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 孔子和早期儒学 儒家 1 孔子的思想 政治上 提出了 仁 与 的学说 注重政治与人事 礼 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教育上 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 孟子的思想 发挥了孔子的 思想 提倡 仁政 学说 有教无类 德治 提出了 民为贵 社稷次之 的学说 3 荀子的思想 在天人关系上 一方面 强调 天行有常 另一方面 又提出了 的思想 君为轻 制天命而用之 关于 礼 的思想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礼 2 老庄之学 道家 1 老子的思想 认为 是世界的根本 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道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的社会 他的思想通过 老子 一书流传下来 2 庄子的思想 宣传天道与 提出了 的观点 认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小国寡民 自然无为 齐物 老庄崇尚自然 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法家思想 法家 1 李悝变法 推行 尽地力之教 创立 推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 平籴法 2 商鞅变法 废除 制度和井田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3 韩非的思想主张 将 术 势 三者糅合为一 又吸收道家思想 将 系统化 世卿世禄 法 法家理论 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提出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的主张 4 墨家的主张 墨家 1 主旨和核心思想 交相 兼相爱 利 以此为核心 又提出非攻 尚贤 尚同 非乐 非命 节葬 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2 哲学思想 主张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提出了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 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的 的方法论基础 归纳推理 1 焚书坑儒 批判自汉代以来 焚书坑儒 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 有人称之为 灭学之祸 2 罢黜百家 1 背景 汉武帝初年 起用儒学之士治理国家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 实践德政 推行教化 养士求贤 儒学 2 经过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的建议 完成了罢黜百家 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3 影响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 的局面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提升儒学地位 平等竞争 确立了儒学的 地位 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 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的 3 太学的出现 1 教育体制 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 独尊 太学 郡国皆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 2 太学的影响 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并促进了文化传播 太学生的 运动迫使黑暗势力有所收敛 教育系统 议政 4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 确立 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 特点 以 为标准选定官员 考试内容主要是 3 影响 考试成绩 儒学经典 有益于 政体的稳固 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 成为执政者 的工具 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专制主义 奴化臣民 名师指津 春秋战国时期政局动荡 诸子百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社会提出不同的主张 其中 道家 儒家 墨家的主张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但道家主张 无为 儒家重视 人为 儒墨两家均有 爱人 主张 但阶级属性不一样 儒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 所主张的爱有阶级差别 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层 所主张的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易混易错 孟子的 仁政 不是对孔子 仁 的简单继承 从纵向来说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 为政以德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 仁 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 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 仁学 思想出发 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即是 仁政 对点训练 2010 高考上海单科卷 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 替天下百姓打算 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 为君主作参谋 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 法家主张厉行法治 加强君主集权 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 由此可知b项正确 儒家主张 仁 和 仁政 道家讲求自然无为 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均不符合题干 专替君主打算 的要求 由此可排除a c d三项 方法点拨 诸子百家中相反的观点 1 在治国上 儒家主张 仁政 反对严刑峻法 而法家主张法治 强调严刑峻法 2 在人性上 孟子主张 性本善 而荀子主张 性本恶 3 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 制天命 而老子主张 顺自然 4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而道家则主张 逍遥 的人生态度 强调 超脱 思维升华 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中国古代的 百家争鸣 是影响中国人的个性 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的重要事件 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能够帮助我们从思想文化层面探究并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轻巧识记 比较辨析 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二者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 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二者的方式和结果不同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 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破坏 结果并不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家学说为正统 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名师指津 董仲舒新儒学的 新 董仲舒的新儒学 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原貌 而是糅合了法家 道家 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体系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归纳概括 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1 从思想内涵看 融儒家 阴阳家 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兼采百家 2 其核心是 天人感应 说 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 以神权限制王权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 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 5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文化的 一统 是政治 一统 的根基 思维升华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健全 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 也成了专制政治仆从 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 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考点整合一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考点整合二全面认识董仲舒 新儒学 1 特点 糅合法家 道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了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3 针对为人处事标准 提出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和仁 义 礼 智 信五种道德标准 即 三纲五常 并大力提倡孝道 3 结果 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 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 评价 1 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 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 