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三路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新).doc_第1页
纬三路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新).doc_第2页
纬三路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新).doc_第3页
纬三路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新).doc_第4页
纬三路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2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1 2 2 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概况 1 2 3 试验段的选定试验段的选定 2 2 4 填料填料 2 3 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3 3 1 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 3 3 2 机具的准备 机具的准备 3 3 3 试验的准备工作 试验的准备工作 4 3 4 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准备 4 4 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 5 4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5 4 24 2 试验段施工方法试验段施工方法 6 4 2 1 原地面清表 特殊路基处理原地面清表 特殊路基处理 6 4 2 2 掺生石灰闷料掺生石灰闷料 6 4 2 3 测量放样测量放样 6 4 2 4 上土上土 6 4 2 5 翻松 掺灰翻松 掺灰 6 4 2 6 拌和拌和 7 4 2 7 整形整形 7 4 2 8 碾压碾压 7 4 2 9 养护养护 8 4 2 10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8 5 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 9 5 1 路基土石方工程一般规定路基土石方工程一般规定 9 5 2 土方路基土方路基 9 5 2 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9 5 2 2 实测项目实测项目 9 5 2 3 外观鉴定外观鉴定 10 6 安全 环境保证措施 安全 环境保证措施 11 6 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11 6 1 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构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构图 11 6 1 2 职责分工职责分工 11 6 1 3 文明生产小组人员电话录文明生产小组人员电话录 12 6 2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2 6 2 1 施工现场安全要点施工现场安全要点 13 6 2 2 施工用电安全要点施工用电安全要点 13 6 3 环境保证措施环境保证措施 14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1 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初步设计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 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 2008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 200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01 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 1 20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 2008 1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北岸接线道路路基试验段 K1 485 K1 515 工程施工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1 工程工程概述概述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江北接线段 北起蒲珠公路 南至规划丰子河路南收费 站 全长 1 75Km 路基土方数量 186520m3 特殊路基处理长度 1 716km 本合同段 路基有主线路基 N 线 S 线路基 主线路基全宽 60 米 其中中间带 8 米 7 0 米 中央分隔带 2 0 5 米路缘带 行车道宽度 2 2 3 75 2 3 50 米 侧分带宽 2 2 0 米 两侧各设非机动车道 4 5 米宽 人行道 4 5 米宽 N 线 S 线路面均宽 2 3 5 米双车道 两侧各设 0 5 米宽路缘带 土路肩 0 75 米根据需要设置 2 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概况概况 本项目为长江河谷漫滩地貌 地形开阔平坦 地面高程一般为 4 6m 相对高 差很小 场地属下扬子地层区 六合至巢县地层小区 古生代地层均有沉积 中新 生代地层也比较齐全 区域附近震旦系 白垩系出露较广 中生代地层出露不全 零星分布 基岩露头主要分布在场地北西的老山山脉 区内第四系地层主要有中更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2 新统 Q2 上更新统 Q3 全新统 Q4 上更新统 Q3 和全新统 Q4 地层 以冲积类型为主 分布于长江河谷地带 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 本项目范围内的主 要不良地质为软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有二层软土发育 2 3 试验段的选定试验段的选定 在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内组织土方施工队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北岸接线均为软土地基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方案处 理 且试验段水泥搅拌桩强度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本试验段定于纬三路过江通道工 程 北岸接线道路 K1 485 K1 515 试验段长 30 米 宽 70 米 原地面平均高程约 4 89m 填土高度 1 87m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4 填料填料 根据设计图纸 I B 2 S1 中本项目所需土方设计暂按远运借土计列 路基施工 时应尽量利用隧道弃渣 本项目隧道施工中外弃的渣土为砂土 