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汉维双语)_第1页
【同步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汉维双语)_第2页
【同步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汉维双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 一、根据拼音填字组词ju( )起 门mi( ) y( )死ln( )陷 血p ( ) kn( )qin( )二、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陷入)B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C一桩桩的事实,使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兴)D书中自有颜如玉。(颜色)三、选词填空1、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_(A阻碍 B妨碍 C妨害)交通。2、受到群众_(A责问 B质问 C询问)之后,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3、这是多么_(A宽广 B宽阔 C广阔)的心胸啊! 课后能力提升阅读下文,然后答题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找出它们的反义词。伟大 富强 2、“敲门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周恩来却说”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以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呢?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崛 楣 轧 沦 泊 铿 锵二、D三、1、C、B2、B3、A课后能力提升:1、渺小贫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