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_第1页
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_第2页
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_第3页
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_第4页
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业厂房毕业设计1.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 页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威远集团为扩大生产规模拟在胶州工业园内建造一生产车间 结构形式采用 带吊车的轻钢结构单层体系工业厂房 跨度为 30 米 围护结构采用双面复合彩 钢夹芯板 建筑面积为 2 2500m 结构安全等级为 级 耐火等级为 级 采光 等级为 级 总平面图见图 1 1 采用的起重设备为中级 软钩 工作制吊车 Q 5T 两台 轨道高 170mm 吊 车技术指标见表 1 1 大车轮距示意图见图 1 2 图 1 1 总平面图 表 1 1 吊车技术指标 台数 起重量 级别 钩制 吊车跨度 吊车总量 小车重 最大轮压 2 5t 中级 软钩 28 5m 26 8t 1 8t 8 5t 112000 20000 20000 20000 70000 20000 玩具厂 拟建 人民路 民 主 路 农田 北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 页 4650 3550 图 1 2 5t 大车轮距示意图 1 1 地质状况及地理状况 1 地形平坦 自然地表标高 76 0m 2 根据勘察报告 场区土层按自上而下顺序表述如下 残积土 土层平均厚度 1 1m 可塑 标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20kPa 不宜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全风化角砾岩 土层平均厚度 2 1m 遇水软化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260kPa 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强风化角砾岩 土层平均厚度 2 2m 遇水不易软化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400kPa 良好的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 中风化角砾岩 土层厚度大 遇水不软化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000kPa 良好的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 3 拟建场地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 勘查期间在勘探深度内各孔均未见地 下水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宜采用天然地基 全风化角砾岩 强风化角砾岩或中 风化角砾岩为地基持力层 建议采用 1 0m 3 0m 柱下独立基础 抗震设防烈 度为 6 度 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场地类别为 II 类 最大冻土深 0 5m 基础及其以上覆土的平均重度 20KN 1 2 自然条件 威远集团生产车间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料为 气温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 7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7 风向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降雨量 年降雨量 mm4 767 小时最大降雨量 mm4 120 雨季施工起止时间 七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冬季施工起止时间 十二月十日至次年三月十日 威远集团生产车间根据有关的建筑方针和政策 认真贯彻 适用 安全 经 济 美观 的设计原则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较好地处理了厂房的平面 立面 剖面 选择了合适的建筑材料 确定出了合理的承重结构 围护结构和构 造做法 同时满足了生产工艺及有关的技术 良好的经济效益 卫生等要求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 页 2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2 1 平面形式的确定 厂房的平面设计除首先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外 在建筑设计中应使厂房的平 面形式规整以便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 选择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柱网使厂房具 有较大的通用性 并使厂房符合工业化施工的要求 正确解决采光和通风 合理 地布置有害工段及生活用室 妥善处理安全疏散及防火措施等 该工业厂房的平面形式采用矩形 这种平面形式较其他形式平面各工段之间 靠的较紧 运输路线短捷 工艺联系紧密 工程管线较短 形式规整 占地面积 少 且该厂房的宽度不大 室内采光通风都较容易解决 2 2 