经项目部试验室及 监理试验室对砂土取样试验 该砂土填料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为保证砂土填筑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满足路基压实度标准及施工要求 对 砂土填料进行掺灰处理 填料掺灰的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 清除耕植土补偿 20cm 厚 原地面压实补偿 20cm 厚 根据不同地基 处理情况采用 5 石灰处治土或碎石垫层计量 桥头锥坡 路堤填筑均采用 5 石灰 处治 预压期沉降大于 10cm 的软土路段 沉降补偿采用 7 处治土补填 2 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以下 80cm 填 7 质量比 石灰土 非机动车道路床 顶面以下 8cm 填 7 石灰土 人行道下填筑素土 3 搅拌桩处理路段 基底填 2 层碎石垫层 总厚 40cm 包括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为保证压实质量 路基两侧各超填 30cm 宽素土 4 为了使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根据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 2004 的要求 路基压实标准须按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规定的重型击 实标准 分层压实 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3 表表 2 4 1 路基填筑材料要求表路基填筑材料要求表 压实度 路基部位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 cm 填料最小 CBR 值 机动车道 分隔带 非机 动车道 人行 道 填料最大粒 径 mm 上路床0 40 8 96 95100 下路床40 80 5 96 95100 上路堤80 150 4 94 94150 下路堤150 以下 3 93 93150 零填及挖 方路床 0 30 8 96 95100 3 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3 1 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 表表 3 1 1 主要人员主要人员配置配置计划表计划表 3 2 机具的准备 机具的准备 经 理 副 经 理 总 工 技 术 员 安 全 员 试 验 员 测 量 员 质 检 员 材 料 员 工 段 长 设备操 作员 普工 12182872244050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4 表表 3 2 1 施工机械施工机械 设备 设备配备计划表配备计划表 序号机械 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土方施工队 1 挖掘机 EX2006 2 推土机 8021 3 振动压路机 YS22t1 4 铁三轮压路机 25t3 5 洒水车 6m31 6 装载机 ZL501 7 自卸车 5t10 8 铧犁 旋耕机 3 9 路拌机 1801 10 平地机 1 11 水准仪DSZ2 2 12 全站仪徕卡 TCRP1210 1 3 3 试验的准备工作 试验的准备工作 按照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在料源场进行取土试验 包括液限 塑限 塑性指 标 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含水量试验 密度试验 相对密度试 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强度试验 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溶盐含量试验 3 4 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准备 1 组织有关人员全面认真地熟悉 核对设计文件 了解设计意图 核对地 形地质资料 制定合理可行的现场施工方案 2 按专业划分 系统的编制测量 试验 技术值班和质量 安全检查各项 工作细则 3 对施工区域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种地上 地下管道 管线 文物等进 行广泛深入的调查 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协商解决并协助移除或保护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5 4 路基路基试验段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 4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简介 石灰处治砂土在填筑现场附近闷灰 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打 好方格 推土机摊铺 铧梨翻耕 旋耕机拌灰 压路机压实 施工顺序为 自卸车装运 人工摊铺 铧犁翻耕 旋耕机 路拌机拌灰 平地机整平 振动 压路机碾压 图图 4 1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原地面处理 碎石垫 层 施工放样 打方格 取土场取土 掺生石灰闷料 改良土运至现场 推土机摊铺 粗平预压 打方格二次掺灰 翻耕 拌和 振动压路机碾压 平地机细平 振动压路机碾压 三轮压路机碾压 保湿养生 报验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6 4 24 2 试验段试验段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4 2 1 原地面清表 特殊路基处理原地面清表 特殊路基处理 在填筑前试验段路基已完成原地面清表 特殊路基处理且达到设计要求 具备 路基填筑施工条件 4 2 2 掺生石灰闷料掺生石灰闷料 经现场试验检测后确定砂土含水量较高 现场砂土含水量 13 9 采用生 石灰块闷料处理 以降低含水量 4 2 3 测量放样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基线和导线点 用全站仪测出路基边线和路基中心线 直线段每隔 10m 设置一根边线桩和一根中心桩 在木桩上用红笔标明桩号及高程 打方格 7m 8m 画线 根据松铺厚度 做白灰墩 控制填土的松铺厚度 并将仪器等 调试好备用 以便对路基填筑施工 4 2 4 上土上土 用挖掘机装土到自卸车上 从取土区运送土方至指定路基位置 土方路基每层按压实后厚度不超过 20cm 控制 对于填料中存在的少量大块因 硬质岩 派专人剔除出去 填料最大粒径路基部位不超过 15cm 路床部位不超过 10cm 土方清理采用人工清理 人工对土方中包含的植物根茎 包括取土坑范围内的 垃圾等非适用材料进行清除 清除物弃运至弃土区 检测填土的含水量 保证该土的最佳含水量 暂定为 11 9 的 2 以内 若 碾压密实经试验检测后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当土的含水量小于上述含水量要求时 应计算加水量 用洒水车均匀适量的洒在土中 并用旋耕机拌和均匀 也可采用在 取土前一天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 