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南大立交桥引道施工工艺.doc_第1页
海口市南大立交桥引道施工工艺.doc_第2页
海口市南大立交桥引道施工工艺.doc_第3页
海口市南大立交桥引道施工工艺.doc_第4页
海口市南大立交桥引道施工工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拉筋土挡墙路基、平整场地,清除路面碎石块,并将路基范围内挡墙基础顶面20cm以上之复盖土层挖除。、施工测量放线:根据不同引道的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放出引道中线、边线、路堤坡脚和两边挡墙条形基槽具体位置。定出路基轮廓,以便施工,并在引道外设立护桩。、挡墙基础施工、开挖基槽,宽度为1m,深度应符合设计标高,当基槽下有粉喷桩时,应控至桩头露顶,在其上铺垫0.5m厚中粗砂垫层。、回填540mm碎石,厚度为0.3m,并用人工夯实。、砌筑挡墙片石基础,水泥砂浆标号为10号,要求分层错缝,作浆挤紧,砂浆饱满。在搁置挡墙面板范围内,基础顶部应用水泥砂浆找平,每段(以沉降缝分段)顶的高差应15mm。、底层墙面板安装、当片石基础强度达到75%时,可以进行第一层(底层)墙面板安装。、底层墙面板底部应与基础密贴吻合,如有空隙可用砂浆填塞。、底层墙面板安装后,在其内侧夯填粘土背靠层,宽度为0.65m,厚度为0.25m。、安装底层面板拉板(第一层拉板),挡墙高1.5m,拉板长7.0m,挡墙高2.05.0m,拉板长5.0m;分别采用1、2号拉板拼接组成,拉板与墙面板,拉板与拉板均采用予留钢筋电焊连接,双面电焊,焊接长度为15cm,接头钢筋外刷防锈漆23遍,并用沥青砂浆包裹,以防锈蚀。、路基填筑、采用人工铺料,每层厚度为0.25m左右,洒水后以平板震动器震实或以68t压路机辗压。、压路机辗压方向必须垂直于拉板,即顺线路纵向进行,辗压顺序为先压拉板中部,再辗压拉板尾部,最后辗压拉板端部,但靠近挡墙背部1m范围内,不准用压路机辗压,以防挤垮挡墙,而应采用人工或采夯机,平板震顺夯实或震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前后两次轮迹(或夯、震)须重叠1520cm,压实时应注意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采用6-8t压路机碾压时,每点压碾次数应为46次,但确切的碾压次数应根据压实度以试验确定。、墙背反滤层采用砂夹砾石填实,砾石粒径为2-4cm,反滤层宽度为0.25cm。、路基压实度的检查与要求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检测填料最大密度;采用灌砂法检测现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标准路槽底面以下060cm 压实度95%路槽底面以下60cm 压实度90%每填筑一层检查一处,如测试点达不到规定要求,允许在此点附近重测一点,重测值仍不合格,此段工程列为不合格,需重新返工碾压。、路基填筑质量标准路基压实度 不低于条要求(每100m检查处)纵断面高程 50mm(每100m检查处)中线平面偏差 50mm(每100m检查处)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量处)弯沉值检验 95%或97.7%概率的上波动,界限不大于计算得的容许值每个方向选一条引道测试,只测最上面一层、安装第二层及其以上墙面板,重复和步骤,要求砌筑面平整,线条顺直,质量标准为:顶面高程 15mm(每20m用水准仪检查3处,)大面平整度 10mm(每20m吊垂线检查5处)垂直度 0.3%(第20m吊垂线检查3处)、现浇帽石混凝土标号为20号,采用木模,插入式振动棒震捣,要求表面平整,外光内实,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1%,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防撞墙钢筋和沉降缝。质量标准为:混凝土强度 20号顶面高程 15mm(每沉降段检查处)平面位置 30mm(每沉降段检查处)断面尺寸 20mm(每沉降段检查处)、沉降缝按设计分段设置,缝宽2cm,要求整齐垂直,采用沥青麻筋填塞,墙面板填塞厚度为0.15m,基础在安装墙面板前于内、外、顶部各填塞0.2m。第二章 路肩式挡土墙、开挖条形基槽,基槽宽度为1.0m,基底设1:5反坡,墙背45坡脚回填石料部份可与基槽同时开挖。、砌筑挡土墙浆砌片石基础与墙身,采用10号水泥砂浆,要求分层错缝,坐浆挤紧,砂浆饱满。地面上墙身砌筑面平整,勾缝牢固,平顺美观,并按设计分段预留沉降缝。质量标准为:砂浆强率 10号平面位置 50mm(每分段长检查点)垂直度 0.5%(每分段长检查点)顶面标高 20mm(每分段长量处)、现浇帽石混凝土同条,沉降缝同条。第三章 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根据引道设计工和水泥稳定石屑层厚度(15cm),在两侧帽石上用红漆标出基层的边缘高度记号。、材料、石屑:采用碎石场细筛余料。、水泥:采用325或425号普通,硅酸盐,矿渣或火山灰水泥。但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的水泥均不得使用。、水:采用自来水、混合料的设计、测定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应采用终凝时间大于小时以上的水泥和标号较低的水泥为佳。、水泥剂量可按3%-7%选用。、根据设计抗压强度3.5MPa,确定3%、5%、7%三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4%、6%水泥剂量可用内插法求出)。、按施工设计压实度98%的要求,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泥剂量时试件应有的干压密实度。、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压实密度制作试件,试件不少于个,经标准养护天后,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5MPa。、备料、根据每段引道路基宽度、厚度(15cm)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出各路段所需石屑用量。、根据基层厚度(15cm)和压实度(98%)和水泥剂量计算出所需水泥用量。、混合料拌和、采用台350l拌和机集中拌和(厂拌法)。、按试验所提配比,准确配料,实际采用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剂量多0.51.0%,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辗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搅拌要均匀,其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现象。