政府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 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3 结束了各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高考例析 2011 高考大纲全国卷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问题 材料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中说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又称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 荀子 中说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据 孟子 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解析 从材料中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言论中可得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 要从君民关系的角度去阐释 儒家的理想政治从材料中孟子的言论可概括为 用贤人治国 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 仁政 这一内容 答案 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 尝试命题1从孔子提出 仁 到孟子主张 仁政 再到荀子强调 仁义 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统治者要 仁者 爱人 被统治者要 克己 顺服 c 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 把小人变成君子 凡人变成圣人d 从强调 三纲五常 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解析 选a 孔子强调 仁 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孟子强调 仁政 即对统治者个人政治素养的要求 荀子的 仁义 则是指仁爱和正义 宽惠正直 三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故a项正确 b项将早期儒家思想与阶级对应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c项表述错误 d项则是西汉时董仲舒的思想 尝试命题2董仲舒认为 人 性比于禾 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 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天人合一 思想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君权神授 思想c 与程朱理学的 存天理 灭人欲 主张如出一辙d 排斥其他学说 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 选b 荀子主张 性恶论 与董仲舒的 善出性中 的认识不同 不可能成为董仲舒思想的基础 a项理解错误 孟子认为人性皆善 而董仲舒认为 善 出自人性 但人性不一定是 善 的 因此需要君主来完善人性 这是天意 说明董仲舒在孟子 性善论 的 基础上提出了 君权神授 思想 b项理解准确 程朱理学形成于宋朝 且董仲舒的思想中也没有体现 天理 人欲 观 c项理解错误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d项中 排斥 的理解不符合史实 2011中国 曲阜 国际孔子文化节启幕9月27日晚 山东省委副书记 省政协主席刘伟宣布 2011中国 曲阜 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杏坛剧场拉开帷幕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 本届文化节特别将主题定为 儒济天下 和宁四方 文化节期间 由国家文化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同发起 2011年度 孔子文化奖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 孔子教育奖 交相辉映 本届孔子文化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4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1中国 曲阜 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 孔子教育奖 孔子文化奖 颁奖典礼 辛卯年祭孔大典等活动一一呈现 据介绍 自1984年起 孔子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7届 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 中国旅游节庆精选活动 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 高考例析 2011 高考上海卷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 意思是清静寡欲 做事学法家 意思是按原则办事 待人学儒家 即 a 爱无差等b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d 明天理 灭人欲 解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主张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墨家主张 c项讲求严格的等级秩序 d项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均不符合 当代某学者 对仁的追求 答案 b 尝试命题3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 孔子 中南子问孔子 听说你常讲 仁者爱人 那个 人 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 下列对 仁者爱人 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b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c 苛政猛于虎也d 兼相爱 交相利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兼相爱 交相利 体现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与题意无关 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爱护 待人宽容 统治者的以德治民等 尝试命题4阅读表格 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 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 教育思想b 农本思想c 民本思想d 重农抑商解析 选c 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 材料中孔子的思想 主张主要有仁 德治 教育主张 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 仁政 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 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 民本思想 史料 文本 材料1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 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 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 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2 材料3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 中国之所以危亡 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 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 孔子是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虽冒毁圣非法之名 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 中国近代史教程 信息 解读 粗读 1 材料1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2 材料2反映的是董仲舒及其著作 春秋繁露 董仲舒提出了 大一统 的思想 3 材料3是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 李大钊等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4 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地位的变化 细读 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 孟子提出了 仁政 学说 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 儒学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地下管网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碳捕集利用项目资金管理与调度方案
- 2025年艺术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摩托车制动器新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广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学业展示考题及答案
- 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本)
- 2025年特种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点学校周边住宅租赁合同包含子女入学条款
- 互联网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共享与保护协议
- 传统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 沅陵旅游宣传方案
-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检查知识
- MBTI量表完整版本
- 《检验手册》全文
- 基本不等式-高考历年真题
- 肿瘤科-护理常规(全)
- 一例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伤口的护理
- 大学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个案介绍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