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1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 认识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制度 军机处 探究与思考 1 明清时期为什么都要加强君主专制 2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3 为什么明太祖要废宰相 设置内阁 明朝内阁是如何演变的 4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5 明清内阁与西方内阁有何区别 6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7 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置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8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一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背景或原因和目的二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的影响 掌钱谷者出入钱谷 掌刑名者出入刑名 明太祖实录 卷190 力役过繁 赋敛过厚 明史 周敬心传 据统计 明太祖在位的洪武年间 1368 1398 全国大小武装起义达一百八十余次之多 一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背景或原因和目的 1 背景或原因 明清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 目的 为稳定 巩固封建统治 二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1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2 中央 1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原因 结果 2 设内阁 自秦始皇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废相原因 直接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元朝宰相权力扩大 胡惟庸案 根本原因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皇帝政务繁多 难以应付 废相结果 1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原因 结果 2 设内阁 1 创立内阁的原因 2 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废丞相后 皇帝政务繁多 3 内阁的性质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什么叫 票拟 什么是 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代皇帝的批红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君主专制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决定的事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左上图 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 军机处内景 左图 军机处的位置 军机处 a 最初名称设置时间 目的 c 特点 简 速 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b 职能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 负责往下传达 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 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至此 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三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直接影响 a 独断性和随意性 难免出现失误 b 官僚机构膨胀 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有利于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19 c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2 深远影响 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 一切用人听言大权 从无旁落 即左右亲信大臣 以未能有荣辱人 能生死者 清 乾隆帝 1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3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 皆为非法而有害 5 向国王请愿 乃臣民之权利 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 皆为非法 英 权利法案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议一议 明清内阁与西方内阁有何区别 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 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 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议一议 小结 围绕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结果 中央集权与皇权占了上风 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秦朝 建立 汉清 不断发展完备 演变 夏商周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隋唐 元 宋 单元小结 明 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清 设南书房 设立军机处 归纳 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 分封制 西周2 郡县制 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秦全国推行 3 郡国并行制 汉初4 行省制度 元 二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 1 三公九卿制 秦 2 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 3 三省六部制 隋唐 4 北宋 中书门下 枢密使 参知政事 三司使5 元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6 明 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7 清 雍正帝时 设立军机处 三 监察制的发展 1 秦 2 汉 3 唐 4 宋 5 明 御史大夫刺史观察使通判按察使 课堂检测 1 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 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A 丞相的废除B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 皇权的加强D 内阁的废除2 明朝建立以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 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三司 是指 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司 奴儿干都司 都指挥使司A B C D A B 3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 明太祖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 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4 依样画葫芦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某在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这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B 根据皇帝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 负责审核政令 A B 5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是因为 A 皇帝把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B 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C 军机处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D 军机处设立后 原来的权力很大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不再限制皇权 C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计 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 五条不中 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 乃至累年 乖谬既多 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政体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设五府 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事皆朝延总之 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 内阁大臣 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 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 则驳使再拟 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矣 帮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2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 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 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 请指出在丞相问题上 唐太宗和明太祖有何不同看法 同 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里 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异 唐太宗把皇权与相权协调起来 注意发挥丞相的辅助参政作用 明太祖把皇权与相权对立看待 从制度上取消相权 以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 3 根据材料三 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 4 综合上述材料 评价唐朝 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明朝中朝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 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 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5 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治国理论哪一位较为正确 综合 评价 唐太宗侧重分工 集体智慧 避免君主过份独裁而作出错误决定 但历史上也确有宰相弄权 明太祖总結了历史经验 侧重政府部门间之互相制衡 但却做成君主过分专权 沒有标准答案 秦汉的三公制度 是以丞相为首 百官隶属于皇帝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的地位 威胁皇帝的绝对权威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就是皇帝通过把相权一分为三 分割 削弱相权 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决定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 然而 国家政权的正常运作要求在皇帝的专制之下宰相有效地行使职权 而宰相权力的扩大又必然削弱帝权 威胁皇帝的绝对权威 皇帝既依赖宰相治理国家 又对宰相存有疑忌之心 于是就不时地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相权 再把剥夺回来的种种中央行政大权交给自己身边的亲信 这种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 正是 三公制 演变为 三省制 的内在推动力 在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下 君权与相权 皇帝与大臣 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 又有冲突之处 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 皇帝从资历较浅 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 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 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 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 剥夺其实权 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 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 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因此在封建社会里 皇帝治国变成了治官 治官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80所名校数学试卷
- 南渝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 南充拓展活动策划方案招聘(3篇)
- 固废焚烧施工方案(3篇)
- 珠宝引流促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私人银行开业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山坡建筑施工方案(3篇)
- 驾驶校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制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考题及答案
- 2025人教版(PEP)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2025年高考甘肃卷地理试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金融专业面试实战经验分享:金融行业常见面试题解答
- 2025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医医院创建三甲汇报工作大纲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一考试(税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卫星互联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四川卷试题答案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2025年郑州小升初选拔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押品评估准入考试题库
- 刑法基本原则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