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的光合作用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叶里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制造养料和氧气,从而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2、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培养根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3、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体验到科学家做实验的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体验到人和植物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1、谈话师:同学们平时喜不喜欢上自然课?生:喜欢。师:让我来猜一下,同学们喜欢自然课可能有这么三大原因:第一,自然课可以做很多小实验。第二,自然课可以看有关科学方面的小录像。第三,自然课啊,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的科学小知识。是不是?生:是。师:今天呢,张老师啊就满足大家的要求,既做实验,又放录像,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好不好?生:(学生兴奋地说)好!师:那我们现在先来做个实验。2、演示师:(举起一片绿叶)这是一片?生:叶子。师: 什么颜色?生:绿色。(板书:绿叶)师:(举起一个小烧瓶)这个瓶里装的液体是什么颜色? 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能是酒精。师:对让你猜对了,是酒精。我们把绿色的叶片放到无色的酒精里,然后用棉团当盖子盖上,(拿起一个大烧杯)这里面装的是水,我们给小烧瓶隔水加热。(边讲解边操作)好了,我们的实验就开始了。(评:实验演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提出问题1、谈话引出人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再引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的问题。师:不过要完成这个实验哪,大约需要30分钟,我们是这样静静地在看呢?还是张老师再找一个话题。生:再找话题。师:好的,我们找一个非常轻松的话题,谈谈人。(板书:人)小的时候,我们刚出生时,我们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是母亲用她那甘甜的浮汁把我们抚养长大,我想问你:面对母亲,你想说些什么?(众人笑,学生相互讨论)生:母亲,谢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来报答你的。(众人鼓掌)师:哇!我好开心,你真是妈妈的乖乖女。(众笑)生:谢谢你母亲!师:不客气。生:母亲谢谢你用甘甜的浮汁把我喂养长大。师:唉哟!没事没事,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众人笑)后来啊,随着我们身体的不断长大,运动量的不断增多,我们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食物呢,我们给它简单地分,可以分为二类,像鸡、鸭、鱼、肉等等,是动物为我们提供的(板书:动物)。还有一类,像蔬菜啊、水果啊之类的还有面呀米呀之类的,又是谁给我们提供的?生:植物。师:(板书:植物)一颗小小的种子,要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多的养料,今天张老师要大家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植物生长它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张老师设计了一个研究方案。请同学们完成这个研究方案,时间5分钟。(评:从学生最熟悉的人的食物入手,然后迁移到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从已认知的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学生或许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没有找到答案,或许就没有思考过。当问题出来以后,他会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并进行同化。)2、小组合作填写研究方案 研 究 方 案 年 月 日研究的问题: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我们的猜测:我们准备研究的方案:本研究估计需要的时间:我们预测的结果:组长:_记录员_组员_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方案,老师巡视。三、汇报方案师:好,大家安静。下面呢,我要请各组的组长或汇报员把你们的研究方案向大家汇报一下。生1:我们的猜测是:是肚子里拉出来的粪便。(生笑)我们准备研究的方案是:粪便浇植物。我们研究具体需要的时间:30分钟。(掌声)生2:我们猜测是:江水和雨水。我们的研究方案是种小树,本研究估计大致需要的时间是:半个月。我们预测的结果是参天大树(掌声)生3:我们的猜测:人。我们研究的方案:植物是怎么生长的?本研究估计需要的时间:15分钟。生4:我们的猜测是:从肚子里泻下的。我们要准备研究的方案是先吃食物然后消化再从肠道里泻下来。我们研究需要时间:1个小时。预测的结果:很好。(生笑,掌声)生5:我们的猜测是:土壤,江水、施肥、果皮、菜皮。我们准备研究的方案是:在花盆中种地雷花。本研究估计需要的时间是:半个月。我们测验的结果是:漂亮的地雷花。(掌声)生6:我们的猜测是:第一从粪便里来,第二从雨水中来,第三从干草中来,四是从土壤里来,五是从根部来。我们准备的研究方案是:用每个猜测的方案试一试。估计需要的时间为5天。我们预测的结果是总有一个会成功。(众人笑) 生7:我们的猜测是:动物的粪便、雨水、土壤。我们准备研究的方案:按以上的方案种小树。本研究估计需要的时间:1年。我们猜测的结果:很不错。(评:学生互评研究方案, 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民主、合作的作用。)四、阅读课文,完成报告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阅读报告。师:张老师给大家作个评价,我觉得四(2)同学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写出这么好的研究方案,我很敬佩,说明我们是会研究的,我们是非常棒的。有同学猜测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从粪便中来的,有的猜测从雨水中来的,有的猜测从土壤中来的等等。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也在想: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它所需的养料到底从哪里来的?很多人很长时间甚至跟我们一样一直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土壤中来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生:达尔闻。