使其均匀渗入土中 当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 要将土摊开 晾晒 并确定最终的最佳含水量 4 2 5 翻松 掺灰翻松 掺灰 采用旋耕机 铧犁机进行土方翻松 翻松厚度为松铺厚度 应注意不要翻松过 深 防止机械破坏下一层路面 机械应沿路基纵断面方向进行翻松 确保翻松土壤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7 的均匀性 翻松完成后 用石灰在面层上打 7m 8m 的方格 计算出方格中所需石 灰的总量 按计算出的每格石灰用量 到指定的方格内人工摊铺 石灰摊铺应均匀 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的位置 同时按照计算出的石灰用量 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 换算出每个方格中 需要的石灰体积 除以方格面积 得出石灰的松铺厚度 石灰摊铺完成后 量测石 灰的松铺厚度 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4 2 6 拌和拌和 用铧犁机翻松土方 再用旋耕机配合打碎 拌和 3 4 遍 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 深度 使灰土层全部翻透 也应防止翻犁过深 过多的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若翻耕拌和后效果不好 再用宝马进行 1 2 遍拌和 确保灰土拌和均匀 拌和均匀后 实验室取样做灰剂量测定 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则继续翻松 掺灰及拌和 达到要求后上报监理办 4 2 7 整形整形 1 5 灰土拌和均匀后 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 在直线段 平地机由 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必要时 再返回刮一遍 2 对于局部低洼处 应用齿耙将其表层 5cm 以上耙松 并用新拌的混合 料进行找平 3 如需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 不应形成薄层 贴补现象 4 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5 在整形过程中 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 2 8 碾压碾压 掺灰完成后 用压路机对试验段路面进行碾压 碾压时 灰土表面要潮湿 碾 压遵循 平行与路基中轴线的方向先两侧后中间 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的操作程序 压实 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 2km h 以内 碾压分初压 复压和终压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8 1 初压 即静压 采用 22t 振动压路机 关闭振动装置 先静压两遍 起 整平和稳定混合料的作用 压路机每遍静压后项目部试验室测定其压实度及含水量 并做好现场试验记录 水准测量高差且记录 2 复压时打开振动装置 小振两遍 再开大振往返震动 当压实密度达到 设计和规范要求时复压停止 压路机每遍复压后项目部试验室测定其压实度及含水 量 并做好现场试验记录 水准测量高差且记录 3 终压时压路机静压 1 2 遍 4 然后用三轮压路机收面 表面应稳定 无明显轮迹及平整密实 项目部 试验室测定其压实度及含水量 水准测量高差且记录 根据现场试验检测数据确定 碾压参数 5 碾压时 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3m 纵向行 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 0 3m 6 在碾压过程中 如发现土过干 表层松散 应适当洒水 如土过湿 发 生 弹簧 现象 应采用挖开换灰土等措施进行处理 再进行碾压 4 2 9 养护养护 5 灰土压实后进行洒水养护 4 2 10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程序进行施工 摊铺一次 性到位 确保取土区土方中没有树根及杂物 2 采用铧梨先向下初翻松 然后用旋耕机进行打碎 确保翻松土壤的均匀 性 3 翻松完成后 用石灰在面层上打 7m 8m 的方格 计算出方格中所需石 灰的总量 按计算出的每格石灰用量 到指定的方格内人工摊铺 石灰摊铺应均匀 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的位置 4 用旋耕机与铧犁配合拌和 3 4 遍 若翻耕拌和后效果不好 再用宝马进 行 1 2 遍拌和 确保灰土拌和均匀 5 掺灰完成后 用震动压路机对试验段路面进行碾压 平行于路基中轴线 的方向 一般碾压 4 6 遍 然后用三轮压路机收面 表面应平整密实 确保压实度 在 93 以上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9 6 当出现弹簧 起皮 开裂等现象时 即为该层局部地方含水量过大 需 要挖开 翻晒 再次旋耕 并压实 7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 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 留 5 8cm 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 前段留下未压部分 应再加部分灰土 并与后 一段一起碾压 5 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 5 1 路基土石方工程一般规定路基土石方工程一般规定 1 土方路基和石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技术指标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 路 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 指二级及以下公路 两档设定 其中土方路基压实度按高 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三档设定 2 本章规定的实测项目的检查频率 如果检查路段以延米计时 则为双车 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最低检查频率 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 相 应增加检查数量 3 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 并符合附录 B 规定 路基其他检查项目均在路 基项面进行检查测定 4 路肩工程可作为路面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定 5 服务区停车场 收费广场的土方工程压实标准可按土方路基要求进行监 控 5 2 土方路基土方路基 5 2 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 应清除地表植被 杂物 积水 淤泥和表 土 处理坑塘 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2 