柱网布置的确定 柱网尺寸不仅在平面上规定着厂房的跨度 柱距的大小 而且还规定着刚架 屋面板 吊车梁的尺寸 在厂房中为支承屋顶和吊车必须设柱子 6 米柱距是我 国目前的基本柱距 在实际中应用较广泛 经济效果也较好 同时考虑纵横向都 能布置生产线 且工艺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更新设备和重新布置生产线时 十 分灵活 不受柱距的限制 使厂房具有更大的通用性厂房柱距取 6 米 跨度 30 米 长度 72 米 2 3 厂房门的确定 结构耐火等级为 级 厂房生产类别为丁类 防火规范中对此种建筑的最远 点至疏散门的允许距离要求为不限 考虑到工艺设计及行走方便 厂房开设三个 门 平面位置详见建筑平面图 门的宽度和高度为mm9 36 3 厂房门采用双扇 平开门 门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近 能方便运输设备进出与人流疏散 2 4 散水的确定 为保护外墙不受雨水的侵蚀 在外墙的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度 以 便将屋面雨水排至远处 所以设置了散水 散水的坡度为 5 宽度取为 900mm 散水的构造做法为 素土夯实 60mm 20 C混凝土填层 20mm厚 1 3 水泥砂浆 面层 散水面距地面的距离为 20mm 散水做法见下图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4 页 20厚1 3水泥砂浆面层 C20混凝土填层 素土夯实 10 900 图 1 3 散水做法 2 5 生产辅助用房 生产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 男女洗手间 男女换衣间 工具室 材料库等 采用内隔墙隔开 内隔墙采用轻质隔墙 墙厚 150mm 辅助用房分隔及门窗洞 口位置详见平面图 3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3 1 柱顶标高的确定 由于厂房内有吊车作业 柱顶标高按下式来确定 761 hhHH 式中 H 柱顶标高 m 必须符合 3M 的模数 1 H 吊车轨顶标高 m 一般由设计人员提出 6 h 吊车轨顶至小车顶面的高度 m 根据吊车资料查出 7 h 小车顶面至屋架下弦底面之间的安全净空尺寸 mm 此 间隙尺寸 按国家标准及根据吊车起重量可取 300mm 400mm 500mm 根据设计要求 1 H取 7 4m 查吊车资料可得 6 h 1753mm 6 h取 1700mm 7 h取 500mm 确定柱顶标高为 H 7 4 1 7 0 5 9 6 取 9 6 米 符合 3M 要求 3 2 室内地坪标高的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 单层厂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需设置高差 以防止雨水倒灌 侵入室内 但为了便于运输工具出入厂房和不加长门口坡道的长度 这个高差又 不宜太大 在该厂房设计中高差取值为 150mm 确定室内地坪标高为m000 0 室外标高为m150 0 3 3 采光 通风的确定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5 页 该厂房设计中采用天然采光 采光设计就是根据采光等级 查规范确定窗地 比来确定窗子的面积 从而布置窗户的形式及标高 以保证室内采光强度 均匀 度及避免眩光 该厂房的采光等级为 级 由于单侧采光不均匀 衰减幅度大 由此考虑采 用双侧开窗 根据采光等级查得窗地比为 1 4 且厂房内部设置了吊车 同时 采用高低窗 为了便于工作和不使吊车梁遮挡阳光 高侧窗下沿距吊车梁顶面不 应太高或太低 规范规定至少高出吊车梁顶面 600mm 在该厂房中取 600mm 低侧窗下沿一般略高于工作面的高度 900 1200mm 在该厂房中取值为 900mm 窗的确定 厂房的总面积 2 21603072m 由采光等级查得窗地比为 1 4 根据厂 房的面积确定采光所需的窗户的总面积为 2 54042160m 生产间南北立面 双侧开带窗 则窗户总高度为m75 3722540 生活间采用平开窗 窗户设计兼顾墙梁位置 故设置高窗高度为 1 2m 距吊车梁顶面 600mm 中层窗户高度为 1 5m 距低窗 1 5m 低窗高度为 1 2m 距地面 900mm 窗 户总高度为 3 9m 满足总高 3 75 米的要求 考虑到带形窗到墙边的距离 再 加上由于南北立面开门 带形窗需隔断 距门的距离为 500mm 为了补偿带形 窗隔断的采光面积 在两侧山墙开高窗 高窗高度为 1 2m 也采用带形窗 到 两侧轴线距离为 1200mm 两侧对称布置 窗口高度与南北立面的高窗平齐 南 北立面窗户具体标高位置见剖面图 山墙窗高具体位置详见侧立面图 该厂房的采用自然通风 在夏季车间的热源主要来自设备散热 焊接加工散 热 围护结构 包括门窗 向室内传递热量 为排出这些热量 一般采光和运输 要求开设的门窗面积已经足够 故低侧窗和中侧窗做成开闭式的 高侧窗封闭式 就可以满足厂房的通风要求 3 4 屋面排水的确定 屋面排水形式与屋顶坡度密切相关 主要取决于屋面承重结构的型式和屋面 构造形式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天沟外排水 有组织排水系统主要是由有天沟 雨水斗 雨水管组成 天沟的构造形式与屋面构造有关 该屋面采用压型钢板 属于大型版 其接缝处容易做到密实不渗漏 可直接在屋面板上做天沟 为使天 沟内的雨水能顺畅的流向雨水斗 天沟应做垫坡 其坡度不应小于 0 5 也不 宜大于 2 0 在该厂房的天沟垫坡取 1 0 由于采用槽型天沟 分水线设置应 不低于天沟沟壁顶面 50mm 以免积水高出分水线而导致渗漏 由 房屋建筑学 第一版 中表 19 6 查得 雨水管确定为直径 100mm 雨水管最大集水面积为 363 2 m 根据设计该厂房的屋顶面积约为 2171 2 m 则需要的雨水管数量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6 页 9 53632171 取 6 根 雨水管在南北立面对称布置 