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伶官传序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仇雠(chu) 凯(ki)旋 遗(y)恨 骄奢(sh)B离散(sn) 沉溺(n) 剔(t)除 俳(fi)优C度(d)曲 宝藏(cn) 勖(x)勉 系(j)颈D囊(nn)括 发(f)誓 缱(qin)绻 伶(ln)人解析B项中“散”应读sn,“剔”应读t,“俳”应读pi;C项中“藏”应读zng,“系”应读x;D项中“发”应读f。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追求本源B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仇恨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你,你的D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祀解析恨:遗憾。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把/连词,表顺承关系;C项,均为介词,当时;D项,不定指代词,没有谁/副词,不能。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函梁君臣之首B一夫夜呼C苍皇东出D手注善药解析A项,“函”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匣子装;B、C、D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解析A项,“人事”,古义指人为之事;今义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至于”,古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相当于“以至于”;今常作另提一事的连词。D项,“从事”,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去”或“按某种方法处理”。答案B阅读提升层(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9题。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组练,丝编的绳索。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全都。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来。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比喻微小的事。解析本:考究原因。答案C7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也相同B和相同,和不相同C和不相同,和相同D和不相同,和也不相同解析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代词,代庄宗。于:介词,表被动;介词,表“藏”的处所,在。答案D8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D文章以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解析B项,“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答案B9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译文:_(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译文:_答案(1)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流下的泪水沾湿衣襟,(那场面)是多么衰颓啊!(2)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同他抗争。(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廖氏文集序欧阳修自孔子没而周衰,接乎战国,秦遂禁书,六经于是中绝。汉兴,盖久而后出,其散乱磨灭,既失其传,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如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甚者。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而不知伪说之乱经也,屡为说以黜之。而学者溺其久习之传,反骇然非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欲夺众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之从也。余以谓自孔子殁,至今二千岁之间,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矣。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焉,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同予说者既众,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夺也。夫六经非一世之书,其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以无终极视数千岁,于其间顷刻尔。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衡山廖倚,与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遗文百余篇号朱陵编者,其论洪范,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始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尔,若偁者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然则举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数千岁乎!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诗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以其不达而早死,故不显于世。呜呼!知所待者,必有时而获;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苟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喜与偁不相求而两得也,于是乎书。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序。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诸儒因得措其异说于其间措:放置,安放B屡为说以黜之黜:罢免C则众人之所溺者可胜而夺也夺:使之改变D知所畜者,必有时而施畜:蕴蓄解析B项,黜:排斥。答案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 解析A项,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为助词,的。B项,前者为介词,用;后者为介词,“凭借的身份”。C项,两者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项,前者与动词连用,构成“所”字结构;后者与“为”合用,表示被动。答案C1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欧阳修和廖偁“不相求而两得”的一项是()余尝哀夫学者知守经以笃信以为九畴圣人之法尔,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岁,而有与余同于今世者未尝闻余言,盖其意有所合焉其德行闻于乡里ABC D解析说的是作者对当时人们只学习不思考的状况的痛心。