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2.2 地球表面形态1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右面两幅图分别是南斯拉夫的 猫咪 山 澳大利亚的 星 礁 月 岛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 令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 这些神奇的景观是 塑造师 和 雕刻师 共同努力的结晶 你能从地理角度诠释一下 塑造师 和 雕刻师 吗 一 背斜和向斜的分析判断及实践意义 1 分析判断 1 根据岩层形态判断 当岩层形态完整时 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 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如图甲所示 由于某地可能经过多次地质活动而导致岩层严重弯曲变形甚至发生地形倒置 因此不能完全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2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当岩层不完整时 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 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如图乙所示 背斜构造的中部岩层老 两翼岩层新 向斜构造的中部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所以a为背斜 b为向斜 2 实践意义了解地质构造规律 对于找水 找矿 工程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具体情况归纳如下表 1 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是水平挤压力 而不会是张力 2 背斜 向斜的岩层仍保持着连续完整性 3 岩层新老关系的对比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进行的 典例1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c d处 属背斜的是 2 从地形上看 c处是 形成原因是 d处是 形成原因是 3 c d两处找油气应在 处 找地下水应在 处 4 a b c d四处 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处 原因是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类型的判读及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 从形态上看 中间岩层向上隆起的为背斜 向下凹陷的为向斜 2 向斜槽部由于长期受挤压 物质坚实 不易被侵蚀 反而形成山岭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3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构造易于储水 4 由于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 较为牢固 稳定 适合修建地下隧道 答案 1 d 2 山岭向斜槽部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 而成为山岭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3 dc 4 cc为向斜部位 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 二 断层构造的判断 1 断层构造的判断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 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断裂 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断层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2 举例例如 下图中 处岩石既受力断裂 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所以 都是断层 而 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明显位移 故不是断层 而仅仅是断裂 1 岩层受压力或张力过大 达到一定强度都能形成断层 压力过大时 一般先形成褶皱 后形成断层 2 断层是岩层的非连续性变形 3 断层线上经构造运动后 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形成沟谷 河谷 典例2 读下面的景观图片和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甲图地貌景观的形成构造与乙图中一致的是 a b c d 2 下列地理事物与乙图中 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 渭河谷地b 长江三峡c 喜马拉雅山脉d 雅鲁藏布大峡谷 思路点拨 本题以某地景观图和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地质构造的判断能力 正确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知识间的关联性 答案 1 c 2 a 互动探究 1 沿乙图中 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 断层平直而陡峭b 岩石破碎 易受风化和水动力的搬运作用c 岩块相对位移d 岩石受力过多 2 水库 隧道选址时 应避开乙图中 处 原因是什么 解析 乙图中 处为断层线附近 其对于找水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分析如下表 答案 1 b 2 避免诱发断层活动 产生地震 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 地质剖面图的阅读方法 1 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地质构造 2 根据化石和沉积顺序确定岩层年龄生物演化具有不可逆性 含有年代老的化石的岩层年代就老 反之则新 先沉积的岩层老 后沉积的岩层新 一般为下老上新 3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 例如 上图中的甲褶皱 乙断层 丙侵入岩脉的发生顺序应是 岩层受力 褶皱 超过限度 断层 岩浆侵入 侵入岩 4 岩层缺失的判断 某个地区某个时代岩层缺失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特点是削高填洼 即高处遭受侵蚀 低处接受沉积 地壳上升遭受侵蚀 地壳下沉接受沉积 如下图中地点3缺少b地层 可能的原因有 b地层形成时期 地点3地势高没有沉积 b地层形成后 地点3地势升高 b地层被外力侵蚀掉了 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气候变干 河流断流就是一种可能 1 教材p37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点拨 1 板块的范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 其他板块都包括大陆和海洋 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 澳大利亚大陆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 2 板块间的界线 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 而是一些构造带 如海沟 海岭 断层 造山带 3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海域 其面积会越来越大 如红海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海域 其面积会越来越小 如地中海 4 特别关注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而安第斯山脉则是南极洲板块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2 教材p37 38活动点拨 在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 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从而使地表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六大板块分布图上 仔细辨认板块名称 范围 以及板块边界类型及受力方向等 不要被常理所迷惑 活动1 1 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 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 2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3 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地表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板块的碰撞 致使地壳抬升隆起 形成了年轻高峻的大山脉和大高原 活动2 1 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 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正北方向运动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就是一个证明 3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是两个板块彼此分离形成的 3 教材p39活动 上 点拨 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皱构造 其初始构造形态与地形形态一般是一致的 在时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 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 出现地形倒置 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首先是褶皱运动发生褶皱时 造就了它们的差异 这种先天性的差异是两者后天发生变化的基础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 物质疏松易被侵蚀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坚实 不易被侵蚀 褶皱形成后 在外力的长期作用下 地形发生逆转 背斜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反而成为山岭 4 教材p39活动 下 点拨 明确断层的形成过程及两侧岩体形成的地貌类型是解答该活动的关键 活动1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 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称为断层 活动2断层线两侧的岩石运动方向相反 一侧上升 一侧下降 活动3如果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很大 上升的部分会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降部分会形成狭长的低地或谷地 活动4断层线上的岩石经构造运动后 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 侵蚀后会形成沟谷 河流 5 教材p40活动点拨 当岩层形态完整时 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类型和地形 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 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准确 