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 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若植物的有效成分易水解,则不宜采用哪种方法提取()a压榨b萃取c蒸馏d渗析2(2分)提取植物芳香油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然后冷却,将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以此来获得植物芳香油在此方法中,运用了哪些操作手段()蒸馏 压榨 萃取 干馏 分液abcd3(2分)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b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d芳香油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离4(2分)物质的提取是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下列关于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精油挥发得就容易,所以在高温下蒸馏效果好一些b为了充分蒸馏玫瑰精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c在乳浊液分离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分开,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d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精油5(2分)对于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萃取过程中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b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还需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c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d在浓缩前,不需要过滤,因为萃取液中没有不溶物6(2分)对胡萝卜素粗品进行纸层析鉴定过程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颜色不同b大小不同c形状不同d层析后的色素点数不同7(2分)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正确的是()a每次点样后,可用注射器直接点样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8(2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b乙醇和丙酮不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虽然它们也是有机溶剂,但它们与水混溶c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d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9(2分)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发挥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10(2分)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恒定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定时拧松瓶盖放出co2c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型酵母菌d变酸的酒表面常有一层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菌膜11(2分)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12(2分)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kpa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灭菌后再倒掉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内部13(2分)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31o5土壤稀释液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14(2分)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单细胞挑取法选择培养分离abcd15(2分)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消毒灭菌 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光照 充足的养料abcd16(2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7(2分)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8(2分)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bcd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活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适宜温度182530351518室温主要用途酿酒、发面酿醋、酸奶制作腐乳制作泡菜aabbccdd19(2分)下列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a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对操作者进行消毒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20(2分)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1(2分)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d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与接种密度22(2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23(2分)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24(2分)如图为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在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培育优质小麦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c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25(2分)如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激素使用情况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的使用顺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6(9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灭菌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70%酒精浸泡 d过滤(3)步骤x表示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菌落(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分解为nh3和14co227(11分)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2)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还必须满足、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3)菜坛要密封的原因是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如何调整?(5)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28(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验)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处理(3)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29(14分)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表示的是过程,x代表的是,表示的是过程,表示的是诱导过程(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为成熟花粉具有(3)对植株进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30(8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和(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若植物的有效成分易水解,则不宜采用哪种方法提取()a压榨b萃取c蒸馏d渗析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蒸馏、压榨和萃取(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解答:解:水中蒸馏是植物芳香油提取最常用的方法,若水中蒸馏导致原料焦煳或有效成分水解等,则不宜采用此法,但可用压榨或萃取的方法来提取渗析是指利用半透膜将溶胶中的杂质(小分子、离子)分离出去的方法,可用来提纯植物芳香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方法,熟练掌握提取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2分)提取植物芳香油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然后冷却,将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以此来获得植物芳香油在此方法中,运用了哪些操作手段()蒸馏 压榨 萃取 干馏 分液abcd考点:提取芳香油 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然后冷凝将油水混合物分层,分离油层和水层,进一步获得植物芳香油的方法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的方法涉及了蒸馏和分液故选:c点评:对于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实验流程和相关的操作步骤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2分)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b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d芳香油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离考点:提取芳香油 分析:萃取法一般适宜用于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还会受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解答:解:a、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a正确;b、只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油才能用萃取法提取,b正确;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c正确;d、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时,芳香油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后,再把有机溶剂蒸发出来,剩余芳香油,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对萃取法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4(2分)物质的提取是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下列关于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精油挥发得就容易,所以在高温下蒸馏效果好一些b为了充分蒸馏玫瑰精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c在乳浊液分离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分开,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d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精油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能够随水蒸气一同蒸馏,适合采用蒸馏法提取解答:解:a、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玫瑰精油的品质就比较差,a错误;b、如果要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就需要延长蒸馏时间,b正确;c、在乳浊液分离的时候,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有利于水和油层分开,c正确;d、水和油层分开后,为除去精油中的少量水分,应在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精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意在强化学生对蒸馏法提取芳香油的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5(2分)对于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萃取过程中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b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还需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c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d在浓缩前,不需要过滤,因为萃取液中没有不溶物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提取的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实验室中常用纸层析法进行胡萝卜素的鉴定解答:解:a、萃取过程中由于萃取剂是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所以要采用水浴加热,a正确;b、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管,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b正确;c、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萃取液将来流入冷凝装置,剩下的就是胡萝卜素,c正确;d、在浓缩前,需要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6(2分)对胡萝卜素粗品进行纸层析鉴定过程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颜色不同b大小不同c形状不同d层析后的色素点数不同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原理是胡萝卜素等不同的色素可以溶解于层析液,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由于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在滤纸上扩散位置也不同,色素得以分离解答:解:标准样品的样点比较纯,通过纸层析的结果只有一个点提取的胡萝卜素的萃取样品含有其它色素杂质,通过纸层析的结果都有两个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纸层析法的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2分)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正确的是()a每次点样后,可用注射器直接点样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原理是胡萝卜素等不同的色素可以溶解于层析液,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由于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在滤纸上扩散位置也不同,色素得以分离解答:解:a、用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上点样,a错误;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b正确;c、丙酮属于水溶性溶剂,不能作为层析液,c错误;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放在装有层析液的密封的玻璃瓶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纸层析法的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难度适中8(2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b乙醇和丙酮不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虽然它们也是有机溶剂,但它们与水混溶c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d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1、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此外,还有考虑萃取效率、对人的毒性、是否易燃、有机溶剂是否能从产品中完全除去,会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等问题,因此选取萃取剂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2、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尽量细小,所