说的是廖偁的高尚德行。答案A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在文章的开始直陈自己对儒家经典中一些非正统言论的怀疑。B欧阳修很明白,在当时他的意见是不会被理解的,但是他坚持认为,时间会证明真理。C欧阳修没有直接表现自己找到知己后的欣喜之情,而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找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欢欣。D欧阳修之所以对廖偁的身世、文章等作简要介绍,唯一的目的就是突出他对廖偁所具有的怀疑精神的由衷称赞。解析D项,“唯一的目的”错,还有一个目的是和文章的题目相照应。答案D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反骇然非余以一人之见,决千岁不可考之是非。译文:_(2)以无终极视数千岁,于其间顷刻尔。译文:_(3)其德行闻于乡里,一时贤士皆与之游。以其不达而早死,故不显于世。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骇”“然”“非”“考”,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终”“极”“视”“尔”,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德行”“游”“达”“显”。答案(1)他们反而都吃惊地责怪我,说我凭借独自的见解,去决断几千年来不可考证的是是非非。(2)用它们的没有尽头来和几千年作比较,几千年也只不过是顷刻罢了。 (3)他的道德品行在乡里闻名,当时的贤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为不得志而过早地离开人世,所以没有在后世扬名。 【参考译文】自从孔子去世后,周朝便衰败了,历经战国后,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活动,儒家的传统著作“六经”也随之失传。汉朝兴起后,很久之后这些前代的典籍才陆续出现,这些书籍不少都散落、消失了,失掉其真传,然后许多儒家学者趁机就把他们的非正统言论掺杂到这些书籍里面去,如河图洛书里,怪诞虚妄的学说就非常多。我曾经悲哀地认为那些只知道墨守经书,并对其深信不疑的做学问的人,他们不知道这些欺人之谈是在扰乱经典,我多次写文字排斥这些欺人之谈。但是学习的人却被长久流传下来的经文迷惑了,他们反而都吃惊地责怪我,说我凭借独自的见解,去决断几千年来不可考证的是是非非,说我想要改变许多人所深信不疑的东西,只有我自己在坚守,没有一个人认同我的见解。我认为从孔子去世,到现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个欧阳修,他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再过两千年,怎么能够知道没有一个这样的人,和欧阳修持相同的见解呢?再过两千年,将会再次出现一个这样的人。到时就有三个这样的人了,那么后代的人不用再等千年就有持相同看法的人了。赞同我的说法的人已经很多了,那么批判众人所沉溺已久的说法的观点便可获得胜利并且足以改变那些人的看法了。“六经”不是属于某一个时代的书籍,它们将与天地一样没有终点并且长久存在,用它们的没有尽头来和几千年作比较,几千年也只不过是顷刻罢了。这就是我所期盼的在久远的后世能够出现的事情,而我并没有想在当今时代有所求取。衡山的廖倚,和我交往了三十年。后来,他整理了他的哥哥廖偁遗留下来的文章一百多篇,取名朱陵编,遗文中在论述洪范时,也认为“九畴”是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并没有乌龟从洛水中背出书来的事情。我这才知道不用等待千年,在当今时代就有和我不谋而合的人。当初我等待这样的人在后世出现,希望能有因为我的见解而赞同我的说法的人,像廖偁,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的说法,但是他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这样看来,当今时代,本来就有不用去寻找却可以和我见解相同的人,又何必去等待几千年后有这样的人出现呢?廖家住在衡山,他们世代以能作诗而闻名于湖南。而廖偁尤其喜欢古文,擅长写文章,他的道德品行在乡里闻名,当时的贤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为不得志而过早地离开人世,所以没有在后世扬名。唉!懂得有所等待的人,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有所收获;懂得蕴蓄才智的人,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有所施展。如果有志向,不必去刻意追寻就会有与其不谋而合的人。我为廖偁和我不用相互寻求而能心志一致而高兴,于是我写下了这段文字。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欧阳修写了这篇序言。语言表达层1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了一项关于“背诵古诗文”的调查,现选取其中两组数据。第一组: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是否有用的调查,觉得“值得庆幸,受益终生”的占36.8%,觉得“当时难过,现在受用”的占35.4%,仅19.3%的受访者觉得“现在也没啥用”。第二组:受访者还能背出的古诗文,以35篇(34.6%)居多,20.0%的人能背出610篇,20.8%的人能背出10篇以上。这些篇目的背诵时期,主要以小学(60.2%)和中学(59.8%)为主。(1)请根据第一组数据,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不超过20字):_(2)请根据第二组数据,提出一条建议(要求不超过20字):_解析通过第一组数据的比较,前两个问题中相关的地方应该是“背诵古诗文”有实际价值,以此可以作出概括。第二组数据的比较,主要强调对古诗文的背诵要在中小学阶段落实。答案(1)超七成受访者觉得幼时背诵古诗文至今受用。(2)中小学阶段要多背诵古诗文(或“背诵古诗文在中小学阶段要加大力度”)。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岭南历代著名中医学家重视南方炎热多湿,地处卑下,植物繁茂,山岚瘴气,虫蛇侵袭等环境因素,着眼于南方多发、特有疾病的防治,勇于吸取_,充分利用本地药材尤其是草药及海洋药物资源,_。岭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物健康领域药用饲料需求增长与投资机会报告
- 机械设计课程作业与复习资料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保合规要求解读报告
- 高中进化生物学课后答题辅助资料
- 2025-2030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迭代方向与供应链安全战略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布局优化与价值链分配机制分析报告
- 施工单位例会记录标准范本
- 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及审计方案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练习
-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表
- 深圳市房屋租赁合同书(空白)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合同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组织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钢结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电力应急电源装备测试导则》
- 海水鱼类增殖放流记录表格、人工标志、增殖放流验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