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Port接口.docx_第1页
DisplayPort接口.docx_第2页
DisplayPort接口.docx_第3页
DisplayPort接口.docx_第4页
DisplayPort接口.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isplayPort接口关于DisplayPort标准:Displayport接口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公布了DisplayPort显示接口标准的最终版本:DisplayPort 1.0。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根据设计,DisplayPort既支持外置显示连接,也支持内置显示连接。VESA希望笔记本厂商不仅使用DisplayPort连接独立显示器,也能使用它来直接连接液晶显示屏和主板,方便笔记本的升级。为此,DisplayPort接口也设计得非常小巧,既方便笔记本的使用,也允许显卡配置多个接口。DisplayPort 1.0规格支持单通道、单向、四线路连接,数据传输率10.8Gbps,足以传送未经压缩的视频和相关音频,同时还支持1Mbps的双向辅助通道,供设备控制之用,此外还支持8位和10位颜色。在数据传输上,DisplayPort使用了“micro-packetised”格式。VESA还表示,DisplayPort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在今后不断加入更多新内容。与消费电子领域内的HDCP类似,DisplayPort也可以通过128位AES加密实现对HD视频数据的拷贝保护。事实上,VESA也盯紧了消费电子市场,声称DisplayPort同样可以很方便地连接电视、DVD播放器等设备。VESA在一年前左右开始开发DisplayPort,而之后不久,特别利益组织(SIG)提出了UDI(通用显示界面),可以同时兼容HDMI和DVI,而这一点正是DisplayPort所缺乏的。不过,UDI虽然可以通过HDMI支持HDCP反盗版系统,但就像DVI,或者说不像HDMI和DisplayPort,它不支持音频信号传输。UDI 1.0预计本季度完成。DisplayPort的支持者有戴尔、惠普、联想、飞利浦、ATI等,UDI得到了Intel、LG、苹果、国家半导体等的拥护,NVIDIA和三星等则同时支持DisplayPort和UDI DisplayPort在2008年的情况:制定DisplayPort接口标准的组织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于日前参加了2008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电子展(CES2008),并且在展会上详细的介绍了有关下一代显示设备接口DisplayPort 1.1的相关情况。实际上早在2006年5月,VESA就对外发布了Displayport 1.0标准,这是一种针对所有显示设备(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的开放标准,而在CES08上,VESA宣布目前DisplayPort已经更新到1.1版本,并做出了详细的报道和讲解。 关于DisplayPort这种全新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和显卡厂商都表示支持,日本dell已经在2007年12月率先推出支持DisplayPort接口的显示器Dell 3008,并且已经在日本上市开卖。加上在CES08上的宣传,可以预见2008年DisplayPort接口规格将会占据主导地位。 会议上,DisplayPort的重要负责人、Dell公司的Bruce Montag对现行的DisplayPort 1.1规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对今后DisplayPort的市场展望进行了说明。首先Bruce Montag表示,DisplayPort接口可以完美支持HDCP数字内容保护协议,并且可以同时传输音频与视频,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清一线通解决方案。 从性能上讲,DisplayPort 1.1最大支持10.8Gb/S的传输带宽,而最新的HDMI 1.3标准也仅能支持10.2G/s的带宽;另外,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QXGA(20481536)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19201200分辨率的色彩支持到了120/24Bit,超高的带宽和分辨率完全足以适应显示设备的发展。 谈到DisplayPort与HDMI的区别,Bruce Montag表示,HDMI最先是面向CRT而制定的规格,无论是HDMI还是其“孪生兄弟”UDI(实质是去掉HDMI的音频传输功能),两者都继承了DVI的核心技术TMDS,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DVI的扩展。DVI、HDMI、UDI的视频内容都以即时、专线方式进行传输,这可以保证视频流量大时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而DisplayPort一开始则面向液晶显示器开发,采用“Micro-Packet Architecture(微封包架构)”传输架构,视频内容以封包方式传送,这一点同DVI、HDMI等视频传输技术有着明显区别。也就是说,HDMI的出现取代了模拟型号视频,而DisplayPort的出现则取代的是DVI和VGA接口。