师:不,不是英国的达尔闻,而是比利时的海尔蒙。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海尔蒙做了怎样一个著名的实验?生:想。师:要想了解海尔蒙的实验,我有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完成一份阅读报告。(学生带着阅读报告阅读自然书第32-33页内容) 阅 读 报 告 年 月 日1、海尔蒙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2、现在你们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3、海尔蒙实验对你们的研究方案有什么启示?组长:_记录员_组员_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大桶,装上烘干的不含水分的土壤100千克,在土壤里种了一棵2.5千克的小柳树。在这以后,只往土中浇雨水(雨水中几乎不含任何养料),不上肥料。五年以后,柳树长大了,体重比刚种下时增加了82千克。他把桶里的土壤烘干了再称,只比原来的重量减轻了0.1千克。2、组织学生汇报师:好,让我们来汇报一下你们的阅读报告。生1:海尔蒙的实验说明了养料从雨水、土壤中来,现在我们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从雨水、土壤中来,海尔蒙的实验对我们的研究方案启示是实验得用很长时间。海尔蒙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养料从土壤中来。生2: 我们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土壤中来。海尔蒙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最重要的是土壤中有养料。生3: 只要雨水就可以把柳树养大,现在我们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从雨水里来的。海尔蒙实验对你们的研究方案有什么启示?不需养料就可以使柳树长大。(大笑)生4: 海尔蒙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雨水是主要的养料。现在你们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从雨水中来。海尔蒙实验启示?要做好一个实验得化很长时间。师:海尔蒙为做这个实验整整化了多少时间?生:5年时间。师:正如前面同学们所说的,做实验就要怎么样?生:耐心、恒心。(评:经历科学家的实验,体验科学家实验的严谨,让学生对科学家产生崇敬的心情。)师:海尔蒙用五年的时间,做了这么一个著名的实验,得出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很少一部分是从土壤中来的,大部分分是从雨水中来的这么一个结论,这跟我们四(2)班许多同学认为的差不多。可是后来,科学家又不断地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也不是从雨水中来的,是从哪来的呢?科学家告诉我们是从绿叶中来的。关于绿叶,你有什么问题?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绿叶制造的,你相信吗?生:我不相信。生: 我也不相信师:你们不相信,我也不相信。谁相信?是绿叶制造的养料,让我们看看,绿叶是怎样造养料的。五、介绍叶绿体,展示实验结果1、出示挂图,介绍叶绿体。(出示绿叶解剖图)这是一张绿叶在显微镜下的放大图,这是叶的表面,把它解剖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叶子当中有很多绿色的圆点,这些绿色圆点,叫做叶绿体,叶绿体能产生叶绿素,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叶子都是绿色的,当我们把一张绿叶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就可以把叶子中的叶绿素给分解出来。(评: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2、展示实验结果师:(展示上课前实验结果,从烧瓶中取出叶子)这张叶子现在还绿吗?生:不绿了。师:叶绿素到哪里去了呢?生:在酒精里。师:溶解在酒精里了。原来无色的酒精,现在变成什么颜色了?(出示烧瓶)生:绿色。师:一个小小的叶绿素,就是一个食品养料加工厂。(评:知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都是绿色。如果除去叶中的叶绿素,叶就不再是绿色了。 通过直观的挂图向学生介绍叶绿体。又通过实验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叶绿素。)你相不相信?生:相信,生: 不相信。师:到底相不相信?还是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吧。六、观看碟片,了解叶的光合作用。经过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它需要什么条件,产生什么东西呢?种庄稼要浇水、种花、种树也要浇水,植物缺水就会被干,无水是要枯死,植物和动物、人类一样,离开水就不能生存在,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份除一部分做其他用途外,另一部分参与光合作用,制造出植物生长所必需各种糖类,其中也包括淀粉。水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那么怎样证明光合作用在绿叶产生糖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试验,取一盆天竹葵,拿一块黑纸片,遮住叶子的一部分,然后在黑暗中放置两天,不让它受到阳光照射,新的淀粉不可能产生,而叶子中原有淀粉可以被充分地消耗掉。两天后用灯光或阳光照射几小时,将叶子摘一下,先将叶子放在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再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子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取出已经褪色的叶子,用清水冲洗,滴上一些碘酒,再用清水洗掉多余的碘酒,可以清楚地看到,叶子上被遮的部分没有变色,而没有被遮的部分变成了深蓝色。叶子已变成深蓝色的部分虽变成了深蓝色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子没有变色的部分,没有淀粉存在。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在叶面进行的,它需要阳光的照射。让我们再来做几个试验,看看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取两盆天竺葵,在右边的天竺葵旁放置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而在左边的天竺葵旁放置清水,盖上钟罩,装好后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分别取下左右钟罩内的叶片做上记号,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左边的天竺葵叶片变成了深蓝色,说明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右边的叶片为什么没有变色呢?