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十一讲、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 第十一讲、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 第十一讲、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 第十一讲、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 第十一讲、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粤地区专用 第十一讲运动与力 注 定义中涉及到两个物体位置变化 1 两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 2 两物体间方位发生变化 3 以上两者都变化 1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第1课时物体的运动 2 参照物 用来判断物体a是否运动的物体b叫做参照物 注 判断某物体运动时 一定有两个物体 其中一个是研究对象 一个是参照物 1 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置没有变化 则称物体a是静止的 2 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置有变化 则称物体a是运动的 练习 说出其中的研究对象和参照物 1 地球绕太阳公转2 太阳东升西落3 小小竹排江中游4 巍巍青山两岸走5 车中乘客说 房屋 树木在后退 6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空中 地球太阳 太阳地平线 竹排两岸的山 青山竹排 同步卫星地球 房屋 树木行驶中的车 如何选择参照物 1 参照物不能是研究物体的本身 2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到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不同 3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方便 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一般情况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 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研究星球则以另一个星球为参照物 如果题中不指出参照物 就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我们平时常说的 树是静止的 房屋是静止的 等等 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q 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3 运动的绝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4 在机械运动中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活动 在纸上放一块橡皮 慢慢移动白纸 观察橡皮是否在运动 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 我们所得出的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小结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参照物 用来判断物体a是否运动的物体b叫做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是静止的 月亮躲进云层里 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坐在行驶的车上的人 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c 2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 船上坐着一个人 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 人是 的 船是 的 相对于船来说 人是 的 树是 的 运动 运动 静止 运动 3 李白在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描写 青山 和 孤帆 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帆船和河岸b 河岸和帆船c 青山和太阳d 青山和划船的人 a 4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 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 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和船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都是地面 b 5 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 乙两辆汽车 地面上的人看到两车都在向东行使 且甲行使的比乙快 如果以甲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乙车向运动 填 东 或 西 西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大家一起来复习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1 改变物体的形状 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 1 作用不等于接触 2 接触不一定有力 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2二力平衡 1 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相当于不受力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 沪粤地区专用 2 二力平衡 注意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静止 匀速直线 相等 相反 一条直线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但是 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 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大家一起来复习 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v s t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速度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探究 毛巾 纸板 玻璃 怎么在实验中创造 不受力 的条件呢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a 实验b 理论推测c 实验加推测 考点聚焦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第2课时运动和力 沪粤地区专用 1 伽利略斜面实验 距离 初始速度 控制变量法 粗糙程度 转换法 长 小 慢 沪粤地区专用 2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沪粤地区专用 点拨 1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该定律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2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说隐含着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2惯性 质量 质量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3二力平衡 1 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相当于不受力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 沪粤地区专用 2 二力平衡 注意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静止 匀速直线 相等 相反 一条直线 沪粤地区专用 考点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但是 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 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归类示例 沪粤地区专用 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 d 第2课时运动和力 沪粤地区专用 a 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 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b 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c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 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滚下时 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选项a是正确的 饮料罐最终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选项b是正确的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d 沪粤地区专用 类型二惯性 例2 2011 福州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 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 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 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 乘客会向前倾 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 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 沪粤地区专用 最容易错选的是b 系上安全带可以避免一些惯性带来的事故 就认为惯性减小了 其实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 惯性大 质量小 惯性小 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 一定要对一些物理量的性质进行归纳 总结 解析 惯性是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 它不可能消失 所以a是错误的 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中会出现紧急刹车等情况 由于惯性 乘客仍向前运动 易出现伤亡现象 系上安全带 可以避免伤亡情况的发生 但惯性不可能减小 所以选项b不对 选项c中乘客向前倾 是由于惯性 不是惯性力 所以选项c也不对 故选d 沪粤地区专用 类型三二力平衡 沪粤地区专用 第9课时 归类示例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图甲所示情况下 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相反 钩码的数量 不能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把小卡片一剪两半 沪粤地区专用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 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 a 解析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所以实验中也一定会针对这几个条件进行探究 沪粤地区专用 类型四力和运动的关系 例4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 用钩码 重1n 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 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 且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9 3 a 所示 接着 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 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 每次拉动过程中 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 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 三次实验如图 b c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沪粤地区专用 图9 3 1 由图 a b c 可得 2 由图 a d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