虽然说DisplayPort采用微封包传输架构,但是超高的带宽绝对不至于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包”的现象;并且微封包架构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弹性大,以至于DisplayPort可以轻松实现分屏显示功能(一条DisplayPort连接线最高可支持6条1080i或3条1080p视频流。),DisplayPort可以在同一组Lane/Link(通道/连线)内传输多组视频,而这一切就是微封包架构赋予的力量。而使用交换式传输的DVI、HDMI等视频只能在一组Link内传输一组视频。另外,DisplayPort还有一条可实现双向通信的外部通道,传输速度超过了1Mbps,可以直接作为语音、视频等低带宽数据的传输通道,另外也可用于无延迟的游戏设备。Bruce Montag还表示,HDMI是在DV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都是用了TMDS信号传输技术,图像传输前数字型号必须经过TMDS电路转换成TMDS型号。而DisplayPort则实现了直接与面板的集成,可以直接驱动面板,从而可以大大简化LVDS电路,并且不再需要TMDS电路;这样的好处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可以节省液晶显示器的空间,以适用于开发出更轻、更薄的液晶显示器产品。另外,DisplayPort采用不对称的设计,具有锁住功能的接口可以防止用户误插拔,避免了因为误操作导致硬件上的损坏。对于今后的发展,Bruce Montag表示未来DisplayPort接口可能会实现像USB一样的通用通信功能,但他着重强调这仅仅是他个人的猜想。DisplayPort接口将会是未来显示设备的主要接口标准,将完全取代现今的DVI与VGA,甚至HDMI。相对于目前最先进的HDMI接口来说,DisplayPort有着更多的优势和更大的传输带宽,并且从可扩展性和外围设备兼容方面要远远强于HDMI接口;成本方面,DisplayPort不仅可以直接驱动面板,节省大量的电路费用和空间,并且该标准完全开放,并不需要支付如HDMI接口所涉及到的版权费用。我们预计,到2008年底或者2009年,DisplayPort将走向最巅峰的阶段。优势 DisplayPort接口现状未来DisplayPort诸多优势显现 DisplayPort 是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推动的数字式视讯接口标准,订定于2006年5月,目前1.1版本订定于2007年4月2日。该接口订定免认证、免授权金,是发展中的新型数字式音频视频界面,有意要取代旧有计算机屏幕,或是计算机的家庭剧院界面。今天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对DisplayPort 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展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了解一下。以下是现场展示的图片:DisplayPort Hub(一转三) 配备DisplayPort的笔记本DisplayPort投影机Matrox的DisplayPort Hub:TripleHead2Go DP Edition采用Mini DisplayPort接口输出四显示细节部分小机箱配置DisplayPort采用DisplayPort的显示器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技术文档和细节。DisplayPort PK HDMI 一场接口的遭遇战HDMI PK DisplayPort,谁会在未来的争夺中胜出主要对HDMI和DisplayPort两种适应高清时代的接口的主要特性、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并展望两种接口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消费者了解液晶显示器接口发展的趋势。DisplayPort全面解析 技术规格一览-究竟DisplayPort有何种魅力值得如此多的国际一线品牌重点推介,这是我们这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5年末,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宣布计划为平板电视、投影仪、PC以及DVD等图像信号源设备开发DisplayPort的新数字接口标准2006年5月,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正式发布了DisplayPort 1.0标准版。到今年7月,已经加强修正到了2.0版本。这就是DisplayPort接口的发展史。高带宽DisplayPort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带宽由于DisplayPort利用了目前执行速率为2.5Gbps的PCI Express电气协议层,从而获得4条通道,总和可以达到10.8Gb/s带宽。目前DVI的165MHZ(4.95Gb/s),HDMI 1.2a的带宽为4.95Gb/s,即便最新发布的HDMI 1.3所提供的带宽10.2Gb/s(目前支持的设备极少),都逊色于DisplayPort 1.0。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QXGA(20481536)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充足的带宽保证了今后大尺寸显示设备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而在未来DisplayPort版本规划中,VESA还准备将带宽提升一倍。