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武威第十七中学 文欣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篇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下面我从文本、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处理。不妥之外,敬请指正。一、说文本(一)文本特点及地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曾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本文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生态、自然”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目标的设置及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在识字与写字上,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鉴于以上的教育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积累“沧海桑田”等词语。2 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3 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4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从中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辅。2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并关注环保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本文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四)教学难点感受本文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二、说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这样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收获。因此,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诵读法。本文语言感染力强,适合学生诵读,因此我采用诵读法。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如罗布泊过去与现在对比鲜明的图片、月牙泉的歌曲等,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3感悟延伸法。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感悟延伸。我主要印发余秋雨的沙原隐泉与潘岳的西风胡杨推荐学生阅读,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本课的教学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教学用具主要是多媒体课件。三、说学法我班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逐步养成了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摘抄积累、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鉴于此,我首先布置学生预习:1独立查找工具书,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2自读课文,初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3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查找有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另外,为了尽可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具体的学法还包括:1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勾画圈点法:勾画出课文描写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句子,完成表格。3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出示课题并播放歌曲月牙泉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需要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导入语:你能想象这四幅图片所展示的竟是同一个地方罗布泊吗?为什么曾经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绿洲竟会在短短年之后,面目全非,变成茫茫大沙漠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设计意图: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对比鲜明的四幅图和导入语既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又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认知。(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五个步骤:第一步:检查学生处理生字、生词的情况,注意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知识辨析字音、字形,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第二步:自由浏览课文,在书上勾画圈点出描写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句子,填写“罗布泊今昔对比情况表”。(表格由多媒体出示)要求使用从课文中寻找到的相应词语。昔(教师提供)今(学生完成)清水盈盈黄沙滚滚绿洲死湖仙湖干湖热闹繁华荒凉萧瑟令人神往令人恐怖第三步:罗布泊由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文中勾画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第四步: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第五步: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设计意图:这五步要求各不相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既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四)探究写法,拓展延伸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本文写作特色,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只适时作指导。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集体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第二步,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怎么从身边做起,保护岷江河?设计意图: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也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让他们活读书,有自己的思考。(五)结束语(播放歌曲月牙泉)富兰克林说:“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难道真的要到井水干涸了,人类才会真正觉醒吗?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响应作者的呼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岷江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设计意图:用歌曲营造氛围;用深情的结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六)布置作业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岷江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