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 经认真调查 试验后合理选用 3 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 每层表面平整 路拱合适 排水良好 4 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 避免冲刷边坡 勿使路基附 近积水 5 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 不得滥开滥挖 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 弃土场进行修整 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5 2 2 实测项目实测项目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10 表表 5 2 25 2 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其他公路 项次检查项目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 公路 三 四 级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0 0 300 0 30 9494 零填及零填及 挖方挖方 m m 0 0 800 0 80 96 96 95 95 0 0 800 0 80 96 96 95 95 94 94 0 80 1 500 80 1 50 94 94 94 94 93 93 1 1 压实压实 度度 填方填方 m m 1 501 50 93 93 92 92 90 90 按附录按附录 B B 检查 检查 密度法 每密度法 每 200m200m 每压实层测每压实层测 4 4 处处 3 3 2 2 弯沉弯沉 0 01mm 0 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附录按附录 I I 检查检查 3 3 3 纵断高程 mm 10 15 10 20 水准仪 每 200m 测 4 断面 2 4 中线偏位 mm 50100 经纬仪 每 200m 测 4 点 弯道加 HY YH 两点 2 5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 米尺 每 200m 测 4 处 2 6 平整度 mm 1520 3m 直尺 每 200m 测 2 处 10 尺 2 7 横坡 0 3 0 5 水准仪 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1 8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 尺量 每 200m 测 4 处 1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11 5 2 3 外观鉴定外观鉴定 1 路基表面平整 边线直顺 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 单向累计长度每 50m 减 1 2 分 2 路基边坡坡面平顺 稳定 不得亏坡 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 单向 累计长度每 5Om 减 1 2 分 3 取土坑 弃土堆 护坡道飞碎落台的位置适当 外形整齐 美观 防 止水土流失 不符合要求时 每处减 1 2 分 6 安全 环境保证措施 安全 环境保证措施 6 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北岸接线道路路基试验段施工安全小组人员按北岸工区项目部人员进行设置安 排 6 1 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构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构图 图图 6 1 1 安全生产小组领导机构图安全生产小组领导机构图 6 1 2 职责分工职责分工 组长 施瑾伟 副组长 周永忠朱守忠韩晓明赵会兵 作业工区 班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工程 部 唐 晓 鹏 设 备 部 袁 中 林 综 合 办 梅 舒 明 物 资 部 郭 长 标 合 约 部 符 文 质 检 部 王 勇 安监 部 李天 华 测 试 张 郁 财务 部 谢云 虎 调 度 室 解 月 生 总工 办 张迎 堂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12 1 施瑾伟 项目经理 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项目部的安全生 产工作 2 周永忠 项目书记 分管北岸接线道路文明施工工作 3 朱守忠 副经理 分管北岸接线道路安全工作 4 赵会兵 总工 分管北岸接线道路工程技术 质量工作 5 韩晓明 副经理 分管项目部生产工作 6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6 1 3 文明生产小组人员电话录文明生产小组人员电话录 6 2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序 号 姓名职务移动电话 1施瑾伟组2周永忠副组3赵会兵副组4韩晓明副组5朱守忠副组6 安全生产 小组 谢云虎组7张迎堂组8唐晓鹏组9解月生组10袁中林组11梅舒明组12符文组13王勇组14张郁组15蔡越组16李天华组17 安全生产 小组 王凡组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 北岸接线道路 路基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13 根据路基施工特点 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 如安全帽 工作服 防护眼镜 橡 胶手套 防尘口罩等 在岗前对现场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特殊工种持 证上岗 1 工地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工程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 各机台兼职 安全员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活动日 2 开工前 工地配备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 1 张贴安全标语 设备安全警示牌 设备防护装置要安全可靠 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 3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保护零线用黄 绿双色线与配电箱及机具外壳 作可靠的电器连接 4 夜间施工须有充足的照明 6 2 1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安全要点安全要点 1 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工地设置专职安全 检查员 及时发现 处理安全隐患 2 制定各工种安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