以及局部过湿或过干现象。、混合料运输及摊铺、采用小翻斗车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至现场,用人工进行摊铺。、摊铺层度压实厚度(15cm)松铺系数(1.35),要求摊铺均匀。必要时,应进行减料和补料。并按规定设置路拱。、在摊铺之前,应先在底基层上洒水湿润,但不应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人工整型、人工用锹和耙先把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用68t压路机初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压实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用锹耙按线整型,再用路拱板较正成型。、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碾压、混合料摊铺经整型后,当其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68t压路机碾压1-2遍,再用1215t压路机碾压,在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为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水泥石屑稳定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波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处理。、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1、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1段拌和后,留5-8m不连续碾压。第2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份,要再加部份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2段一起碾压。 2、每天最后一段未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可按下述方法处理: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层未端(经过拌和、整型的水泥稳定层,应全部压实,不留尾巴),沿稳定层挖一条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槽与路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层的面应切成直线,而且应垂直向下。将两根方木(长度为水泥稳定层宽的一半,厚度为15cm)放在槽内,并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土层,以保护其边缘,不导致第二天工作时机械破坏。用砂或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份。如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必须到压成水泥稳定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份。一般在准备用于“调头”的8-12m长的稳定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在塑料布上盖约10cm厚的一层土、砂或砂砾。第二天,除去顶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顶木未段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整平时,接缝处的水泥石屑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便将“调头”处的土除去后,能刮成一个平顺的接缝。整平后,将塑料布上的大部份土清除,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收起塑料布。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将接缝修整平顺。工作缝也可按19(1)条款处理,但已压成段末端应刨切成直线,并具有垂直断面。在第二天摊铺下段水泥稳定层时,应在前一天余留未碾压段内添加部份水泥,并与下段一起进行拌和,紧靠已压成处应用人工补充拌和。21、养生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得延误。养生期不宜小于7天。2、应用湿砂进行养生。用砂覆盖时,砂层厚度为710cm,砂铺匀后,立即洒水。在整个养生期间都应保持砂呈潮湿状态。也可用潮湿帆布,粗麻布、草帘或其他合适材料覆盖。但不得用湿粘土覆盖,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3、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要求在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4、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层,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22、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直控制在3-4小时。如必须延长延迟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23、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质量标准压实度 98%(每200m用灌砂法检查1处)平整度 10mm(每100m检查2处,每处用3m直尺连续量3尺,每尺检1点)纵断高程 20mm(每100m用水准仪检3点)厚度 10%(每200m控验1处)横坡度 0.5%(每100m检查2个断面)强度 3.5MPa(每200m检查1处,7天强度)机械设备汇总表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内燃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