雨水管及排水布置详见 屋面排水示意图 天沟截面选用mmmm 250400 坡度为 1 布置详见屋面排 水示意图 4 厂房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是平面 剖面设计的继续 它和平面 剖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平 面 剖面设计中 重点从平面组合等方面 解决生产使用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 立面设计中 则主要从外观形象方面 反映平面 剖面功能 使形式与内容得到 统一 该厂房的跨度 长度和柱距以及门窗的位置及屋盖形式等 都在平面设计和 剖面设计上已经确定 在立面设计中就是要根据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 确定门窗 洞口的标高及位置 室内外高差等 选用墙体 墙面材料和构造形式表示明确 反映其处理方法 以及在已有的体型基础上利用柱子 门窗 墙面 线脚 雨篷 等部件 结合建筑构图规律进行有机的组合与划分 使立面简洁大方 比例恰当 达到完整匀称 节奏自然 色调质感协调统一的效果 详见立面图 5 其他建筑构造 5 1 屋顶的确定 本设计中厂房屋面采用有檩体系 即在刚架斜梁上设置 C 型冷弯薄壁型钢檩 条 再铺设彩钢夹芯板屋面 它施工速度快 重量轻表面带有色彩涂层 防锈 耐腐蚀 美观 屋顶坡度考虑屋面排水需要 屋面坡度取为 10 5 2 女儿墙的确定 由于屋面排水采用内天沟内排水 需设女儿墙 女儿墙高度不得超过屋顶高 度 取女儿墙顶标高为 10 8 米 没有超过屋顶标高 符合要求 女儿墙位置详 见剖面图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7 页 铆钉 500 x10拉铆钉 300 彩钢夹芯板 x10拉铆钉 300 槽铝 密封胶 彩钢夹芯板 墙梁 图 1 4 天沟及女儿墙构造详图 5 3 地面的确定 由于厂房内有重型物品的堆放或车辆行驶 由此考虑建筑物的地面构造采用 混凝土实铺地面 地面在铺设时 将开挖的土回填夯实后 在上面铺设碎石或三合土 然后用 1 3 水泥砂浆找平 然后再铺设混凝土面层 由于在该厂房中有焊接 会产生 火花 为了避免出面意外 地面采用特殊的不发光地面 地面做法如下图所示 50mm厚C20混凝土面层 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1 3 6三合土垫层 素土夯实 图 1 5 厂房地面做法 5 4 门口坡道做法 在车间的大门外 应做行车坡道 一般坡度取 1 5 1 10 之间 在该厂房 中取较小值 1 10 则外坡道的水平长度为 1500mm 坡道的构造做法是 素土 夯实 20mm厚 1 3 水泥砂浆面层 50mmC20 混凝土填层 坡道布置下图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8 页 10 3600 500500 图 1 6 门口坡道示意图 素土夯实 1500 20 60 10 20mm厚1 3水泥砂浆面层 50mm厚C20混凝土填层 图 1 7 坡道做法示意 5 5 雨棚的确定 雨棚高出门洞 300mm 即标高为 4 200m 雨棚尺寸确定如下 厚度为 200mm 外挑为 1500mm 宽度略比门洞尺寸宽 取为 4000mm 5 6 屋脊的确定 屋面板采用彩色夹芯板 屋面连接形式及构造见下图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9 页 4x10拉铆钉 300 彩钢脊托板 檩条 5x10拉铆钉 300 EPS填实 彩钢板屋脊扣件 密封胶 图 1 8 屋脊连接构造 6 门窗表 表 1 2 门窗表 名称 编号 大小 类型 数量 窗 C1 mmmm 374001200 带形窗 低窗 1 C2 mmmm 374001500 带形窗 中窗 1 C3 mmmm 374001200 带形窗 高窗 1 C4 mmmm 115001200 带形窗 低窗 3 C5 mmmm 115001500 带形窗 中窗 3 C6 mmmm 115001200 带形窗 高窗 3 C7 mmmm 535001200 带形窗 低窗 1 C8 mmmm 535001500 带形窗 中窗 1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0 页 C9 mmmm 535001200 带形窗 高窗 1 C11 mmmm 15001500 平开窗 1 C12 mmmm 20001200 平开窗 低窗 2 C13 mmmm 12001200 平开窗 低窗 2 C14 mmmm 15001200 平开窗 低窗 4 C15 mmmm 20001500 平开窗 中窗 2 C16 mmmm 12001500 平开窗 中窗 2 C17 mmmm 15001500 平开窗 中窗 4 门 M1 mmmm 39003600 平开门 3 M2 mmmm 27001500 平开门 3 M3 mmmm 27001200 平开门 4 第二章 结构设计 1 吊车梁设计 1 1 设计资料 威远集团生产车间 跨度 30m 柱距 6m 总长 72 m 吊车梁钢材采用 Q235 钢 焊条为 E43 型 跨度为 6m 计算长度取 6m 无制动结构 支撑于钢柱 采用突缘式支座 威远集团生产车间的吊车技术参数如表 2 1 所示 表 2 1 吊车技术参数 台数 起重量 级别 钩制 吊车跨度 吊车总量 小车重 最大轮压 2 5t 中级 软钩 28 5m 19 2t 1 8t 8 5t 吊车轮压及轮距如图 2 1 所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1 页 4650 3550 图 2 1 吊车轮压示意图 1 2 吊车荷载计算 吊车荷载动力系数05 1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Q 1 40 则吊车荷载设计值为 竖向荷载设计值 Q P m a x P 1 05 1 4 83 3 122 45kN 横向荷载设计值 H Q n gQ 12 0 1 4 4 8 9 8 15 12 0 2 80kN 1 3 内力计算 