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9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重点知识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技术的进步 农作物的引进 水利工程的兴修等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制度等 在历年高考中 本专题都是命题密集区域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 对本专题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题型全面 考查内容主要集中于历代农业的发展 重点在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明 水利工程的兴修 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江南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 商业的发展 青铜铸造业等手工业部门 以2010年高考为例 不但出现了不少考查农业 商业 手工业的选择题 全国卷i第37题 全国卷ii第37题 北京卷第37题 都以大题形式考查了古代经济 商业 的发展 分值较高 说明了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 考查重点集中于农业 商业和经济政策 手工业方面出题较少 2010年高考 很多地区的试卷都出了以商业为考查内容的大题 估计2011年高考 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会有所减弱 而对农业部分的命题会有所上升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对本专题的复习 首先要树立专题理念 如按照古代农业 手工业 商业城市几个部分来分别掌握 同时每个部门内部还可细分为一些小专题 如古代农业 还可以划分为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工程 农作物等 其次 注意理解古代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决定了政治上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第三 要理解重农抑商是古代的重要经济政策 要学会辩证地评价其历史影响 第四 对于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制度 要注意前后比较 找出其共性与个性 如赋税制度中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就是典型例子 专题9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9 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 生产工具水利工程纺织业造纸业货币城市资本主义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魏晋南北朝以前 我国江南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 总体上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 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 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发展速度加快 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大致上经历了以下这样一个过程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江南农业得到开发 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农作物品种增多 单产提高 三吴地区最发达 洞庭 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2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 隋唐时期 1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地 扬州和益州成为最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 安史之乱后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 五代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 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 两宋时期 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1 北方战乱 北民南迁 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 2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南方统治者安抚流民 兴修水利 鼓励生产 4 伴随政治中心的南移 5 与南方民族的民族融合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例 据统计 西汉元始二年 公元2年 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 5959万余口 若以秦岭 淮河一带为界 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 5 南方占22 5 按元丰三年 1082年 之户数 北方约占37 3 而南方占62 7 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战乱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 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从西汉到北宋 南方人口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此时经济重心南移尚未完成 可排除b c d虽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主要原因 纵贯这一时间段 北方多战乱 南方相对稳定 是人口南移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a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盛世景象 如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定清明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的发展繁荣是互相促进的 2 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鼓励发展生产 如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唐朝贞观年间 政府采取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的政策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等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3 重视水利的兴修 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 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 发明了耧车 唐代制成曲辕犁 发明筒车等 4 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如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葡萄 石榴 苜蓿 胡豆 胡桃等 明朝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等 都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5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 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例 阅读下列材料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原因 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 农具 的改革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请回答 1 与图 c 图 d 同一时期发明的水利灌溉工具分别是什么 2 简要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在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答案 1 三国时魏国马钧改进了翻车 唐朝发明筒车 2 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发展 两汉时期 出现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和一牛挽犁的牛耕法 农耕区域扩大 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魏晋时期 研制了新农具 推广了新技术 促进了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隋唐时期 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和曲辕犁 农业生产发展加快 奠定了隋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为新情景材料题 将历史上同类属性的图片信息集中在一起 反映了同一个主题知识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解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信息进行细化处理 判断出每一幅图片所反映的具体时代的农业发展情况 然后逐问作答即可 第 1 问首先要明确图 c 图 d 分别是魏晋和隋唐时期 然后回顾这两个时期的灌溉工具 第 2 问主要按照时代顺序结合图中的工具分别说出其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注意结合这些生产工具所处时代的特征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就是以农业为本 重视农业发展 以商业为末 抑制其发展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在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不同的历史作用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规定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 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为秦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 重农抑商政策对稳定封建国家农业的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重农 对于促进社会 农业 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作用 应当得到充分肯定 但 抑商 的影响就有所不同了 在封建社会的前期 对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种政策日益成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到明清时期 我国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但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对商品征收重税 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 致使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最终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例 2010 海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 至长淮关 吏留而税之 既阅月而货不售 商人讼于官 刑部议吏罪当纪过 上曰 商人远涉江湖 将以求利 各有所向 执而留之 非人情矣 且纳课于官 彼此一耳 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 吏之罪也 命杖其吏 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 赦中书省曰 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 命商人纳粟 以浙淮盐偻之 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 令既数年所输甚薄 军饷不供 岂盐价太重 商人无所利而然欤 尔中书其议减盐价 俾输粟于西河 梅川 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1 扶持商人 保护商人 利用商人 2 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 重视农业 防止弃本逐末 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 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 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历史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1 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从材料中即可概括出来 注意分出要点 2 