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汕头一模)人民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汕头一模)人民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汕头一模)人民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汕头一模)人民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汕头一模)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某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查阅到一部文献名为钦定台规,其部分目录见右图(图6)。该学者研究倾向最可能是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监察制度 d宗法制度 图613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对文中 “法律制度”的诠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a包括僵化落后的土地制度 b包括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包括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包括国有形式的井田制度14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 b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15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图7),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16清政府曾颁旨宣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 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这表明 a清政府阻挠民族工业发展 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日益贫弱 c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d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17“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开展工人运动18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它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国国内永久和平 c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个偶然事件 d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19当代历史学家哈勒维评论某国的政治制度时说“(它)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聚了以往岁月(中世纪)的陈物遗迹。”哈勒维评论的是 a美国政制 b英国政制 c法国政制 d苏联政制201932年,一位纽约市的妇女给政府官员写信说:“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表明 a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 b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经济 c民众要求维持自由竞争 d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主义21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我相信在野蛮和毁灭生命财产方面,俄国革命远远大于法国革命。后者至少拥有政府的外形而前者哪一样都不具备。它是一个沸腾着的、专制与暴力的大锅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反对俄国无产阶级政权 b斯大林模式引发美国的不满 c美苏冷战中的意识形态对立 d美国否定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到一段史料:“(60年代)法国不满美国的柏林政策,谋求独立发展核武器,并且认为美国在滥用储备通货的地位,继续购买黄金向美国施压。”小组成员对该史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了不同解读,解读有误的是a甲:可用于研究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乙:可用于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 c丙:可用于研究西方阵营的冷战政策 d丁:可用于研究两极格局的形成23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瓦特与万能蒸汽机第卷 非选择题38(26分)“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已相继出现,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表3)表3一天天读革命歌曲代数运动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外语运动三天天读农业语文运动四天天读农业代数运动五天天读语文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六天天读外语军训运动(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12分)(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分析)(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39(26分)“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全书 村抖二:西方哲学界提出的七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1)自然动力论(古希庸);(2)神学动力论(中世纪);(3)人性动力论(14世纪);(4)理性动力论(18世纪);(5)竞争动力论(19世纪)(6)民本动力论;(7)合力论。 根据徐伟新、刘德福的社会动力论 材料三:在中国史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观的认识,“文革”前和“文革”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阶级斗争动力论,近20年来,影响较大的是生产力动力论。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与生产力水平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社会前进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看法,可以概括为“制度动力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看法(2009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朱熹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人性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