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头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母语文化及其他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有例为证,联合国机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1.关于母语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母语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纯洁的文化,但随着近年来“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它的安全已经受到了影响。b.母语文化是民族主义精神的载体,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实质上就是捍卫母语文化,延续民族主义精神。c. 母语文化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它能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汉语的文化表达。d.母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当外来语强势入侵时,必须坚决捍卫汉语言文化的纯洁与历史传统。2.下列关于“母语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们的母语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如近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使用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且我们的母语文化有可能被外来文化完全取代。b.外来文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母语文化的安全,而我们的母语文化还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反而对外来文化采取了盲目崇拜的态度。c.我们的母语文化历来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善于融合、改造、照搬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发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就是明证。d.文字之争实际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因此我们不能因吸收外来文化而损害母语文化的纯洁和历史传统。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咖啡”“俱乐部”“银行”“电话”“菠菜”“啤酒”“芭蕾舞”等外来词都是通过音译而进入汉语基本语汇的,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如今已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外来词语了。b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是某些国人轻视民族文化、缺失自信力的表现。c汉字具有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绝妙结合的特点,而且是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也是她优于西方其他文字之处。d汉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之所以能保留至今,跟我们中国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或改造或融合等方法来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雠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馀祭。馀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嫡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潜;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於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yn),字子胥。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其父、兄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雠( chu):同“仇”。眛(mi ):目不明。此处是人名。嫡(d):系统最近的,正统的。潜:地名。延陵季子:即季子札。因受封于延陵(今常州),史称延陵季子。铍(p):长矛。详:“佯”的通假字,假装。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专诸之能 知:了解b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 如:到,往c吴兵不得还 得:能够d因以匕刺王僚 因:凭借5以下五句话中,全属于公子光能“自立为王”原因的一组是( )(3分)光真适嗣,当立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夹立侍,皆持长铍 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a. b. c. d. 6.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伍子胥逃到吴国后,想借助吴的军事力量,攻打楚国以报父兄之仇,结果被吴公子光从中作梗而未能实现目的。b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机派兵攻楚,不料被楚兵断其归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谋反造成可乘之机。c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不是合道义的,所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回王位。d公子光见夺位之机已到,设宴邀请吴王僚,让专诸在进献鱼炙时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封赏了专诸之子。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5分)(2)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村晚 雷震注:塘:堤岸。陂:bi,池塘。8、本诗中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图景?(5分)9、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寻梦?撑一支长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3)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4)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5)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读树 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说没有两片叶子相同,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也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栓、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买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1)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散文文字平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将客观的眼前事物与历史的人生的思考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阐述了“读树”带给人的启示。b第一段写书市中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是为了说明自己难与年青人“赛力气”,这也与后面写人的世界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c文章将“书”与“树”这两种记录人世与自然变迁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新旧事物更替的感慨。d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二到五段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古树和新树的特点,为最后两段的深化主题做好了铺垫。e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用眼光去捕捉,用心灵去体悟,一切都是可以读的,作者就是借助太庙里有着丰富阅历的古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的。