1 3 1 吊车梁中最大竖向弯矩及相应剪力 1 吊车梁有三个轮压 见图 2 2 时 梁上所有吊车轮压 P的位置为 P P P P B C A a2 30003000 a5a5 a1 图 2 2 三个轮压作用到吊车梁时弯矩计算简图 mmWBa110035504650 1 mmWa3550 2 mm aa a3 408 6 11003550 6 12 5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2 页 自重影响系数 取 1 03 则 C 点的最大弯矩为 c M max W 1 2 5 2 Pa l a l P 1 03 100 145 122 6 408 03 45 1223 2 284 94mkN 2 吊车梁上有两个轮压 见图 2 3 时 梁上所有吊车轮压 P的位置为 P P B C A a1 30003000 P a4a4 图 2 3 三个轮压作用到吊车梁时弯矩计算简图 mmWBa110035504650 1 mm a a275 4 1 4 则 C 点的最大弯矩值为 c M max W l a l P 2 4 2 1 03 6 275 03 45 1222 2 mkN 18 312 可见由第二种情况控制 则在 max M处相应的剪力为 C V W l a l P 2 4 1 03 6 275 03 45 1222 114 51kN 1 3 2 吊车梁的最大剪力 荷载位置如图 2 4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3 页 135035501100 P P B A 30003000 P 图 2 4 两个轮压作用到吊车梁时剪力计算简图 A R 1 03 122 45 kN5 257 1 6 9 4 6 35 1 kNV5 257 max 1 3 3 水平方向最大弯矩 c H M P H M max 03 1 18 312 45 122 80 2 6 93 mkN 1 4 截面选择 1 4 1 梁高初选 容许最小高度由刚度条件决定 按容许挠度值 600 l v 要求的最小高度为 min hmmmm v l lf4 4641060060002156 010 6 0 66 由经验公式估算梁所需要的截面抵抗矩 36 6 max 1074 1 215 1018 3122 12 1 mm f M W 梁的经济高度为 mmWh93 5413001074 173007 363 取mmh600 1 4 2 确定腹板厚度 按抗剪强度要求计算腹板所需的厚度为 mm fh V t vw w 12 4 125600 105 2572 1 3 由经验公式确定的腹板厚度 mm h t w w 23 2 11 600 11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4 页 取mmtw10 1 4 3 确定翼缘尺寸 初选截面时可取 w hh 由公式 6 ww w x th h w bt 确定翼缘板的面积为 2 6 3800 6 60010 600 1074 1 2 6 2mm ht h W A ww w 通 常 可 按tb25 选 择 翼 缘 厚 度 所 以 可 确 定 受 压 翼 缘 的 厚 度 满 足 25 22 2 3800 mmt 解得mmt71 8 可取mmt12 由于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 不考虑其塑性发展 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长度与其厚 度之比应满足15 235 15 1 y f t b 所以mmb1801215 1 所以mmtbb w 3701018022 1 取mmb350 同时也满足轨道连接mmb320 无制动结构 的要求 取下翼缘宽mm250 厚度为 12mm 初选截面如图 2 5 所示 576 350 125125 d 23 5d 23 5 1212 600 125125 图 2 5 吊车梁截面 1 5 截面特性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5 页 1 5 1 毛截面特性 2 11760122501235010576mmA mmy6 360 11760 3001057661225059412350 0 4823 232 3 10865 7 2 600 85 343 1057657610 12 1 66 360 1225012250 12 1 66 360600 12350 12 12350 mm Ix 上翼缘对中和轴的毛截面面积矩 362 10239 1 2 10 6 36012600 6 3606600 12350mmS 上翼缘最外纤维截面模量 36 8 10285 3 6 360600 10865 7 mmWX 上翼缘对 y 轴的截面特性 473 10287 435012 12 1 mmIy 352 1045 235012 6 1 mmWy 1 5 2 净截面特性 2 12396105761225012 5 232350 mmAn mmyn1 315 12396 3001057661225059412 5 232350 0 49 232 323 1073 0 2 600 1 315 1057657610 12 1 61 315 12250 12250 12 1 61 315600 12 5 232350 12 5 232350 12 1 mm Inx 36 9 1056 2 1 315600 1073 0 mmWnx 上 36 9 1032 2 1 315 1073 0 mmWnx 下 上翼缘对y轴的截面特性 2 363612 5 232350 mmAn 4723 1041 3125125 23235012 12 1 mmIny 35 7 1095 1 350 1097 32 mmWny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6 页 1 6 吊车梁截面承载力验算 1 6 1 强度验算 1 正应力 上翼缘正应力 22 5 6 6 6 max 21548 157 1095 1 1093 6 1056 2 1018 312 mmNfmmN W M W M ny H nx 上 下翼缘正应力 22 6 6 max 21556 