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讲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讲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讲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讲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化设计 专题六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3讲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高考就是这么考的 2010 福建高考文综 37 4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 结合有关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 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 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 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 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 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答案 地形平坦 草原广阔 河流水资源较丰富 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 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解析 古马里帝国位于西非草原上 其兴盛的可能原因可从地形 河流 植被 农牧业 交通等方面说明 2010年福建卷考查了古代贸易交通 本专题常通过新出现的交通运输方式 如高速铁路 磁悬浮列车 城际高速铁路等 结合地区景观图 考查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作用 通过最近建成 正在建设的交通线 点 如沿海铁路线 跨海大桥建设 重要港口建设等 考查影响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结合现代互联网 无线通信等新技术 考查现代通信的特点以及发展的方向 结合城镇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 考查影响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的区位因素及具体位置的选择 结合区域图 考查交通线 点的分布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2012年仍将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 考查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 以某城市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 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的特点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以某个虚拟的城市规划图为命题背景考查如何合理布局商业中心 结合某一贸易活动 分析贸易特点 考查形成原因等 掌握这些 成绩提升有保证 热点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 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评价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 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归纳如下 1 自然条件 制约因素 续表 2 资源条件 3 社会经济条件 决定性因素 4 科学技术条件 保证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 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 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 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2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评价 例1 2011 课标全国高考 9 11 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 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 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 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 p箭头指示北方 2 m 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 坡b 河流c 沟d 原地 3 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 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 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 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 第 1 题 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 河流均有较长的结冰期 第 2 题 m n位于山麓地带 因此其堆积物来源于冰川融水和降水携带的松散物质 沿沟谷向下 在山麓沉积 第 3 题 青藏高原易发融雪性洪灾或泥石流 修建该设施可以防御沟中山洪 泥石流 对铁路的危害 答案 1 b 2 c 3 b 1 交通运输方式 等级的合理选择 需要对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全面评价 应结合影响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 对区域交通发展条件从上述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确定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运输规模 等级 2 结合对区域交通发展条件的评价 从发展的角度 正确分析交通区位因素 首先考虑社会 经济因素 然后考虑自然因素 以求既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又能减少工程建设量 并便于维修护养 同时科技因素是保障 3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 经济上各有长短 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须妥善组织安排 合理协调使用 运输中 要尽量避免对流运输 过远运输 重复运输 减少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4 大力发展综合运输 实现运输结构的合理化 在运输生产中 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 充分发挥每种运输方式的优点 用较少的劳动消耗完成尽可能大的运输任务 如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 热点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图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 图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2 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变化 例2 2009 北京高考文综 8 下图为 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 地貌示意图 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 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 人口数量大 a b c 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此岛屿上甲处地形最为平坦开阔 交通便利 居民点多 人口数量较多 对日用商品的需求量大 利于零售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商业从业人口多 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比较 在比较时注意从投资 运量 运价 速度 灵活性 连续性 稳定性 生产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尤其是要注意比较运费 运量 速度等几方面的差异 2 如何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主导因素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有自然 社会 经济和技术因素 早期自然因素是主导因素 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 社会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但自然因素仍是很重要的 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 避开不利条件 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如京九线 南昆线 决定其布局的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如京九线在经过麻城等红色地区时 为了避开沼泽山地等 使线路弯曲或建成 之 字形 科学预测 应考从容有信心 一 选择题 下图为 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 部分路口 及趋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 2题 1 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a b c d 2 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 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a 向西 向北b 向东 向南 c 向东 向北d 向西 向南 答案 1 c2 b解析 第1题 地车流量最大 最可能为市中心路口 第2题 比较两年的车流量变化趋势可知 向东 向南的车流量显著增加 说明该城市向东 向南发展 读下图 完成第3 4题 3 图示四城市交通布局最合理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4 图示四城市中商业区布局合理的是 a 甲 乙b 甲 丙 丁 c 乙 丙d 丙 丁 答案 3 d4 c解析 商业网点的形成 密度 效益和组织形式要受到自然 社会 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其中 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而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 交通是主要区位因素 商业区的布局和形成往往考虑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 读 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 完成第5 6题 5 下列关于该城市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建国前 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 建国后 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 建国后 河流流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d 目前该城市的星状形态主要是受公路的影响 6 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a 运输距离b 运输质量 c 运输速度d 运输数量 答案 5 d6 a解析 依据图例在图中的分布可知 该城市在建国前主要呈团状 受河流影响较大 建国后受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明显 尤其是目前城区的扩展延伸更加明显 公路运输灵活方便 适于短途运输 因此城市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 二 综合题 7 2010年7月8日 中国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 截至目前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 6万千米 居世界第二 预计201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 将位列世界第一 读 中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 部分 完成下列问题 1 解放前 有一首民谣 姑娘出嫁到远方 马路又远又长 走了三十三天哟 才到新郎帐房 该民谣是对当时山高谷深 地形复杂 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 a 黄土高原b 青藏高原 c 横断山区d 四川盆地 2 多选 铁路 的修建成功 表明 a 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 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 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