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论语》十则《秋水》《捕蛇者说》《马说》复习课件_第1页
语文版《论语》十则《秋水》《捕蛇者说》《马说》复习课件_第2页
语文版《论语》十则《秋水》《捕蛇者说》《马说》复习课件_第3页
语文版《论语》十则《秋水》《捕蛇者说》《马说》复习课件_第4页
语文版《论语》十则《秋水》《捕蛇者说》《马说》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翻译十则 论语 2 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 仁 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3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 4 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5 本文有很多语句都成为了成语 请找出几个 并翻译 论语 十则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成人之美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7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8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9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的目的是什么 为别人办事与朋友交往温习知识 忠 尽心力 信 诚实 习 温习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 学习别人的长处 借鉴别人的短处 仁以为己任 1 翻译下列句子 1 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 2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 者 我之谓也 3 河伯欣然自喜 4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 望洋向若而叹曰 6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7 泾流之大 两矣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8 河伯始旋其面目 9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10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秋水 2 按要求填写句子 1 写大海辽阔的句子是 2 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3 河伯 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的原因是 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 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不辨牛马 3 有哪两个成语出自本文 4 文章除设喻说理之外还运用了对比手法 请举例说说 5 本文以什么为喻 说明了什么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1 写景对比 百川灌河 不辩牛马和北海难穷 不见水端 2 河神前后认识对比 欣然自喜和望洋向若而叹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 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如果骄傲自大 就难贻笑大方 1 翻译下列句子 1 君将哀而生之乎 2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 3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4 苛政猛于虎也 5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2 按要求填写句子 1 中心句 2 最能代表蒋氏观点且统摄蒋氏答话的句子是 3 异蛇的外形是 4 异蛇剧毒表现在 5 异蛇有什么功用 6 写出对比的语句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 可以已大风 挛 瘘 疠 去死肌 杀三虫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其余 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7 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8 作者发出慨叹 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 9 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 哪句话概括这一现实 3 余闻而愈悲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两句话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如蒋氏同意了作者 更役 复赋 的劝告 对本文的主题表达有何影响 余闻而愈悲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苛政猛于虎 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结论难以立脚 5 吾恂恂而起 中的 吾 指谁 6 谨食之 的目的是什么 7 蒋氏不以捕蛇为苦 反 熙熙而乐 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蒋氏 时而献焉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1 翻译全文 2 按要求填写句子 1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 食马者 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是 马说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表明造成千里马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的原因的句子是 7 对 食马者 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8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 愚妄无知 表现 食马者 以 知马者 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9 结尾点明中心主旨的句子是 10 表明愚妄无知 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1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12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 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 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 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 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 这种遭遇与本文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 相应的句子是 3 本文采用 托物寓意 的写法 本文的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各有喻指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 指人才 伯乐 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 愚妄无知 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4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 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5 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 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 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 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在讲究 素质 的今天 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 适应环境 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 没有遇到伯乐 怎样才能避免 骈死于槽枥之间 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 首先 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 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 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 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 加餐 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 千里马最终成功了 显然 策不以道 食不尽材 鸣不通意的境况 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6 你是怎么理解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的 7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 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千里马寓人才 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先有伯乐 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要发现人才 爱护人才 否则 人才就会被埋没 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在韩愈看来 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8 清代龚自珍的诗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 试加以说明 9 读完本文后 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 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 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 请畅谈你的看法 两种方法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