134 1032 2 1018 312 mmNfmmN W M nx 下 2 剪应力 计算支座处剪应力 22 3 max 12565 53 10576 105 2572 12 1 mmNfmmN th V v ww 3 局部压应力 采用120QU钢轨 轨高mm170 mmhhal Ryz 45017021255025 集中荷载增大系数0 1 计算的腹板局部压应力为 22 3 21521 27 45010 1045 1220 1 mmNfmmN lt P zw c 4 折算应力 腹板与受压翼缘交点处需要计算折算应力 为计算方便偏安全的取最大正应 力和最大剪应力验算 2 48 157mmN 2 65 53mmN 则折算应力为 2 1 2 222222 5 2362151 189 172 65 53321 2748 15721 2748 1573 mmNfmmN cceq f 当 与 c 同号时 f 取 1 1 1 6 2 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1317 350 60001 b l 应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因集中荷载作用在跨中 跨 中无侧向支承 附近的上翼缘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7 页 0 2357 0 576350 126000 1 1 1 hb tl 794 0357 018 073 018 073 0 1 b 473 2 473 1 105625 125012 12 1 102875 435012 12 1 mmI mmI 1 85 53 70 6000 53 70 11760 10 5625 12875 4 373 0 1733 02 8 0 12 8 0 733 0 1 7 21 21 1 y y y bb b i l mm A II i II I 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 6 045 1 373 0 6004 4 101 85 1 10285 3 60011760 1 85 4320 794 0 4 4 1 4320 2 62 2 2 b wy xy bb h t W hA 875 0 45 1 282 0 07 1 282 0 07 1 b b 计算整体稳定性 22 5 6 6 6 max 21589 136 1045 2 1093 6 10285 3875 0 1018 312 mmkNmmkN W M W M y H xb 满足要求 1 6 3 腹板局部稳定验算 80 235 806 57 10 576 0 yw ft h 因有局部压应力 则应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 在腹板的两侧对称布置 加劲肋的间距应满足 00 25 0hah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8 页 mmhmmh115257622 2885765 05 0 00 所以mmamm1152288 取加劲肋间距为mma1000 加劲肋截面尺寸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外伸宽度 mm h bs2 5940 30 576 40 30 0 取mmbs90 厚度 mm b t s s 95 3 15 2 59 15 取为 6mm 为了减少焊接应力 避免焊缝的过分集中 横向加劲肋的端部应切去宽约 3 s b 但 不大于40mm 高约 2 s b 但不大于60mm 的斜角 在该设计中切角取宽30mm 高 45mm 加劲肋计算简图如图 2 6 所示 1212 600 30 45 90 80496 9595 175175 125125 图 2 6 加劲肋计算简图 1 6 4 翼缘局部稳定验算 受压翼缘自由外伸长度 1 b与其厚度t之比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9 页 15 235 152 14 12 2 10350 1 y f t b 局部稳定满足要求 1 6 5 疲劳验算 该吊车为中级工作制吊车 因此只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满足疲劳强度 的要求 1 上翼缘与腹板采用焊透的 T 形对接焊缝 质量等级为一级 2 加劲肋下端一般在距吊车梁下翼缘 受拉翼缘 50 100mmmm 处断开 不与受拉翼缘焊接 以改善梁的抗疲劳性能 本设计中取 80mm 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上端应与上翼缘刨平 顶紧并焊接 1 6 6 挠度计算 等截面简支吊车梁计算挠度时按标准值计算 由荷载计算出的设计值换算成标准 值并乘以动力系数 则计算吊车梁的挠度为 竖向最大挠度 1000 12714 105 110865 71020610 60001018 312 10 83 262 ll EI lM l v x xx 满足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产生的挠度 1000 31224 105 110287 41020610 60001093 6 10 73 26 2 ll EI lM l v y yy 满足 1 7 连接计算 1 上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焊缝采用焊透的 T 形对接焊缝连接 因其与母材强度相 同 强度可不验算 2 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焊缝 2 160mmNf W f 下翼缘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距 36 1 100638 1 66 360 12250mmS mm If SV h x w t f 55 1 10865 71607 02 100638 1105 257 7 02 8 63 1max 下翼缘实际采用mmhf6 3 上翼缘与柱的连接螺栓计算 