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12题。1图中a处的地形为()a背斜 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2.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aa bbcc dd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a地,说明其地势高,为山地;结合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a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第2题,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说明该处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箭头指向d,而d只有一个箭头指出,由此可以判断出d为岩浆,c为岩浆岩;因为b经外力作用形成a,因此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答案:1.c2.a(2014年浙江宁波调研)读“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完成34题。3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a喷山岩海岭 b侵入岩海沟c沉积岩岛弧 d变质岩海盆4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a日本群岛 b地中海c新西兰南北二岛 d红海解析:第3题,甲处岩石形成时间较晚,海水深度较浅,应为喷出岩海岭。第4题,甲处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3.a4.d(2013年高考浙江卷)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甲地位于凹岸,河流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需要建水利设施,防治洪涝灾害。答案:d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地质构造发生的先后顺序。(2)甲地质作用和其形成岩石类型。(3)简述乙地地貌类型及其成因。解析:该地岩层受力弯曲形成褶皱,岩层断裂形成断层。甲处为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乙处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答案:(1)先褶皱后断层。(2)岩浆入侵。岩浆岩。(3)冲积平原。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从成因看,花岗岩生成的位置位于()a b c d2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解析:第1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在地层内部慢慢冷却形成的,即为花岗岩,故a正确;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为喷出岩,故b错误;为变质岩,属于沉积岩,故c、d错误。第2题,裸露在山脊上的岩浆岩首先由岩浆侵入其他岩层冷却形成花岗岩,然后经过地壳抬升,表层岩层被风化剥蚀和侵蚀搬运,最终使花岗岩出露地表,故d项正确。答案:1.a2.d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甲处地貌为()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4乙处()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d侵蚀作用明显解析:第3题,甲处海拔中部高四周低,为山地地形。岩层中部新周边老,为向斜构造。第4题,乙处海拔低于李家庄,不利于引水。乙处为背斜成谷,侵蚀作用明显,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地与甲地的地势差异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3.a4.d(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56题。5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6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 cd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获取甲、乙、丙三地砾石堆积物均分布在河流的凸岸的信息,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可知含有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第6题,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岩浆岩。从图中可获取处为岩浆岩的信息。答案:5.b6.b(2014年金华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冰蚀 b水蚀c风化与风蚀 d褶皱、断层8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a石灰岩形成之后 b页岩形成之前c变质岩形成之后 d石灰岩形成之前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图中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第8题,侵入岩已侵入到石灰岩层,故侵入岩一定是在石灰岩形成后侵入的。答案:7.b8.a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10孔的孔深可能是()a245米 b300米 c345米 d355米10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a12116 b1097c12109 d1197解析:第9题,10孔位于等高线300400米之间,其岩层面标高为55米,故其孔深应位于245345米之间。第10题,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其脊线海拔应高于两侧的岩层,故d项正确。答案:9.b10.d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abcdef bbacdfeccbdafe ddcbafe12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a花岗岩 b沉积岩c大理岩 d玄武岩解析: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结合六幅图可知其形成过程:先形成沉积岩(cb),再在干热条件下氧化(d),再经抬升或倾斜(a)、节理、裂隙发育(f),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丹霞地貌。答案:11.c12.b(2014年长沙调研)读“某河流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14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第13题,甲为河口的三角洲,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流速降低,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第14题,由于不断地向源头侵蚀,瀑布最终消失。答案:13.a14.c二、综合题15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判断理由是_。(2)a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3)已知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斜线区域很可能会形成_岩,这是因为_。(4)若该地区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最好选择b处还是a处?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而b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应为背斜。第(2)题,a处为向斜成山,属于地形倒置,主要是向斜槽部和两翼遭受差异性侵蚀的结果。第(3)题,花岗岩为岩浆岩,则岩浆和石灰岩的接合处容易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4)题,一般来说,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隧道多选择在背斜处。答案:(1)b处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a处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大理岩(或变质岩)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易发生变质。(4)b处。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层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隧道不易塌方,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威胁隧道安全。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三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材料四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4)图中的山脉是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板块a为_板块,板块b为_板块。(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解析:第(1)题,河口冲积岛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它受流水和海水作用。第(2)题,古沙洲的发展与流水沉积作用、海水顶托作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有关。第(3)题,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和水库的修建,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小,海岸线向近海移动速度减慢。第(4)题,图中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它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第(5)题,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是板块挤压。答案:(1)流水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