原来右边钟罩内的二氧化碳已被化学物质吸收了,绿色植物的叶在没有二氧化碳存在的情况下,虽然受到阳光的照射,仍然不会产生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除了光的照射以外,还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将金鱼藻放在水中,用阳光照射,可以看到有气泡往上冒出,我们做一个收集气体的装置,把金鱼藻放出的气体收集在试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取下装有气体的试管塞,试一下试管中是什么气体,原来它是能够助燃的氧气。这些氧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让我们来看看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吧,绿色植物的叶片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从叶子的气孔中吸入的二氧化碳和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制造出糖分,主要是淀粉,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评: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叶的光合作用。)七、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师:四(2)班同学你们看明白了没有?生:看明白了。师:相信了没有?生:相信了。师: 相信了什么?生: 相信了是绿叶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师:对是绿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从根部吸收水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养料,并且放出氧气。这么一个过程,叫做叶的光合作用,绿叶产生的养料供植物生长需要,人和动物直接或间接的吃植物生存,并放出的氧气供人和动物呼吸。绿色植物是世界上唯一的能够自己制造养料的。面对哺育我们长大妈妈,我们深情地说:“妈妈谢谢你。”面对养我们长大的绿叶,你又想说什么?假如我是一片绿叶,你又怎么跟我说?生:绿叶谢谢你。生:是你把我们养大。生: 绿叶我爱你,我们要好好地保护你。师: 谢谢,谢谢。你们都是好孩子。下课。(评: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八、板书设计 10、叶的光合作 人 和 动物 氧气 阳 光 水 植物 养料 绿 叶 二氧化碳 教学设计及反思对人教版第七册第10课叶的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我是站在怎样的高度来上这堂课的?站的高度很重要,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课。简单地说:我是站在人与绿色植物的关系的角度来上“叶的光合作用”这堂课的。不是就光合作用而上光合作用。所以我的课从人生长发育需要食物开始,从感受母亲的伟大开始,到激发学生要保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结束。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我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法来完成这堂课的?方法是一个策略问题,也就是说我是用怎样的策略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的?叶的光合作用是一堂较典型的让学生学习周围自然现象的以知识为主的课。按照传统的方式,以知识为主的学习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但新课标解读中说:“探究式的学习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接受式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并非大力倡导发现式学习。应该说,接受式探究或称主动接受式学习应成为目前倡导探究式学习的重点之一。”所以这堂课的教学策略是12个字: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 三、让学生主动去发展,顺着学生的思路的发展去组织教学。当孩子们的研究方案在我们大人看来似乎有问题,而且确实有问题,没事,孩子在发展中会纠正、会反思,他们的接受能力比我们强,当他们的阅读报告出现偏差,没事,就连海尔蒙他自己最后的结论也跟我们的学生一样,他得出的结论是跟土壤没关,而是从水中得来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其宽容维护每一个小生命的尊严。孩子们面临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们拥有许多时间去发展自己。在这期间,教师的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则是促进孩子们加速前进的动力所在。四、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叶的光合作用是人们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反复验证得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时时提醒并要求同学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结论、看待同学的结论、看待科学家的结论,不要轻易相信。 金华20.有结构的学具在推进学生思维中的作用一、主题内涵: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有结构的学具”指的是各个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有结构的学具是引导孩子进行主动探究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面对有结构的学具,能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的问题,把兴趣和思维集中在和学具相关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实现主动地探究式地学习,使探究活动随着学具的结构而不断深入,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发展和有效地推进。二、案例描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对学具的两种应用:案例一:教师同时发给每个合作小组三组材料:第一组:一些肯定会下沉(螺帽、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牙签、回形针、光盘等);第二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第三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请学生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己选择先用哪一组材料,再用哪一组材料。