考查考生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 完全或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劳动 独立经营小规模农业 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为主的经济形式 2 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3 基本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实际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4 弱点 1 分散性 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 封闭性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3 落后性 经营规模小 生产条件简陋 生产资料有限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 脆弱性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5 评价 封建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 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逐步阻碍经济的发展 6 破产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封建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例 白居易在 朱陈村 一诗中写道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本诗反映了当时村民幸福美满的富足生活 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经济景况 展现了当时村民封闭保守 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描写了唐初山村农民的生活景象a b c d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a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材料是对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典型描述 但该诗却不能体现时间界定 专题9 重点要点探究 热点 古代手工业 链接理由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打捞工作的成果 命题角度 以该事件为切入点 考查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尤其是瓷器的生产 热点 生产工具 灌溉工具 水利工程的知识 链接理由 世博会使科技创新成为新的高考热点 南方的洪水使水利工程成为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 考查历代生产工具的创新和用途 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热点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链接理由 上海世博会以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 古代城市的发展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 考查商业的发展和对城市的影响 考查重要的封建城市 例 2010年6月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打捞工作取得突破 捞出一批精美瓷器 中国的英文名字是china 是瓷器的意思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瓷器b 魏晋时期出现采用夹苎技术的精美瓷器c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盛产青瓷 北方创制出白瓷d 唐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秘色瓷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制瓷业知识的掌握 属逆向选择题 b项所述是制造漆器的工艺 且时间不对 所以不正确 符合题意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例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 正确的是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a 图 a 是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 用于农业灌溉b 图 b 是隋唐时期创制的新灌溉工具筒车 借助风力转动c 图 c 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用的桔槔 主要用于播种d 图 d 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灌溉工具耧车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生产工具的知识 筒车是靠水力转动的 故b错 桔槔是用于灌溉的工具 c错 耧车是用于播种的工具 故d错 只有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专题9 专题热点链接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备选理由 第1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补充对探究点的考查 第2 4 5题都考查商业城市 体现对热点考点的重视 同时 第2 5题强调对多元史料的解读能力 渗透新课标理念 1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高后 吕后 时 然市井之子孙 亦不得仕宦为吏 这表明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b 守内虚外c 轻徭薄赋d 重农抑商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解答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 根据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之子孙 亦不得仕宦为吏 可以看出 这是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故答案为d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2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 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其中有 a 废除五铢钱b 市坊分区c 实行两税法d 草市兴起 b 解析 隋唐时期城市中 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3 2010 浙江卷 下列是从古诗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中读出的信息 其中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b 土地兼并严重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民的地位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农副产品的买卖关系 新丝 新谷 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反映了农民悲惨的遭遇 故a c d都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而土地兼并严重从材料中无法反映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新课标评鉴 本题采用古诗为材料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体现了明显的新课标理念 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去关注富含历史要素的素材 拓宽知识视野 4 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 以扬州 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时有 扬一益二 之说 唐朝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有 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 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闵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a b c d a 解析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清时期 所以应排除 扬州不是在江南 地理范围错误 排除 故答案为a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5 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 贝 的文字 这说明 a 贝用于占卜b 贝用于祭祀c 贝是装饰品d 贝是货币 d 解析 贝壳作为贵族的随葬品 说明了贝壳的珍贵 而甲骨文中带 贝 的文字都与财产有关 由两方面的信息可判断出当时的贝是货币 专题9 教师备用题库 专题10中国社会经济的近现代化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本专题主要包括近代中国经济变迁 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 在高考中近代经济史的地位正处在不断上升中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 试题所占比重比较稳定 题型多样特别是主观题占比较大的比重 考试内容侧重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学习近代中国经济史 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必将成为2011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预计2011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会侧重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题型来看要特别注意主观试题的出现 同时本专题可以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提供经验和教训 必将成为高考命题者关注的重点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在复习本专题时需要 1 理清专题内在线索 注意总结洋务运动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要注意和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变化 民主革命的历程和欧美工业革命等内容相互联系 专题10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0 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 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 1 鸦片战争后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 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 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经济了 我们称之为半封建 1 在这种半封建的经济结构中 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三种所有制 它们相互勾结 三位一体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2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虽有一定发展 但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落后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3 在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还存在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式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 至解放战争后期 根据地已形成了个体经济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格局 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 个体经济比重最大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最小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2 近代中国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2 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 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 使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共同镇压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4 