(2)如何理解“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3)文章三、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4)结合文章的主旨,联系现实中的某方面存在的的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广有羽翼的老鹰在山林中迅捷地飞翔,寻觅猎物。c越菲等国对中国新版护照如此强烈抵制,其实,越南也罢,菲律宾也罢,是利用中国护照做文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们知道,在与中国较劲南海主权不断败阵之后,越菲不断地变换策略。d记念刘和珍君中,执政府对待爱国学生的暴行,真是令人叹为观止。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b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进入高发期,为了避免让“流血讨薪”的惨剧不再发生,相关部门要求确保农民工工资节前按时足额支付。c止咳祛痰片是我厂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d日前,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召见了越南驻华大使,指出我国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abc d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5分)(1)根据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补全下面对联。(2分)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 下联:_(2)用一熟语(成语、俗语、歇后语均可)形容下面设定的情境。(3分)某公司经理被人骗走了300万资金,虽然已报了案,但要追回尚需时日;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公司面临倒闭的困境。正在这时,几年前其他公司所欠的一笔资金意外追讨成功,填补了这个窟窿,公司才算勉强渡过了难关。这可真是 1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淡忘了如何书写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特别是中国国粹毛笔书法,善为者已日渐减少。“许多大学生写的字,真没法看。”3月20日,在江西省人才招聘市场,不少招聘单位的主管人员发出类似感慨。不少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是,当招聘单位让其填表时却往往不仅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患上了“书写遗忘症”。在某中学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李老师有同样的感叹,她教的学生写字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书写潦草、生硬。有时,她布置学生写作文,有的同学交的竟是打印稿。(1)以上消息反映了青少年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什么问题?(3分)(2)以上问题产生的背景是什么?(3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倾听天籁之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倾听长辈忠告,可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倾听逆耳之言,可利己之行 会倾听的人,才会悟到生活的意义;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1.b(选文第三段开头说:“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因此,不要简单地把捍卫母语文化等同于保持民族主义精神。)2d (a“我们的母语文化有可能被外来文化完全取代”错误,原文中只是说“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b对待外来文化的做法和态度的主体应该是“文化传承者”,而不是“母语文化”;c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对待外来文化不是照搬,故该项错。)3、a(“都是通过音译而进入汉语的” 错,“咖啡”“俱乐部”是音译外来词,“银行”“电话”是意译外来词,“菠菜”“啤酒”“芭蕾舞”是音译加意译的外来词;“如今已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外来词语了”错,文中说的是“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这舶来品”。)4、d(因:趁机)5b(为光向专诸表白自己是王位继承人的话,非成事之因。“夹立侍者”为王僚用来保护自己以防万一的卫士,显然非成事之因。)6. c(“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非专诸认为,而是公子光自己的看法。且后边内容属于无中生有。)7.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次序传位给三个弟弟,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札。(“以 、卒、致”各1分,翻译通畅2分)这个机会不可丧失,不去争取,哪会获得!(或“不求即位,能获得什么呢?”)况且我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或“吴王后嗣”),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不求何获、虽、不吾废也”各1分,翻译通畅2分)8、答案:主要意象有:池塘、落日、牛、山、短笛等(2分,写出两个1分,四个2分);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宁静的晚村暮色图景。(傍晚时分,乡村牧童归家时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暮色图景)(3分)。9、答案: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调皮可爱、淳朴无邪等)。(“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并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3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3分)11(1)ce( c项抒发的主要是对人生世事的感慨e项写作对象应该是太庙里的古树与新树;答对1项给2分,全答对给满分)(2)寓意是:老树是对过去的光辉历史的记录,是沉稳成熟的象征;而新树是代表了成长中的可以憧憬的将来,是新生的力量(2分)怡人景色来自于老树与新树的互相映衬(2分),只有老树和新树同时存在的世界,才是一个完整得到有底蕴又有活力的世界(2分)。(适当联系人类社会也可以)(3)对比和拟人(2分,各1分)将老树与新树进行对比,表现出老树宽容大度等方面的特点,新树生机盎然等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能说出作用1分,共2分);将新树和老树都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并且为后面联系人的议论作铺垫(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能说出作用1分,共2分)(4)结合文章主旨:文章通过“读树”阐述了老与幼、新与旧要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和谐相处,共同为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与青年人之间,列举一个具体问题(2分),现实意义就是文章提示我们的老与新从各自的角度该如何与对方和谐存在,观点可有不同,要言之成理(3分)12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或别有所图。)13d ( a项,两面对一面;b项否定不当,避免”和“不再”重复使用否定词;c项句式杂糅“主要成分是”“由配制而成”) 14b(第一种方法:首先确定作为首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而不能做首句的原因是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由此排除c和d。而放在句号后面太过突然,因而可以选出答案。第二种方法:照应前文“忠义、勇敢”,照应前文“聪明”;注意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中的“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指代的就是前文的内容;照应后文“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15(1)烛之武心胸宽广舍身为国 /烛之武不计前嫌退敌救国.(2)死里逃生/化险为夷/否极泰来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峰回路转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不转路转,河不弯水弯 16(1)写不好汉字,甚至写不出汉字。(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3分)(2)网络的普及。(网络时代的来临) (3分)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逃离楚国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