采用 8 8 级高强度摩擦型螺栓 并采取喷砂处理摩擦面 抗滑移系数取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0 页 45 0 考虑到一个吊车轮作用于此处 按一个吊车轮的横向水平力作用计算 kNH80 2 按柱宽及螺栓排列要求采用162M螺栓 每螺栓承载力设计值 kNP80 kNPnN f b v 4 328045 019 09 0 满足要求 4 支座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焊缝 设mmhf6 mm fln R h w fw f 02 1 160 62576 47 0 105 257 7 0 3 max 采用 mmhf6 1 8 支座加劲肋计算 取突缘支座加劲板的宽度为mm180 厚度为mm10 伸出翼缘下面 18mm小于 2t 20mm 计算简图如图 2 7 180 150 10 图 2 7 支座加劲肋计算简图 承压面积 2 180010180mmAce 计算支座加劲肋的端面承载力 22 3 3251 143 1800 105 257 mmNfmmN A R ce ce ce 对于突缘支座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1 页 99 14 43 38 576 43 38 3300 108725 4 108725 410150 12 1 18010 12 1 33001015010180 6 4633 2 Z w Z Z Z Z i h A I i mmI mmA 由轴心受压截面分类确定为 b 类 查表得983 0 NR 3 105 257 则计算支座加劲肋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为 22 3 21537 79 3300983 0 105 257 mmNfmmN A R 均满足要求 吊车梁施工图见附录图纸 2 檩条设计 2 1 截面初选 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 材料采用FQ 235钢 檩条跨度为 6m 水平 檩距 1 5m 屋面坡度 10 71 5 檩条跨中设置一道拉条 初选截面 5 22070200 C 如图 2 8 所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2 页 y y xx0 y y 0 0 0 x A 7 0 2 0 2 5 2 0 0 图 2 8 檩条截面 截面特性为 64 0 4 1 3 min 3 max 4 34 0 2 18 4376 1871 0 89 4 09 92 25 11 18 28 50 2 27 56 82 53 74 7 21 538 000 2 98 8 cmIcmIcme cmIcmWcmWcmicmI cmWicmIcmxcmA wt yyyyy xxx 2 2 荷载计算 1 2 1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4 1 彩钢夹芯板自重 11 5 2 mkN 即为 0 115 2 mkN 檩条及支撑自重 0 1 2 mkN 永久荷载为 2 215 01 0115 0mKN 可变荷载取活荷载和雪荷载中较大值为 0 5 2 mkN 荷载标准值 mkNqk0725 15 1 50 0215 0 荷载设计值 mkNq437 15 1 50 04 1215 02 1 1 mkNqqx143 071 5sin 1 mkNqqy43 171 5cos 1 弯距设计值 mkN lq M y x 435 6 8 6 43 1 8 2 2 mKN lq M x y 161 0 32 6 143 0 32 2 2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3 页 2 风吸力荷载永久荷载 4 10 1 根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檩条上的风荷载计算 风载体型系数 s 为 6 0 s 风载高度变化系数 z 1 046 风载为 mkN zsk 38 060 0046 1 6 0 0 1 0 荷载标准值 mkNqk25 05 1 38 0215 0 荷载设计值 mkNq411 05 1 38 04 1215 02 1 1 荷载设计值 mkNqx04 071 5sin41 0 408 071 5cos41 0 0 y qmkN 弯距设计值 mkN lq M y x 836 1 8 6 408 0 8 2 2 mKN lq M x y 045 0 32 6 04 0 32 2 2 2 3 内力计算 檩条截面上的荷载 x x q y y 5 71 qx y q 图 2 9 檩条截面主轴及荷载 由荷载计算知第一种组合起控制作用 弯矩设计值为 1 x q产生的内力 拉条处负弯矩 mkNlqM x 161 06143 0 32 1 32 1 22 1 拉条与支座间正弯矩 mkNlqM x 08 06143 0 64 1 64 1 22 2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4 页 2 y q产生的内力 跨中截面 mkNlqM y 435 6643 1 8 1 8 1 22 3 qy 3 M M1 x q 2 M 2 M 图 2 10 檩条弯矩计算简图 所以mkNMMy 161 0 1max mkNMMx 435 6 3max 2 4 有效截面计算 2 4 1 毛截面计算截面 1 2 3 4 点的正应力 1 2 34 43 2 1 m a xx M m a xy M 图 2 11 跨中最大弯矩引起的截面应力符号 拉为负 压为正 由图可知 截面应力为 2 3 6 3 6 max 1 58 12571 557 119 1018 28 10161 0 1082 53 10435 6 mmN W M W M y y x x 2 3 6 3 6 min 2 26 10531 1457 119 1025 11 10161 0 1082 53 10435 6 mmN W M W M y y x x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5 