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doc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doc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doc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doc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检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周末语文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狭隘/谥号 偌大/承诺 舟楫/作揖 六艺经传/师道流传B召唤/招呼 跬步/鲑鱼 驽马/奴仆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C句读/读书 桂棹/泥淖 慰藉/枕藉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D骐骥/羽翼 戕害/杀戮 狙击/阻止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懿荣第一次与“龙骨”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B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C国家队的几位表现出色的小将,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明日黄花。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下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B举匏尊以相属 (属:致意,引申为劝酒)C圣人无常师 (常:平常的)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ng) 炫耀(xun) 晨曦( x) 溺爱( n) 干瘪(bi)B.怪癖( p) 抹煞( sh) 憎厌(zng) 累赘(zhui) 翱翔( o)C.磕绊( k) 颤抖(zhn) 巷道(hng) 敷演(f) 沉湎(min)D.量具(ling) 藐视(mio) 犄角(j) 瞠目 (chng) 摭拾(zh)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跋涉 斑斓 麻痹 再接再厉 B、消遣 慰籍 彷徨 出类拔萃C、锦缎 精彩 恪守 按步就班 D、魅力 显赫 沉溺 百轲争流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 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个玩笑。但我真是如此地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 C. 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孚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回到他们日常训练和生活的航天员公寓,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亏一篑,并没有做到。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B.今天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C.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D.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二、文言文阅读(19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学无以致疑 致:表达 B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轻:轻视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度:揣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问焉以求一得 问之人以试其能B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取其有益于身而已C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D好学而不勤问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3分)非问无以广识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智者千虚,必有一失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A B C D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分)译文: (2)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3分)译文: (3)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3分)译文: 三、诗歌鉴赏(10分)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 (2)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劝学) (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唐无名氏金缕衣)三、语言运用(12分)16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3分)17读下面的三首诗,回答问题。(6分) 竹(之一) 竹(之二) 竹(之三)每攀登一步 青翠是你的本色 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都作一次小结 坚韧是你的意志 你空空如也上述三首诗皆是以竹喻人,但立意不尽相同或迥然有异。请回答三首诗的立意各是什么。第一首:_第二首:_第三首:_18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答: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歌的高度王宗仁那年初春,青藏公路刚通车不久,我们这些跑车的汽车兵用人间最纯朴的感情给西藏运送着温暖,满脸的油腻都在欢笑。那天应该说是我们心情最轻松最欢畅的日子,来自首都的中央慰问团要为青藏公路沿线的军民演出,这是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最隆重档次最高的一次慰问演出。江河源头兵站的演出令人难忘。那歌声、那舞蹈仿佛是演员肉体或灵魂的一部分。演出结束后,慰问团继续西行,却不得不把一个跳舞的女文工团员留在了兵站。她发着高烧,高山反应十分严重,无法再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去演出了,必须留在原地休息、治疗。那晚,站上住进了五个汽车连队。他们当中有些人本来这晚是投宿别的兵站的。但他们觉得,只要看女文工团员一眼,看看那身合体整洁的演出军装,心里也会舒畅好些日子。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晚饭后,兵们不约而同地、轻手轻脚地把女文工团员住的那顶帐篷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他们不忍心打扰她,又不愿意远离她,就这样若近若离,远远地看着,似乎只要能瞅见那灯光就满足了。女文工团员终于发现了帐篷外面有“情况”,她走出来,笑盈盈地对大家说:“外面太冷,里面有火炉,请大家到帐篷里坐。”她满面春风,声音柔雅,很难看出有病在身。但是没有人进她的帐篷。一个胆大的战士突然违背大家原先只想看她一眼的初衷,提出了一个似乎过分的要求:“我们想听你唱支歌!”这个本该视为节外生枝的要求一提出来,众兵们竟然一时心血来潮地附和起来。女文工团员稍有犹豫,张口想说什么却未出声。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但是面对这么多热切渴望的眼神,她顾不得多想,对兵弟弟们说:“好吧!我答应给大家唱歌。不过,我有个要求,既然唱就唱你们爱听的歌。由你们点歌,我来唱。”她的话音刚落,一群战士就送来了大声呼号:“冲呀点歌开始!”女文工团员这时完全消失了病态的神情,像一个等待出征的兵。点的歌儿太多了,她只好说,我会唱的就满足大家,我不会唱的就过。大家拍手。她唱了康定情歌,唱了敖包相会,又唱了十送红军她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歌声时断时续,好比鸟儿已经飞上了天空,但飞得有些沉重。她坚持着让歌声飞。可以想象得出,一定是剧烈的头痛再加上高山缺氧使她痛苦万分。然而,那些热情却很粗心的兵们只是专心致志地听歌,竟然没有留意到唱歌人情绪的起伏变化,他们继续一个接一个地点歌。 奇怪的是,后来女文工团员的高山反应奇迹般地消失了,她越唱越来情绪,越唱声音越宏亮,越唱音阶越高。身为舞蹈演员的她仿佛从来都没有感到自己还有如此超拔的唱歌天赋。心为歌源,血是真的。唱者不累,听者不厌。歌的高度可以摘取星辰。然而,她毕竟是个严重高山反应染身的病人,毕竟是在海拔近5000米的缺氧地区耗尽体力地唱歌。唱着唱着,她累倒了,病倒了!她躺倒在江河源兵站临时为她腾出的帐篷里后就再也没起来在她的生命之泉干涸之前,月光皎洁的江河源上空破例地飞过一只连当地牧民也没见过的夜鸟,掉下了一片光滑多彩的羽毛。有个兵有幸拣起了这片羽毛,它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这个“拣羽”的兵就是当时的一个汽车兵后来成为作家的我:王宗仁。 (选自2008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有删改)19. 文中划线句“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描写景物用的是哪种手法?就全文而言,它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20.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中的“难处”有哪些。 (4分) 21. 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2. 结合全文,探究“歌的高度”这个题目中“高度”一词的多重含义。(7分) 六、作文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记叙文。不得抄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A(B驽马/奴仆,C.慰藉/枕藉,D.锲而不舍/提纲挈领读音相同)2B 3. D (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B项,成分残缺,可删除“使得”和“引发了”。C项,结构混乱。)4. C(常:固定的)5C颤抖(chn)6A 7D8. B(A应为“无可非议”;C项“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前者指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使信服。后者指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D应为“功败垂成”。) 9C二、文言文阅读10A(致:招致,取得)(3分)11A(连词,表示目的,用来。B项:介词,比/介词,对。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D项:连词,表示转折,却/连词,表示并列,并且)(3分)12C(是作者所要批评的一种问。说的是问的原因。)(3分)13(1)何况我与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与鱼虾做伴侣,与麋鹿做朋友。(2)(用)非常难解答的事情,向别人询问,来穷究别人的短处。(3分。采分点有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穷”) (3))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或孔夫子、夫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或赏识他)。(3分,采分点有“耻”、“下问”、“贤”。)【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何况世俗的人呢?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那么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而且那些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会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