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选修 城乡规划课件(可编辑)新人教版 (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选修 城乡规划课件(可编辑)新人教版 (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选修 城乡规划课件(可编辑)新人教版 (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选修 城乡规划课件(可编辑)新人教版 (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选修 城乡规划课件(可编辑)新人教版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城乡规划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与调控1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2 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 3 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 开放式多核心结构 1 多核心的发展模式示意图 2 优点 这种结构将原来单中心的一些功能 合理分散到其他分中心 以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合理化 可以缓解和消除由于高度集中给中心城区带来的城市问题 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练一练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便利的河流交通 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 并逐渐发展为武昌 汉阳 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 早期的武汉 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20世纪上半叶 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 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 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 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 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 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 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 20世纪60 年代 汉 口 丹 江口 武 汉 黄 石 等铁路的运营 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 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 城市主干道的延伸 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 目前 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 环形 放射 的格局 1 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 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 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 组团型 集中团块模式 放射型 环形 放射 型 2 交通运输的发展 3 星座型 多中心组团型 4 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城市的用地规模 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 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 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 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