页 2 3 6 3 6 max 3 86 11371 557 119 1018 28 10161 0 1082 53 10435 6 mmN W M W M y y x x 2 3 6 3 6 min 4 88 13331 1457 119 1025 11 10161 0 1082 53 10435 6 mmN W M W M y y x x 1 受压板件的稳定系数 上翼缘板 上翼缘为部分加劲板件 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838 0 58 125 26 105 max min minmax 分别为受压板件边缘最大压应力和另一边缘的应力 由于最大压应力作用在支承边 并且1838 0 所以上翼缘受压稳定系数 为 868 068 659 1189 5 2 k 腹板 腹板 为加劲板件 k为 907 0 58 125 86 113 max min 故55 2178 929 68 7 2 k 2 受压板件的有效宽度 上翼缘板 868 0 k 55 21 c k mmb70 mmc200 mmt5 2 21 58 125 mm N 573 0 55 21 868 0 70 200 c k k b c c 计算板件相邻的板件宽度 b 计算板件的宽度 受压板件的板组约束系数为4 2321 1 573 0 11 1 k 取 1 k 1 321 368 1 58 125 321 1868 0205205 1 1 kk 0243 1838 015 015 115 015 1 25 53368 10243 1383828 5 2 70 22 25368 10243 11818 t b 所以板件的有效宽度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6 页 t b t b t b ce 1 0 8 21 4 26 5 2 70 1 0 28 368 10243 18 21 所以上翼缘的宽厚比 28 大于有效宽厚比 26 4 c b 板件受压区宽度 0840 0 取bbc mmtbe665 24 264 26 mmbb ee 4 26664 04 0 1 mmbb ee 6 39666 06 0 2 腹板 腹板为加劲板件 板件受压稳定系数为55 21 k 相邻板件的受压稳定系数为 868 0 c k 对于腹板 mmcmmb70 200 1 1744 1 868 0 55 21 200 70 c k k b c 故板组约束系数 434 0 05 0744 1 93 0 11 0 05 0 93 0 11 0 22 1 k 91 3 58 125 434 055 21205205 1 1 kk 0907 0 故取15 1 mm b bc9 104 907 0 1 200 1 腹板的有效宽度 8191 315 1181880 5 2 200 t b 故 t b t b ce 腹板全截面有效 下翼缘受拉 故全截面有效 3 有效截面特性 上翼缘板的扣除面积宽度为 mm46670 同时在腹板有一10 拉条 拉条采 用235Q钢 连接孔 孔直径mmd11 距上翼缘边缘 65mm 所以腹板的扣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7 页 除面积宽度按 11mm计算 如图 2 12 所示 65 22 4 4 39 6 11 图 2 12 檩条有效截面示意图 有效净截面模量为 34 224 10251 5 100 65100 5 211 2 5 2 100 5 241021 538 mmWenx 34 22 4 10764 2 0 20 2 5 2 0 205 2110 204 22 2 4 5 241027 56 max mm Weny 34 22 4 10106 1 0 2070 2 5 2 0 205 2110 204 22 2 4 5 241027 56 min mm Weny 2 5 强度计算 计算 1 2 点的强度为 22 4 6 4 6 1 20537 12882 555 122 10764 2 10161 0 10251 5 10435 6 max mmNfmmN W M W M eny y enx x 22 4 6 4 6 2 20599 10756 1455 122 10106 1 10161 0 10251 5 10435 6 min mmNfmmN W M W M eny y enx x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8 页 满足要求 2 6 稳定性计算 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 在风吸力作用下计算檩条的稳定性 在永 久荷载和风吸力作用下使下翼缘受压 下翼缘按有侧向支撑计算 计算受弯构件 的整体稳定系数 由于均布风荷载方向离开弯心 故 a e取正值 因跨中无道拉条 故0 1 b 13 1 1 46 0 2 mm b xeea9 63 2 70 0 209 48 2 00 29 0 200 9 6346 022 2 h ea 120253000 y 245 1467 0778 0 200 60000 1 1027 56 101871 0156 0 1027 56200 1018 43764156 04 2 4 4 42 6 2 0 2 h l I I Ih I y t y w 0 l 梁的侧向计算长度 ll b 0 7 071 2 245 1245 129 0 13 1 1082 53120 2001098 84320 235 4320 2 32 2 2 1 2 yxy bx fW Ah 99 0 71 2 274 0 091 1 274 0 091 1 bx bx 檩条的稳定性计算 22 3 6 3 6 20546 38446 34 1025 11 10045 0 1082 5399 0 10836 1 mmNfmmN W M W M ey y exbx x yx MM 第二种组合作用下的产生的弯矩 mkN lq M y x 836 1 8 6 408 0 8 2 2 mKN lq M x y 045 0 32 6 04 0 32 2 2 eyex WW 由于第二种组合弯矩值比第一种组合弯矩值小 所以近似认为 全截面有效 截面模量取毛截面模量 