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滑移率 ppt课件_第1页
应力滑移率 ppt课件_第2页
应力滑移率 ppt课件_第3页
应力滑移率 ppt课件_第4页
应力滑移率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力滑移率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诊疗价值 谭远超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五 重点攻关课题 一 背景和意义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 LIS 是指椎弓连续性中断椎体间移位所致的脊柱滑脱 Wiltse报道有11 下腰痛的患者被发现有峡部裂 在成人中的发病率高达5 8 1 91 的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腰背痛 50 的患者每天都出现疼痛 10 15 的患者出现严重和残废性的疼痛症状 2 1 2 卢世璧 王继芳等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第10版 2006 2007 2008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常用指标 一 背景和意义 一 背景和意义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常用指标 Meyerding分度法 将腰椎滑脱分为四度 移动程度在1 4以下者为 1 4 1 2者为 1 2 3 4为 超过3 4为 一 背景和意义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常用指标 滑脱角 与骶椎倾斜角相关 此角增大是滑脱的危险因素 大于55 时多需手术治疗 一 背景和意义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常用指标 正常范围 接近100 临床意义 表示椎体是否为矩形 滑脱时此值减小 但并不表示滑脱的进展程度 JOA下腰痛评分系统 一 背景和意义 多中心临床应用研究统计学分析 提出应力滑移率 应力位摄片 筋骨并重 辨病诊治 腰椎滑脱症 传统方法 只能描述腰椎滑脱的程度 无法预测手术复位效果 不能用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一 背景和意义 黄帝内经 曰 筋为纲 骨为干 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其主导病机是 骨为干 的功能失常 筋为纲 的 束骨 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NachemsonA 椎体间相互水平位移大于3mm或角度位移大于10 为腰椎失稳 3 洪天禄等首先采用过屈 过伸位摄片 通过测量滑脱节段的活动范围来推断滑脱节段的稳定性 4 3 NachemsonA Theroleofspinefusion Question Spine1981 6 306 4 洪天禄 唐天驷 董天华 等 节段性不稳在脊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的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 1996 16 412 二 应力滑移率的理论基础 过伸位移 过屈位移 过伸位椎间隙角度 过屈位椎间隙角度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脊柱侧位 站立位和牵引位摄片更符合LIS的椎间失稳特点 因此改用站立位 牵引位摄片 我们称为应力位摄片 在此基础上 为了更准确的表达失稳的椎间隙的应力活动情况我们提出了应力滑移率 StressSlippageRate SSR 这一概念 张恩忠 谭远超 孙文学 等 应力滑移率 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临床应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6 6 5 200 谭远超 张卫 张恩忠 等 应力滑移率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诊疗价值中华骨科杂志 2008 28 2 145 二 应力滑移率的理论基础 牵引重量为300N 牵引持续时间为120秒 摄站立侧位片 摄牵引侧位片 牵引支架 应力位摄片 c 应力滑移率 SSR 计算方法示意图及公式 应力滑移率公式推导过程及结果 实验设计 随机 双盲 多中心对照我们通过多中心对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 临床研究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102例安徽省太和中医院14例甘肃省中医院16例 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 男84例 女48例 年龄18 60岁 平均46 6岁 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12年 平均1年7个月 L5 97例 L4 33例 L3 1例 L5峡部裂合并L4 L5滑脱者1例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下腰痛 棘突间扪及台阶感99例 伴有下肢痛者82例 下肢皮肤感觉减退者67例 下肢肌力减退者59例 间隙性跛行者54例 鞍区感觉异常者3例 一般资料 按SSR标准分组法分为3组 组SSR 30 89例 手术治疗 组25 SSR 30 9例 接受动态观察 一旦SSR 30 或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 其中4例随访后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 组SSR 25 34例 采用对症处理或不处理 分组 向前滑移率 ASR 应力滑移率 SSR 术后复位率 ORR 下腰痛治疗评分 JOA 被试因素 应用SPSS15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SSR ASR与JO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分析影响JOA评分的因素 采用Pearson偏相关性分析对SSR ASR与手术复位率 ORR 