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春望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到_。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5.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6.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10从炼字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泊秦淮 一、默写 二、练习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6、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年少万兜鍪”一句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这首词的上下阕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7这首词表达了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8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对该特点作简要分析。4、过零丁洋赏析题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3)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 (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4)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5)“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 和 ,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 。(6)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3.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经历的哪两件大事?6.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9. 颈联有怎样的写作特色?10.选择题。(1)下面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应为“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 则笔锋一转) (2)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12. 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 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 ”。2.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3.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4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同是宦游人”,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属州”联系起来了。D.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5、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的妙处。 6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6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题及答案1、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复杂心情:2、 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5、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志愿(或志向)。6、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8、.落红在这里比喻( ) 9、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10、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13、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14、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15、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16、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17、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1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19、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20、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21、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22、落红在这里比喻( )23、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写出了( )的复杂感情。24、全诗共四句,写诗人三种心境。25、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心。现在常被用来赞颂( )的精神。 【参考答案】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答案:1.望(1分)山河 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3.忧中思家4.示例: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5.D6.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7.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这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9.D泊秦淮答案1、朦胧,冷寂2、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3、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6、D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答案1.(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或”中国“。2.(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3.(3分)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案1、儒家经典 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 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 国家形势危急 个人命运漂浮不定 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比喻 虚实结合 2、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3、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4、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5、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响应号召起兵抗元。6、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或者: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7、直抒胸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8、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先激愤后激昂即可)9、“惶恐滩”和“零丁洋” 巧用两个地名表达双关的语义,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达作者特殊的心境。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渲染出作者抗原失败后惶恐不安的心态、孤苦无依的感叹。10.选择题B、C、D、C11.理解性背诵。(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参考答案:1.唐 “初唐四杰” 2. C 3.D 4、B 5、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己亥杂诗答案1、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2、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面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3、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4、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5、离愁继续忠心报国6、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对即可)7、示例: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生常理,但要能死得其所,便死得重于泰山,死得有价值能光耀史册,舍生取义,或为民族利益,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举例:谭嗣同、岳飞等。(意对即可)8、自己9、B10、C11、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12、花有情,死而不已,尚能化泥而护花13、诗人的马鞭。14、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8、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1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浩荡离愁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2、诗人自己23、诗人离京时及忧伤又愉快24、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悦,积极的人生态度25、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11.理解性背诵。(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默写:1.诗中既寓不必伤别之意,又起破题作用的两句是: 2诗中点明此别是别中别,尤其可伤的两句是: 3离别让人惆怅,让人感伤,但只要友情在,心境就十分豁达,所以王勃说: 4诗中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不要存儿女之态的两句是: 5诗中带给我们壮阔,辽远的意境,奠定感情基调句: 6诗中意似悲凉而胸襟旷达的句子: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李白面对友人汪伦折柳相送,满怀深情的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 8诗中表现离别时无须悲悲切切的句子; 9点明自身处境,被贬之远的诗句: 10诗中破题,交代朋友身份,体现作者和友人之间的感情产生共鸣的两句: 11秦观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诗中与此意境相似 的两句: 12唐代陆龟蒙离别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想到本诗中的两句: 13诗中寓含恢弘气势,为下文作铺垫句: 14抒发真挚情感,使得体贴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商银行2025西宁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植入物研发
- 工商银行2025天津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交通银行2025宜春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品牌建设成功案例
- 交通银行2025阜新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太原市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巴中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入党积极分子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解码2025年健康消费市场新趋势报告-尼尔森iq-202506
- 2025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 2025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
- YY/T 1955-2025组织工程医疗器械胶原蛋白术语
- 北京市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小学生借物抒情写法课件
- 抽水试验记录表格
- 工会换届经审工作报告
- T/CWAN 0099-2023液化天然气用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工艺规程
- 大学生宿舍行为规范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