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形成了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复杂的阶级关系 阶级关系上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 压迫其他各个阶级 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深受压迫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重性 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派别 地主阶级中有顽固派和洋务 改革 派 资产阶级中有维新派和立宪派 革命派和民主派 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 国民党 共产党和其他各民主党派等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例 2010 北京 阅读下表 结合所学 划分 张一元 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 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 要求 材料运用充分 言之成理 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 大事年表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 发展阶段 从企业发展角度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从企业性质角度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从企业经营角度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中国经济状况 1 1900 1925 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2 1925 1956 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 四大家族 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 1956 1999 三大改造完成 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4 1999 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国企改革深入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中国20世纪初 21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第一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从企业发展角度 企业性质角度 企业经营角度任选角度作答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问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时代特征 政府政策 生产关系的调整等方面作答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名师点津 此题题型新颖 符合课改的立意 真正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一改过去单一的死记硬背和唯一答案的现象 除了出题人列出的三种答案外 只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就可以 给学生的自由度很宽泛 尽管学生对这种题型不是很适应 但是充分反映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欠缺 学生审题能力较弱 比如 张一元的自身发展 和当时 中国经济状况 学生审不出关键词 张一元自身的 当时中国的经济 要求经济方面的 但是学生答出政治 外交等内容 要求 中国的 学生答出 张一元的 要求 张一元的 学生答出 中国的 也就是说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和综合概括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与欧美近代化相比中国早期工业近代化的特点 制约因素以及启示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例2 2010 浙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 白吉尔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 1937 材料二当美 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 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 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 费正清等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 下卷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1927 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并分析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 1945 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 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 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材料三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 伊佩霞 剑桥插图中国史 答案 1 出现短暂的春天 发展速度 规模空前 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与外国资本 传统经济形式相比 仍居弱势地位 2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 对华倾销商品 日本加剧侵华 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 处于困境 国民党发动内战 使社会动荡 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利于美国经济侵略 依靠国家权力 扩张官僚资本 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1 问通过材料中的核心信息 黄金时期 可联系到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具体状况主要依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分布 地位等进行分析 2 问时间是 1927 1937年 联系这一时期的国内 国际重大事件进行分析 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 日本加剧侵华 国民政府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等 3 问时间是1945 1949年 主要从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官僚资本的掠夺和美国的侵略等分析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新课标评鉴 重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在考查主干知识中以考查陈述性知识为主 程序性知识为辅 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 本题较少考查几个阶段的原因 特点 意义和影响 而是考查几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状况 发展态势和所处境地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近代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历史作用 1 从经济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 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从政治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随之壮大 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3 从思想文化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为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 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 兴办近代教育 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总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近代最革命的经济因素 推动了社会进步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例 一战期间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产生的结果是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壮大 为民主革命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a b c d c 解析 考查对民族经济作用的认识 表述错误 并没有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1 第一次是1953 1978年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 实行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战略和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的工业化道路 虽然后来看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开始探索符合自己的工业化的道路 在实践中提出了 十大关系 和八大的正确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但由于 左 倾错误的影响并没有很好地贯彻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2 第二次是1978 199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共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 放弃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 转而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注重市场需求导向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思想 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上述的思想和政策使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3 1996年以来 针对我国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 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现实 以及面临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历史契机 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一条新型的工业化的道路 在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上 把信息化放在了工业化的前边 同时强调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 找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例 2010 上海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 中国政府 a 推行了土地改革b 组织了人民公社c 实施了 一五 计划d 发动了 大跃进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内容 意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材料中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可知新中国重工业和国防比较弱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因此c项正确 专题10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0 专题热点链接 热点 民族工业发展 链接理由 民族工业发展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和现代化建设联系紧密 命题角度 利用材料考查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发展原因 影响 发展特点和作用 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 比较和概括能力 热点 洋务运动 链接理由 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和第一步 地位比较重要 命题角度 1 从基础知识入手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 具体的成就 2 从材料入手考查洋务运动带来的影响 失败的原因和重大企业发展历程等 专题10 专题热点链接 例 2009 广东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 1895 