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对三组的JOA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比较三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从而推断SSR标准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三组JOA评分改善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比较三组改善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 组ASR改善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 比较两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检验水准为双侧 0 05 P 0 05有显著差异性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论 应力滑移率比向前滑移率更能反映滑脱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患者的应力滑移率 向前滑移率与JOA下腰痛诊疗标准评分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 结果 应力滑移率与治疗前JOA评分成负相关性 其相关性系数为0 622 比向前滑移率与治疗前JOA评分的相关系数高出0 399 93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患者的应力滑移率 向前滑移率与手术复位率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 结果 手术复位率与应力滑移率呈正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为0 706 结论 应力滑移率越大 手术复位效果越好 应力滑移率 25 只需保守治疗25 应力滑移率 30 跟踪观察应力滑移率 30 需要手术治疗 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按照SSR分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ASR改变率比较 临床研究 结果 三组治疗前JOA评分间存在显著差异 SSR大小与滑脱椎体间稳定程度成正比 当SSR 30 滑脱椎体间稳定性较差 病情呈进展性 易在短期内形成严重症状 当SSR 30 滑脱椎体间稳定性较好 病情较为稳定 经对症处理 临床症状均能在短期内缓解或消失 结论 SSR与治疗前JOA评分的相关性比ASR更大 更能反映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SSR与手术复位率呈正相关 印证了临床观察结论 SSR越大 术中复位效果越好 术后疗效越佳 SSR用于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SSR临床意义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一 判断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脊柱稳定性 SSR大小与滑脱椎体间稳定程度成正比 当SSR 30 滑脱椎体间稳定性较差 病情呈进展性 易在短期内形成严重症状 当SSR 30 滑脱椎体间稳定性较好 病情较为稳定 经对症处理 临床症状均能在短期内缓解或消失 初诊时SSR 45 ASR 21 建议手术治疗 因患者坚决不同意 行保守治疗 随访显示 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24月后复查片 SSR 54 滑脱呈进展性 ASR 29 住院行手术治疗 术后临床症状好转 站立位摄片牵引位摄片 24月后应力位片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一 L5滑脱症 L5滑脱症 L5滑脱症 L5滑脱症 手术1月后拍片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一 站立位片牵引位片18月后站立位及牵引位片初诊时 SSR 15 ASR 23 治疗前JOA评分 8分 仅予对症处理 18月后复片显示 SSR 10 ASR 23 JOA评分 14分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一 L4滑脱症 L4滑脱症 L4滑脱症 L4滑脱症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二 术前估计术中复位和预测复位效果 SSR越大 术中复位越容易 复位效果越好 手术复位率越高 术前测量 ASR 21 SSR 41 术中发现 复位较为容易 术后摄片 复位较好 复位率为97 站立位牵引位术后1月摄片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二 L5滑脱 L5滑脱 术前测量 ASR 76 SSR 30 JOA评分为5分 术中发现 复位较为困难 术后摄片 手术复位率为80 术后JOA评分为14分 站立侧位片牵引侧位片术后半月摄片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二 L5滑脱 L5滑脱 可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应力滑移率 25 只需保守治疗25 应力滑移率 30 跟踪观察应力滑移率 30 需要手术治疗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三 L5滑脱 L5滑脱 站立侧位 牵引侧位 站立位位 SSR为13 保守治疗腰椎滑脱症 SSR为14 牵引侧位 L5滑脱 L5滑脱 保守治疗后18个月 初诊时 SSR 14 ASR 23 治疗前JOA评分 8分 仅予对症处理 18月后复片显示 SSR 13 ASR 23 JOA评分 14分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三 L4滑脱 L4复位良好 L4滑脱 术前 站立 牵引位片 单钉 沟槽加WDFC治疗腰椎滑脱症 SSR为39 术前测量 ASR 27 SSR 39 我们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复位率为100 疗效非常满意 18月后随访病人无任何不适 术后 正 侧位 四 SSR的临床应用 三 对867例患者临床应用结果 应力滑移率30 的患者546例 给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