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复习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符号 商代甲骨文 西周散氏盘铭文 秦朝书同文 一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发展历程 商代 商周 秦朝 秦朝 春秋战国 新石器时代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文字混乱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秦汉 演变规律 由繁到简 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 稳定 兰亭序 唐摹本 祝枝山 黄庭坚 柳公权 张旭 二 书法的演变 自发阶段 国家统一 文字统一 小篆 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 隶书 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 社会危机 士人群体形成 工具的改进 王羲之 行书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张旭怀素 草书 楷书 狂放不羁 注重规范法度 理论成熟 宋代重文 市民阶层兴起 苏黄米蔡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 有意无法 经济繁荣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自觉阶段 虚玄灵动 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岩画 彩陶刻画 马远 夏圭 古拙 神秘 浪漫 以形写神 吴带当风 民间风情 发展繁荣 不拘成法 帛画 顾恺之 八大山人 张择端 自然 质朴 浪漫 注重写意 注重写意 吴道子 画圣 三 绘画的发展 宗教人物画 文人山水花鸟画 民间风俗画 小说插图 年画 注重写实 送子天王图 局部 夏圭 清明上河图 问题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类别和特点 1 写实 写意两大风格 宫廷和民间绘画重写实 文人画重写意 融诗 书 画 印为一体 2 不求形似 讲求神似 意境和气韵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自由灵活 郑燮的 墨竹图 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 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A 原始岩画B 中国文人画C 汉代帛画D 民间绘画 清明上河图 A 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B 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C 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活跃D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民间文化的发展 C 画家的性格 D 统治者的提倡 B B A 先秦文学与汉赋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 南方民歌 句式灵活 易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及作品 屈原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共305篇 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感强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1 特点 以楚辞为基础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及作品 西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风 骚 1 诗经 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 商朝到春秋初期B 西周初到春秋中期C 西周初到春秋初期D 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2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 老子 B 甲骨卜辞C 楚辞 D 诗经 3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声明D 学者的解释4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 北方注重说理 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描绘神奇瑰丽境界 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 中原B 齐鲁C 楚地D 巴蜀 B D A C 唐诗 诗歌的黄金时期 1 政治 2 经济 3 文化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南北 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王勃 陈子昂 高适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白居易 现实主义 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 杜牧 李商隐 伤时感世 历史沧桑 反馈练习 学以致用 鸟飞返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的这首诗A 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B 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C 体现了张扬个性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 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反馈练习 学以致用 关心民间疾苦 自言 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昌龄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 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 分属哪个流派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2 他们的诗歌各有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原因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 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 唐朝走向衰弱 社会现实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 宋词和元曲 经济 随着商业发展 城市的繁荣 物质基础 政治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便于抒发感情 社会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 句子长短不齐 更便于抒发感情 婉约派 柳永 北 李清照 南 豪放派 苏轼 北 辛弃疾 南 1 宋词 1 繁荣原因 2 特点 3 宋词派别及代表 2 元曲 代表人物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明清小说 1 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 兴起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唐朝 传奇 短篇小说 柳毅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 奠基 明清 小说 蓬勃发展 空前繁荣 2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社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 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社会结构 市民阶层扩大 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 元曲 春秋 诗经 战国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 四 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逐渐平民化 通俗化 明清时代 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A 白话文开始兴起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 思想控制放松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 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 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 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 在发展中 高雅文化消失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C B A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赋 诗 词 话本 小说B 诗 赋 词 话本 小说C 赋 词 诗 话本 小说D 词 诗 赋 话本 小说明末文人袁宏道说 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 不少书籍 原板未行 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 红楼梦 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其谐音为 原应叹息 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 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 其谐音为 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 B A C 五 戏曲的发展历程 1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2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3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4 百戏之祖 5 古代戏曲的鼎盛 傩戏 宋代南戏 元代杂剧 昆曲 国粹京剧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发展 乾隆末年 徽剧进京 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形成新剧种 京剧 同治 光绪年间 走向成熟 出现 同光十三绝 清末民初 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民国以来 走向世界 老生 武生程长庚 卢胜奎 张胜奎 杨月楼 谭鑫培 小生徐小香 旦角梅巧玲 朱莲芬 时小福 余紫云 老旦郝兰田 丑角杨鸣玉 刘赶三 京剧产生的原因包括 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汉调 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汇 艺术家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同光十三绝 的努力A B C D 京剧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在A 乾隆时期B 道光时期C 嘉庆时期D 同治 光绪时期徽调 汉戏 昆曲 秦腔经过五六十年的互相交流 融合 从而产生了声腔 剧目 表演都别具一格的新剧种 京剧 200多年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 更加丰富多彩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 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C D D 15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 新史学 中称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 军事史和外交史 而且还是经济史 人口史 技术史和习俗史 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 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 喝故衣 探搏 饮食 剃剪 纸画 令曲之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 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部为京腔 秦腔 戈阳腔 梆子腔 罗罗腔 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班 清 钱泳 履园丛话 卷十二材料三金阊 今苏州城西南 商贾云集 宴会无时 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 清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 卷上 1 娱乐演艺场所 2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扩大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瓦子 又名 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 2分 2 依据材料一 二 三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分 合作学习 解决疑难 1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2 影响文化发展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1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 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 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 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 随着文化的发展 知识群体的形成 成为书法艺术产生的动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危机的加深 使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4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 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 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 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 一统盛世 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 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 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 宋代重文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4 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 发展的因素1 政治 宗教因素 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 傩戏就带有巫术色彩 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 政治黑暗是宋 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 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 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 京剧产生的标志 徽班进京 是为乾隆皇帝祝寿 2 经济因素 在宋代以后 南戏 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3 文化因素 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 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的贡献 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 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影响文化发展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 政治 社会是否安定或者相对安定 国家是否统一 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统一安定 分裂 偏安 社会矛盾 腐败 2 经济 是否发展繁荣 提供物质基础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江南开发 3 阶级 士人阶层或市民阶层壮大4 思想文化 统治者文化政策 开放 压制 主流 5 文化交往 民族融合 对外交往 6 继承 前代文化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条件 专题小结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通俗化平民化 领先于世界 中国古代艺术 汉字书法 汉字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书法 楷书 草书 行书 特征 绘画 写实 风俗 人物画等写意 山水 花鸟 文人画等 戏曲 元杂剧 明传奇 清京剧 反映社会风俗 文人精神意境 1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 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 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说明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能反映或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结论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 经济的反映 2 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从何处而来的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根据以上理论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讨论升华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 世 字书法创意为形 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世博会 理解 沟通 欢聚 合作 的理念 世 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 状似美满幸福 相携同乐的家庭 也可抽象为 你 我 他 广义的人类 对美好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区空地租赁及旅游产品开发合同
- 2025年草书符号训练题库及答案
- 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创新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年5G网络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伸缩门的施工方案
- 钳工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北师大版2019
- 专题25.2随机事件的概率(原卷版)
- 合规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急性白血病课件
- 木粉尘防爆安全培训课件
- GB/T 46142-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快速响应矩阵码应用指南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餐饮四个人合伙合同协议
- 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及大纲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