1896 1911 1912 1913 1914 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 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 1911年应是 a 4 6个b 3个c 2 6个d 0 55个 c 解析 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增多的趋势 四个年份段分别是 1875 1895 1896 1911 1912 1913 1914 1918 对应的民族工矿业年均注册数应是0 55个 2 6个 3个 4 6个 因此 c项正确 专题10 专题热点链接 例 2010 重庆 材料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 螺轮蒸汽舰是1845 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 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 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 更是如此 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极其低劣 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600 2000 中国的奋斗 根据材料 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专题10 专题热点链接 专题10 专题热点链接 答案 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 造舰技术仍然落后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聘请的一些洋匠 顾问专业水平不高 并谋取私利 解析 本题以造船技术入手考查考生的归纳能力 第一问要根据材料归纳出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落后 第二问要抓住 外部原因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备选理由 本组所选试题均是表格和图片型材料题 意在考查考生从表格或图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1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2题是考查中国近代经济成分的组成 第3题考查一战期间民族经济的发展 第4题是考查在解放战争时期 官僚资本的发展 第5题是考查民族工业的特征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1 下图是中国近代全部出口货物中农产品所占比重示意图 形成下图中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列强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 中国的手工业品出口减少 利润吸引部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属于难题 图中的信息 中国近代农产品在全部出口货物中所占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 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因而列强的侵略这是促使农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外部原因 步入近代后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 外商操纵着中国丝 茶的出口贸易 是中国农产品日益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日益殖民地化 商品化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也由于受利润的吸引 将进一步导致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使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多 所以 符合题意 但手工业品出口减少并不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的原因 故排除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2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 老师绘制了下图 其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形态是 a b c d c 解析 是自然经济 是洋务经济 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是对中国的进步经济起阻碍作用的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3 观察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 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 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a 一战期间 棉纺织业迅速发展b 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c 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 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d 解析 本题属于表格型材料题 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属于外商企业与华商企业的比较 光通过华商或外商的一组数据 而没有和以前比较的数据 不能说明b项表述正确 在整个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没有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c错误 从时间上看1913年 在一战以前 时间不符 排除a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4 下图内容反映了 a 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 日本 委托经营 的加强c 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 美国扩大了对华经济特权 c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 民国37年 即1948年 因此b项错误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中国蚕丝公司垄断蚕丝 因此a d项不符合题意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5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充分利用国内市场b 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具有外向型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半封建性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半殖民性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专题10 教师备用题库 d 解析 通过阅读表格可知中国进口货物85 是生活消费品 出口货物96 是农产品手工业品 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变成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 因此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半殖民性 专题11科技革命和中西文化交流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本专题包括四部分知识 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 二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三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自然科学 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这部分知识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 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 受我国 科教兴国 战略的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被命题专家称为 永恒的重点 而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知识也受到日益重视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根据近三年高考试题分析 对本专题的考查 选择题和问答题并重 题型全面 例如 2010年全国卷i第18 19题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考查的内容多集中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内容和影响 尤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重 同时对西学东渐 近代向西方学习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等知识也有所考查 但以选择题为主 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则以选择题为主 对近现代的自然科学 只是偶尔有选择题出现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根据对近三年高考真题的分析 预计2011年高考 对本专题的考查 仍会延续以往的基本特点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主 而对后两次技术革命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知识 也进行适当考查 对第一 二次工业革命的考查 有出现问答题的可能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为搞好对本专题知识的复习 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 系统复习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 并做好比较对照 2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3 理清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4 总结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 并由此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专题11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11 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 文艺复兴自然三次工业 科技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科技标志 它们对欧洲近代社会影响巨大 1 印刷术和造纸术 造纸术解决了书写材料的问题 改变了欧洲的 羊皮书 时代 方便了文化的传播 使各种先进的文化成果得以快速传播 印刷术主要是促进了文化成果的传播速度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对解放人们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指南针 可以说 没有指南针 新航路的开辟是不可想象的 指南针用于航海 使欧洲航海家发现了美洲 完成了环球航行 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活动 也开启了近代资本主义时代 3 火药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火药尤其是管形火器的发明 使人类作战史进入 热兵器 时代 掌握了先进武器的资产阶级 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中 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地位 在对外殖民扩张过程中 使殖民者树立信心 开拓世界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例 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作为研究性课题 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 a 造纸术 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b 指南针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c 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 印刷术 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 d 解析 印刷术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 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艺复兴 但如果说它是文艺复兴的根源那是错误的 根源应该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方面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 法 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推动他们对当时封建落后 