高整合度DisplayPort的界面主要由两部分构成:Main Link(主连线)和Auxiliary Channel(辅助通道)。Main Link负责视频内容的传输,属于高速的单向输出;Auxiliary Channel负责内容之外的辅助信息传送,比如状态信息、操控命令、音频等,属低速的双向通信,可以用来整合一些低速的周边设备。和HDMI一样,DisplayPort也允许音频与视频信号共用一条线缆传输,支持多种高质量数字音频。但比HDMI更先进的是,DisplayPort在一条线缆上还可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四条主传输通道之外,DisplayPort还提供了一条功能强大的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的传输带宽为1Mbps,最高延迟仅为500s,可以直接作为语音、视频等低带宽数据的传输通道,另外也可用于无延迟的游戏控制。精简电路设计 降低成本HDMI是在DV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都使用了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信号传输技术,图像传输前数字信号必须经过TMDS电路转换为TMDS信号。而采用DisplayPort,数字信号可直接输出,不需要TMDS转换电路。不仅如此,DisplayPort同样可简化LCD内部设计。因为DVI、HDMI不能直接驱动时序控制器,所以VGA或TMDS信号输入LCD后,必须转换成LVDS信号。DisplayPort省掉了TMDS转换电路相比之下,DisplayPort则实现了与面板的集成,可直接驱动面板进行显示,精简了LVDS转换电路。特别是对于笔记本等便携设备而言,如果继续使用LVDS,无疑在保证高分辨率下是非常困难的,使用LVDS不得不进行复杂的布线。然而使用了DisplayPort,就大大的简化了布线。应用层面广DisplayPort针对内部和外部显示连接,采用通用的界面。内部显示连接包括笔记本电脑内部的显示界面或者LCD显示屏内部的显示界面。外部显示连接包括原设备(桌面电脑、机顶盒、DVD播放机或者游戏机)和显示设备(平板显示器、投影显示器)之间的界面。目前DisplayPort的外接型接头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型,类似USB、HDMI等接头;另一种是低矮型,主要针对连接面积有限的应用,比如超薄笔记型电脑。两种接头的最长外接距离都可以达到15米,虽然这个距离比HDMI要逊色一些,但已足够使用。DisplayPort的外接型接头DisplayPort的内接型接头除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外,DisplayPort还可用作设备内部的接口,甚至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数据接口。比如,DisplayPort就有取代LCD中液晶面板与驱动电路板之间主流接口LVDS(低压差分信号)接口的趋势。DisplayPort的内接型接头仅有26.3mm宽、1.1mm高,比LVDS接口小30%,但传输率却是LVDS的3.8倍。协议层上占优无论是HDMI,还是UDI(去掉HDMI的音频传输功能)都继承了DVI的核心技术TMDS,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DVI的扩展。DVI、HDMI、UDI的视频内容都以即时、专线方式进行传输。DisplayPort采用的是MPA(微封包架构,Micro-Packet Architecture)。封包式传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被证实在确保充足带宽的基础上,配以合适的流量管理措施,仍然可以满足即时性传输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频宽、流量管理配套依然是可行,且能比交换式传输有更多、更广的价值发挥,这正是DisplayPort选择微封包架构的理由。与交换式传输相比,微封包架构的一大特色就是弹性大。DisplayPort可以轻松实现分屏显示等功能,原因是DisplayPort可以在同一组Lane/Link(通道/连线)内传输多组视频,而这一切就是微封包架构赋予的力量。而使用交换式传输的DVI、HDMI等视频只能在一组Link内传输一组视频。HDMI先行一步 技术规格一览看完了DisplayPort一些特性,让我们来回顾一下HDMI的主要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两者的相同点与差别有所了解。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2002年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索尼、汤姆逊、东芝和Silicon Image七家公司联合组成HDMI组织,发布了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接口。HDMI与DVI一样,属于数字接口的一种。这种接口的技术特点如下:HDMI接口HDMI能高品质地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HDMI不仅可以满足目前最高画质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最先进的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而且只用一条HDMI线连接,免除数字音频接线。