孩子们在教师的满心期待中开始了“探究”活动:有孩子把所有的材料都放进了水里;有孩子在每组材料中各抽取一些放入水里比较沉浮-但似乎没有学生想请教教师或提出问题,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于把五花八门的材料以各种形式放进水里。最后的交流使教师有些失望,学生对材料的“探究”并没有使他们对“沉和浮”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有较深的了解,仍旧停留在“没有关系,好象有一点点”的阶段。案例二:教师发给每个合作组一些肯定会下沉(螺帽、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牙签、回形针、光盘等)。学生开始猜测,这些材料中大的会沉,小的会浮,或者是轻的浮,重的沉,但实验后孩子们却发现结果却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他们模糊地认为其实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看到学生产生矛盾和疑问,教师笑而不答,再提供给每个合作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惊喜地发现,原来在这组材料中,轻的浮,重的沉。看来和轻重还是有关系的。“沉浮和大小呢?是不是也会有关系呢?”有学生发问。“试试看!”故弄玄虚的教师再提供给每个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原来在这组轻重一样的材料中,大的浮,小的沉。“哦,原来跟轻重、大小还是有关系的。”“是越小、越重的就越容易沉。”“那轮船怎么会浮呢?”最后,孩子们带着“似乎明白了”的满足和新一轮的疑惑结束了一节科学课的探究旅程。三、案例分析:在案例一中出现的三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是十分合理的:一组材料包含肯定会下沉、肯定会上浮和难以辨别沉浮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疑惑和矛盾:到底物体的沉浮和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么?接着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和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能帮助孩子们解开疑团。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三组材料却并没有达到以上的“合理目标”,并没有使学生关于“沉浮”的概念得到发展。在案例二中出现的三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和案例一是相同的。但效果却完全不同。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矛盾开始步步推进,到最后形成非常清晰地关于“沉浮和大小的关系”、“沉浮和轻重的关系”的概念。为何同样的学具在案例二中就能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呢?就在于学具的“结构性”。教师通过学具的选取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时的次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也就形成了结构。科学探究十分强调有结构的学具,强调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从上述案例一与案例二的对比教学中,我们可以简单概括出有结构的学具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 有结构的学具应数量和种类充分:学具的数量和种类的选择对于主题应该是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每个学具都应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学具都要对学生概念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对于这一点,以上两个案例都注意到,三组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十分合理,哪一组都不可缺少。2、有结构的学具应具有问题性:如案例二,当教师发给学生三套不同材料时,首先让学生猜想与判断,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与判断进行实际的检验,结果产生了问题。面对带有问题性的学具,学生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冲动,产生要探究的问题,无需教师的启发;而案例一,仅仅是将学具堆放在学生面前,并未使学生产生“科学问题”,就会让他们陷入迷茫之中,或产生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法进行。3、有结构的学具应具有后续性:为了使学具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学具的发放有时需要分阶段进行。较后发放的学具称为“后续学具”。在研究“沉浮和大小、轻重”的关系时,因为每组材料之间都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因此学具就必须分阶段发放。后续学具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学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这三组材料没有分阶段出现,因此,孩子们看不出这三组材料的结构,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这组材料的无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健身器材店承包经营协议
- 2025版商用空调设备租赁及远程监控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服务合同
- 2025版城市安全防控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白酒企业并购重组合同
- 2025版股权激励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2025版电商平台跨境电商销售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船舶拖带合同规范
- 儿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设计与造型(第2版)-课件
- 装表接电课件(PPT 86页)
-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
- 中铁XXXX局城轨道交通工程劳务分包指导价2017版
- 德国申克振动筛
-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 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现浇剪力墙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交底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 最新农贸综合市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