最科学 活动1褶皱构造是沉积岩受挤压变形而成的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因搬运介质 沉积物性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层理 沉积岩的层理弯曲变形后出露地表接受风吹 雨淋 日晒等因素的作用 其分层现象会更明显 活动2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水平挤压力 活动3判断褶皱构造是向斜还是背斜 从剖面上可根据岩层形态判断 向上拱起的是背斜 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活动4从理论上说 背斜顶部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 可通过实地观察验证 6 教材p41活动点拨 火山地貌是火山喷发的熔岩物质堆积形成 而地震会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 冷却堆积使地面升高 形成火山地貌 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活动 有时会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 1 2010 海口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 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a 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b 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c 甲阶段没有受到内 外力作用d 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 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 解析 选d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褶皱 乙 当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 会形成断层 丙 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 易受外力侵蚀形成沟谷 丁 所以甲经乙到丙的过程内力为主导 丙向丁的过程外力为主导 2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25日晚21点42分 北京时间22点42分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明打威群岛海域发生里氏7 2级强烈地震 并引发强烈海啸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关于印尼所处的板块名称正确的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b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d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解析 选c 由板块的分布可知 印尼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2011 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读下列地质剖面图 完成3 4题 3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 属于褶皱的是 a b c d 4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 有向斜山 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a b c d 解析 3选d 4选c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 弯曲 为褶皱 位移 错动 为断层 图中 为地堑 为向斜山 或背斜谷 读地质剖面图 完成5 6题 5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b c d 6 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可能是 a 岩层b 向斜c 背斜d 断层 解析 5选c 6选d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从图中可看出 位于断层处 岩层的形成一般是下层老 上层新 断层只能发生在已形成的岩层中 7 2010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黄河壶口瀑布b 华山西峰绝壁c 广西桂林芦笛溶洞d 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解析 选b 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层形成块状山地 下降一侧的岩层形成谷地 沿断层面往往发育成陡崖 壁立千仞 雄伟陡峻 华山西峰绝壁就是在断层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 a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以流水熔蚀作用为主 d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均以外力作用为主导 8 2011 长沙高一检测 把一个大开口的漏斗放在一个盛有水的锅里 围绕漏斗用泥做一个锥状模型 把漏斗口留着 不要堵死 把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直到水从漏斗开口中喷出来 然后 把一小块泥压成纸一样薄 与漏斗开口一样大小的泥片 盖在该开口上 如下图所示 观察泥盖会发生的变化 该实验模拟的是 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火山喷发d 板块的运动 解析 选c 由材料知泥做的锥状模型为火山锥 漏斗口为火山口 水从漏斗口喷出模拟了岩浆从火山口喷出的过程 2009 上海地理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1 2题 1 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 以下地貌单元中 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b 日本列岛c 阿尔卑斯山脉d 落基山脉 解析 1选a 2选c 第1题 从图中两板块的运动方向 可判断该处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 消亡 边界 第2题 阿尔卑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 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 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 庐山以雄 奇 秀 险闻名于世 素有 匡庐奇秀甲天下 之美誉 据此完成3 4题 3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 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b c d 4 在图中 四种地质构造中 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 b c d 解析 3选c 4选a 庐山属于断块山 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 图中 处是上升岩块 背斜是石油 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 图中 是背斜构造 方法技巧 地质构造判定的一般步骤 1 看岩层是否连续 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 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 未侵蚀前常成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 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 看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 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 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 而不能称为断层 5 2011 南充高一检测 读四川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判断此地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滑坡b 泥石流c 地震d 水土流失 解析 选c 读图可知 该地岩层断裂发育 岩层的断裂 错动很容易引起地面的震动 6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 p处为 2 如果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 则n板块的名称是 板块 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 n板块受挤压上升 形成高大山脉的名称是 3 下列岛屿中 位于p类边界上的是 a 马达加斯加岛b 大不列颠岛c 冰岛d 新西兰南北二岛 4 若m板块为大陆板块 且h处为安第斯山脉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板块为非洲板块b m板块与四大板块相邻c a处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沟d 夏威夷群岛位于p类边界上 解析 注意图中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 大陆板块在东 因此位于太平洋板块东面的应是美洲板块 p处为生长边界 马达加斯加岛 大不列颠岛都位于板块内部 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属消亡边界 冰岛则位于大西洋中脊北部 属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根据第 4 题题干的要求 先判断出m板块为南极洲板块 可排除a选项 南极洲板块与除亚欧板块外的另外四大板块相邻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纳海沟 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夏威夷群岛不处于海岭上 而是分布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答案 1 海沟海岭 2 美洲落基山脉 3 c 4 b 7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g上层覆盖的沉积岩比f上方的厚 原因是什么 2 根据岩石的相互切割状况 判断图中b c g f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从新到老 3 该地区曾经历过哪些内力作用 4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应选择g处还是f处 提示 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及地下水等方面考虑 解析 该地底部岩层发生褶皱 g处形成背斜 f处形成向斜 应为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 而且发生在前 背斜和向斜的顶部岩层都有缺失 表层又有较完整 平直的c岩层覆盖 应为地壳隆起后被侵蚀 凹陷后沉积而成 且发生在后 隧道应建在背斜中 因为背斜构造结实坚固 不容易塌陷且无积水 答案 1 该地出现了地形倒置现象 g为背斜 顶部岩层因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