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溶液进行点样,而且点样过程要快速细致,而且一次点样完成后,需用风吹干后,再进行下一次点样解答:解:a、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a正确;b、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b正确;c、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c正确;d、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尽量细小,所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溶液进行点样,而且点样过程要快速细致,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重点考查萃取剂的选择,要求考生识记胡萝卜素的特点和理化性质首先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其次选择萃取剂时,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求考生理解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考虑9(2分)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发挥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考点:制作泡莱;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分析: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解答:解:a、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a错误;b、发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此外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也发挥了发酵作用,b错误;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因而能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c错误;d、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目的是保持坛内的无氧状态,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2分)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恒定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定时拧松瓶盖放出co2c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型酵母菌d变酸的酒表面常有一层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菌膜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解答:解: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相对温度,而不是恒定,a错误;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要定时拧松瓶盖放出co2,b正确;c、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c正确;d、变酸的酒表面常有一层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菌膜,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2分)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果酒发酵过程中拧松瓶盖的目的是释放二氧化碳,在果酒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长毛、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其中加盐腌制时,应逐层加盐解答:解:a、在果酒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呼吸作用减弱,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a正确;b、醋酸菌在氧气和糖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c、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变成酒精,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c正确;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应逐层加盐,近瓶口处需铺厚一点,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a选项,需要考生明确拧松瓶盖的目的是否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12(2分)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kpa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灭菌后再倒掉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内部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无菌操作,包括灭菌和消毒两种方式,消毒的方法有巴氏消毒法、酒精消毒、煮沸消毒法;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2、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3、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解答:解: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0kpa,a错误;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b错误;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灭菌后再倒掉,c正确;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表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在于灭菌是用强烈的物理方法杀死了全部的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13(2分)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31o5土壤稀释液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考点: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本题是与分解尿素的菌的分离与计数有关的题目,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然后经过系列稀释,制备1031o5土壤稀释液;a正确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b正确c、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刚果红指示剂是用于分离分解纤维素的菌;c错误d、分解尿素的菌在分解尿素时产生氨气,氨气能使酚红指示剂显红色,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d正确故应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制备稀释样液,常用的接种方法,刚果红指示剂和酚红指示剂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解尿素的菌的分离的操作过程的掌握和运用14(2分)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单细胞挑取法选择培养分离abcd考点: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选择纤维素丰富的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解答:解: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培养,正确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明确各种分离的方法15(2分)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消毒灭菌 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光照 充足的养料abcd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步骤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解答: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操作,所以需要消毒灭菌,正确;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需要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正确;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需要避光,否则会形成维管组织,错误;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充足的养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条件,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要求考生明确脱分化过程需要避光,而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16(2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据图分析,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故a错误;b、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故b错误;c、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c正确;d、过程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的原理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7(2分)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考点: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腐乳的制作原理:起主要作用的是真菌中的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腐乳制作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的含量过低,不足以杀菌,若腐乳的含量过高,则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解答:解:a、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该蛋白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a正确;b、腐乳制作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b错误;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c正确;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腐乳制作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考生要能够识记腐乳制作的原理;识记制作过程中酒精和盐的用量,能够分析用量少或多对腐乳制作的影响;识记腐乳制作的过程18(2分)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bcd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活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适宜温度182530351518室温主要用途酿酒、发面酿醋、酸奶制作腐乳制作泡菜aabbccdd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解答:解:a、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可用于酿酒、发面等,a正确;b、醋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035,可用于酿醋,而参与酸奶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b错误;c、毛霉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518,可用于制作腐乳,c正确;d、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可用于制作泡菜,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2分)下列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a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对操作者进行消毒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涉及无菌操作的技术,其中主要涉及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不能杀灭芽孢和孢子,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和巴氏消毒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解答:解:a、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涉及无菌操作的技术,其中主要涉及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化学药剂消毒,b正确;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因为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即高温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等应用干热灭菌,酒精擦拭属于消毒,不能杀灭所有微生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涉及无菌操作的技术,关键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20(2分)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考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应该进行计数,根据选项,可以看出采用的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解答:解:a、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a正确;b、然后进行对土壤稀释液进行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正确;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c正确;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起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识记内容,理解、识记稀释涂布平板法,就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21(2分)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d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与接种密度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和培养条件、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及接种密度等,其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是主要影响因素解答:解: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和培养条件等,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不是任何发育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组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一般的说,选择单核期的花药成功率最高,定花粉发育时期的常用方法是醋酸洋红法,并且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外植体分化的程度及时更换培养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花药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22(2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或分类微生物时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解答:解:a、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a错误;b、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法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b错误;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错误;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两种接种方式的理解与运用23(2分)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考点: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分析:生物实验中的实验可以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等空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