传输一个1080P视频信号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也只占用了4GB/s,带宽的余量还很大,HDMI标准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以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HDMI是基于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制定的,可以看作是DVI的强化与延伸。HDMI和DVI使用了相同的TMDS电器协议进行信号传输,针脚定义一定程度上和DVI近似,因此完全实现了HDMI和DVI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接。与DVI相比,HDMI接口的体积更小,而且可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DVI的线缆长度不能超过5米,否则将影响画面质量,而HDMI基本没有线缆的长度限制。只要一条HDMI缆线,就可以取代十多条模拟传输线,能有效解决家庭娱乐系统背后连线杂乱纠结的问题。HDMI可以看作是强化的DVI接口和多声道音频的完美结合。总结起来说:HDMI是一种数字接口,其针脚与DVI相同,向下兼容DVI,其具备更高的带宽,更小巧的体积,可以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稳定性更强。相同和不同点 DisplayPort HDMI大比拼这两种未来主流接口的相同与区别是什么呢?这章将主要解决这个问题。部分内容已在DisplayPort接口特性一章有所提及,这里只作总结性阐述。相同点接口小巧接口对比DisplayPort接口(左)与HDMI接口(右)都非常小巧与DVI和D-Sub相比,HDMI与DisplayPort设计都非常小巧,与USB接口大小差不多,对于在各种设备上的应用来说,拥有极高的便利性,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适应性而言非常有益。共线传输和HDMI一样,DisplayPort也允许音频与视频信号共用一条线缆传输,支持多种高质量数字音频。但DisplayPort一条线缆上还可实现更多的功能。不同点带宽不同DisplayPort DVI LVDS HDMI对比DisplayPort目前提供10.8Gb/s的带宽,日后将会发展至21.6Gb/s;而HDMI 1.3所提供的带宽为10.2Gb/s。传输方式不同DVI、HDMI、UDI的视频内容都以即时、专线方式进行传输。DisplayPort采用的是MPA(微封包架构,Micro-Packet Architecture)进行。驱动方式不同DVI、HDMI不能直接驱动时序控制器,VGA或TMDS信号输入LCD后,必须转换成LVDS信号。DisplayPort则实现了与面板的集成,可直接驱动面板进行显示,精简了LVDS转换电路。保密协议不同DisplayPort并不像HDMI、UDI那样采用HDCP,而是使用Philips为DisplayPort制订的一套DPCP(DisplayPort Content Protection)版权保护机制,该技术基于128位高速加密引擎,采用标准密钥交换方法,支持标准的RSA认证,提供高达2048位的密钥长度,保护技术比HDMI的HDCP更加可靠。由于DisplayPort的架构更富弹性,厂商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内容保护协议。是否收费不同DisplayPort与HDMI相比,最吸引厂商的则是其技术完全开放授权,不用另外支付授权费用。而每个采用HDMI接口的产品需要征收415美分的版税,如果与HDCP搭配授权,成本还要增加。而HDMI的物料成本也需花费20美元以上。使用两种接口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实实力对比 HDMI略微占优虽然DisplayPort在2005年就已经提出,并且技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正式版本在提出1年后的才发布,直至近期才有相应产品出现的消息,反应还是比较迟缓的。好在从得到的消息来看,从上游的视频芯片、板卡,中游的接线、接头,到下游的PC、消费电子产品,DisplayPort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相比之下,由于HDMI提出的时间比较早(2002年),HDMI全球已有超过500家注册公司,产品种类也多达百余种,并且市场上配备HDMI接口的设备已经达到1亿台左右,很多影音娱乐产品已经都在采用HDMI,如PS3,微软XBOX 360也已经加入HDMI接口。而目前市场中带HDMI的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投影仪)、显卡、DVD更是层出不穷。支持HDMI 1.3的输出设备索尼次世代游戏主机PS3先入为主的优势,让HDMI占领了大半江山。Displayport相应的产品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推出,而Displayport的支持者中已有不少已经推出了HDMI的产品,这使得在现实实力方面,HDMI已经明显占据了主动权,甚至可以说,就目前而言,Displayport与HDMI并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望未来走势 谁拥有未来主宰大权DisplayPort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开放式使用格局获得了业界的青睐,在技术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