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政治上国家部分主权沦丧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另一方面 工业革命又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及通商口岸逐渐兴起 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艰难地起步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 随着资本的集中和 过剩资本 的出现 推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加紧进行资本输出 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 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 转化 但总体上再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3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由于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 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治 经济 左 倾错误的干扰 致使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 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但是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 即使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 中国的科学家也在原子能 航天技术 分子生物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中国人也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打开国门 积极引进 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例 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 科技 革命对中国影响深刻 发人深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9世纪中期 哪些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这对中国造成了什么直接影响 2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国际垄断集团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哪些反应 3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 阻碍中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的因素有哪些 这一情况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 1 英 法 美 影响 英法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特点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规模更加广泛 发展更加迅速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影响 国际垄断集团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它们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促使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组成八国联军侵华 反应 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 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但都以失败告终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3 因素 国际 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 封锁 国内 一系列政治 经济 左 倾错误的干扰 改变 1978年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打开国门 积极引进 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体现了中西历史对比的命题导向 题目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 1 题注意题目的提示 哪些 因此不能只答英国 还要把美国和法国也答出 然后直接影响就是这些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2 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然后答出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加紧侵华的史实 中国人的 反应 根据时间可知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第 3 题要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然后联系改革开放 回答这一情况的 改变 即可 专题11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热点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链接理由 2010年 世博会以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在上海召开 世博会集中展示了当今世界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科技成果 同时也带动人们进行思考 受此影响 工业革命尤其是与城市化有关的知识会成为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 1 以世博会为切入点 考查城市化的进程 2 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 3 考查上海的历史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热点 中西文化交流 链接理由 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奥运会 世博会都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舞台 命题角度 1 考查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实 2 考查中国对外开放的知识 例 2010 全国卷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 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 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 有时暂时倒退 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主要通过对1830年和1790年两个时间的对比可知 a本身说法错误 排除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故b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故d错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例 首届世博会即1851年伦敦世博会 展出的蒸汽机 火车头 汽轮船 汽压机 纺纱机等 它们都使用了蒸汽机提供的强大动力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 展出了第一辆奔驰制造的汽油发动的汽车 从此揭开了汽车时代的序幕 2010年上海世博园园区有六大看点 其中有世界最大生态墙 绿肺 太阳能应用规模创纪录 地下照样可洗 阳光浴 等 下列关于世博会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世界博览会都是发达国家举办b 世界博览会反映了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成果c 举办世界博览会标志着一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d 世界博览会是政治文明演进的结果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主要通过对1830年和1790年两个时间的对比可知 a本身说法错误 排除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故b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故d错 专题11 专题热点链接 专题11 教师备用题库 备选理由 第1 3题考查各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补充对美国史的考查 第2 4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在考查对工业革命正反两方面影响的认识 第5题考查中国对外开放 意在加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专题11 教师备用题库 2011 全品预测 有人说 小皇帝 詹姆斯打篮球的身体条件得天独厚 一切需要的条件他都具备 是一个十足的 篮球标本 从发展经济 开展工业革命的角度 有人说美国就是一个 经济标本 这样说的依据有 国内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国际环境优越 少受战争之害 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经验 涌现出许多新发明a b c d a 解析 资源 市场 国际环境和外国移民 都是美国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 但新发明则属于美国工业革命的 成果 而不是条件 故应排除 2 英国社会史 中写道 在这里 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 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 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 排出纯金的潮流 在这里 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 又是最野蛮的 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英国18世纪前期的社会状况b 科技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c 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d 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a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 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所带来影响的情况 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 所以a项 18世纪前期 的说法错误 专题11 教师备用题库 3 2009 全国卷ii 17 18世纪 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 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 中间阶级 工资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潍坊职业学院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广西北流市山围镇卫生院招聘编外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第三中学“绿色通道”引进教师3人第二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宽频带地震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99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南通海润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招聘村(社区)工作人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招聘编外人员5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航空钢绳项目建议书
- 2025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IATF16949-2016内审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跟单信用证业务基础知识讲解(36张)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精品课件【带视频】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100题
- 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
- UPS电池更换方案
- 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基本信息问答
- 处理补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事务工作指南
- 电线电缆购销合同
- 金属、机械加工件成本核算方法(共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