保证檩条上翼缘稳定性的构造措施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9 页 檩条与屋面围护材料有可靠连接 借助屋面材料提供侧向支撑作用 在檩条截面中心线以上处设置檩间拉条 檩条端部支承处的连接构造 应能阻止截面的扭转 如每边连接螺栓不少 于 2 个 及檩托高度不小于檩条高度的 4 3 2 7 挠度计算 mm l vmm EI lq v x k x 30 200 24 16 1021 5381006 2 600071 5cos0725 1 384 5cos 384 5 45 44 满足要求 2 8 长细比验算 2005 77 4 77 6000 x x x i l 200120 0 25 3000 y y y i l 满足要求 2 9 拉条强度验算 拉条直径10 拉条处所受的拉力为 NlqVN x 25 5366143 0625 0625 0 max 拉条强度验算 22 2 21581 47 4 10 25 5367 mmNfmmN A nN 满足要求 3 墙梁设计 3 1 截面初选 墙梁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 材料采用FQ 345钢 墙梁外挂彩钢夹芯板 单侧挂墙板 墙梁跨度为 6m 墙梁间距不同 故取墙梁最大间距为m5 1 墙 梁跨中设置一道拉条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0 页 初选截面5 22070200 C 如图 2 13 所示 y y xx0 y y 0 0 0 x A 70 20 2 5 200 图 2 13 墙梁截面 截面特性为 4 2 4 1 164 0 4 1 3 min 3 max 4 34 0 2 75 129 14 155 0041 0 18 4376 1871 0 89 4 09 92 25 11 18 28 50 2 27 56 82 53 74 7 21 538 000 2 98 8 cmW cmWcmkcmIcmIcme cmIcmWcmWcmicmI cmWicmIcmxcmA w wwt yyyyy xxx 3 2 荷载计算 3 2 1 永久荷载 墙体自重 2 115 0mkN转化成线荷载 mkNqx1725 05 1115 0 墙梁 mkg05 7 转化成线荷载 mkNqx07 08 905 7 3 2 2 风荷载 根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计算风荷载 1 迎风面 2 0 48 060 00 18 00 1mkN zszk 2 背风面 2 0 30 060 00 1 5 0 0 1mkN zszk 3 2 3 荷载设计值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1 页 竖向线荷载 mkNqqq xxk 2425 007 01725 0 竖向荷载设计值 mkNqx291 02425 02 1 迎风荷载设计值 mkNqy008 15 148 04 1 1 背风荷载设计值 mkNqy63 05 1 30 0 4 1 2 qx x q y1 q xe e0 y2 q 图 2 14 荷载作用简图 3 2 4 荷载组合 墙梁的荷载组合有两种 水平风压力荷载竖向永久荷载 4 12 1 水平风吸力荷载竖向永久荷载 4 12 1 即为 1 1yx qq 2 2yx qq 3 3 内力计算 3 3 1 竖向荷载 x q产生的最大弯矩 跨中设一道拉条 故可看做侧向支撑 计算简图如图 2 15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2 页 M1 x q 2 M 2 M 图 2 15 竖向荷载作用到墙梁时的计算简图 mkNlqM x 327 06291 0 32 1 32 1 22 1 mkNlqM x 164 06291 0 64 1 64 1 22 2 故竖向荷载 x q产生的最大弯矩 maxy M为 mkNM y 327 0 max 3 3 2 水平荷载 y q产生的最大弯矩 墙梁在风荷载作用下计算简图如图 2 16 所示 qy 3 M 图 2 16 水平荷载作用到墙梁时的计算简图 mkNlqM y 536 46008 1 8 1 8 1 22 13 mkNlqM y 835 26 63 0 8 1 8 1 22 2 3 mkNMx 536 4 max 3 3 3 支座处最大剪力 如图 2 15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支座最大剪力为 kNV091 16291 0625 0 max 如图 2 16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支座最大剪力为 迎风 kNVy024 36008 15 0 1 背风 kNVy89 16 63 0 5 0 2 3 3 4 双力矩计算 墙梁单侧挂墙板 拉条设在距墙面 3 1 墙梁宽度处 因而仅考虑为承受墙面荷 载的支撑点 而竖向荷载 x q及水平风荷载 y q的作用线均不通过截面弯心 需考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3 页 虑双力矩的影响 计算双力矩时 按跨中无支撑的简支梁计算 荷载作用简图如 图 2 14 所示 11 41 00041 0 mcmk 46 2641 0 kl 15 01 005 0 x e cm b xee39 6 2 0 7 00 289 4 2 00 0 kNeqeqqe yxx 09 00639 0008 115 01725 0 01 查得5 7 迎风面墙梁跨中最大双力矩 222 max 243 0609 05 701 001 0mkNqelB 背风面墙梁跨中最大双力矩 背风时kNeqeqqe yxx 0144 00639 063 015 01725 0 02 222 max 039 060144 05 701 001 0mkNqelB 由双力矩引起正应力符号压应力为正 拉应力为负 如图 2 17 所示 4 3 2 1 图 2 17 双力矩 max B max B引起的应力符号图 3 4 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