许可的行为足以说明其是利用私有协议为自己保留该产品及相关市场。所以思科的行为理应受到“基础设施理论”的规制。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理论的适用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1丁邦开:竞争法律制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黄勇、董灵:反垄断法经典判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4季晓南:中国反垄断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 5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6孔祥俊:中国现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 7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 8刘宁元、司平平、林燕萍:国际反垄断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阮方民:欧盟竞争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邵建东: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沈四宝、刘彤: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典型案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 12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 13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14许光耀:欧共体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 15徐明贯:技术转让国际惯例,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文论文: 1葛现琴: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1999年第10期。 3姜宇、袁正:网络效应、互联互通与来自中国电信业的经验,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4林平:反垄断中的必需设施原则: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东岳论丛2007年第2卷第1期。 5黎彦玲:电信网间互联互通在政府监管下与市场博弈中前行,电信网技术2007年第2期。 6李剑:反垄断法立法价值的冲突与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7李轩: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及反垄断规制,商业时代2006年第9期。 8明华、杨莉:基础设施原理在反垄断法中的适用,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1期。 9缪剑文:知识产权与竞争法,法学1999年第6期。 10田尧:拒绝交易的反垄断分析,新视角2005年第8期。 11王晓晔:我国最新反垄断法草案中的若干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王晓晔: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行为的法律管制,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13许春明、单晓光:“专利权滥用抗辩”原则由ITC飞利浦光盘案引出,知识产权2006年第3期。 14许岭:以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谢红慧:欧盟竞争法中的“必要设施原则”,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6文学国:拒绝交易,王保树编滥用与规制:反 垄断法对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1年。 17谢小冬:反垄断法草案“减负”,今日中国2006年第3期。 18尹新天:TRIPS协议与制止知识产权滥用,专利工作动态2000年第11期。 19祝红霞:专利权滥用的界定与分类研究,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6期。 20周琳静、殷继国:从知识产权滥用看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完善,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21张占江:自然垄断行业的反垄断法适用以电力行业为例,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22郑鹰: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世界标准信息2007年第3期。外文论著: 1Alden F. Abbo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and Antitrust Polic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04, Vol34. 2Andreas Heinemann, Compulsory Licenses and Product Integration in 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Assess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Microsoft Decision 2005, Vol36. 3Davis Aitman and Alison Jones, Competition Law and Copyright: Has the Copyright Owner Lost the Ability to Control is Copyright? E.I.P.R.2004. 4Ilkka Rahnas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xternal effects and anti-trust law, Leveraging IPRs in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James F. Rill, 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制造行业标准操作流程指南
- 企业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框架
- 技术文档撰写与审核流程模板
-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模板
- 智能化装备安全防护责任书9篇
- 美丽的天池300字9篇
-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协议文本
- 企业文档分类管理与搜索工具
- 供应链稳定持续承诺函8篇
- 企业风险管理标准化工具与应急预案制定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2930.8-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